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克什坦口岸简介
伊尔克什坦口岸原称“斯姆哈纳口岸”,位于我国西陲第一村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地处东经73°58′,北纬39°42′,是我国最西部的一个口岸。距乌恰县城150公里,距阿图什市约250公里,距吉国奥什市约260公里,历史上是丝绸之路重要通道,40年代曾是中苏边民民间贸易通道,50年代初,我国在此建立过外籍市场,中苏两国通邮换件也曾在此进行。根据中、吉两国政府1996年9月6日签署的协定,该口岸为国际口岸,允许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及第三国公民、货物、交通工具通过本口岸出入境,是国家一类永久性陆路公路口岸。2001年7月1日该口岸通过了国家验收,2002年5月20日正式全面开通。
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的伊尔克什坦口岸定址于昆仑山山脉与西天山山脉交界处的克孜勒苏河流基座阶地上(俗称国民党老营房),海拔2845m。在国家有关部委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口岸建设于1999年元月全面开工。截止2000年底口岸“一关两检”、货场、商业、客运、通信等基础建设已全部建设完成。据统计口岸总投资约4000万元。
伊尔克什坦口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伊尔克什坦口岸地处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交界区,口岸经济贸易可辐射西亚、欧洲、中亚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毗邻国家是原苏联的重工业基地,有色金属、木材及畜产品十分丰富,但电子工业、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对食品、日用消费品、轻纺工业产品需求量大。伊尔克什坦口岸于1997年7月21日临时开通至今,口岸运行良好。2002年,出入境人员8071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7066辆次,进出口货物7.6万吨。截止2002年3月底,累计过货16.1万吨,累计征收两税(进口增值税和关税)9222.73万元。主要出口货物有纺织品、轻工机械、农产品、陶瓷等等。主要进口货物有农产品、畜产品、废旧金属。
喀什邮政编码
阿图什市的邮政编码是845350。
阿图什,别名无花果之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连阿克苏地区柯坪县,东北与克州阿合奇县相邻,东南接喀什地区巴楚县,南与喀什地区伽师县和疏附县相连,西邻克州乌恰县,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辖县级市,是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首府,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全市下辖4个乡、3个镇、88个行政村、3个街道办事处29个社区(截止2022年3月),总人口为25万人(截止2020年11月)。
地貌特征
阿图什市地形为北高南低,西南向东缓倾,海拔高度在1200—4562米之间。阿图什大致地形布局为:北部是玛依丹山与喀拉铁热克山相连;中部是吐古买提、哈拉峻盆地;南部是喀拉塔格山以南的阿湖谷地和博孜塔格山、阿克塔格山以南的冲积平原。
阿图什市全市总面积1.61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有0.97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65%;戈壁、荒漠面积0.2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8.7%;绿洲面积0.23万平方公里,占15.6%。
位置境域
阿图什市位于北纬39°34’~40°45’、东经75°30’~78°22’之间,在自治州的中部。市境东与柯坪、巴楚县接壤,东北与阿合奇县为邻,南与伽师、疏附县和喀什市毗邻,西与乌恰县相连,北与吉尔吉斯斯坦相邻。东西长242千米,南北宽128千米,海拔1197~4500米。
邮编:844000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
喀什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区。全区共辖1个县级市、10个县、1个自治县,总面积16.2万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喀什地区常住人口为4496377人。
喀什地区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地区,新疆西南部。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与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阿图什市、乌恰县和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皮山县相连,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
喀什地区古称“疏勒”“任汝”“疏附”,包括古代的疏勒(今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伽师县一带)、蒲犁(今塔什库尔干)、莎车、依耐(今英吉沙和阿克陶境内)、乌禾宅(今塔什库尔干南部)、西夜(今叶城)等地。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还是新疆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及传统经济的特色和精华。201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