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智慧物流主要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为主;智能物流主要是侧重自动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以客户为中心
“智慧物流”更重视将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以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智能仓储?
信息化概念
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同时信息化也是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的,不断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从而通往如前所述的理想状态的一段持续的过程。
数字化概念
数字化与信息化的重要区别在于数据源头非人工负责,而是自动化采集;最主要的数据采集手段就是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实现感知(采集)-呈现-分析同时完成,也因此产生了大数据。
数字化通过数据实时采集,分析由机器完成,实现物理世界的在线化。是否人工录入数据,是区别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标志。
凡是数据采集和录入由机器完成,在人工预设的规则下才能触发的自动化工作,都可以成为数字化。只不过数据量大小已经今非昔比了,此时真正吓人的是数据量,当海量数据产生,需要海量技术存储、处理、分析是,就产生了大数据,当数据需要云管端协同的时候,云计算的优势就显现了。
智能化概念
智能化是指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系统具有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的能力。
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本质区别是最终决策谁来做?在数字化产生大数据基础上,再有机器系统做决策与执行,就实现了智能化,即系统知道了感知信息,知道了如何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知道了如何执行。
智能化系统是聪明的系统,但这个系统还是程控化的自动执行系统,也就是由程序来控制与主导的系统运作,其状态感知是依靠物联网感知技术,实时分析依靠信号实时传输技术,大数据的计算分析,决策程序依靠的是软件,执行系统依靠的是命令实时传输和设备的自动执行。
数智化概念
数智化是2015年北京大学 “知本财团”课题组提出的概念,是对“数字智商”的阐释,最初的定义是:数字智慧化与智慧数字化的合成。
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
一是“数字智慧化”,即在大数据中加入人的智慧,使数据增值增进,提高大数据的效用;
二是“智慧数字化”,即运用数字技术,把人的智慧管理起来,相当于从“人工”到“智能”的提升;
三是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构成人机的深度对话和互相的深度学习。即以智慧为纽带,人在机器中,机器在人中,形成人机一体的新生态。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程度的快速提高,“数智化”的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扩展。数字技术与产品结合,使产品更聪明,这是最初阶段;
将数字技术用于企业管理,使企业更聪明,这是“数智化”的第二阶段;
数据上云之后,不同来源的数据形成聚合,人机协同的领域日益扩展,让平台系统更聪明,这是“数智化”的第三阶段;
人与人之间的“思维互联”,人与物思维互联,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智慧协同是数智化发展最后阶段,即智慧世界阶段。
智能仓储物流是指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造从采购、领料、生产、仓储到发货及售后等智能化厂内全作业环节,应用于制造业从采购、生产、仓储到发货等作业环节,实现企业内部仓储物流移动化、透明化、精益化、智能化的“四化”管理,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强化行业竞争力。
通常情况下,搭建智能仓储物流,需要联接各类智能设备、移动终端、企业管理系统等,串联条码、移动设备、电子看板、ERP,提升生产现场效率、订单交付能力以及库存周转水准三大智能制造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