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爱音乐,潜心钻研,创作成果累累
任宝平同志作为该校艺术教育专职老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努力提高个人音乐水平和艺术修养,积极参与高校音乐教材的编写和进行音乐作品创作。参与编写的音乐教材有:《中外音乐名作赏析》《大学音乐》《基本乐理》《合唱教材》等(详见附件二之五:任职以来的文章、著作)。在音乐作品创作方面:创作及改编音乐作品上百部(首),其中主要代表作包括:电视音乐片《绿韵》(全部约40分钟的音乐),声乐套曲《献给母校的歌》等十几部作品(在全国获得二、三等奖,获天津市创作奖)。
任宝平同志现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2006年),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合唱指挥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4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校交响乐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校合唱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20余个社会兼职(详见附件二之二:任职情况及社会兼职)。
他精湛的业务,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国际合唱联盟副主席唐少伟说:“本人有幸在国际合唱大赛中欣赏到天津大学合唱团的歌艺,任先生的指挥令本人留下深刻印象;任先生对中西合唱曲目的处理更令人敬佩。他不但熟悉中国曲目,同时对西方各时期的曲目如文艺复兴歌曲有真切的了解,故任先生的名字已收录在2007年出版的《世界合唱名人录》”。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作曲系主任陈乐昌称赞任宝平同志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著名合唱指挥家,也是享有声誉的音乐教育家、活动家”。他还说:“任宝平常年担任指挥的北洋合唱团,在国内是毫无争辩的一流合唱团。在国内合唱界,任宝平和北洋合唱团赢得所有专业、业余合唱指挥家、作曲家的一致推荐,为天津大学赢得了巨大艺术声望”。
中国音乐学院指挥兼教授,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吴灵秀说:“任老师有着上海音乐学院专业学习的良好基础,又有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职业道德……成为深受学生爱戴和观众喜爱的教育家和指挥家。任宝平为高校艺术教育领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宝贵经验。”
内蒙古交响乐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指挥永儒布说:“任宝平指挥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他为北洋合唱团排练的曲目,很多专业团队也从不敢接触。曲目不仅难度大而且风格各异,涉及了许多国家和民族。许多全国首唱的作品尤其一些欧洲古典作品和世界各地的一些现当代合唱作品,让全国的合唱指挥为之震撼。”
2、创新合唱教育的方法
任宝平同志在天津大学任职的25年中,在艺术教育的理念、普及高雅艺术、探索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合唱教育方面,他指导的“北洋合唱团”是全国普通高校的一面旗帜。
从1991年起,他带领学生排演欧洲文艺复兴和古典时期的合唱作品,其中很多作品为中国首唱,这给中国合唱届带来了全新的合唱感觉,以美的熏染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欣赏高雅音乐的行列中来。同时,他坚持合唱素质教育而不是比赛教育,以大量曲目的排练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在合唱教育实践中,他对各种风格作品的排练方式和艺术处理都有独到的研究,总结了一套独特的练声技巧和合唱音响。他将中国民族合唱技法与西欧合唱技法完美结合,曲目演唱极具变化和感染力,对于作品风格的把握非常准确,将音乐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在他的指挥下,合唱团可以针对不同曲目运用不同唱法,产生不同声响。值得一提的是在合唱团音色的训练方面,他有自己特殊的手段,业内人士公认由他训练的团队音色好听,声音融合,弱而不虚,强而不炸。张弛有度,训练有素。因而他训练出的秀美而感人的合唱音色也被冠以“北洋音色”的美誉。在2008年世界汉语合唱比赛中,该校北洋合唱团以遥遥领先的成绩获得第一名,所有评委打分几近满分。评委们评价说,北洋合唱团的音色无懈可击,对作品风格处理巧妙,艺术表现淋漓尽致。而这些正是任宝平同志潜心合唱教育实践,数十年来担任合唱团艺术指导的经验总结。
确切地说,任宝平同志的奋斗历程恰恰是中国合唱艺术发展的缩影。任宝平同志为该校乃至中国的合唱教育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片名:《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
英译名:The Choir Boys
编导: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 Christophe Barratier
主演:杰勒德-尊诺 Gerard Jugnot
雅克-佩兰 Jacques Perrin
戴迪亚-费拉蒙 Didier Flamand
类型:剧情/音乐
美国发行:米拉麦克斯公司 Miramax
法国发行:嘉拉蒂影业公司 Galatée Films
美国上映:04年3月17日(艺术院线)
剧情:
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Pierre Morhange,雅克·佩兰饰)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戴迪亚·费拉蒙饰)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Clement Mathieu,杰勒德·尊诺饰)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Francois Berleand饰)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克莱门特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安琦(Jean·Baptiste Maunier饰),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Pierre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主创简介:
该部**的制片人雅克·贝汉,出生于1941年7月13日,1957年从影,之后成为欧洲著名的男演员。1966年,他获得威尼斯影展最佳演员。1975年,他制作的《特殊地带》荣获法国影院大奖,同年他出品了《胜利欢歌》并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从1988年开始,他的目光转向了自然界,并出品了《猴族》。
在1994年到2001年,雅克·贝汉以“天、地、人”三部曲———《迁徙的鸟》、《微观世界》、《喜马拉雅》震惊世界影坛,获奖连连。
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和雅克·贝汉一起合作的都是他的老搭档。本片也是克里斯·巴哈蒂一鸣惊人的导演处女作。具有正统音乐教育背景的他,曾与老搭档雅克·贝汉共同制作《微观世界》、《喜马拉雅》和《迁徙的鸟》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巴哈蒂涉足影界之前,曾担任10年以上的音乐制作人,这使他在本片中对音乐的把握炉火纯青。
《放牛班的春天》的**音乐由法国**、**音乐家BrunoCoulais担纲,Coulais曾先后以“天、地、人”三部曲入围凯撒奖最佳**音乐奖,并获奖,其作品包括:让-雷诺主演的《赤色追缉令》、卡特林娜-德娜芙主演的《对不起,爱上你》、德帕迪约主演的1998年版《基督山伯爵》、2001年惊险片《夺命解码》等影片。
该片主演热拉尔·朱诺是法国影坛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在法国具有很强的票房号召力、2004年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其“荣誉骑士”称号。而影片中桀骜不驯的小男高音——尚巴堤·莫里耶,拥有清新明亮的天籁嗓音,试镜时即一鸣惊人,被评论家誉为“歌声宛如天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评论:
一位评论家为该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这也创造了法国**新概念——阳光情感**。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
“我唱,你唱,他唱……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如一声响雷,让法国合唱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地繁荣起来,时至今日,共汇集起几十万各个年龄段的合唱业余爱好者。”这是法国本土的一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