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750 城内所有街道及单位 化工镇西孟港村 河雍街三道沟村 河雍街斗鸡台村 河雍街小坡掌村 河雍街堤北头村 城关镇马桥村 城关镇赵唐村 城关镇廉桥村 河雍街南贺庄 城关镇钱唐村 城关镇梧桐村 河雍街韩西村 化工镇东孟港 城关镇北何庄 河雍街南关村 河雍街竹园村 河雍街冯园村 河雍街中曹村 河雍街柳湾村 城关镇北韩庄 城关镇西何庄 化工镇南开仪 河雍街韩东村 城关镇将台村 城关镇关唐村 赵和镇兰爻村 化工镇谢庄村 河雍街陈湾村 河雍街东曹村 化工镇北开仪 化工镇杜庄? 谷旦镇后录 河雍街富村 河雍街钱庄 河雍街寺村 城关镇许村 谷旦镇前录 河雍街宋村 谷旦镇王庙 河雍街侯庄 谷旦镇太子 化工镇海头 化工镇后街 化工镇东光 谷旦镇中录 城关镇贺庄 城关镇
454761 谷旦镇西大义村 谷旦镇王大义村 谷旦镇康大义村 谷旦镇中录村 谷旦镇北那村 谷旦镇新屯村 谷旦镇王庙村 谷旦镇堰底村 谷旦镇后录村 谷旦镇禹寺村 谷旦镇前进村 谷旦镇南那村 谷旦镇长店村 谷旦镇张连村 谷旦镇后进村 谷旦镇张营村 谷旦镇古城村 谷旦镇洪道村 谷旦镇柿园村 谷旦镇太子村 谷旦镇卢村 谷旦镇吴村 谷旦镇李村 谷旦镇呈庄 谷旦镇薛村 谷旦镇曲村 谷旦镇赵村 谷旦镇马庄 谷旦镇米庄 谷旦镇张村 谷旦镇董村 谷旦镇 谷旦村
454762 缑村镇河阳酒精厂 河阳街东水运村 河阳街大和村 河阳街上段村 河阳街新城村 河阳街段东村 河阳街东葛村 河阳街东韩村 河阳街西葛村 河阳街中龙村 河阳街前龙村 河阳街庙底村 河阳街四联村 河阳街后龙村 河阳街函丈村 河阳街上作村 河阳街段西村 河阳街刘庄 河阳街胡庄 河阳街缑村 河阳街梁村 河阳街
454763 城伯镇西武章村 城伯镇西后津村 城伯镇东武章村 城伯镇东后津村 城伯镇子昌村 城伯镇罗状村 城伯镇吴寨村 城伯镇武桥村 城伯镇岳师村 城伯镇相逢村 城伯镇南董村 城伯镇后姚村 城伯镇前姚村 城伯镇西姚村 城伯镇北董村 城伯镇立义村 城伯镇罗状堡 城伯镇赵庄 城伯镇宋庄 城伯镇张庄 城伯镇中村 城伯镇岑村 城伯村 城伯镇
454771 南庄镇南庄三村 南庄镇殷家洼村 南庄镇下口二村 南庄镇南庄二村 南庄镇下口一村 南庄镇蒿子沟村 南庄镇王家沟村 南庄镇南庄一村 南庄镇上口村 南庄镇下官村 南庄镇南社村 南庄镇田寺村 南庄镇上官村 南庄镇盐西村 南庄镇沿河村 南庄镇桑坡村 南庄镇附马庄 南庄镇南扣村 南庄镇塔地村 南庄镇小村 南庄镇张庄 南庄镇里村 南庄镇北庄 南庄镇司庄 南庄镇杜村 南庄镇谢庄 南庄镇黄庄 南庄镇
454781 化工镇东孟港村 化工镇南开仪村 化工镇北开仪村 化工镇云水村 化工镇后街村 化工镇高桥村 化工镇中化村 化工镇横山村 化工镇石井村 化工镇南刘庄 化工镇海头村 化工镇新北村 化工镇东光村 化工镇段庄 化工镇贺庄 化工镇杜庄 化工镇高庄 化工镇谢庄 化工镇晁庄
454791 西虢镇落驾头村 西虢镇干沟桥村 西虢镇西窑村 西虢镇西沃村 西虢镇戍楼村 西虢镇顺涧村 西虢镇高崖村 西虢镇店上村 西虢镇西逯村 西虢镇张厚村 西虢镇全义村 西虢镇赵坡村 西虢镇义井村 西虢镇莫沟村 西虢镇路家庄 西虢镇东窑村 西虢镇寺上村 西虢镇梁庄 西虢镇姚庄 西虢镇韩庄 西虢镇湾村 西虢村 西虢镇
454792 槐树乡袁圪套村 槐树乡下汤沟村 槐树乡马吉岭村 槐树乡沟北头村 槐树乡油坊头村 槐树乡芹菜沟村 槐树乡王庄村 槐树乡石庄村 槐树乡上河村 槐树乡耿沟村 槐树乡卫山村 槐树乡后尖庄 槐树乡小石庄 槐树乡雷山村 槐树乡北杨村 槐树乡钱沟村 槐树乡元沟村 槐树乡寨上庄 槐树乡前尖庄 槐树乡西坡村 槐树乡岩山村 槐树乡关沟村 槐树乡焦庄 槐树乡刘庄 槐树乡贾庄 槐树乡祝庄
454793 赵和镇雷圪塔村 赵和镇东小仇村 赵和镇东田丈村 赵和镇司家沟村 赵和镇西田丈村 赵和镇西小仇村 赵和镇大仇村 赵和镇小宋庄 赵和镇上寨村 赵和镇马窑村 赵和镇兰窑村 赵和镇水运村 赵和镇大宋庄 赵和镇陈庄 赵和镇廉庄 赵和镇王庄 赵和镇胡庄 赵和镇车村 赵和镇仇庄 赵和镇孙村
454794 槐树乡上汤沟村 槐树乡大张嘴村 槐树乡史家沟村 槐树乡张洼村 槐树乡汤庙村 槐树乡龙台村 槐树乡涧东村 槐树乡涧西村 槐树乡燕沟村 槐树乡西孟庄 槐树乡崔沟村 槐树乡东孟庄 槐树乡南嘴村 槐树乡杨洼村 槐树乡刘庄村 槐树乡桑洼村 槐树乡杨庄 槐树乡毛庄
454795 赵和镇东赵和村 赵和镇小马沟村 赵和镇大马沟村 赵和镇柴河村 赵和镇秦沟村 赵和镇行庄村 赵和镇上坡村 赵和镇下坡村 赵和镇璩沟村 赵和镇西庄村 赵和镇石沟村 赵和镇范庄 赵和镇苏庄 赵和镇冯庄 西赵和村
454796 赵和镇新白墙村 赵和镇青龙沟村 赵和镇南临泉村 赵和镇北临泉村 赵和镇中临泉村 赵和镇北冶墙村 赵和镇冶墙村 赵和镇还封村 赵和镇西冶村 赵和镇坡掌村 赵和镇赵顺庄 赵和镇田旺村 赵和镇白墙村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邮编号是什么
