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部县的文化古迹
南部县 四川省南充市市辖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县境东接仪陇、蓬安,西邻盐亭、梓潼,南靠西充、顺庆,北连阆中、剑阁。县 *** 驻地南隆镇。
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耕地91万亩;辖71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111个行政村级单位,其中村委会1041个,居委会70个,总人口132万(2012年数据)。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浅丘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298-826米之间。
名胜古迹有李封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院大佛、报恩寺、升钟湖等。
禹迹山大佛
中国第一立佛禹迹山大佛,刻凿于禹迹山腰,为释迦牟尼造像,中国古代第一石刻立佛,与乐山坐佛、大足卧佛并称巴蜀三大佛。大佛面南而稍西,负岩而立,身高18米。佛像雕凿线条简洁流畅,刻工精细,颇有“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之形意。其造型艺术和雕刻风格尽显唐代石刻之神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升钟湖
升钟湖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四川南部县西北部,该区包括南部县的升钟、升水、皂角、保城、双峰、铁鞭、神坝、大坪、桐坪、店垭、太霞、西河、丘垭、光中等十四个镇乡,辖区内总幅员面积为517平方公里。
红岩子景区
以城市建设和红岩子电航工程为依托,利用工程建成后形成的宽阔湖面,与三个城市主体公园灵云山、火峰山、五面山以及满福坝农业观光园和石子岭生态植物观光园,共同构成“三山、两园、一水”的风景轮廓线的红岩子风景区。景区内已建成占地300多亩,川北规模最大,特色突出,集纪念性和休闲性为一体的城市广场,是阆中古城游线上一道靓丽的城市旅游风景线。
黑龙观村
黑龙观村是我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位于四川省南部县四龙乡境内,距县城32公里,地处建兴镇、三官镇、四龙三乡(镇)交界处,因在当地山上有一座古老的黑龙观寺庙而被称作黑龙观村,该村盛产水果、莲藕,有425亩“脆香甜”果树、308亩莲藕,家家有果树,户户有果园,并以“春桃、夏荷、秋桂、冬梅”为依托,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被誉为“中华莲花第一村”。
建浩寺
建浩寺现为南部县佛教协会所在地,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寺院,佛教文化内函丰富,寺院发展迅速,建设规模较大,设施齐备,是南充市的大型寺院之一。 位于四川南部县建兴镇中心莲花山,离县城25公里,距镇0.5公里。山势形若莲花,绿树葱郁,宝马河环绕山麓,交相辉映。建浩寺占地面积800余亩。拥有大雄宝殿、天王殿、玉观音殿、弥勒佛殿、千手观音殿、五观堂、望高亭、放生池等佛教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内有如来佛祖坐像三尊,全身镀金,眼睛炯炯有神直视前方,神态栩栩如生。根据四川省佛教协会,川佛会〔2013〕45号文件,关于《南充市建浩寺传授寺传授居士菩萨戒的请示》的批复,於2013年9月23日至29日,在南部县建浩寺举办了南充市第19届居士菩萨戒法会。
2.南部县的文化古迹南部县 四川省南充市市辖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县境东接仪陇、蓬安,西邻盐亭、梓潼,南靠西充、顺庆,北连阆中、剑阁。
县 *** 驻地南隆镇。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耕地91万亩;辖71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111个行政村级单位,其中村委会1041个,居委会70个,总人口132万(2012年数据)。
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浅丘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298-826米之间。名胜古迹有李封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院大佛、报恩寺、升钟湖等。
禹迹山大佛中国第一立佛禹迹山大佛,刻凿于禹迹山腰,为释迦牟尼造像,中国古代第一石刻立佛,与乐山坐佛、大足卧佛并称巴蜀三大佛。大佛面南而稍西,负岩而立,身高18米。
