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经私立厦门大学、国立厦门大学、厦门大学三个阶段,具体历史发展如下:
一、私立厦门大学
1919年8月,陈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汪精卫、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筹备员。
1919年10月召开私立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拟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会议推举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郑贞文为教务长、何公敢为总务长。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初创时为私立,设有师范(包括文、理科)、商学两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校长, 在林文庆校长掌校期间,陆续增设工学、新闻、法学、医药等科系,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到民国19年(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21个系。
民国25年合并为文、理、商3个学院、9个系。学生由开始时的136人发展到300多人。
二、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1937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校长。
1937年9月4日,由于日军侵犯厦门,学校迁鼓浪屿。
1945年9月19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校长。
1946年6月1日,厦门大学校本部开始迁回厦门,长汀各界在体育场举行欢送大会,赠送大匾额一块,上刻“南方之强”四个大字。
1949年1月31日,前校长萨本栋在美国逝世,按其遗嘱将骨灰安葬在厦门大学校内。
三、厦门大学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党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为厦门大学校长。
1951年,原省立福建农学院并入厦大,改成厦门大学农学院,原私立福建大学的政治、法律、经济三系并入厦大。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1952年院系调整前,厦门大学拥有7个学院。
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厦门大学只保留文理学院,成为文理科的综合性大学,并在52年之后陆续又有院系调出。
1958年7月,厦门大学下放归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经中央批准,厦门大学改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1966~1970年,厦门大学停止招生5年。
1971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时有9个系,除保留1966年的8个系外,福建师范学院教育系迁回厦大开办。
1972年,厦门大学水产相关系调入厦门水产学院。
1981年11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9月12日,举办试办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大会。
1995年7月,厦门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1996年,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厦门大学“211工程”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审定立项建设。
2001年2月,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4月6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奠基兴建。12月,首批获准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4年,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厦门大学被增列为中管高校。
2005年底,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
2006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111计划”)首批立项名单;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0年,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国家”珠峰计划)。
2012年,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北京签署《重点共建协议》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厦门大学。
2012年,学校成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分校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占地90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于2016年正式办学。
2012年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6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7月,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10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月,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签署共建厦门大学医学院协议。
2014年,学校牵头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5年4月6日,学校整合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和自动化系等学科组建成立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17年1月,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厦门大学位列其中。8月,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正式批复。
2019年3月,学校整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人类学研究所组建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9月,厦门大学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理事单位。
扩展资料:
截至2019年3月,厦门大学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
一、人文与艺术学部(文学部)
1、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2、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广告学系、传播学系。
3、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欧洲语言文学系、日本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
4、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音乐系、设计系。
5、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
6、厦门大学国际学院
二、社会科学学部(社科学部)
1、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统计系、财政系、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2、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企业管理系、管理科学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工商管理教育中心(MBA中心)、高级经理教育中心(EMBA项目)、财务学系、市场学系。
3、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4、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合教育中心、物流与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教育中心。
5、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公共管理系、社会学系、公共管理教育中心(MPA中心)。
6、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7、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8、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学公共教学部、教师教育部。
9、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
10、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1、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三、自然科学学部(理学部)
1、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数学系、概率与数理统计系。
2、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部分):物理学系、天文学系。
3、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部分):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
四、工程技术学部(工学部)
1、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部分):物理学系、天文学系。
2、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学部分):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3、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智能科学与技术系、通信工程系、网络空间安全系。
4、厦门大学软件学院。
5、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生物材料系。
6、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土木工程系、城市规划系。
7、厦门大学能源学院。
8、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系、动力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仪器与电气系、自动化系。
9、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科学系、电子工程系。
五、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医学部)
1、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系、生物医学科学系、农业生物技术系。
2、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厦门大学药学院:药学系。
4、厦门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医学系、护理学系、眼视光系。
六、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地学部)
1、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海洋化学与地球化学系、物理海洋学系、应用海洋物理与工程系、地质海洋学系。
2、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科学系、生态学系、环境与生态工程系。
-厦门大学
闽江学院里分什么院校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洪钟大道4566号。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的知识扩展: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
学校有思明和翔安两个校区,占地710亩,总规划占地面积1000余亩;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38个专业;有在校学生1.2万人。学校设置有航海学院、海洋生物学院、海洋机电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商贸学院、海洋文化与旅游学院、海洋工程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1920年由陈嘉庚先生创办,历经集美学校水产科、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集美水产专科学校和福建省集美水产学校等办学阶段。学校有福建省高校海洋生物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高校智慧渔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水产养殖智能化装备研究厦门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闽江学院内部设置有多个院校(系),如新华都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海洋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具体的列举部分如下:
1、经济与管理学院。该经济与管理学院所设置分别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税收学专业、国际商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2、海洋学院。该海洋学院所设置分别有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海洋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导航工程等多个专业。
3、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该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所设置分别有物理学(师范类)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4、人文学院。该人文学院所设置分别有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历史学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5、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该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所设置分别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信息安全专业。
以上内容参考?-闽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