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山,2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作为千年古镇,坎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商旅兴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被称为“南沙第一大镇”。坎山是萧山花边的发祥地,萧山萝卜干的原产地。一代名医施今墨、越剧名流张桂凤、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杨之华都是坎山儿女。近几年,坎山先后获得全国千强乡镇、省百强乡镇、省教育强镇、省十大新兴花卉乡镇、省卫生镇等荣誉,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面对周边迅猛发展势头,坎山上下振奋精神,时不我待,奋起直追。
“潮头初出海门山,千里平沙转面间”这是宋代陈师道《十七日观潮》诗中的一句。坎山曾是海门要塞,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潮起潮落,沧海桑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竞争意识根植于民间。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区域发展争先局面,在杭州大都市经济圈强势推进、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和空港经济迅速发展机遇面前,坎山镇党委政府率领全镇人民大做空港经济文章,充分发挥交通环境、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工业强镇、农业名镇、商贸新镇建设,努力打造“生态坎山”、“平安坎山”,全面提升生活品质,提高百姓幸福指数。镇党委书记夏关奎上周接受大城区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必须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创新思路,自加压力,只争朝夕。
空港工业,集聚产业
“自己跟自己比,进步明显。但人家在大发展快发展,特别是与周边发达镇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发展速度落后于周边镇,发展质量比不上周边镇,发展后劲明显感到不足”……坎山对自己的发展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环顾周边,衙前、瓜沥、新街的工业产值都超了百亿,坎山看起来似乎处于经济发展的洼地。镇党委政府认为,如不自加压力跨越式发展,距离将会越拉越大,因此要坚持生态立镇、突出工业强镇、深化开放兴镇,特别要抓住坎山紧靠空港和离萧山主城区距离近的优势,接受周边辐射,集聚产业发展,形成明显优势。
以机场二期建设为契机,坎山对工业园区及集镇周边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调整,从而使工业园区的可建设用地达到500亩以上,为产业集聚打下坚实基础。
夏关奎说,坎山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支撑,必须扎实工作,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坎山正在奋起直追。今年,工业发展重点营造氛围,做好提质、提速、提升三篇文章,全面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快工业发展速度,提升工业发展档次。
为此,该镇开展争亿创强工业竞赛,努力形成“强则思大,大则思优,小则争强”的良好氛围,完善规模企业扶持发展政策。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对今年销售达5亿元、10亿元、15亿元的企业将送匾,发金牌,努力营造一个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奋力争先的竞争氛围,着力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产业链长、支撑带动作用大的骨干企业,今年要力争实现销售产值15亿元以上企业1家、10亿元以上企业1家,5亿元以上企业2家。
坎山今年23只技改项目总投资近6亿元。他们狠抓项目开工率和竣工投产率,采取了班子联系制,重点推进美丝邦集团年产2万吨的差别化锦纶丝扩建项目,抓好鑫福纺织投资2亿元的锦纶项目,帮助杭州世纶贸易完成年产1.5万吨绿色特种纤维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和相关设计,确保这些项目明年投产,力争使明年工企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该镇在已有“钱潮”牌变压器1只中国名牌、6只省市区名牌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帮助美丝邦集团、钱江制造公司等企业申报杭州市名牌产品。要争下4只市区名牌和2只市区级著名商标。帮助规模较大并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开展能源、计量服务,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全镇企业提升发展质量。
坎山把土地用在好项目上,做到选商与招商相结合,同时想方设法盘活土地、新建厂房引进项目。今年已盘活存量土地62亩,建造标准厂房7.9万平方米,临近年底还有一家企业到澳大利亚上市,将会创下该区企业国外上市首例,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生态优美,宝境福地
“浮图航坞太崔巍,东有禅龛是翠微。”清代单隆周这样形容坎山胜景。环境优美的坎山,有山川毓秀的航坞山等丰富的旅游开发资源和人文景观,有历史悠久的古刹景区,地藏禅寺、极乐寺是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开放寺庙,古时称坎山为“钱塘佛地”。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国梅向我们透露,近年来,坎山十分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在东片环境整治过程中,采取了有效措施。境内的美时达印染按照循环经济要求组织生产,解决了技术难题,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推崇,成为省市区循环经济的先进单位。不少纺织企业采用了无污染的喷气织机,淘汰了喷水织机,解决了困扰多时的水污染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上,该镇出台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扶持政策》,以此来调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还深入开展“村企结对”活动,村企结对实现了全覆盖,募集资金达500万元。全镇正在以富裕和谐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开展农村整治工程,提升环境生活品质。到目前为止,全镇已有10个村成为区级农村示范村和整治村,2个村成为区级生态村。今年确保有2个村创建为新农村竞赛活动优胜村,2个区级整治村和2个生态村,在省卫生镇创建成果基础上,积极打造“生态坎山”。目前,八大村在争创市级园林生态村。
