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 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是美居品牌中的5星级酒店(由法国雅高集团管理),坐落于历史古都的黄金地段,宁静的庭院景致,拥有202间客房,已于2004年12月开业。西安豪华美居人民大厦位于历史文化古都西安市商业中心,比邻省政府所在地,距钟楼仅1公里。 地址:西安新城区东新街319号 电话:029-87928888 西安长安城堡大酒店 西安长安城堡大酒店(西安)是一座现代化的五星级酒店。西安长安城堡大酒店坐落在西安南门 广场边,离西安国际机场40分钟的车程,交通十分便利。 周围景观:西安城的南门、城墙、大雁塔、小雁塔 酒店外观仿古大雁 塔建造,外观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汉唐风格,内部处处蕴含着朝代的象征、徽记与图案。大堂的设计更是独具风格,给人一种新奇与清爽的感觉。 酒店采用现代化设计,具备先进的设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是您追溯中国 悠久文化的最佳停留之地。 酒店地址:环城南路西段12号 邮编:710068 西安金石国际大酒店 金石国际大酒店是西安五星级酒店,西安金石国际大酒店位于南二环长安路立交桥和雁塔路立交桥中段,紧临翠华路北口。北依长安大学,工业展览馆;南靠大雁塔,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委;东眺临潼,兵马俑;西临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通往西线乾陵,东线半坡博物馆,兵马俑的主要干道。金石国际大酒店距机场50公里,距火车站3公里,距大雁塔1公里,距市中心3公里,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让您尽享商务的快捷方便和旅游的快乐自在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东段398号 电话: 029-83133666 西安香格里拉金花饭店 西安香格里拉金花饭店是西安五星级酒店,西安香格里拉金花饭店座落于古城东北角,离市中心近在咫尺,比邻开发区、国家重点学府及研究院。是前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必经之地和商务旅游人士的最佳选择。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8号 (710032) 联系人: 电话: 0086-29-83232981 西安金花豪生国际大酒店 西安金花豪生国际大酒店是西安五星级酒店,西安金花豪生国际大酒店酒店 位于市中心,与古城南门相邻,步行可到达主要商业娱乐区及省政府,交通快捷,旅游便利,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45公里。 地址:西安环城南路西段18号 西安凯悦(阿房宫)饭店 西安凯悦(阿房宫)酒店是西安五星级酒店,被誉为西安最佳酒店之一。它位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古城墙内,地理位置极佳,可步行或乘车方便地抵达省政府大楼、中央商务区以及各大娱乐场所及购物中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距酒店43公里,只需50分钟车程即可抵达西安市中心。从酒店前往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兵马俑亦为50分钟车程。 西安凯悦(阿房宫)酒店地址:西安大街158号 西安喜来登大酒店 西安喜来登大酒店是西安五星级酒店,西安喜来登大酒店矗立于西安西城墙旁,距离市中心只是数分钟的车程。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郊沣镐路17号 电话:029-84261888 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曲江宾馆 西安国际会议中心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曲江宾馆,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曲江宾馆 坐落于南郊曲江旅游度假开发区内。位于著名的大雁塔南侧,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宾馆为西北地区会议设施最全、规模最大的集餐饮、住宿、康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式酒店,总面积为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距西安机场50分钟,距火车站15分钟车程。 西安曲江惠宾苑宾馆 西安曲江惠宾苑宾馆是西安五星级酒店,是由陕西旺园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新加坡华厦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进行管理的园林式五星级酒店,位于西安 著名的曲江旅游度假区雁塔南路,毗邻西安着名的文物古迹--大雁塔及西安国际会议中心、西安国际展览中心和陕西省电视发射塔。 酒店地址:西安雁塔南路南段 邮编:710061 推荐去香格里拉吧!~~呵呵
西安的大小,位置,人口,天气和历史
彬县旧名邠县,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咸阳市西北部,地处渭北旱塬。南距咸阳120公里、西安15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全县版图形似正写的“人”字,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全县辖13镇3社区247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其中农业人口28.8万,总面积1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万亩。彬县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关中产粮基地之一。所产彬州梨、大晋枣驰名全省,原产煤供应陕甘20多个县市。
基本信息
中文名:彬县
外文名:Bin Xian
所属地区:中国,咸阳市
下辖地区:辖8镇8乡247个行政村
面积:1183平方公里
人口:32.4万人
著名景点:彬塔 南山古城墙
地方特产:民间刺绣
电话区码:029
邮编区码:713500
概况
正在加载彬县地图
彬县位于陕西咸阳西北部,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为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在咸阳市发展总体框架中处于“尾翼”位置。312国道纵贯全境,福银(福州――银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20公里。全县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总人口32.4万人,辖8镇8乡,247个行政村。彬县自然资源丰富,地下矿藏主要有煤炭、陶土、石英砂等10多种。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版图形似一正写的“人”字。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区位优势相对明显。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境内流长104公里,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全县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8镇8乡,292个行政村。全县平均海拔1108米,平均气温9.7℃,昼夜温差11.7℃,年均降水量 579毫米,无霜期180天,属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彬县境内大小河流12条,可开发利用水能源1.2万千瓦。地下矿藏主要有煤炭、陶土、石英砂等1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32.6亿吨,跨越彬县、长武两县的彬长煤田是陕西省第二大煤田。煤区原煤埋藏浅、储量大、煤层厚、煤质好,既是优质的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也是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环保煤。 2006年,彬县辖8个镇、8个乡:城关镇、北极镇、新民镇、龙高镇、小章镇、永乐镇、义门镇、水口镇、香庙乡、炭店乡、西坡乡、车家庄乡、韩家乡、底店乡、太峪乡、新堡子乡。
