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名称: 郑州大学(Zhengzhou University),中文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
◎成立时间:1956年
◎层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财政部与教育部共同建设高校。该校在《2008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35位。
◎性质: 教育部与河南省共建普通高等学校
◎地址:
校本部
郑州大学新校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
郑州其他校区
郑州大学南校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 邮编:450052
郑州大学北校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7号 邮编:450002
郑州大学东校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40号 邮编:450052 郑州大学现有新校区(郑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校区(原郑州大学本部)、北区(原郑州工业大学)、东区(原河南医科大学)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493亩。
南校区(原郑州大学本部)位于郑州市大学路,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郑州大学南校区金水河 毗邻郑州著名的绿城广场,金水河穿校而过,是首批联通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百所大学之一,也是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造林绿化400家单位”。
北区(原郑州工业大学)位于郑州市高校聚集的文化路,占地3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尤以校内的参天之悬铃木而著称,是唯一获河南省绿化十佳先进单位的学校。
郑州大学新校区人工湖 郑州大学新校区坐落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4845亩,计划建设总投资19.7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2002年9月,一期工程15万平方米的建筑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近1万名学生顺利入驻新校区。2003年9月,二期工程的核心教学区(总面积13.2万平方米)、理工实验楼(5.7万平方米)和二期生活园区(13.5万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2003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近1万人入驻新校区,进行正常学生生活。二期工程的图书馆、行政管理中心2004年8月份投入使用,郑州大学的行政主体全部迁入新校区。新校区将是郑州大学的主体,全面开展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的教学,随着招生计划的不断调整,新校区的学生数将达到研究生1万人,本科生3万人的规模。三期工程包括体育场馆,三期学生生活园区,人文、社科、医学组团,理工实验组团(Ⅱ),科研用房,教工生活园区等将于2003年底陆续开工建设,全部工程2005年竣工。新老校区间的班车每天6个时段分别对发,郑州市也开通了老校区到新校区的5条公交线路。目前的新校区已经是环境优美,功能设施完善的求学理想之所。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5700余亩,现有四个校区:主校区(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南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和东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4万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含非全日制)1.9万余人,以及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近2000人。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的办学定位,提出了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教授,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化学家侯德榜教授,耐火材料专家钟香崇院士,土木工程专家孙国梁教授,耳鼻咽喉科专家董民声教授,食管细胞学创始人沈琼教授,人体寄生虫学专家苏寿_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此弘文励教。
悠久历史铸就郑大特色文化。植根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沉稳厚重,形成郑大人包容宽厚、奋发进取的优良品质;汇聚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学生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世界91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多地域、多民族、多文化交流融合的文化氛围;文、理、工、医等12个学科门类均衡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相融互补的育人氛围;传承和弘扬源远流长的特色文化,三个老校区的特色文化长期积淀与升华,孕育了“求是担当”的郑大使命与精神,形成“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郑大校风。在强化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学校注重发挥文化引领的社会职责,努力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景点位置: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
交通
乘坐225路公交车至长椿路翠竹街公交车站下车后西走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