文昌社区是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县雄州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13063810000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30638。邮政编码为07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12 ,车牌号码为冀F。文昌社区与铃铛阁社区、世纪社区、温泉湖社区、坛台村、古城社区、一甫南村、将台社区、一甫东村、一甫西村、瓦桥社区、南菜园村、二甫村、三甫村、四甫村相邻。
文昌社区附近有白洋淀温泉城、白洋淀景区、宋辽边关地道、雄县古玩市场、陈子正故居等旅游景点,有雄县矿泉水、炸千子、雄县黑陶、全鱼席、薰泥鳅等特产。
邮编:462000
许慎文化园
许慎文化园
许慎文化园
邮编:462300 代码:411104 区号:0395 拼音:Shaoling Qu
召陵区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总面积405.38平方千米。总人口49.7万人。
基本概况
召陵历史悠久,位居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魏国在此建立了召陵邑。2004年9月经国务院、河南省政府批准,设立召陵区,成为中国食品名城、全国卫生城、全国绿化先进城市—漯河市的一个新区。召陵新区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总人口49.7万人,交通四通八达,通讯畅达,能源充足,资源丰富。召陵人杰地灵、文化灿烂。这里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词汇家许慎的故里,他所撰著的《说文解字》是世界上第一部汉语大字典。这里名胜古迹丰盛。
历史名人
召陵位于我国南北交汇处,召陵人既有南方人的聪明灵活,又有北方人的朴实勇敢。历史上人才辈出,均以其独特贡献垂耀青史,著名的有缪肜、陈翔(东汉,汝南郡召陵县人)、董震寰(清、邓襄镇韩庄人)、李廉士(现代,老窝镇宿寨人)、王拱壁(现代,青年乡人),尤以许慎最为著名。许慎(公元54年-149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人(今姬石乡许庄),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词汇学家。其著作《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首创部首、分析字形、考究古音、总汇古义的汉语字典。《说文解字》中的“文”和“字”,连体的叫“文”,单个的叫“字”。 《说文解字》是研究我国古代经典著作的重要工具书,也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诂的桥梁,它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学的成果,保存了古代汉字的形、音、义。研究《说文解字》不但有助于辨认甲骨文,而且也易于明晓群经诸子百家之说。许慎一生,除著有《说文》外,还著有《孝经孔氏古文说》、《五经异义》、《淮南子注》等。但他花费的心血以《说文》为最多。从他开始撰写《说文》到完成初稿,费时16年,从初稿到修改定稿又费时22年,前后共费时38年。王永民先生发明的五笔输入法就是根据《说文》的字型结构研发的。
古代遗址
召陵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留下诸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古迹,现存古遗址共9处。
傅庄遗址,位于召陵镇傅庄村。鲁 (li)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八国之师与楚国结盟于召陵,傅庄在召陵西北1.5公里,为此次会盟地点,故称会成台会胜台。196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完好。
沟李遗址,位于召陵镇沟李村东南约100米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襄遗址,位于邓襄寨。遗址包含伏牛山文化和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195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召陵故城遗址,位于召陵寨西北隅。《郾城县记》载:召陵寨南门外,路东有平台,高3米多,周围83.3米。士人曰:“齐桓将台”,今遗迹尚存。195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许慎墓,位于姬石乡许庄东约500米处。1959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11月动工兴建许慎陵,次年三月竣工,1987年省公布许慎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归村汉墓,位于召陵镇归村西南500米处。1984年11月,村民刘宪东在责任田起土,挖出该墓,省、地及原郾城县文物主管部门前往发掘。墓内存放铭器多种。
