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晚上9点,阿里巴巴在香港时代广场办公室举行股东会议,据时报君拿到的会议资料显示,本次股东大会主要围绕三点进行:
1、普通股数量从现在的40亿股扩大至320亿股,即股份1拆8;
2、选举4位董事;
3、批准任命普华永道为公司会计师审计机构。
但此次股东大会最受人关注的则是阿里巴巴何时回香港上市,时间表是否确定,拟集资金额等。
阿里巴巴确定1股拆8股
昨日阿里巴巴在港举行年度股东会议,会议上,公司提议的将其股份1拆8,计划将普通股数量从现在的40亿股扩大至320亿股已获批,并将在2020年7月15日前进行拆股。阿里巴巴认为此举会增加未来筹资活动的灵活性,包括发行新股。
海通国际投资策略执行董事梁冠业认为,阿里巴巴的拆股有利于公司以每手较低价格发行,对于未来香港的投资者来说,尤其是散户投资者来说是利好,直接降低了入场门槛,与此同时这样的拆股有利于增加阿里巴巴股票的流动性。
据现场参加股东大会的投资机构表示,对于认购阿里巴巴有兴趣,但是并不会太关心其拆股。相较于散户关心入场门槛即每手多少钱来说,机构投资者更关心阿里巴巴最后在港上市的估值。
截至美股收盘,阿里巴巴上涨2.62%,股价为173.50美元,总市值4483亿美元。若以此最新股价计算,每1股拆8股,拆股后的股价将变为21.69美元。
资料显示,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在美上市,在美发行的是存托凭证(DR),每一份DR和基础证券的兑换比例为1:1,也就是一份DR就相当于1股阿里巴巴股票。
Wind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美发行价为68美元,上市首日大涨38.07%。其股价在2015年经历过一段低迷期,一度跌破发行价,最低触及57.20美元。但此后却迎来持续上涨,至2018年二季度突破200美元。
阿里巴巴目前173.5美元的股价在228只中概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网易(网易在美也是以DR形式挂牌,截至其DR最新价为256.24美元),阿里的这一股价在全部美股中也处于较高的水平。
因此,从每一股绝对价格来看,阿里巴巴有动力拆细股份。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阿里此举是为回香港上市作准备,但阿里方面对此表示不予置评。
数据显示,港交所上市公司中,目前股价最高的为腾讯控股,为360.8港元。若阿里巴巴拆股后在港上市,按当前股价计算,约为169.18港元,可排在港股第六,位居腾讯控股、香港交易所、万邦投资、恒生银行、保诚之后。
不过从消息面上看,阿里相关概念股并未受影响,阿里影业昨日涨跌持平,报1.58港元,成交额1094万港元,总市值421亿港元,阿里 健康 微涨2.1%,报7.3港元,总市值877亿港元,高鑫零售涨2.3%,报7.55港元,总市值720亿港元。
此次股东大会除了拆股方案外,阿里巴巴集团也会重选4名董事,包括香港前特首董建华、雅虎创办人杨致远、雀巢集团前执行副总裁龚万仁及被称为“马云接班人”的阿里巴巴行政总裁张勇,而张勇是这次唯一一位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团队提名的董事。
阿里战略投资部迎新“掌门人”,或为回港上市作铺垫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阿里除了将股价拆细为上市作准备以外,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部架构调整迎来新一任“掌门人”也可能是回港上市的另一个信号。
今年6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对外宣布,阿里新一轮面向未来的组织升级,其中阿里巴巴集团CFO武卫兼任集团战略投资部负责人,实现战略投资业务与财务体系一体化,而此前负责该项业务的阿里集团副主席蔡崇信将继续协助武卫,帮助投资团队更好地成长。
武卫自2007年7月起加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进入阿里巴巴的第一年,武卫参与了阿里B2B子公司赴港上市工作;此后,她又在2012年参与主持了该上市子公司的私有化进程。2013年5月起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FO,是阿里13名女合伙人中颇为低调的一位。
