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店和专柜区别
免税店和专柜区别,免税店是指经海关总署批准,由经营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或其授权部门批准的地点。设立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销售场所和存放免税品的监管仓库,以下是免税店和专柜区别。
免税店和专柜区别1没有区别的,商品价值都是一样的。免税店买东西的时间要求不一,有时必须提早,因此或是越快越好,以防过于急匆匆。免税店就是指国务院令准许授权的的地址。专卖店就是指个体经营者商家依照国家要求的相关法律法规、向相关部门申请办理的运营店面。
免税政策版和专卖店版产品的品质是一样的,除开在外包装和价钱上面有差别之外,在产品品质上非常少发生不一样,除非是是海外免税店选购的产品。例如用雅诗兰黛小棕瓶精华而言,中国和海外出售的是2个版本,就连中国和日本的产品质地也不一样,因为它是按照不一样国家皮肤特点产品研发的。
免税店但是宣传策划企业品牌的好机会。产品都是先生产制造好,随后按照具体必须组成成套设备盒的。免税政策版的护肤产品比专卖店要便宜,这也就是为何网上代购火的缘故。免税政策版一般就是指在免税店售卖的产品,这类产品一般以护肤套装的方式出售,性价比高十分高,并且常常选购的话会出现折扣主题活动,会员权益越高折扣优惠越高,在免税店选购护肤产品十分划得来。
免税店和专柜的区别是:
一、定义不同
1、免税店是指经海关总署批准,由经营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或其授权部门批准的地点。设立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销售场所和存放免税品的监管仓库,向规定的对象销售,供应免税店的商品。
2、而专柜是商店内以一项或几项独特商品为特色的柜台或售货部,一般是以柜台的方式单独存在。
二、服务对象不同
1、免税店主要面向因公出国人员、远洋海员、华侨、外籍华侨、港澳台同胞、出国探亲的中国公民及在国内的外国专家等。
2、一般专柜是面向所有的人。
三、价格不同:
1、免税店一般是免消费税的。免税店不算进口商品,所以可以免掉一些税。
2、而专柜的东西还有许多别的税包含在商品价格里面,所以相对于免税店来说,专柜的东西会贵很多。
免税店和专柜区别2没有区别,免税店和专柜的产品质量是一样的,但也有人认为免税店和专柜的化妆品质量不同。
首先免税店产品和专柜产品本质上没有区别。 也就是说,产品的效果和成分是一样的,只是包装和价格产生了差异。 免税店的化妆品比专柜便宜。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代购火的原因。 除非是在国外免税店买的产品。 比如用雅诗兰黛的棕色瓶来说,国内和国外销售的有两个版本。 因为那个是国家根据皮肤的特性开发的,所以在这方面有一些差异。
免税店护肤品和专柜的区别包括以下罗列的几个方面:
1、价格不同, 免税店的护肤品免税,所以价格会低一些。 专柜的护肤品价格在正常范围内。
2、与包装不同,免税店的护肤品包装通常很简单,专柜的护肤品包装比较精美。
3、与正品不同,免税店护肤品种类和数量少,专柜护肤品种类数量多。
其实,如果不考虑价格的话,专柜肯定更好。 专柜店员根据你皮肤的特性选择适合你的产品,专柜不定期推出新品。 而且一般在免税店买东西的人都是流动人员,那边卖的产品一般没有针对性,所以还是专柜的产品比较好。
免税店和专柜区别31、价格不同
免税店经营销售的产品相对而言要便宜些,因为它的价格中没有包含其他商店应缴纳的税收。不同的免税店在价格上也会有些许不同。专柜店经营销售的产品则包含了税收,自然会贵上一些。不过专柜购买产品能拥有更多的保障。
2、服务对象不同
免税店主要面向因公出国人员、远洋海员、华侨、外籍华侨、港澳台同胞、出国探亲的中国公民及在国内的外国专家等,一般商店面向所有的人。
3、购买方式不同
不同国家的免税店购物方式有所不同,例如韩国免税店购买产品需要出示机票和护照、美国免税店购买产品需要在登机口才能取走。而专柜购买产品则是即买即提,交付钱款后就可以取走了。
扩展资料:
免税店的'多种模式
多模式免税店引归国客,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一些新型的贸易模式和创新的监管模式得到试验并开始复制推广。根据笔者的观察,国内已有一些区域开始尝试在综合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置免税店,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综保区保税、免税的优惠政策。
横琴模式
珠海横琴的目标是学习海南省离岛免税政策,根据广东省公布的《珠三角旅游一体化规划》,将争取国家批准设立南沙、横琴两大免税购物中心,打造“购物天堂”,广东有意在南沙和横琴争取类似于海南岛的“离岛免税”政策,