都市农业,造福百姓
为改善坎山生态做贡献的,还有坎山农业的发展。
北京、上海、济南、福州……全国20多个省市区,都有坎山的花卉苗木。坎山年花卉复种面积2万余亩,在农业总产值中占6成以上,花卉年销售额突破亿元,产品出省、出口。苗木种植户数达8000多户,从事花卉苗木生产的人数近12000人。涌现了一大批苗木经营户,农民就业门路拓宽,土地的种植利用价值提高,农村经济收入也大幅度增长,农民进一步增收。
全省最大的黑鱼养殖就在坎山,面积达到了2500亩。珍禽养殖场,品种相当齐全,里面养着天鹅、孔雀等,准备将来到湘湖少儿公园开珍禽馆。坎山镇相关人士称,全镇已形成花卉苗木、蔬菜、畜禽、水产等四大主导产业。
空港商埠,兴旺三产
离萧山城区只有15分钟的车程,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出口在镇境内,沪杭甬高速公路出口离镇仅2公里,坎山有着得天独厚的空港优势。
“依托空港和机场二期扩建的功能辐射,大力发展空港经济,把坎山建成空港型商贸新镇”。 坎山提出过这样的发展思路,以此与市、区的跨江、沿江发展战略和瓜沥组团发展规划相对接,利用机场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机遇和机场出口的地理优势,在资源配置上向服务业倾斜,以拉动坎山的金融、物流、贸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把坎山建设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服务优良的空港型商贸新镇。
坎山要利用机场二期建设加快集镇开发,完善集镇总体规划和控制详规,进一步完善商贸物流发展规划,以商贸路为轴心,加快集镇开发力度,做美集镇。今年要推进三江超市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明年设想上高层宾馆与房地产。
今年,过境的主干道八柯线要拓宽,衙坎线建设加快。目前,集镇污水纳管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投资200万元的镇垃圾中转站正在建设当中,形成户投、村收、镇运、区处理的运行机制。机场二期拆迁中,有2个村200多户农户要拆迁,机场与坎山的接触更加广泛。显然,新的集镇居民人口将会增加,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集镇发展。
和谐稳定,共建共享
历史上,坎山商贸的发展繁荣,使当地群众性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上个世纪初,坎山就是文化繁荣之地。而今,坎山充分利用文化中心,开展各类文娱活动,这个月要举办第二届全民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丰富全镇人民的文化生活。今年,坎山还加大了广播事业投入力度,全面改造广播网络建设,力争做到全覆盖。
坎山着力优化义务教育布局,提升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今年8月已将联兴、三盈两所分校升格为中心小学,目前已形成“一中四小”的良好布局。坎山素质教育质量一直较高,小学学科质量均达到和超过了区常模;初中中考上重点线今年有102人,中小学生在各类学科知识竞赛中数百人次获奖,位居萧山区前茅。
作为集镇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坎山镇不忘抓好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为创建杭州市卫生强镇出实招、办实事,把公共卫生工作列入干部的业绩考核内容。 镇村两级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去年,镇村用于环境卫生、改水改厕、疾病防控、健康促进工程等的投入达到1046万元。目前,该镇已新建标准化水冲式公厕65座,垃圾箱1003只,农户卫生户厕率已达到98.7%,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全镇已建成市级卫生服务中心1个,服务分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市、区级卫生村(社区)22个。
坎山镇还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农民体检一个不少,并为困难群众构筑区、镇、村“三级救助圈”,解除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同时,镇党委、人大、政府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两户困难户,机关部门干部每人联系一户困难户,共联系84户困难户。
廉洁奉献,共谋发展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环境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地方发展与否,取决于各种有利要素的聚集程度。经济要素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是一个不变的恒量,关键在于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优劣和对经济要素的吸引力,哪个地方的政策好、环境优,经济要素就流向哪个地方。环境优,则发展快;环境差,则发展慢。干部的思想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环境优劣,由此决定着这种要素的流向。
空港的发展,带来无限商机,如何把握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实实在在办实事,认认真真干事业,坎山镇党委政府认为要充分发挥好干部队伍的作用。
镇党委书记夏关奎认为党员干部要做七种人:一是顾全大局,守纪律、讲奉献,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做学习上的勤奋人;三是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做工作上的创新人;四是发扬艰苦奋斗,做创业上的当家人;五是充分发扬民主,做团结上的开明人;六是密切联系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七是谨守为政之德,做廉洁上的带头人。同时要树立五种意识:即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创一流意识、民主意识、廉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