天眼查资料显示,武卫目前通过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间接持有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其还在68家阿里相关企业担任、或曾任高管。其中,武卫曾担任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董事,该公司目前持有“饿了么”主要运作平台公司“上海拉扎斯信息 科技 ”100%股权。
武卫此前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以饿了么的为代表的本地服务、菜鸟的物流网络建设、云计算、Lazada的国际化布局已经初具规模,未来将成为阿里巴巴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
募资额缩水过半?募资所得或用与美团竞争
此前就有消息称,阿里正在与财务顾问就赴港上市进行秘密合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请,预计募资200亿美元。香港某外资投行人士此前就对时报君表示,阿里回港上市是大概率事件,同股不同权的大门早已打开。
然而,港股IPO市场活跃度远逊于去年,这也影响了一些正在申请香港上市的公司计划,据悉,出于对港股市场不景气的考虑,阿里巴巴集团将下调上市募资额度至100亿美元,相比之前传闻募资额缩水过半,但昨日股东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并未对此发表意见。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阿里来港第二上市,集资所得金额可补助饿了么与美团点评外卖及 旅游 业务的“价格战”竞争。
去年6月份美团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书时,饿了么曾高调宣布计划暑假期间投入30亿元人民币,在用户补贴及市场营销上,彼时外界认为外卖市场可能迎来又一次补贴战争,艾媒咨询今年4月底发布《2018-2019中国在线外卖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饿了么和美团在一二线城市的竞争更趋激烈——2018年,一二线城市订单份额分布中,饿了么份额已经达到47.4%,两者之间份额已经持平。
回港时间仍待定
根据港交所去年生效的上市新制,指引信提到,境外上市公司如果有意在港作第二上市,可按情况获准以保密形式呈交资料存盘(confidential filing)。一般而言,公司申请发行新股上市,需要递交并在港交所网页上载公司招股文件的申请版本,通过上市聆讯之后,则需要上载“聆讯后数据集”。至于第二上市的公司,就毋须上载申请版本,而是直接等待通过上市聆讯后,才递交“聆讯后数据集”。
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于6月中旬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9月底挂牌。但本次股东会议上阿里并未透露回港上市时间表。
至于阿里巴巴为何拟回香港上市,时报君采访多位香港券商分析师,他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回港上市能够进一步完善阿里巴巴的融资渠道,提高流动性。2019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净利润876亿元,账面现金1985亿元,虽说阿里巴巴并不缺钱,但未雨绸缪总是要的,尤其是阿里目前仍在四处投资,新零售、智能云计算,海外业务等都处于扩张阶段。
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阿里系投资上市公司速度加快,今年3月,阿里巴巴46.6亿元认购申通物流,此前已投资中通、圆通。5月15日,红星美凯龙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红星控股成功发行可交换债,以人民币43.59亿元被阿里巴巴全额认购,如可交换债换股后,阿里巴巴将获得红星美凯龙占总股本比例约10%的A股股份。
5月17日,阿里网络斥资35.95亿元入股千方 科技 ,交易完成后,阿里网络将成为千方 科技 第二大股东。
2、 紧张的外部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通过新增融资渠道来主动分散风险,以免陷入被动。