佛像雕凿线条简洁流畅,刻工精细,颇有“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之形意。其造型艺术和雕刻风格尽显唐代石刻之神韵。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升钟湖升钟湖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四川南部县西北部,该区包括南部县的升钟、升水、皂角、保城、双峰、铁鞭、神坝、大坪、桐坪、店垭、太霞、西河、丘垭、光中等十四个镇乡,辖区内总幅员面积为517平方公里。
红岩子景区以城市建设和红岩子电航工程为依托,利用工程建成后形成的宽阔湖面,与三个城市主体公园灵云山、火峰山、五面山以及满福坝农业观光园和石子岭生态植物观光园,共同构成“三山、两园、一水”的风景轮廓线的红岩子风景区。景区内已建成占地300多亩,川北规模最大,特色突出,集纪念性和休闲性为一体的城市广场,是阆中古城游线上一道靓丽的城市旅游风景线。
黑龙观村黑龙观村是我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位于四川省南部县四龙乡境内,距县城32公里,地处建兴镇、三官镇、四龙三乡(镇)交界处,因在当地山上有一座古老的黑龙观寺庙而被称作黑龙观村,该村盛产水果、莲藕,有425亩“脆香甜”果树、308亩莲藕,家家有果树,户户有果园,并以“春桃、夏荷、秋桂、冬梅”为依托,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被誉为“中华莲花第一村”。
建浩寺建浩寺现为南部县佛教协会所在地,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寺院,佛教文化内函丰富,寺院发展迅速,建设规模较大,设施齐备,是南充市的大型寺院之一。 位于四川南部县建兴镇中心莲花山,离县城25公里,距镇0.5公里。
山势形若莲花,绿树葱郁,宝马河环绕山麓,交相辉映。建浩寺占地面积800余亩。
拥有大雄宝殿、天王殿、玉观音殿、弥勒佛殿、千手观音殿、五观堂、望高亭、放生池等佛教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内有如来佛祖坐像三尊,全身镀金,眼睛炯炯有神直视前方,神态栩栩如生。
根据四川省佛教协会,川佛会〔2013〕45号文件,关于《南充市建浩寺传授寺传授居士菩萨戒的请示》的批复,於2013年9月23日至29日,在南部县建浩寺举办了南充市第19届居士菩萨戒法会。
3.哪个城市是我国南部的城市,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程可征 山东新迈特10级2007-08-09福建省泉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光明之城”的美誉。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40处,县(市)级600多处。其中极负盛名的有中国现存最早的 *** 教 *** 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传教的 *** 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千年古刹开元寺及东西塔、记载古代海上交通和贸易的九日山祈风崖刻、广受台胞和海外侨胞信众膜拜的天后宫妈祖、民族英雄郑成功史迹与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阳桥、号称“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以及与惠东民俗、海滨风光、石雕艺术融为一体的崇武古城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秀出东南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使泉州成为一个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到此观光。泉州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蜚声海内外的有:晋唐士乐余韵南音、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和中国一绝“提线木偶”。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 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留下大量遗迹,使泉州成为多元文化融洽交汇、和谐共处、互促共荣的载体。作为南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泉州具有薪传不息、独树一帜的武术文化。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62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 *** 、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积7864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421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08个。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23个,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