区号:029
邮编:710000
面积:9983平方公里
人口:837.52万人
位置:位于黄河中游、秦岭山脉北边、关中平原中部
行政区划:新城、碑林、莲湖、未央、灞桥、阎良、雁塔、临潼、长安9区和周至、蓝田、高陵、户县4县。
地区概况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开罗、罗马、雅典)之一,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代表。
当今的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 西安是中国重点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高等院校规模仅次于北京。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西安还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中国重要的机械制造中心和纺织工业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器制造地,航空工业和航天工业的核心基地,是中国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并且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西安更是活力四射的内陆新特区,中国中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全国科技资源统筹试验特区、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目前更致力于打造‘西三角’,即成都、重庆、西安经济区。国家赋予西安的定位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行政区划
西安市辖9个市辖区、4个县。市人民政府新址定于未央区凤城八路未央广场(西安行政中心)。
辖区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843.49万,其中城镇人口565万,市区户籍人口549万。
新城区 面积 31平方千米,人口64万。位于市中心东北,因境内清朝满城(又称新城)得名。
碑林区 面积 22平方千米,人口83万。位于市中心南部,跨越城墙内外,因境内西安碑林得名。
莲湖区 面积 38平方千米,人口64万。位于市中心西北,跨越城墙内外,因境内莲湖公园得名。
雁塔区 面积 152平方千米,人口112万。位于市区南部,因境内大雁塔得名。
未央区 面积 262平方千米,人口61万。位于市区西北部,因境内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得名。
灞桥区 面积 322平方千米,人口55万。位于市区东部,因境内古灞桥遗址得名。
长安区 面积1583平方千米,人口103万。位于市区南部和西部,人民政府驻韦曲街办。
阎良区 面积 240平方千米,人口25万。位于市区以东北,距市中心60公里,因成语"闾阎良善"得名。
临潼区 面积 898平方千米,人口67万。位于市区以东,因境内临河、潼河而得名。
蓝田县 面积1976平方千米,人口63万。人民政府驻蓝关镇。
周至县 面积2956平方千米,人口56万。人民政府驻二曲镇。
户 县 面积1213平方千米,人口56万。人民政府驻甘亭镇。
高陵县 面积 290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民政府驻鹿苑镇。
历史沿革
西安是中国建都最早(黄帝),建都最久(1200多年),建都朝代最多(不确定数量)。在中国历史上,有20个政权被认为在西安建都。但是其中哪些应该称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应该算是西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这是人们对于什么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异,导致对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产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采用的说法是13个王朝。此外主要还有10朝、11朝、12朝、14朝和17朝4种数量上不同的说法;其中14朝和17朝的具体朝代又各有两种说法。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由周文王营建,建成于公元前12世纪,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一说17朝),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均建都于西安。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西安又称为“西京”、“西都”、“凤城”、“斗城”,简称“镐”(与“皓”同义同音,寓意“光明之都”)。从古到今曾用名:酆京、镐京、酆镐、戏(在咸阳东侧)、长安、常安、京兆、大兴、永兴、奉元,西京,以“长安”最为常见和著名。长安,意为“长治久安”。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建国后,西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已撤销),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现为副省级城市。
气候资源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最高气温在40度左右,年最低温度在-8度左右.无霜期平均为219~233天。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1.3℃,平均最低温度-3.8℃;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3℃~27℃,平均最高气温32.2℃;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气温45.2℃(1934年7月14日),极端最低气温-20.6℃(1995年1月11日)。(近年来气候呈暖化趋势。2003-2007年,1月份平均气温0.8℃,7月份平均气温27.3℃。年平均气温15.5℃。)年降水量平均为507.7毫米~719.8毫米。年降水日数96.6天,一年有三个降雨高峰时段,分别是9-10份的秋季,7-8月的夏季以及4-5月的春季,尤以秋雨连绵为显著特点。年平均湿度为69.6%。年平均降雪日为13.8天(由于气候暖化,近年降雪较为罕见)。冬季多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受地形地势影响,年平均风速1.5米/秒,明显低于北方大多数地区。天空云量较大,年日照时数明显低于北方地区。
气温 西安地区2007年平均气温13.7℃(蓝田)~15.6℃(西安),与常年比较偏高0.6~1.9℃,长安偏高0.6℃,市区偏高1.9℃。
最高气温 年日最高气温等于或大于35℃的炎热期平均出现22天左右,1997年最多,达61天,在1961~1998年的38年中,有9年出现了40℃以上的酷热天气,曾有多年最高温度超过41℃,分别为1934年(45.2℃),1966年(43.4℃),1998年(41.8℃),2005年(41.7℃),和2006年(42.9℃,一般以此作为极端最高气温)
降水 西安地区2007年降水总量595.9~732.9毫米,临潼最少,户县最多。
日照 西安地区2007年日照时数为1398.5~2126.7小时,与常年比较,市区、户县、蓝田偏多,高陵、长安、临潼、周至偏少。
大雾 秋冬季节大雾天气频繁出现,年内各区县大雾天数均在10天以上。
高等教育