3、 香港去年4月底启动上市制度改革,解决了同股不同权问题,同时也欢迎已上市企业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不仅如此,同股不同权公司预计在2019年年中被纳入港股通,也就是说,只要阿里在港上市,就有机会接触到内地投资者。
花旗:阿里回归有利港交所,日成交量可能增加10%-15%
花旗日前发表报告称,若阿里顺利回港上市,将有望成为2010年后香港最大型新股,进而推高港交所的日均成交量,长远可带动港交所盈利,有机会令其每股纯利可录的中单位数升幅。
花旗认为,如果市场对阿里巴巴的兴趣与腾讯相若,港交所的日均成交量有望因而增加10%至15%。
摩根士丹利认为,如果阿里成功在港上市,并改善其估值及流通量,或令更多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考虑来港第二上市,带动港交所成为吸引新经济公司的上市之地。
至于中概股回港第二上市可否纳入港股通,李小加表示港股通有既定规则,大方向是“好公司会逐渐纳入”,但具体每类公司什么时候纳入、纳入的条件和形式等,均须两地交易所沟通商讨,“市场认为该发生的事情都会发生,只是时间和形式”。他强调,有信心不代表已有定案,“一件一件往前走”。他重申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港股通时间表仍是“年中”,没有变化。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jrj)
香港券商苦捱寒冬|券商投顾的辛酸苦辣
盐城海通国际远洋船务有限公司是2007-09-30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盐城市盐马路36号吉祥广场A幢405室(3)。
盐城海通国际远洋船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9026683517324,企业法人李红,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盐城海通国际远洋船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为外国籍或港澳台地区籍海船提供配员,代理外派海员办理申请培训、考试及申领相关证书;代理船员用人单位管理海船船员事务;船员输出;境内劳务派遣服务;船舶经纪;船舶事务代理;船舶安全装备及船舶配件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513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205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盐城海通国际远洋船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近来香港证券业界盛传,有些人?白天是金融精英,下班去开夜更的士?。有业内人士透露,确有其事。 由于外围因素不明朗,近两个月投资者市场参与度大大降低,成交持续低迷,使得香港券商经营压力大增。
经营惨淡
以金融业为支柱的香港,上半年日平均成交仅460亿港元,以至于在与外资券商竞争中原本就处于弱势的香港本地券商,日子更加艰难。
?每个月quota(工作配额)怎么都做不到。?在一家大型港资券商中任经纪两年的阿勘说,原本股市低迷时愿意买卖股票的客人已经不多,公司还要每个月增加工作配额,总之,就是要让你佣金拿不足。?他苦笑着说:?你以为做金融的是剥削别人肥自己?你才是被剥削的那个!?
尽管满腹怨言,阿勘表示,公司也是无奈之举。?业绩越来越差,但中环写字楼租金却不断升高,行政、IT这些支持部门工资都要加,公司有什么办法呢??
相比之下,阿勘所在的这家大型本地券商情况还不算太坏。刚刚离开一家小型券商的肖先生透露,前东家的情况已经恶化到要从新聘员工身上?吸血?的地步。?用低门槛把新人招进来,然后就由资深员工诱导他们自己开户,以及说服家人、亲戚、朋友投钱开户,到没有利用价值了,就把他们炒掉。?他说:?亲眼看到不少人进来以后梦想?发财?,结果是自己和家人积蓄都赔进去,有的还欠一身债。?
一家中资券商经纪业务总经理表示,5月份恐慌性下跌后,指数失去了方向,市场进入缩量窄幅震荡期。券商最怕的就是这种既没量又没方向的状态,而这种状态看来仍将持续。
据研究机构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21只新股在香港IPO,集资总额约110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的1671亿港元相比,急跌93.4%。连续三年集资额称冠全球的港交所,年初至今在全球交易所的新股集资排名,已滑落至第九名。
