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作为生产通往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将成为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我国物流行业收入达10.3万亿元。
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缓中趋稳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98.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增速比2018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6.4%,上半年增长6.1%,前三季度增长5.7%,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呈缓中趋稳,四季度小幅回升。
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比超9成
从社会物流总额构成来看,2019年工业品物流总额269.6万亿元,占比达90.50%;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4.3万亿元,占比为4.80%;农产品物流总额4.2万亿元,占比为1.41%;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8.4万亿元,占比2.82%;再生资源物流总额1.4万亿元,占比0.47%。
物流行业运行效率有待提升
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3.3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2017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2018年回落2.5个百分点。
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从物流成本看,2009-2019年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2009年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7.4%,2019年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4.7%,整体来说我国物流行业运行效率有所提高,但目前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仍然远高于欧美国家10%以下的水平,我国整体物流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运输费用占比过半
从物流行业费用构成来看,2019年,运输费用7.7万亿元,同比增长7.2%,占比为52.74%;保管费用5.0万亿元,同比增长7.4%,占比34.25%;管理费用1.9万亿元,同比增长7.0%,占比13.01%。
物流行业总收入持续增长
近年来,中国社会物流总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中国社会物流业总收入为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为近年来最大,2019年,中国社会物流业总收入为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0%。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1.运输不产生新的实物形态产品 物流运输业劳动对象可以是实体,只改变实体的空间位移,用货物吨千米计量。运输参与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国民收入的创造,但却不增加社会产品的实物总量,不产生新的实体形态产品。 2.运输的服务性 物流运输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运输业对劳动对象只有生产权(运输权),只改变劳动对象的空间位置,对物资实体不具有所有权。 3.运输是社会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 产品在完成了生产过程后,必然要从生产领域进入到消费领域,这就需要运输。产品只有完成了这个运动过程,才能变成消费品,运输与流通是紧密相连的,是社会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 4.运输生产和运输消费是同一过程 5.运输具有“网络型产业”特征 6.运输的资本结构有其特殊性 运输的固定资本比重大,流动资本比重小,资本的周转速度相对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