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433100
积玉口镇是潜江市的西北边陲,位于荆州、荆门、潜江三市的交界处。全镇辖22个行政村,170个村民小组,农户7270户,人口3.2万人,其中集镇人口3140人,全境面积 11100公顷, 1975年撤区并社,1994年撤乡建镇,成立了积玉口镇。
积玉口镇境内有江汉油田矿区,漳湖垸监狱、广华监狱;有江汉平原唯一的丘陵地,面积近万亩;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淡水湖——借粮湖,面积 1.1万亩;有距镇四公里处的脉旺嘴小镇,曾是红军荆南县政府所在地,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工作和战斗过。
积玉口镇主要生产水稻、棉花,盛产淡水鱼、螯虾、黄鳝、甲鱼、绒螯蟹。宝湾村、凤蛟村、古城村所产优质大米,曾为乾隆年间的“龙凤贡米”,宝凤米、借粮湖野生鱼、凡场螯虾被誉为该镇三大特产。该镇属古云梦泽地区,境内湖泊众多,河流纵横,素有“三河”、“四湖”之称,水资源十分丰富,辖 区内田关河、西荆河、荆么河三条主要排灌河流平行贯穿镇域南北,借粮湖、牛湾湖、早岔湖、四万湖以盛产黑鳞鲫鱼、黑湖鲢鱼、螯虾、中华绒螯蟹而著称,借粮湖的湖心岛平台,四周环水,更是旅游避署、休闲之圣地。
改革开放以来,积玉口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城镇建设等各方面发展步伐加快,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 2005年实现工农业现价总产值11.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9.5亿元,农业产值2.1亿元,工业实现出口创汇480万美元。粮食总产量24831吨,棉花总产量1269吨,油料总产量5676吨。牲猪出栏3.54万头,家禽出笼70.5万只,蔬菜产量12030吨。水产品产量6320吨。人均纯收入3408元。全镇招商引资项目8个,协议引资3300万元。其中投产项目5个,到位资金970万元。
农业经济结构逐步合理,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发展建立了以古城、凤蛟、宝湾为主体的8000亩虾稻轮作基地;发展建立了以花园、资福、古城为主体的6000亩鸭稻共育项目示范基地;发展了以春惠公司为主体的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建成了董店、太和、凡场、荆河和镇街道六个养殖小区。去年凡场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和水产品产地。宝凤米、中华绒螯蟹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的绿色食品认证。.
借粮湖
借粮湖风景区位于潜江市--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境内,水域面积达5万亩,旅游资源十分突出。借粮湖是东周春秋时期,楚庄王流放的地方,留下很多遗迹和美好的传说,同时还是秦朝古竞陵城的所在地。借粮湖详情>>
积玉口镇特产与美食古城小龙虾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古城村位于潜江市西北边陲,与荆州、荆门两市接壤,耕地4560亩。地势地貌独特,具有丘陵地貌的特征,同时也是潜江市海拔最高的村。当地人民因地制宜,根据地势低洼、湖泊众多的地域特点,大
邮编:433100
江汉平原璀璨的明珠浩口镇,始建于明朝中期,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地处长江经济开发地带,江汉平原腹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版图面积170.9平方公里,所辖31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6.4万人,城镇人口2.4万人,建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规划区界定面积14.7平方公里)。是湖北省潜江市的工业重镇、产粮大镇和养殖大镇,两届获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和省级“文明镇”称号,是全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和中心重点镇。
——区位优势明显,东接武汉通“沪蓉”,西邻荆州达“川藏”,北枕汉水, 南倚长江。“318”国道、汉宜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境内的运拖公路、浩张公路、幸福二级路与高标准规划建设的村级公路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
——城镇功能齐全。作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运用经营城镇理念,其建设与管理堪称全省一流。国际国内长途电话、光缆通信、数字微波、因特网络的开通营运及中国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通公司的优质服务,形成了畅通快捷的信息高速公路。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诚信服务,可实现银企双赢。日产万吨的自来水公司和全国联网的供电所能充裕满足浩口经济发展的水、电需求。电话、有线广播电视已实现村村通,中朝友谊图书馆、影剧院、文化宫、文化广场、锦锈大酒店、浩口饭店、四湖大酒店、荆原饭庄、苏港中学等形成休闲、娱乐、健身、餐饮、学习为一体的公益场所,极大的提升了城镇的品位。
——经济特色凸现。近年来,浩口镇委、镇政府突出招商引资和企业改制“两大”重点,统筹镇域资源,依靠深化改革、培植产业、强化服务等措施,发展壮大了水产食品、纺织服装、建材包装三大支柱产业,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理转化和充分利用,实现了浩口经济跨越发展。2005年,全镇民营企业35家,规模以上企业7家,实现增加值2.36亿元,完成营业收入9.87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3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352万元。.
2011年12月20日,浩口镇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14年7月21日,浩口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