裁员大潮
与此前成交旺盛时相比,经纪普遍反映做交易的客人少了一半以上。有人坦言,?高峰期一天100多个电话,现在一天都没有一个!?香港券商底薪普遍较低,甚至有些小券商没有底薪制度,工资全靠交易佣金。在这种情况下,另谋生计的人越来越多。
由于白天业务冷清,不少人可以蒙头大睡,兼职一份夜班工作没有什么问题。部分?80后?业界人士则开起网店,用电话或电邮联络客户。?卖些小电子产品,每月收入三五千,差不多是正职收入的一半,还不错啦。?年轻的陈先生说。
业界消息人士透露,从今年初开始,香港已有不少券商裁减人手,部分券商已裁减了20%的员工。
小型券商众利股票主席董伟坦言,公司数月来仅能维持收支平衡,全年能否盈利还是未知数,他相信今年底将有30间左右的小型券商破产。
惨淡的经营环境使得一些券商不得不?勒紧裤腰带?,两大著名投行瑞银及法国兴业银行,正研究迁出中环的甲级写字楼,以削减庞大的租金开支。
香港中环核心区的甲级写字楼,每平方米的月租金超过1000港元,瑞银是中环地区最大的租客之一,其在香港国金中心、香港交易广场及李宝椿大厦等大楼拥有数万平方米的办公室,每月租金总额超过5000万港元。
谋求自救
精明的香港金融精英,绝不都是坐以待毙之辈。
受到市场不景气冲击的香港交易所,在积极开拓产品线。近日其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取得积极进展,最快第四季就能通过LME进军商品市场,走出产品单一化导致业绩不稳定的困境。
为求生存,许多券商都开始业务多元化。例如本地龙头券商之一辉立证券在提供证券买卖交易之外,还开展了期权、外国期货、外汇、基金及债券等业务。该行董事黄玮杰指出,尝试业务多元化至今,公司非但没有裁员,反而还在招人。
另一上市券商民丰企业也增设了多种业务,包括企业融资、财务顾问、保险中介人服务等,甚至还拓展到投资移民业务。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券商开始接触内地同行。最著名的一次卖盘,就是本地最大券商大福证券与内地海通证券?联姻?,前者摇身一变成为?海通国际?。
大福这种模式,是以客户群体庞大,分行众多来获得收购对象的青睐。大福在出售前市值达34亿港元,港澳客户高达15万。业内消息人士称,目前一直在与内地接触、?待价而沽?的大型港资券商还有新鸿基公司。
小型券商方面,香港证券及期货从业员工会称也有不少卖盘情况,潜在买家同样来自内地。该会副会长梁崇让估计,目前收购一间小型券商成本已低至1000万元港币。用这样低的价格来获取一个境外金融平台,对很多内地企业来说是很值得的。
香港券商与内地的合作中,被普遍视为成功范例的还有耀才证券。该行2010年引入交银国际作策略性股东,并担任其保荐人将其运作上市。这种模式下,香港券商一方面保留了自身的资源和大股东地位,同时又扩大了客源,被外界称为?耀才模式?。上市半年后,耀才客户群就增加了一倍,市场占有率也提升了一成。该行总经理陈启峰称,这样的合作产生了?1+1>2?的效应。
对于这次合作,策略股东交银国际首席执行官谭岳衡也认为,香港券商拥有长期客户关系,如果与内地券商合作,让内地资本入股,既可保留自身的价值,又有新资金扩大地盘,还可以将影响力延伸至内地。
重推?佣金二级制??
眼下,以佣金维生的500间中小型经纪行情况更差。以6月份的日均成交460亿元计,每间中小型经纪行每日只有2.48万元佣金收入,莫说出粮给员工,连交租都成问题。鉴于经营环境相当困难,业界正密谋向政府争取重推?佣金二级制?。
香港证券学会荣誉会长张华峰表示,2003年政府取消0.25%的最低经纪佣金后,部分经纪行采取低于成本的割*式竞争手段吸客。这种手法对整体营商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在这十年间的租金、工资等所有营运成本都已倍增的情况下,业界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故此,业界酝酿向政府提出,恢复20万元以下的交易收取0.25%佣金,平衡一部分营运成本。有关人士指这跟?的士?设有最低收费20元的理念一样,相信投资者会理解。在0.25%佣金的方案下,20万元以下的交易大多数只是赚取一二百元佣金。
香港证券商协会主席蔡思聪表示,中小型券行日子难捱,?现时打工仔有最低工资保障,的士有起步价,政府是否也应顾及证券行的生存空间,遏止割*式佣金竞争。若市场环境不佳,令中小型券商自然淘汰,我们无话可说,但我们不希望政府的政策加速小型证券行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