4.美国南部的历史1.综述 美国南部的文化根源最早要追溯回由英国殖民者开拓的地区。
在17世纪,大多数的殖民是来自英国的移民,但到了18世纪,大量的苏格兰人和北爱尔兰人(后来被称为爱尔兰-苏格兰人)也开始殖民于阿帕拉契山脉的山麓地带。新殖民与当地的印第安人经常有贸易、文化往来,有时也有互相交战发生。
在1700年之后,许多来自非洲的奴隶被带到新大陆以作为耕种大农场的劳动力量,种植包括烟草、稻米、和靛青等农产品以供出口,棉花在1800年之后则成为了最主要的农作物。 南部最早的一所大学威廉与玛丽学院在1693年于维吉尼亚州成立,这所大学以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教学闻名,并且培养出了未来的数名美国总统杰佛逊、门罗以及泰勒,三人都来自维吉尼亚州。
事实上,这个地区出生的人才支配了美国建国后俗称第一党系(First Party System)时代的政治,前五位总统中,有四位-乔治·华盛顿、杰佛逊、麦迪逊、和门罗都是来自维吉尼亚州。 2.内战 到了1855年,由于北方人口的优势,南方渐失去对联邦 *** 权力的控制,并且在有关州权和奴隶状态的议题上与北方争论不休。
总统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在1846年推行了减低关税的法案,结果激怒了宾夕法尼亚州的产业界,使北方政客们以封杀联邦 *** 用以道路建设和港口改善的预算作为报复。等到1861年北方的共和党人掌权之后,许多南方人决定他们应该从联邦分离。
在亚伯拉罕·林肯于1860年的选举胜利后,七个以种植棉花为主的州分决定脱离联邦,组成了美利坚联盟国。在1861年,他们又吸引了另外四个州加入。
美国 *** 拒绝承认脱离州分成立的国家,并且继续驻守联邦军队在南方残存的几个堡垒,直到联盟国在1861年4月于桑特堡战役中攻下了最后一个保垒,这场战役也引燃了内战。在接下来的四年战争中,大多数的战役都是在南方的土地上进行的,全部总共只有两场战役是发生在南方以外的地区。
南方 *** 一直采取对欧洲进口产品的低关税政策,但对于所有来自北方的产品收取额外的一些关税。然而合众国海军实行的海上封锁有效阻止了大多数进出南方的商贸活动,因此南方的低关税政策也没有发挥作用。
南方的运输网络大多依赖于河川以及沿岸的船只运输,然而这两种管道都被联邦海军所阻挠,少数的铁路运输则也完全无法负荷。因此到了1864年南方内部的运输已经几乎瘫痪,使得联盟国的经济活动几近停摆。
在整场内战中合众国(称为合众国是因为他们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名)最后击败了美利坚联盟国。南方承受了远比北方要来的多的损失,因为几乎所有主要战斗都是在南方土壤上进行的。
联盟国军队总共有95,000名士兵在战役中阵亡、165,000人死于疾病,总共损失了260,000人,不过北方的伤亡人数总合比南方还要多。 3.重建时期 在内战之后,无论从人口、基础建设、以及经济状况来说,南部都已经到达完全崩溃的状况。
整个美国也面临重建的时期,大量的军队仍然占领南部地区。许多在内战中支持联盟国的南部人在战后失去了基本的公民权利(例如投票权),而随着接下来通过的第十三条(将奴隶制度非法化)、第十四条(赋予非裔美国人完整的公民权)和第十五条(延伸投票权给黑人男性) *** ,南部地区的非裔美国人开始拥有许多他们在之前从来不曾有过的权利。
许多北部的“提包客”到了南部从事政治和商业的重建工作,之中一些人参与了 *** 设立的自由人办公室和其他重建机构,一些人则是打算协助黑人族群的人道主义者,然而许多人则是企图趁乱牟利的投机分子。这些提包客还经常不择手段的操弄黑人选民,并且建立出腐败的 *** 机构。
不过到了1890年代,一波政治的逆潮开始撤销这些在南部已经发展出的黑人权利,而像是三K党—一个以宣扬白人优越为目标的秘密组织也开始使用执行私刑等暴力方式威吓非裔美国人,以阻挠他们行使政治权利(不过事实上知名的燃烧十字架仪式要直到1920年代才出现)。而1876年通过的种族隔离法律也产生了类似的效果。
要直到1960年代后期,民权运动才又推翻了这些改变。 4.20世纪 在1901年1月10日早晨,位于德州的Spindletop油井钻出了大片的油田,接着其他的许多油田也在阿肯色州、奥克拉荷马州、和墨西哥湾发现。
接踵而来的“石油热潮”彻底的转换了中央西南州分的产业型态,并且引发了内战之后第一波庞大的经济扩张。 然而自从内战后一直没有完全复苏的南部经济,在经济大恐慌和1930年代的尘暴灾害中再次受创。
在华尔街股市于1929年崩溃后,经济状况开始每况愈下,上百万人沦入失业状态。从1934年起到1939年为止,一系列由风灾和干旱引发的严重自然灾害袭卷了从德州至阿肯色州、奥克拉荷马州狭长地带及其周遭的平原,导致了超过500,000人无家可归,陷入饥寒交迫的处境,也是在这个时期成千上万的人迁离了南部并前往西岸寻求经济发展。
内战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在南部无论是白人黑人都饱受其害。内战摧残了整个南部、也连带摧毁了大量的基础建设,许多南部地区的经济状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都还没有从这一波打击中复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便承诺。