作为国家统筹科技资源试验特区,西安是中国重点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但因西安人口数量仅为以上两所城市的二分之一,所以是全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西安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办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6所(全国第一),博士点334个,硕士点82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85个,另外有8 所军事院校、29所成人高校,近百所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120多万人。西安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实验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著名学府,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交通状况
西安地处中国的地理中心,作为联接东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已形成了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航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航空港,目前共有20家航空公司在机场经营150余条航线,每天有400余架次的航班在机场起降。200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529万,为全国十大机场增速最快的机场。
从2009年3月开始,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开工,项目总投资103.91亿元,将在现有跑道南侧建设长3800米,宽60米的第二条跑道和平行滑行道,使飞行区达到4F标准,能够起降A380等超大型洲际飞机。新建25.3万平方米的3号航站楼,规模为现有航站楼的4倍,建成后,新建的3号航站楼将和现有的1号、2号候机楼连为一个整体,并有摆渡车往返其间,方便中转旅客转机,各航站楼之间实现一体化交通。
铁路
西安铁路站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联结陇海、西康、宁西、包西、侯西、咸铜和西户等铁路线。
西安火车站不仅是中国特等客运站之一,而且是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重要站点,如今西安的铁路建设已日趋成为连接长江流域和陇海兰新铁路两大动脉十字网架的交通枢纽。
我国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方向开往拉萨的列车必须经由西安站。
西安火车站西安南站,原名长安站,2006年7月1日改为此名,西安南站现有两个站台4条到发线(含正线)。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引镇,西康铁路约51千米处,距西安站43千米。2009年6月8日正式划归西安火车站接管。
2008年9月,西安火车北客站开始动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北客站。这座建设中的火车站经铁道部决定,规划为18台34线。并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这是目前亚洲规划及建设中的最高规格和规模的超大型火车站。
公路
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以西安为中心,有9条国家高速在此交汇,形成了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有公路2800多公里,有6条国道干线通过。绕城高速、机场新线建成,二环路、三环路全面贯通。市区与所辖区县全部开通高速公路。西安也是陕西省级高速公路的枢纽。
地铁
西安地铁2号线于2006年9月29日正式动工,计划2011年正式通车运行。1号线于2008年10月29日动工,预计2013年正式完工。西安也将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拥有地铁轨道交通运输的城市。
旅游简介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罗马、开罗、雅典)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著名的世界历史名城。西安周围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围绕 。从100 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蓝田猿人,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半坡村,西安的建城史已有 3100 多年,众多王朝在此建都,历时 1200 多年。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在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西罗马,东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秦风韵故都,满意在古城!龙在中国,根在西安!
西安还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联结欧亚大陆的通道“丝绸之路”。从此,中国的使臣、商贾和中亚、西亚、南亚各国的使节客商往来络绎不绝,中外商业贸易迅速发展,文化交流日趋活跃,友好往来不断加深。
“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全省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54 处,其中陕西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9 处,陵墓 8822 处,古遗址 5700 余处,文物点 21100余个。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西安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市内有 6000 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大清真寺,以及西安周边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唐大明宫遗址等驰名中外的景点。自然景观峭拔险峻,独具特色,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楼观台、辋川溶洞等风景名胜区,更有周边的森林公园十余个。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
近年来,西安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已成为西安市真正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西安市还首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西安主要人文旅游景点: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城墙、钟楼、鼓楼、西安碑林、大明宫、阿房宫遗址、西安事变旧址、青龙寺、西安半坡遗址、八仙庵、鸿门宴遗址、大慈恩寺、秦始皇军事直道、西周沣西车马坑、蔡文姬墓、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老牛坡遗址、栎阳城遗址、清真大寺、仙游寺、杨虎城陵园、东渭桥遗址、秦二世胡亥墓、嘉午台、高家大院、汉阳陵博物苑、乐游原、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骡马市、湘子庙、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大唐芙蓉园……
西安主要现代休闲景点、购物点、小吃街:大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浐灞生态区 / 小寨、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骡马市步行街、康复路、金花 / 粉巷、德福巷、回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