孔子思归处(归村)。《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疆,反伐陈,侵陈,陈常被寇”。孔子曰:“归欤、归欤!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又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如陈。四年,鲁人召冉求,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如所以裁之。”孔子多居于陈、蔡之间,召陵系蔡地。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郾城知县荆其_纪念孔子陈、蔡之行,在归村寨西门内孔庙中,立《孔子归村遗迹碑记》一通。绞龙碑头,__(bì xì)座底。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知县周珍迁该碑于郾城东关外,公路北(今华山美食城一带),咸丰二年(1852年)归村人录文刻石,复立于原庙中。归村村名即由孔子思归而来。
行政区划
召陵区辖2个街道、4个镇、3个乡:天桥街街道、翟庄街道、召陵镇、邓襄镇、万金镇、老窝镇、后谢乡、姬石乡、青年村乡。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
天桥街街道 面积:约3.6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4.2万人 代码:411104001
位于召陵区西部,管辖范围东起金山路西到京铁路线,北起沙河堤南到湘江路。2006年,辖7个居委会、1个村委会:滨河路居委会、铁工房居委会、三五一五居委会、万祥街居委会、爱特居委会、铁新村居委会、漓江路居委会、万庄村。
翟庄街道 面积:13.6平方千米 人口:2.9万人 代码:411104002
位于漯河市区东南近郊。2006年,辖2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纺织路居委会、东方居委会、王裴村、柳庄村、翟庄村、大河村、龙塘村、冯庄村、梨园周村、英杨村、范庄村、洼张村,12个自然村。
2005年,撤销翟庄乡,设立翟庄街道,辖原翟庄乡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中山路与黄河东路交界处。
召陵镇 面积:68.4平方千米 人口:7.8万人 代码:411104100
是召陵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漯河市东部,北靠沙河,南临汾河,东邻周口,西接漯河市区。2006年,辖32个村委会:黄庄村、召陵村、林庄村、岗赵村、齐庄村、李村、康刘村、谢庄村、坡李村、拐张村、西皋西村、西皋东村、大徐村、辛庄村、茨张村、张三岗村、归村东村、归村西村、大马村、柿园王村、久寨徐村、前油李村、后油李村、常村、呼雷张村、殷侯村、沟李村、詹庄村、白庄村、李付吴村、卢庄村、郜庄村。
邓襄镇 面积:41.2平方千米 人口:4.1万人 代码:411104101
西临漯河市铁东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接万金镇,北靠召陵镇,南临西平县。2006年,辖19个村委会:王庄村、张庄村、庙李村、韩庄村、前安村、后安村、郭庄村、韩店村、皇西村、皇东村、坑韩村、于庄村、李槐庭村、尚庄村、孔营村、沱沟村、圪当张村、洼张村、下坡村。
万金镇 面积:74.7平方千米 人口:7万人 代码:411104102
位于漯河市东南部16千米处,南与上蔡县交界,西南隔洪河与西平县相望。2006年,辖36个村委会:万金村、杨庄村、温王村、魏庄村、贾姚村、袁庄村、大孟村、郭庄村、周庄村、小庄村、柿园张村、俄刘村、小孟村、前崔村、曹楼村、卸载村、大姜村、夏庄村、赤北村、宋庄村、张茂吴村、张庄村、乔庄村、赤南村、徐阁村、李庄村、坡于村、西李村、司庄村、龚堂村、张赵庄村、栗门张村、唐桥村、新庄赵村、万金张村、黄庄村,(50个自然村,297个村民小组)。
老窝镇 面积:78.8平方千米 人口:6.7万人 代码:411104103
