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的邮编为130024。
东北师范大学(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东北师大),是教育部直属、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位于长春市,现任党委书记杨晓慧、校长刘益春。校训为“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东北师范大学是中国***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自由和净月2个校区,设有22个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教职工1671人。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世界史、汉语言文学、数学、化学、统计学。
国家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教育学原理(二级学科)、世界史(二级学科)、细胞生物学(二级学科)、生态学(二级学科)。
天津师范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邮编:300382。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基础教育文脉发祥地,天津唯一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
1999年,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2021年入列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优质师范大学建设行列。
学校办学资源丰富,设施设备精良。人文精神厚重,环境美丽优雅,生态风格独特,入列全国文明校园。学校设有2个学部,20个学院。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2890人。其中,本科生26289人,硕士研究生5360人,博士研究生502人。国际学生2000余人。校园占地3500亩,含771亩自然湖泊湿地,建筑面积85.0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400万册,馆藏古籍15万册,善本古籍1300多种、1.2万册。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攀升。学校硕博研究生教育包含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市顶尖学科培育建设学科4个,市一流学科7个,市重点学科18个,市特色学科(群)15个,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2个,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 “ESI”排名全球前1%。
马克思主义学院入列全国重点马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文科集群,推动新文科建设,促进社会科学学科再上新水平。
以上内容参考:天津师范大学-官网。
一、天津师范大学邮编是多少
天津师范大学 的邮编为300387,该校地址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是一所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大学。
二、天津师范大学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 是天津市属重点院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 天津师范大学 。1999年,原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 天津师范大学 。
学校占地面积350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2005年,坐落于西青区的 天津师范大学 新校区正式启用,办学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现有27个党政职能部门,2个学部,20个学院,17个直属单位。现有70个本科专业,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成员2人,专业学位教育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12人。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天津市一流学科,1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5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化学学科连续5年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校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世界史4个学科获评B+学科,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2个学科获评B类学科。有6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点。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市级人文社科基地、7个省市级工程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已建成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市级精品课程、天津市“课程思政”改革精品建设课程6门,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3支市级教学团队、2支天津市“十二五”综投教学创新团队。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项,全国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1项。
学校出版《 天津师范大学 学报》《心理与行为研究》《青少年科技博览》《数学教育学报》《中等数学》《政治思想史》和《经济社会史评论》等9种期刊。全日制本科生2340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275人,博士研究生371人,各级各类留学生2482人。教职工2343人,其中专任教师1461人,拥有高级职称703人,具有博士学位871人。
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历史积淀深厚,注重新型智库建设,主动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努力发展自然科学学科,建设综合性大学。彰显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形成了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养成教育相结合的教师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了以“课上课下、工作队伍、项目育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五个一体化为基础的育人体系。创造性开展的思政课“三题三入”“八讲法”、实践教学“五同”模式得到推广。我校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创造了新鲜经验,先后被中央媒体和报刊报道40余次。获批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4门思政课中有3门获得教育部“精彩一课”,学校教师先后荣获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和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159所大学、机构或地方政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是首批国家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承办四所孔子学院,10次获得“先进孔子学院”称号,被评为“孔子学院先进承办校”和“全国示范孔子学院”。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集体和个人荣誉近百项。
学校践行“勤奋严谨、自树树人”的校训,培育“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学风和“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校风。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中心,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和改革创新”发展战略,争创“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人才水平、学科实力和管理效能”国内一流,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