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编码(英语:Postal Code,又称邮递区号)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位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而把全国划分的编码方式。其通常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代表投递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投递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通信的代号。邮递区号制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
中文名
邮政编码
外文名
Postal Code[1]
特点
用阿拉伯数字组成
制度范围
40多个国家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
诞生时间
1963年6月
诞生地点
美国
用途
实现信件分拣自动化的方案实施
编码规则
四级六位制(省、市、县,区)
别名
邮递区号
收起
历史发展
?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英文:postcode)是邮电部门为实现邮政现代化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诞生于美国。
1963年6月,邮政编码在美国诞生,用以应对当时急速增长的邮件寄递需求,美国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早一批拥有邮政编码的国家。
时光如梭。转眼间50年过去了,邮政编码已经走遍了五大洲四大洋,成为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邮政元素之一。上月,美国邮政编码正式迎来了50周岁生日!那么,这个5位数的邮政编码诞生背后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千万别小看了这些数字,它们的作用可不小。从个人角度来说,每位数字都是你所在位置的唯一标识,它甚至像银行账号一样成为你的“地址身份证”。从宏观角度来看,邮政编码代表着一个区域的发展规划,其演变史往往记载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
事实上,早在1943年,美国邮政就在最大的美国城市纽约开通了区域性邮政编码。由于那个时期有很多适龄的邮政员工参与到服兵役计划中,这些参军的邮政员工间的沟通产生了第一波寄递需求。这种需求的到来,使得邮政企业里能熟练处理信件的人手显得严重不足,所以急需一个系统让信件分类工作变得更为高效。
最初的区域性邮政编码只有1-2位数字来区分不同城市,到了1962年,美国邮政部门研发了一套更先进的系统——自1963年6月1日开始,美国国内的每一个地址都被赋予了一个5位数的代码,使用邮政编码来确保投递的准确性成为一种风尚。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的问世,邮件系统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尽管彼时邮件系统和新兴技术还没有成功对接,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给邮政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通过邮件实现交易的支付功能、商业广告目录的分发、杂志的订阅等成为了可能。
正如所料,由于邮政编码中的每一个数字都有其特定的涵义,这就消除了信件错投的任何偶然因素。在美国,邮政编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你居住在美国的哪个地区,数字0代表美国的东北部,数字9代表西海岸;第2和第3位数则能体现你的住址更具体的方位;最后两位则代表为你所在区域服务的特定邮局。
正是由于这种精准性和专属性,邮政编码在欧美一些国家被作为居民的“第二身份证”。负责人口普查的机构甚至通过邮政编码来分析人口数据,通过邮政编码能很方便地辨识人口所在地。如今,除了传统的邮政服务领域,邮政编码也被应用于卫星导航及在线购物等领域。
邮政编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位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而把全国划分的编码方式。邮政编码通常是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代表投递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投递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通信的代号。
我国的邮政编码采用四级六位数编码结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扩展资料
2019年7月16日,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创新中心提出“新型邮编”建设,建设完成后,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建立统一且唯一的个人地址ID(唯一编码)。此外每个快递包裹也将有属于自己的ID,该ID可关联所有与包裹相关的信息,包括快递员信息、运送信息等。
快递业务量正爆发式增长,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多少有些“滞后”,传统而原始的邮政编码因无法适应快递行业现行的复杂配送环境将淡出视野。业内专家表示,新型邮编建设完成后,除了ID信息技术的革新,还将减少快递人力成本、配送成本、车辆成本等,极大地提升配送效率,甚至将推动快递业进入无人时代。
该项目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位置框架与编码系统”,部分的网格都具有唯一编码,该编码具有多尺度、可标识、可定位、可索引、可计算、自动空间关联等特点。这项系统未来可用于测绘的地名地址、国家邮政编码、国土不动产、公安门牌甚至智慧城市的井盖、电线杆等。
-邮政编码
人民网-个人地址ID将代替邮政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