位于召陵区东北部,北与西华县,东与商水县毗邻。2006年,辖37个村委会:庙王村、申庄村、穆庄村、果园村、老窝村、楚庄村、新集村、孟湾村、武湾村、前李村、小宋村、下堤于村、郭陈村、二村、拐河村、古桐村、台寺村、胡庄村、柏庄村、二郎村、双杨村、鲍庄村、铁炉村、支毛陈村、寇营村、老许村、千刘村、军李村、三村、红石桥村、化庄村、大郭村、河状村、宋庄村、下堤刘村、杨庄村、朱王庄村,(64个自然村)。镇政府所在地古名“马洼”,是传说王莽撵到刘秀途中的歇马处。
后谢乡 代码:411104201
2006年,辖4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解放南路居委会、卢庄居委会、王庄居委会、湘江路居委会、清明李村、娄庄村、前谢村、曹店村、小寨杨村、邓店村、河东王村、应庄村、靳庄村、后谢村、谷多刘村、孙店村、河西张村、白坡村、方庄村、铁炉村、辛庄村、席郭村、吕仓村、牛赵村、西坡李村、谢庄村、伊庄村、后乡村、黄岗村、金盆赵村。
姬石乡 人口:34550人 代码:411104202
毗邻漯河市区。1992年建乡。2006年,辖19个村委会:姬石村、大闫村、高庄村、范寨村、庙陈村、杏树王村、黄集村、陈庄村、大周村、罗庄村、肖王村、小潭村、康洼村、桂王村、付庄村、韩庄村、宋砦村、胡桥村、武庄村,(35个自然村)。
青年村乡 人口:5.8万人 代码:411104203
位于漯河市最东部。2006年,辖32个村委会:青年村、回北村、侯庄村、和庄村、小杨村、后谢村、冷饭村、纺车刘村、葛胡村、前谢村、朱庄村、胡老村、回南村、庙王村、小徐村、三朱村、周陈村、中杨村、庞墩村、大杨村、枯河村、周韩村、河崔村、井庄村、海子王村、河李村、裴王村、张庄村、砖桥村、段庄村、双庙郭村、田庄村,(43个自然村,242个村民组)。
解放前,属西华所辖,称砖桥区。解放初,划归商水称第四区,后又划归郾城称第八区。1958年定名为砖桥公社(砖桥村,古称“太和镇”)。1981年乡政府搬至青年村,更名为青年村乡。辛亥革命元老、著名乡村教育家--望拱壁先生,倾其家资在家乡孝武营创办了“青年公学”,遂更名为青年村,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魏国在此建立了召陵邑。秦统一全国后,召陵为县,召陵属陈郡。汉时,召陵县改属汝南郡。三国时属魏,仍沿汉制。两晋时,召陵属颍川郡。因避晋讳,召陵改为邵陵。南北朝时,南朝宋在郾城境内置颍川郡,领召陵、临颖、曲阳三县。北魏置颍川郡,仍领召陵、临颍、曲阳三县。逦道元称之为南颍川郡,治所在邵陵县之奇额城(今漯河市老寨附近);北齐改南颍川郡为临颖郡,仍领三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临颖郡。开皇五年(585年)置郾城县,召陵县划入。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道州,恢复召陵县。道州治所在郾城,领郾城、召陵、北舞渡、西平四县。贞观元年(627年)省召陵入原郾城县,属豫州(后改为蔡州)。
2004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69号):撤销郾城县,设立漯河市郾城区、召陵区。将原郾城县的老窝镇、召陵镇、万金镇、邓襄镇、姬石乡、青年村乡和原源汇区的天桥街街道、翟庄乡、后谢乡划归召陵区管辖。召陵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全区总面积405.3平方千米,总人口497578人,其中农业人口396265人,非农业人口100847人。辖4个镇(召陵镇、老窝镇、邓襄镇、万金镇)、3个乡(青年乡、姬石乡、翟庄乡)、1个街道办事处(天桥街),208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
2005年,召陵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翟庄乡,设立翟庄街道,辖原翟庄乡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中山路与黄河东路交界处。截至2005年12月31日,召陵区辖1个街道、4个镇、3个乡:翟庄街道(新增);召陵镇、邓襄镇、老窝镇、万金镇;姬石乡、青年村乡、后谢乡。
2021年2月3日,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名单出炉,召陵区榜上有名。
2021年1月19日,国家民委命名召陵区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0年1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召陵区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9月,河南省政府食安委命名召陵区为第三批河南省食品安全达标县(市、区)。
2017年2月21日,召陵区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