按照不同的标准,物流可作不同的分类,通常,物流可以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
1、按物流的范畴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属于宏观范畴,包括设备制造、运输、仓储、装饰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公共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贯穿其中;企业物流属于微观物流的范畴,包括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等。
2、根据作用领域的不同,物流分为生产领域的物流和流通领域的物流:
生产领域的物流贯穿生产的整个过程。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即采购生产所需的材料;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所谓的生产物流;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是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
流通领域的物流主要是指销售物流。在当今买方市场条件下,销售物流活动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以满足买方的需求,最终实现销售。在这种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以送达用户并经过售后服务才算终止,因此企业销售物流的特点便是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实现销售。
3、根据发展的历史进程,将物流分为传统物流、综合物流和现代物流:
传统物流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仓储和库存的管理和派送上,而有时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仓储和运输方面,以弥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综合物流不仅提供运输服务,还包括许多协调工作,是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如对陆运、仓储部门等一些分销商的管理,还包括订单处理、采购等内容。由于很多精力放在供应链管理上,责任更大,管理也更复杂,这是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现代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及储存计划、实现和控制管理的过程。它强调了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提高了物流的标准和要求,是各国物流的发展方向。国际上大型物流公司认为现代物流有两个重要功能:能够管理不同货物的流通质量;开发信息和通讯系统,通过网络建立商务联系,直接从客户处获得订单。
4、根据提供服务的主体不同,将物流分为代理物流和生产企业内部物流
代理物流也叫第三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3PL),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模式。第三方就是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企业内部物流是指一个生产企业从原材料进厂后,经过多道工序加工成零件,然后零件组装成部件,最后组装成成品出厂,这种企业内部物资的流动称为企业内部物流。
5、按物流的流向不同,还可以分为内向物流和外向物流
内向物流是企业从生产资料供应商进货所引发的产品流动,即企业从市场采购的过程;外向型物流是从企业到消费者之间的产品流动,即企业将产品送达市场并完成与消费者交换的过程。
侯马:“旱码头”托起物流业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如下:
一、参考选题如下:
1、集成化智能物流管理实验室建设研究
2、现代物流管理中的信息网络化及其实施对策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4、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5、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探讨
6、关于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7、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
8、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9、物流技术发展对物流管理的影响分析
10、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探索
1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对接区域经济岗位问题研究
1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模式的优化
14、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物流管理分析
15、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对策研究
16、成品油物流管理对销售企业实力提升的分析
17、浅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18、现代学徒制物流管理的研究
19、板式家具生产物流管理研究
20、河南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1、研究海外冶金项目采购与物流管理
22、浅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途径
23、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
2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25、企业采购与物流管理关系探讨
2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探讨
27、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研究
28、基于SSM框架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
29、基于SSH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0、试析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31、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优化对策简析
32、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33、VR技术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4、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培养探索研究
35、汽车零部件物流管理及相关技术分析
36、带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差分方程的一点经验
37、物流管理专业转段教学衔接实践探索
38、普通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39、电子废物拆解企业物流管理探究
40、技能大赛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41、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42、信息化背景下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43、基于GIS的武汉市物流管理系统
44、职业院校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竞赛方案开发与设计研究