5.求四川南部县历史名人李先复(1650-1728)字子来,号曲江,原枣儿乡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后累官至兵部侍郎、工部尚书。
个人简介 李先复自幼极为聪明,读书的天资很高。康熙十一年中举后,就被分配到山东曹县作县令,后调任湖北大冶知县。
李先复为官清廉、办事干练,很有政绩,被升迁为陕西道御史,再调奉天府丞。在这两处为官的时候,进一步显示了他的才干,被召入朝中作了通政司参议。
这个职务的工作主要是收受各地官员的奏本,送到内阁办理。以后又调任大理寺少卿。
大理寺是掌管刑狱的官署,是当时的最高法院。 少卿是副职,相当于最高法院的副院长。
以后又升兵部侍郎。从李先复以上履历可以看出,他的仕途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的,这是由于他正直,有才干、勤奋努力的结果。
陈省华(939年—1006年),字善则,北宋阆州阆中人。 祖陈翔为蜀新井令。
早年随祖父陈族至四川阆中。为蜀西水县尉,后为宋陇城主簿,再迁栎阳令。
任栎阳令期间,郑伯渠为邻县强占,陈省华设法使水利均沾。官至左谏议大夫。
卒赠太子少师、秦国公。妻冯氏,封燕国夫人。
冯氏性严,每天带着儿媳妇下厨做饭,与陈省华有三子,不许事华侈。 长子陈尧叟是端拱二年(989年)状元、次子陈尧佐进士出身、三子陈尧咨是咸平三年(1000年)状元,世称“三陈”,父子四人皆进士,故称一门四进士,陈省华的女婿傅尧俞是状元,又称陈门四状元。
蒲宗孟,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 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调夔州观察推官。
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丰六年(一○八三),出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徙亳、扬、杭、郸州。 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御史劾在郸为政惨酷,夺职知号州(同上书卷四二七)。
谯纵出身世家大族。初为东晋安西府参军。
义熙元年(405),益州刺史毛璩遣谯纵等领诸县氐兵东下征讨桓玄,士兵不愿离乡,谯纵当时在军中担任参军,个性一向和蔼谨慎,大家都很喜欢他,侯晖、阳昧逼其反叛,于是想要推他为首领,谯纵本人不肯接受,投水欲自杀,被救起后又向大家叩头拒绝,然而变军仍以暴力逼他就范。
6.四川省南部县南隆镇老君山有多少年的历史南隆镇是南部县委、县 *** 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位于嘉陵江畔,东邻盘龙镇、西连定水镇,南与肖家乡接壤,北靠老鸦镇。海拔高度318米。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丘陵地区,土壤以粘性土和沙壤为主。2004年该镇镇辖6个办事处,39个行政村,23个社区居委会,有中央、省、市、县驻镇单位300多个,幅员面积5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有耕地1.86万亩,森林覆盖率40%,镇区绿化面积140公倾,总人口19万人,非农业人口10.7万人,暂住人口3.3万人,农业人口5万人。
宝马河是西河第一大支流,嘉陵江二级支流,源自盐亭县境内,流经西充县鸣龙镇、义和乡、槐树镇、中南乡,经南部县建兴镇、三官镇、大王镇,于定水镇汇于西河。
宝马河包裹着建兴镇;建兴镇则是宝马河这条蓝色丝带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目前正将宝马河流经城区的十里水岸筑堤加固,建成一条靓丽的滨江绿化带。千百年来,江河无声,宝马河默默地滋养着这块古老的土地,哺育着这块土地上善良而勤劳的人们;也哺育了沿岸无数的优秀儿女。据统计,从宝马河沿岸及流域周边乡镇走的历史文化名人有以下。
(1)、纪信(?-前204),字成,四川省西充县紫岩乡纪公庙村人。秦末汉初时舍身救主假扮刘邦安汉的大将。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政权后,便于第二年将纪信家乡从阆中县分出,汉高祖御赐“安汉”,属充国县。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改安汉县为“南充县”。621年(唐武德四年)又将纪信家乡从南充县分出,新置西充县。故纪信为今西充县人。由于纪信为保刘安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人立庙以祀。且历代王朝都有追封:宋封“忠祐安汉公”,元封“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封“忠烈侯”。《纪信替死》的英勇事迹也被搬上了文艺舞台。南充还被誉为“忠义之邦”。唐尚书右丞卢藏用曾作过《吊纪信文》。宋代果州南充郡郡守邵博在《纪将军庙碑记》中说:“汉高帝之兴,有天命哉。方因困于荥阳,其势甚危,一时谋臣多亡去者,独将军死焉,呜呼!古固有死,贵成天下事也,若将军之死......。”宋果州太守杨济有感纪信诳楚成汉,书刻“忠义之邦”4字于南充城西金泉山。西充县人民政府修建了纪信广场,以此纪念。
