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山形成于大约73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属岩浆中心式喷发形成的圆锥状火山穹丘。山体不对称但分层明显,岩性为暗褐色霞石苦橄岩。
碣石山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无棣旧县志记载,古时该山近河傍海。距海口仅十余里,为导航标识之山,人称碣石山。山上不生草木,春秋时称无棣山(无棣县最早因此得名,隋朝开皇六年(586年)置县,明朝朱棣为避皇帝讳,曾改称海丰)。山下有月明沽产盐,山腰有盐神庙,魏晋时又称盐山。唐初,东盐州人马君德据此山举行起义,后为唐王朝镇压。乡人为纪念马君德,将盐山改为马谷山。元朝时为与另一座山体相别,改称大山。 碣石山由于地势低、地处偏远,加上多次改名及沧海桑田的变化,特别是在于班固著《汉书·地理志》之后,将禹贡碣石从渤海东岸搬到了渤海北岸。后又被《水经注》转录,以至以讹传讹,致使历史上出现了多处碣石之争,甚至有人得出了碣石沉于海的错误论断。但是无棣县政府人员通过遍访其他“碣石”所在,查阅古今资料,又请来历史学家研究考证,最后得出结论“禹贡碣石在无棣,曹操登临的碣石也在无棣”!
现将历史资料证据稍摘如下:
其一,明朝大地理学家、大历史学家顾炎武先生所著《肇域志》记载:“济南府海丰县有马谷山,即大碣石山。” 其二,1931年商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在“马谷山”、“黄河古道”、“碣石”3条目中,均记载无棣马谷山为碣石山。 其三,《山东通志》记载:“在山东无棣县城北60华里,一名大山,山西南半麓有洞广二丈余,深不可测。相传有龙马从此出,故以为名(马谷山)。肇域志记载以为古碣石山。” 其四,历代《无棣县志》均记载:“大山,旧称碣石山、盐山、马谷山。” 其五,《汉书·郊祀志》记:“始皇后三年(前215)游碣石。”《山东通志》云:“秦始皇东游至碣石,次舍于此,因名厌次县。”无棣秦时属“齐郡厌次县”。 马谷山,在无棣县城北30公里处,海拔仅62.4米,方圆0.39平方公里,山体由玄武岩、火山蛋、火山灰构成,系12万年前火山喷出物堆积而成。“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唐代刘文伟,永徽年间曾在无棣县任职,他经实地考察认为“马谷山在九河入海处,断为碣石无疑。”(《无棣县志·疆域志》)。 “海”是指渤海。 “九河”是黄河下游分支,是岛夷的贡道路线。 “碣石”是岛夷由海入于河的导航标识。 只要打开一张现代的《中国地形图》,在华北地区看到一个百川汇流的地方,那就是河南浚县以北到河北广平、大名、河间及山东聊城、滨州以北的广大地区。河的源头部分比较密集,然后逐渐变疏,但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流向东北注入渤海西岸。 马谷山之东,到魏晋时仍是一片大海,叫做月明沽,是海盐产地,所以马谷山被称为“盐神山”或“盐山”。《山东通志》载:月明沽在海丰县(今无棣县)东北。”《寰宇记》载:“月明沽西接马谷山,东滨海,煮盐之所也,今名月河口。” 无棣县地处九河之末梢;马谷山,古称碣石,一座山峰茕茕孑立于河故道之入海口,与《禹贡》“夹右碣石”之文相合,可以断定,无棣马谷山即《禹贡》之碣石山。
于是无棣县在2001年9月5日于山北半麓新落成的“碣石山碑”前举行了“禹贡碣石山复名新闻发布会”。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碣石山曾一度作为当地建筑石材的供应地进行采挖,致使山体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此处的地质遗迹,1999年3月2日,
山东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2001年碣石山复名后,恢复重建了部分古建筑,新修了山路,新建了“饮马湖”、碣石门等景点。
2009年,无棣碣石山旅游风景区被正式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称号。景区建有碧霞祠、曹操横槊赋诗群雕及观海阁等;开发了福地洞天、龙马洞景观,石林、石瀑等火山遗迹景点;珍存有无字碑(碣石门辞)、《重修马谷山寺记》碑等古石刻;景区集火山遗迹科普、碣石山观光、千童岛民俗风情、曹公岛主题公园、饮马湖休闲娱乐多功能于一体。
镇里专门出台《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搜集、整理工作小组,聘请有关专家到实地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挖掘出了火山文化、道教文化、传奇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碣石山文化品牌。
2013年12月12日,《山东无棣碣石山省级地质公园规划(2013-2025)》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同意,无棣县正式发布实施该规划,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
2014年元旦,碣石山镇制订出台《2014年迎新春民间民俗文艺展演活动方案》,按照年节自身的民俗传统,结合碣石山风景区建设,引导全民参与春节文化活动,一大批濒临失传的过年习俗得到整理再现。
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观沧海
?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