具体方案还在研究中。横琴新区毗邻澳门,面积为106.46平方公里,是澳门现有面积的3倍,计划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中心,其中包括免税购物,利用优势地理位置,使内地游客不用出关去澳门亦可享受到离境待遇,这个规划需要国家政策上的突破。
霍尔果斯模式
2014年8月,位于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中免公司霍尔果斯新型免税购物中心正式开业,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销售国际知名奢侈品、化妆品和中国特色商品等上千款产品。
由于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中哈两国共同建立的全球首个跨境经济贸易区,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合作的示范区,其购物对象不仅限于出入境人员,还包括出入园区进行商务、考察、旅游、工作等相关人员,与开在口岸隔离区的传统免税店相比,购物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据有关报道,在霍尔果斯免税购物中心购物,可以享受每人每天8000元限额且现场提货的便利(海南岛的“离岛免税”政策要求每人每年两次8000元限额购物,且为店内付款,机场提货,
2014年1月试点单价8000元以下商品即购即提)。2014年12月,光辉香港国际免税店也在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试营业,该店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据报道,该店拟采用VIP私人定制和按需采购等经营销售模式。
重庆模式
作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的重庆,在进口商品销售方面具有政策优势。如今,重庆同时开设有传统模式免税店和保税展示销售的保税店。重庆中服免税店面积2000平方米,与其他地区免税店类似主要销售奢侈品、
名品、珠宝等,同样对于购买者有严格的限制。而位于重庆解放碑环球金融中心的爱购保税店(IGET)是重庆保税港区的保税展示销售延展平台,采用O2O模式经营,线上提供了完善的体验环境,客户可以对商品进行全面的了解。
上海模式
开免税店不是上海自贸区关注的重点,亦不符合自贸区建设初衷,如今自贸区内没有考虑开设免税商店,不会复制离岛免税模式。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已由日上免税行开办了免税店,该免税店主要经营进口香水、化妆品,
将分免税、含税两大类型销售,和航站楼内的免税店不同,游客可以凭借出境的有关证件预订商品,由店家负责送到机场相关区域,境内外游客可以在出入境时提取商品,这样游客可以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选购。该免税店处于试运行阶段,必须使用会员卡购买。
免税店和专柜区别4免税版的便宜点。
1、免税店是经过海关总署批准,向规定的对象销售未支付关税的进口产品,也就是说免税店商品是没有支付关税,专柜商品是支付了关税。(免税店价格=商品原价,专柜价格=商品原价+关税)当然每国的关税不同价格也不同。
2、除了我国海南免税店比较特殊,国内机票就能买。其他都是要入境才能买。因为是卖给游客的,免税店是经海关总署批准的,由经营方在国务院或相关部门批准的地点。
3、韩国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所以会不停地变换套盒来吸引客户。而对于免税店来说,推出几个经典的套盒就可以吸引外国游客了,每个月都搞不同的套盒,游客也不会知道,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也是为什么专柜的套盒设计每个月都在变,免税店版的就不怎么变。
被海关扣掉了,处理办法:
申请退回:
A、中转香港:退回到发件地后,然后再发EMS到香港,最后由香港物流公司中转发到内地即可(二次发货后,卖家或顾客要及时跟香港的物流公司联系,然后经物流公司操作后进口到中国大陆!这个过程一般不需要提供任何单证,无需缴纳任何关税,收费以公斤计价,费用全包,操作模式100%保证货物安全)!
B、再重新发一次:顾客与海关取得联系,确定物品的具体位置。到海关部门申请物品退回到发货点。卖家那边接到物品再重新更点地点发出。
缴税:顾客与海关取得联系后,根据化妆品数量及标记的价格,结算出需要交纳的税款,最后缴税后把物品取出来。
找清关公司代理清关:内地港口的清关手续复杂,清关时速较慢,不推荐!