45、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的创新分析
4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47、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48、物联网技术在可视化与智能化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49、翻转课堂模式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0、基于物流技能大赛的创新创业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侯马,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都城,明洪武八年设侯马驿,是承东接西、通南达北的交通要道,素有“旱码头”之称。
侯马,拥有良好的区域优势、经济腹地、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政府和大企业鼎力相助的多重优势。
6月初,记者来到侯马,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阔场景。
现在,每天大约有100多列火车、10000多辆汽车进出侯马;2007年,仅侯马北编组站铁路货运量就达1.5亿吨,发送旅客近200多万人次;侯马三皇运业集团货运量达1300余万吨,发送旅客l000万人次……
因势利导造“码头”
侯马,是山西南部的交通枢纽。地处“新欧亚大陆桥”国内段华北、东北铁路通道的转折点,是我国中部地区向海外运输的重要桥头堡;侯马境内南同蒲、侯西、侯月铁路,大运、晋韩高速公路、晋韩公路和108国道在侯马市区呈三个“十”字交汇。
“改革开放初,侯马就利用这一区域优势,抢抓机遇,建设商贸市场。1984年建成山西省首家占地100多亩的综合批发市场———新田市场,经营服装、鞋帽、布匹、五金家电、小百货等几十个门类、上万种商品,当时就吸引了全国10多个省、市上千家个体经营户入驻,在全省率先打开了商贸市场的大门。到1990年,侯马的各类商贸市场已发展到17个,年经营额一亿多元。”侯马市商务局局长谭晓军介绍道。
目前,侯马建有服装、蔬菜水果、家电家具、建材、农资等各类市场41个。商品辐射全国20多个省、百余个县市区,市场从业人员6万余人,经营品种3万多个。2007年,市场成交额70多亿元,税收3000多万元,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
“发展物流产业,侯马除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外,还有海关、商检、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机构设置上的优势。”侯马市委书记王醒安说道。
据悉,侯马目前有货运、仓储、托运、物流信息咨询等企业近200家。先后与太原铁路局、中铁集装箱集团公司、中海集装箱集团公司以及天津、青岛、连云港、日照等港口合作,保证了货运快捷畅通,双向流转、规模化直达式运输,成为临汾、运城、晋城三个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无水港”。
栽好梧桐旺“码头”
“侯马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来源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侯马市委书记王醒安解释道。
在我省的“十一五”规划中,我省再次把侯马规划为仅次于太原,与大同、长治并列的二级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全省三大物流分中心、四大技术先进的信息港之一。《山西省“十一五”现代物流规划》中,侯马被确定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和“以太原为中心,以大同和侯马为两翼”的陆港口岸主枢纽之一。
2006年以来,侯马通过“沪洽会”、“港洽会”、“中博会”“煤博会”,共推介项目100多个,签约上千万元的项目36个,总投资153亿元。
“短短两年时间,侯马北方轻工城、通盛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宝特国际物流中心等一批规模大、功能全、营运模式先进,无污染、低能耗、高效益的物流项目都先后在侯马落地。”说到这里,侯马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彪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记者在侯马北方轻工城采访时,正巧遇到浙江100多位客商,乘两辆大巴,专程来到北方轻工城实地考察,准备入驻经营。
侯马北方轻工城总经理周仁豪告诉记者:“侯马北方轻工城规划面积2000亩,分四期建设。一、二期工程为商贸、加工和物流,三期工程为仓储区,四期工程是生活区。一期工程2007年8月已竣工。建成后的北方轻工城,将发展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无污染、附加值高的轻工业,形成一个以生产、批发、代理、专卖、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超大型生产、贸易、物流基地。”
可喜的是,侯马今年还即将开工建设大运高速侯马货运枢纽中心,它是省政府确立的大运高速公路重点枢纽货运中心之一,由山西省物流中心筹资建设,也是集商贸物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大型公路货运枢纽中心。
“如果这些重要的物流项目全部建成投入运营后,将全面提升侯马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的能力,形成大商贸、大市场、大吞吐、大物流格局。”展望未来,侯马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彪充满希望。
依托物流兴“码头”
侯马的发展,预言着,不久这个物流重镇必定会成为我国中西部内陆区域性商贸物流港。目前,侯马一、二、三产的比例已达到4∶53∶43,经济结构趋向合理。
“面对新一轮的发展大潮,侯马市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要尽快制定侯马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整合规范现有物流资源、完善现代物流配套设施、扶持培育壮大物流企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探索现代物流结算方式、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员、改善投资环境等等,为今后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侯马市委书记王醒安直言不讳。
据了解,侯马市引进的项目,已竣工投产6个、在建16 个、进行前期准备的15个,基本形成了环环相扣、步步跟进、紧抓落实的滚动发展局面。
在项目引进中,侯马市围绕主导产业的形成和产业链条的延伸,着力吸引产业关联度高、拉动能力强的关键项目,重点抓大项目,上无污染的项目和高新项目。在项目操作中,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择商引资的原则,合理调整产业准入门槛,确保优势特色产业优先发展,污染影响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予准入。优先发展效益好、污染少、就业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项目的引进给侯马的餐饮、宾馆、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业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两年间,侯马解决劳动力达1.2万人,使现代服务业占全市GDP 的比重达到16.25%。
物流产业的发展,不仅让侯马人得到了实惠,也让侯马由零星分散到集中集群转变、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一、二、三产协同带动转变、由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初加工到深加工递进、由深加工到精加工递进,由精加工到先进制造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