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日苏嘎查简介
德日苏嘎查,东临包日呼舒嘎查,西接包日塔拉和马新布拉格嘎查,南伴海岱嘎查,北靠阿尔巴斯苏木,距旗政府所在地2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嘎查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的牧业嘎查,全嘎查辖四个牧业社。常住农牧民77户,总户数118户,总人口337人,低保户33人,农牧业人口比例1:1。2011年人均收入达8800元。
嘎查占地面积27.8万亩,草牧场近27万亩,耕地面积1125亩,林地面积1500亩。畜牧业为嘎查主导产业,现有载畜量16800头(只),其中牛97头,山羊14000只,绵羊2000只,猪67头。种植业以种植玉米为主。嘎查拥有集体草场面积800亩;固定资产达8万多元。
嘎查村活动阵地180平米,建于2010年,有党员23名,贫困党员2名,60周岁以上党员4名。
在文化教育建设方面,2011年嘎查协调企业所得嘎查共资助两名贫困学生共2000元;另外还继续加大了 “草原书屋”工程建设与管理,基本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了文化惠民的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嘎查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个别地区电视信号不良,通电状况较为落后,嘎查户通电率20%。
近年来,嘎查党支部,村委会依托本嘎查实际搞建设,分析嘎查优势劣势,因地制宜促发展。嘎查传统畜牧业基础牢固。农牧民群众已接受科学饲养的知识,了解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生产效益正在逐渐提高。另外,水资源极其丰富,水质良好,宜于开发;大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宜耕地充足,可联片开发适度规模经营;电力、交通等条件便利,可投入开发旅游产业。
嘎查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电力主干线已通到嘎查(具备通电条件),尚需解决部分农牧民的通电问题;二、今年的禁休牧严格的执行了三个月,加上近期的干旱,农牧民大部分已负债累累,无力在进行新的生产生活,能否解决起动资金或争取贷款;三、部分农牧户想放阿白山羊养殖和肉羊养殖需要资金投入或项目带动;四、乡村道路年久失修,需进行修整;五、嘎查村部已成危房,需新建嘎查村部及活动场所。
今后,嘎查将继续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主导产业,强化科技支撑,着力实现草资源合理利用,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牧民稳定增收。以草原保护建设及合理利用为基础,以牲畜改良为重点,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手段,加快畜群周转,提高效益;通过能人带动和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牧民生产技能培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牧民综合素质;加强人畜饮水和环境建设,提高牧民生活水平。
德日苏嘎查村附近有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查布苏木恐龙足迹遗迹、包乐浩晓草原温泉旅游度假村、乌仁都西迪延阿贵庙旅游区、苏里格庙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鄂托克旗螺旋藻、蒙式奶食、蒙式主食等特产。
学礼村位于赵集镇西南与三空桥乡相邻,总面积303平方公里,含有14个村民自然小组,党员38名,村组干部20人,全村共有504户村民,2760人,其中有17户贫困户32人(五保贫困户11户14人,低保贫困户4户15人,一般贫困户2户3人),其中慢性病、残障占比较大,缺少劳动力等原因致使家庭贫困。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200余元,全村共有3760亩耕地,全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多样,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自主经营及务工收入。
学礼村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对村落,主要种植作物:小麦,产量800斤/亩,2017年市场价1.10元/斤,每亩投入320元,纯收入560元/亩;水稻,产量1020斤/亩,2017年市场价1.2元/斤,投入590元/亩,纯收入610元/亩;花生,产量410斤/亩,2017年市场价2.2元/斤,投入370元/亩,纯收入530元/亩,除此之外,还有油菜、黄豆、芝麻等油料作物。学礼村在以传统种植为主对同时,也大力发展畜禽养殖户10户。
学礼村目前没有规模产业,计划发展百亚编织工艺厂一个,年销售收入80余万元,可吸纳学礼村劳动力50余户。
截止2017年,学礼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通村主要道路做到全覆盖,全长约10公里,电力设施、通信设施做到全覆盖,能够满足全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方面:学礼村拥有医疗卫生所一个,全科医生两名;全日制公办小学一座(包含幼儿园),教职工12名;同时,学礼村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改善,增加环卫工人8名。
由于学礼村地理位置偏远,发展稍滞后,群众的思想观念落后、产业发展不强等因素成为学礼村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面临主要难题。因此2017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4万余元。
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学礼村贫困人口对建档立卡时间是2016年3月,学礼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产业支撑,群众观念和文化知识落后,因此学礼村的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很艰巨。学礼村对建档立卡过程中对贫困人口的认定依据是2016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3026元/年,2017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3208元/年,除此之外,达不到“两不愁、三保障”、重病无力医治等因素也是学礼村脱贫攻坚责任组认定贫困户的依据。
截至2017年底,学礼村共有贫困户17户,贫困人口32人,目前仍未脱贫。学礼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共计160户,172人,每人每年发放1704元。2017年学礼村实施的扶贫项目有小额贷款、异地扶贫搬迁等,对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扶贫资金、项目等全部做到公开、透明,全部公示。每一项措施都具有针对性,最大程度的带动学礼村的发展。
学礼村拥有驻村干部一名,除联系政府帮扶之外,还积极引进投资企业,力求吸纳更多的人口就业,促进学礼村的经济发展。另外,政府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帮扶资金等投入,能够更大程度的帮助学礼村脱贫致富。
近一年来,学礼村除硬化乡村道路外,在教育、文体设施、饮用水、医疗卫生设施、农业灌溉等方面都在逐渐完善,学礼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学礼村脱贫攻坚责任组、学礼村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为实现全村早日脱贫、迈上奔小康之路不懈奋斗。
学礼村附近有蒋国故城、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淮滨县东西湖、沙冢遗址、期思古城等旅游景点,有石凉粉、淮滨弱筋小麦、乌龙酒、瓦儿糕、冰镇石凉粉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