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时侯: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售收入应按月初的汇率入帐,因此如果月初的汇率如果与预收帐款的汇率有变动则需要调整汇兑损益。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
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
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扩展资料:
不同性质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不同的会计报表,影响财务报表上的不同内容。
对于交易损益来说,由于它是随着外币业务的产生而产生的,而外币业务由通常对应着一定的货币兑换行为,所以交易损益会真正发生,即交易损益的产生会最终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因此,交易损益应当计入企业的损益表,影响企业的应税收益。
对于换算损益来说,它只是换算外币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汇率不一致而产生的一个差额数字,它是永远不会真正产生的,即换算损益的产生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
因此,换算损益不应当计入公司的损益表而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它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换算损益”进行反映。
从处理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会计报表,进行立即认定,一种是根据各种不同的规则进行递延处理。
对于“已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清算当期的损益表,影响当期的损益;而“未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项目,则应递延至其发生,即递延至交易实际清算时,再列入损益表。
总之,对于交易损益而言,只有当其实际发生时,才会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应当计入损益表。此外,某些与取得长期资产或产生长期负债有关的汇兑损益,如果数额较大,则应当在长期资产的使用期或长期债务的有效期内进行摊销。
换算损益由于不涉及不同的会计期间,所以不存在递延与否的问题。汇兑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汇兑损益
外贸企业会计分录:
1、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记账时间:
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记账时间是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确定的。至少应该在申请免抵退税所属期间。
2、记账汇率的确认:
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金额记账。折合汇率可以采用固定汇率或变动汇率。采用固定汇率,应以当月1日市场汇率(原则为市场汇率的中间价)记帐;也可采用变动汇率记账,但汇率一经确定,须报主管退税机关备案,在一个出口年度内不得任意改变。如因情况特殊需要改变折合汇率的,必须经主管出口退税机关批准。
通常采用固定汇率。月底调整汇兑损失。
3、会计核算:
进货时:借:存货类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贷:银行存款 或 往来科目
申报时,若退税率是17%则
借记:应收出口退税
贷记:应交税金——-出口退税
若退税率是13%则
借记:应收出口退税 13%
贷记:应交税金——-出口退税 13%
借:商品销售成本 4%
贷: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转出
收到退税额时:
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应收出口退税
4、运费的会计核算:
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的处理:可根据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的有关单据和银行付汇单注明外币折合人民币金额后,以实际数据从外销收入中扣除,以红字登记出口销售收入。通过货运代理公司代办业务的,可根据货运代理业专用发票注明实际支付金额冲减外销收入;与保险公司直接结算的,以保费收据列明的实际支付金额冲减外销收入。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国内运杂费,代理费计入“营业费用”。
5、佣金的处理:
(1)明佣:又称发票内佣金,是根据扣除佣金后的销售货款净额收取货款,不再另付佣金。会计分录:
借:应收外汇账款
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
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出口佣金)红字
(2)暗佣:又称发票外佣金,是根据销售货款总额收取货款后,再另付佣金。
会计分录:
借:应付外汇账款(出口佣金) 红字 = 记账汇率*外币佣金
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 红字 = 记账汇率*外币佣金
收到货款后汇付佣金:
借:应付外汇账款(出口佣金) 实际汇率*外币佣金
贷:银行存款 实际汇率*外币佣金
应付外汇账款的实际汇率与记账汇率差额记入汇兑损益。
6、银行手续费:记入财务费用—手续费
7、结转商品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出口成本
贷:存货类科目
8、销售收入:
借:应收外汇收入 —记账汇率
贷:商品销售收入—外贸收入
收到外汇后: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外汇收入—银行当日结汇汇率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