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街社区居委会基本情况
麓台城区西大街社区居委会位于昭馀古城的西半城,东至昭馀古城南大街、北大街以西,西至西外环路以东,南至迎宾西路以北,北至友谊西路以南,占地面积约112万平方米,总人口7648人,总户数2877户,其中:常住人口6122人,2347户;流动人口1526人,530户。辖区内共有大街小巷19条,宿舍区2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3个,其中:省专单位1个:汾东分局;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6个:畜牧兽医局、文物旅游局、房地产管理所、市政公司、盐业公司;社会团体2个:民盟、民革;中小学校3所:祁县中学、祁县二高和实验小学;幼儿园2所:机关幼儿园和实验小学幼儿园。
西大街社区历史沿革,在2001年前属城镇政府西南区居委会管辖,当时城镇设置东南区、中南区、西南区、东北区、中北区、西北区六个居委会,2001年撤乡并镇城镇、城关乡合并为昭馀镇,2003年10月县政府、昭馀镇对社区进行改革,在原西南区居委会基础上成立西大街社区居委会,2009年我县成立昌源、丹枫、麓台城区管委会后,又隶属于麓台城区管委会。
2012年12月,县政府、各城区对社区人员进行改革调整充实,目前,西大街社区现有社区干部13名,设书记1名,主任1名,副书记2名(一名大学生村官),副主任2名,委员6人,公岗人员1名,除书记和大学生村官为全额事业人员外,其他均为招聘制干部,享受我县最低劳动工资标准,办公地点设在南大街91号(房地产管理所楼内4层),办公室1间,面积不足15平方米。
社区支部工作,西大街社区党总支“一格三元一支部”下设4个支部,现有党员122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
社区工会工作,现有会员575人,2013年困难救助133人,大病互助1人。
社会保障工作,2013年,社区城镇居民办理养老保险861人,社区城镇居民办理医疗保险3861人,社区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228户、529人;社会保障房严格按政策申报,2011年,有60户申报经适房、48户申报廉租房;2012年,有34户申报经适房、有27户申报廉租房,2013年有27户申报了经适房,38户享受到了廉租房补贴,符合条件的分次分批都得到了解决。
西大街社区附近有乔家大院、中国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乔家堡村、祁县镇河楼、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有祁县酥梨、祁县六曲香酒、祁县小磨香油、六曲香白酒、祁县大蒜等特产。
西安市11个区的邮政编码分别为:未央区710000,新城区710000,碑林区710000,莲湖区710000,灞桥区710000,雁塔区710000,阎良区710089,临潼区710600,长安区710100,高陵区710200,鄠邑区710300。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长安多次为都城,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扩展资料:
西安特点:
1、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国家明确建设的3个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全国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形象最佳城市、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全国第四届、第五届文明城市,连续6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西安市有民族52个(无怒族、德昂族、珞巴族、独龙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9.5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占陕西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3、西安地区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皂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
4、气候西安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霖明显。
5、西安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截至2016年,西安境内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
-西安市
西安市人民政府-市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