(2)、谯周(201~270年),字允南,西充县槐树镇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儒学大师和史学家。谯周幼年丧父,孤苦伶仃,随舅父生活。他发愤读书,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熟读五经,深研书礼,知晓天文。蜀汉建兴二年(223年),丞相诸葛亮推举他为劝学从事,后又擢升典学从事,负责学校、生徒、训导、考核、升免等事。238年(蜀延熙元年)被调任刘璇太子家令。后历任中散大夫、光禄大夫等。蜀汉灭亡后降晋,在晋官至散骑常侍。谯周被称为“蜀中孔子”,他博学广识,著书育人,忠肝义胆,忧国忧民,有一邦蒙赖,全国之功,魏封阳城亭侯。史学名著《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即出自他的门下。
(3)、陈省华(939年—1006年),字善则,北宋阆州阆中(今四川南部县大桥镇)人。 祖陈翔为蜀新井令。早年随祖父陈族至四川阆中。为蜀西水县尉,后为宋陇城主簿,再迁栎阳令。任栎阳令期间,郑伯渠为邻县强占,陈省华设法使水利均沾。官至左谏议大夫。卒赠太子少师、秦国公。妻冯氏,封燕国夫人。冯氏性严,每天带着儿媳妇下厨做饭,与陈省华有三子,不许事华侈。长子陈尧叟是端拱二年(989年)状元、次子陈尧佐进士出身、三子陈尧咨是咸平三年(1000年)状元,世称“三陈”,父子四人皆进士,故称一门四进士,陈省华的女婿傅尧俞是状元,又称陈门四状元。大桥镇因此而闻名当世。由于当时的新井属保宁府(今阆中)管辖,今天阆中市的三陈街就是以这三兄弟的事迹而名留千秋的。在南部县也留下了金鱼溪、金玉桥、状元桥、三元街等美名轶事。
(4)、陈尧叟(961~1017)北宋大臣。字唐夫,阆州阆中(今四川南部县大桥镇)人, 陈省华长子。端拱二年进士第一,状元,与弟陈尧佐同科。授光禄寺丞、直史馆,与父同日赐绯。历官秘书丞、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外郎。淳化四年,出使交州。景德元年,辽军直逼澶州,陈尧叟主张迁都,被寇准斥责。天禧元年卒。真宗废朝二日,赠侍中,諡文忠。著有《请盟录》三集二十卷。
(5)、陈尧佐(963~1044)北宋大臣、书法家、画家。字希元,号知余子,今四川阆中(今四川南部县大桥镇)人,陈省华次子,兄陈尧叟、弟陈尧咨皆状元。太宗端拱元年(988)进士,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工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咸平初,任潮州通判,咸平二年(999)建韩吏部祠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宋仁宗时官至宰相,景祐四年(1037),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宗庆历四年(1044)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现存词一首。
(6)、陈尧咨(970?—1034?)宋代官员、书法家。字嘉谟,阆州阆中(今四川南部县大桥镇)人。陈省华第三子,陈尧叟、陈尧佐弟。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状元。历官右正言、知制诰、起居舍人、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陕西缘边安抚使、以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翰林学士、武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赠太尉,卒谥康肃。
(7)、马廷用(1446---1519),字良佐,号紫崖。四川西充县紫岩乡人。明朝,教育家,礼部尚书。祖父马觉照、父亲马铎,后因马廷用贵赠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他还写过许多文章,明“吴都文萃续集”收有马廷用《茂恩堂记》、《峒春堂纪》等文。马廷用还任《元和州县志》、《大明会典》、《漕运志》总纂。正是由于马廷用的文章诗歌的名气很大,这也极大影响了西充文学、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所以,康熙六十一年《西充县志》称为其“文坛宗伯”,并认为“西充文学,自马廷用宗伯始盛。”
(8)、徐占彪(1840~1892),名承安,字昆山,西充县鸣龙镇宫子山村人。清朝将领,清朝晚期民族英雄。为大清王朝在剿灭西南地区农民起义、平定西北地区回民起义、收复新疆等战役中战功卓越,为大清王朝稳住中国西南、西北半壁江山作出了贡献。徐占彪出生贫寒,1860年(清咸丰十年)投效果勇营。因骁勇善战,屡立奇功,由士卒升千夫长、分统、参将、副将、总兵、提督。成为蜀军统帅,以“猛将”著称。官至从一品。1892年病逝,葬于多扶徐氏祖莹。大清朝廷在南充西桥河赐建“提督军门昆山徐公讳占彪神道”金字牌坊1座。有联为“荡除西北余腥,功从血战完关守;撑住江山半壁,天为中兴育将臣”。横批“勋高铜柱”。晋城也立有徐家祠堂志念。 徐岸河水库蓄水220万立方米,是全县小(一)型水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