企业合理避税一直是每个会计人员都要面对的问题,没有老板愿意多交税,但是又不得不交税,因此,如何合理避税是每个会计人员都需要探讨的命题。
(一)模拟评税试一试
税务机关实行纳税评估,企业应该按税务机关的评税方法自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应对准备。下面以增值税为例说明。
税务机关对增值税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税负率:将税负率与预警值对比。
增加值税负率:用(工资 利润 折旧 税金)*增值税税率,将得到的结果与企业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对比,以发现是否少缴增值税。
进项控制额:企业进项最大抵扣额=(销售成本 存货本年增加 应付本年减少)*主要进货的税率 运费*7%,如果企业抵扣大于上述值,暗示可能进项有问题。
投入产出率:用投入原料除以材料消耗定额,测算处可以生产的成品,对算出企业收入,并与报表对比。
企业运用以上指标分析,如果发现异常,就应及时分析原因。
(二)存款少可迟缴税
企业申报以后就应该及时缴税,但如果由于存款少可以申请迟缴。存款少到什么情况可以迟缴税?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不足以支付当期工资,或者支付工资以后不足以支付应交税金。
注意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不包括企业不能支付的公积金存款,国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项专用存款。
当期工资是企业根据工资制度计算出的应付工资。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企业应及时申请,办理延期缴纳税款的手续。
(三)没有生意也申报
企业纳税申报是一项义务,不论企业是否有税要交。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税款要缴纳,例如企业处于筹建期间;企业处于免税期间;企业处于清算期间;清算还没有结束;企业由于经营不理想,没有纳税收入或者收益。这些情况下,企业可能没有税款要缴纳,但都要按时纳税申报,没有应纳税税款的申报就是所谓的零申报。零申报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一项简单的手续,如果不办理,税务机关可以每次处以罚款2000元。
(四)视同销售莫乱套
视同销售就是实际不是销售也要按销售纳税,没有销售也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应该视同销售也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应该视同销售不缴税是违规,不应该视同销售也当成销售就会缴冤枉税。
有一家酒店,老总平时接待客人都安排在自家酒店用餐,内部签招待费,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单,一年累计起来有十多万。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要求将这十多万视同销售,缴纳营业税。
在营业税法规里,没有在自家酒店吃饭消费要视同销售缴营业税的规定。企业依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谬论,又会多缴冤枉税了。
视同销售千万别乱用。
(五)看损耗是否正常
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损耗,投进的原料一部分损耗了,一部分形成产品。在增值税里,正常损耗的进项可以抵扣,非正常损失的进项不能抵扣,要转出。因此,正常划分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对企业纳税非常重要。
一家化工厂,因为天气炎热,原料挥发了一部分,盘点造成损失。税务管理员认为是自然灾害造成,属于非正常损失。这也是一宗冤案。天气炎热还没有达到自然灾害的程度,怎么能说是非正常损失?对税务规定不熟悉的人又会付出代价。
(六)各行各业有特例
税务法规有一般的规定,也有针对特殊情况,各个行业的特殊规定。如果对自身行业的特殊规定不了解,企业也会蒙受损失。
一家报社,卖报纸缴增值税,收广告费缴营业税。因此印刷报纸获取的进项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以抵扣,一部分不能抵扣。怎么分?税务局答复: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第23条规定:按收入百分比划分。可怜的报社,卖报纸收入少,广告费收入高,因此,进项基本不能抵扣。其实税务有规定:类似的情况按报纸的文章内容与广告各自占用的版面分摊,应该是大部分都能抵扣,少量不能抵扣。
(七)适用税率看进项
增值税第二条规定:图书销售使用13%税率。只要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销售图书的税率就是13%。但有一家公司,也销售图书,也是一般纳税人,税务人员要求该公司按17%纳税。税务机关有什么依据?税务人员解释:该公司印刷图书的进项发票是17%,如果该公司适用13%的税率,那不成了缴13%抵扣17%?那税务上怎么平衡?
使用税率只与产品有关,与进项无关。对于税务人员的解释一定要三思而行,否则就会听得糊涂,纳税也糊涂。
(八)预收帐款也要缴税?
