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女神像(英文:Statue
Of
Liberty),全名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位于美国纽约海港内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是法国于1876年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一百周年而建造的,1886年10月28日铜像落成。
巴托尔迪(Bartholdi,
Frederic-Auguste
)(1834.4.2,法国阿尔萨斯科尔马~1904.10.4,巴黎)法国雕刻家。毕业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s
Arts
et
Metiers)。
曾在巴黎学习雕刻和绘画。1865年时,他与几位友人提出为1778年的法美联盟制作纪念像的构想,1870年开始工作,巴托尔迪设计的大型雕像就是著名的自由女神像(1875~1886),他利用在法国和美国募得的款项,亲手将铜像做出来。
尚未成名前,他的杰作是“贝尔福之狮”(1871~1880),该作品坐落在法国东部贝尔福城,是在俯瞰该城小山的红色砂岩上开凿雕刻而成的。巴特勒迪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在巴黎学习建筑和绘画,自由女神像是因为美国摆脱英国独立而由英国的宿敌法国送给美国的。
巴特勒迪塑造自由女神像时据说是依照自己母亲的面容。由设计埃菲尔铁塔的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内部支撑铁架和整个支撑结构。巴特勒迪为了安置女神像,亲自到美国选择地点。由美国人集资建造塔座。整个铜像分成350块,装了214个包装箱用船运到美国。
原型树立在巴黎塞纳河畔正对着爱菲尔铁塔。他的其他作品包括在阿尔萨斯和瑞士边界的贝尔福山上为纪念普法战争胜利而雕刻的巨大的“贝尔福的狮子”;
由斯特拉斯堡送给瑞士巴塞尔的雕像“瑞士援助斯特拉斯堡”,感谢在普法战争中来自瑞士的援助;在华盛顿的巴特勒迪公园中的巴特勒迪喷泉;在纽约联合广场的拉法叶雕像;波士顿教堂的“四个吹号天使像”;以及法国里昂沃土广场的巴特勒迪喷泉。巴特勒迪在巴黎死于肺结核,下葬于蒙马特公墓。
《圣经与利剑英国和巴勒斯坦:从青铜时代到贝尔福宣言》(?[美] 巴巴拉·W·塔奇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pan.baidu/s/1K6psaBzrIHk4A3C_F8607w
提取码:WQKC ? ?书名:圣经与利剑
豆瓣评分:7.8
作者:?[美] 巴巴拉·W·塔奇曼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理想国
副标题:?英国和巴勒斯坦 : 从青铜时代到贝尔福宣言
原作名:?Bible and Sword:England and Palestine from the Bronze Age to Balfour
译者:?何卫宁
出版年:?2019-3
页数:?360
内容简介?
“人类为巴勒斯坦流的血,比为地球上任何地方流的都要多”。起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经历近两千年的流散后,在同一片土地、操着原有的语言重新建国。在这个独一无二的历史事件中,英国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不列颠人一直将巴勒斯坦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大英帝国的战略考量。
巴巴拉·塔奇曼通过生动的细节、文学的笔法,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记述了从不列颠起源到《贝尔福宣言》的漫长历史中,文化和政治的动机——即“圣经”与“利剑”——如何塑造了英国的近东政策,并深刻影响了近代中东地区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者、作家,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备受费正清、约翰·肯尼迪、威廉·夏伊勒等人推重。她于1963年和1972年分别凭《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 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文字充满戏剧张力和画面感,主张把历史看作可读的故事,自称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家”;她认为历史作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应运用想象力和创造性写出清晰、有趣的历史。塔奇曼的作品是严谨学术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结合,并伴随着深刻的反思,拥有让读者着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