听了太多预收款被税务机关要求征税的故事。
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33条规定;预收款在发出货物才产生纳税义务。
财税16号文也再次强调;除了销售不动产,其他服务性业务的预收款不需要先缴纳营业税,在确认收入时再缴纳营业税。
有些企业预收款缴税是因为对方要求开具发票。其实,收到预收款,向对方开具预收款凭证就可以了。预收款凭证不属于发票,所以税务机关不监制预收款凭证。
(九)这也是生产企业
外资生产企业“两免三减半”的规定大家很熟悉:只有生产企业才能享受,服务企业不能享受。到底什么是生产企业?可能心里很模糊。
根据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建筑、货物运输、产业资讯、精密仪器设备维修、城市污水处理等行业都属于生产性企业。众所周知,从事建筑、货物运输缴纳营业税,但在所得税法规中又属于生产性企业,看起来有点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税不同规定不同。
(十)不发补贴发双薪
中国企业福利制度的特点是有人情味,逢年过节都会有发一点所谓的过节费,根据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规定,过节费需要并入当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政策的规定是发放年终双薪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由于不需要与当月工资合并缴纳个税,因此可以降低税率,减少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负担。都是发点钱,过节费交税多,双薪缴税少,所以为了少缴税,应该改变那种过年发点过节费的做法,改成年底发双薪的方式。
千万不要固执己见,认为双薪是外资企业的玩意,我不玩,我还是发过节费,这样就会费力不讨好。合理避税其实很简单,只要顺着税务规定去安排就可以了。
(十一)旅游就要缴个税
现在一些企业财务人员一听说单位要安排旅游就恐惧。因为一些税务机关解释:旅游要扣个人所得税。旅游要不要扣个税?税务规定要扣个税的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以现金发放旅游费用,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是对于单位的营销人员,以旅游形式进行奖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他形式并无规定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也不必闻旅游色变,安排好了,尽管游得痛快。
(十二)不拿发票多缴税
税务机关实施“以票控税”,企业所有的支出都要取得合法凭证,否则不能税前列支。能够取得合法凭证成了企业合理避税的重要方法。
有些人不以为然,不开发票对方收得便宜,要开发票对方收得贵,羊毛出在羊身上,结果是一回事。
是不是一回事,看看例子:购买1000元的文具,不开发票给900元,开发票给1000元,相差100元。多给100元,所得税少交330元,少给100元,所得税多交330元。多给100元获得发票,实际上还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
企业人员应该明白:不拿发票就会多缴税。
(十三)外企培训不受限
内资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按计税工资的1.5%在所得税前列支,外资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费用可以据实在税前列支,不受1.5%的限制。有些人立即会问:有法律依据吗?法律依据肯定有。这条规定在《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计征所得税若干成本、费用列支问题的通知》((86)财税外字第331号)文里。
由于文件发布时间早,很多财务人员那时还没有走出校园,对这些规定很陌生,容易上1.5%的当。如果你因为年轻对旧法规很生疏,不妨和身边的老员工多沟通。
(十四)到底几年算坏帐
企业经营不能收回的款项变成坏帐,坏帐是企业经营难以避免的损失。到底经过多长时间不能收回的款项才算是坏帐?两年?三年?
两年也对,三年也对。对于外资企业而言,两年不能收回的款项属于坏帐,对于内子企业而言,三年不能收回的款项作为坏帐。这又是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一个诧异。
另外,外资企业税前不能计提坏帐准备,内资企业税前可以按规定计提坏帐准备,这也是一个差异。
了解规则,才能合理利用规则。
(十五)出租就不能免税
单位租赁房屋需要按租金缴纳房产税,房产税率为12%,外资企业适用城市房产税税率为18%。除了房产税还有营业税,出租房屋的收入税负不轻。
对外资企业,广东规定:新购置的房产可以销售免征房产税三年的优惠政策。
有家公司购买了一层办公楼,一半自用,一半出租,去申请免税被税务机关退了回来:房屋出租部分不能免房产税。企业无奈,只好咬紧牙关缴纳了18%的房产税。真是冤枉到家。广东规定的免税条件是不分自用还是出租。企业多缴了税还被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