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档案馆
前身为1925年10月10日成立的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下又分设文献部。
中途几经改名,1980年4月明清档案部从故宫博物院独立出来,改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后为国家档案局直属文化事业单位。 地址:北京故宫西华门内 电话:010-63099011 手续:查档者须持有效身份证件和介绍信,有明确的目的,在接待室办理查档手续后,即可查档。
开放阅览时间:每周一至周四,8:00至16:00;周五,8:00至15:00。 尚在整理、待整理、原件破损、案卷内件数无法清点的档案,不提供阅览。
2.古代的档案室叫什么皇史宬 :是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库房建筑方面的一个最杰出代表,是我国古代档案事业的一份珍贵遗产。
时间:皇史宬建于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年),是明代统治者为妥善收藏皇族的重要档案在皇城内仿照古代石室金匮而建造的专用库房。皇史宬座落在紫禁城东侧的宫殿群中,它不仅鲜明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特色,而且更具有作为档案库房所要求的各种特点,整个建筑全用砖石砌成,没有一点木材,墙壁厚而坚实,仅东西山墙各开一窗,殿内筑以四尺多高的石台,上面排列有铜皮鎏金,雕龙闪耀的大木柜,皇家的实录,圣训等重要档案尽收其中,意取我国古代“石室金匮”之制。清代统治者也将皇史宬作为存放皇家重要档案的专用库房,新中国成立后,皇史宬成为我国专门保管、研究明清历史档案的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架阁库
1.宋元时代储藏文牍案卷的机构。
2.指主管架阁库的官员。宋朝的架阁库是各级国家机关设置的保管现行档案的专职机构,是由唐代甲库发展而来的。架阁库中的档案,通过架阁的形式保存,这样方便整理与查找利用,因此架阁库中的档案较以往明显增多。
后湖黄册库
地位:中国明代专门收贮全国赋役档案的中央档案库。
时间:建于明代初年,位于南京后湖(今玄武湖)中的群岛上。明洪武十四年(1381)推行黄册制度,规定各地每10年编造一次赋役册籍,共4套,其中3套用青色封面(称青册),由布政司、府(州)、县各存1套;1套用**封面(称黄册)上交中央户部。万历三十年(1602),后湖册库达667间,收贮黄册153万余册,至明代末年黄册多达179万余册,同时藏有全国丈量土地绘制的鱼鳞图册。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档案库。该库初由户部侍郎代管,明都北迁后,由南京户科给事中一员和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一员专管。
库房管理制度严密,用人达百余名。明中叶以后,由于王朝政治的腐败和黄册制度日趋废弛,后湖黄册库也每况愈下。
灭亡:1644年明朝灭亡,后湖黄册库随之消失,库存黄册也损毁殆尽。明正德年间南京户科给事中赵维贤辑有《后湖志》一书,记述了该库事迹。
我国古代档案馆
我国最早的档案馆是周王朝建造的天府。凡国家贵重的宝器物娄和重要簿籍都由天府保管收藏,负责管理的官员称守藏室史或柱下史。著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任此职。
天禄阁、石渠阁是汉朝的宫廷档馆,皆为刘邦的谋臣萧何为收藏入关后在咸阳缴获的秦王朝的律令、图籍和宫廷档案而主持建造的。这里既是存放档案的库房,又是撰史著述、校勘典籍和学术交流的场所。汉代著名学者刘向父子在此辩章学术,著《别录》、《七略》。辞赋家扬雄,也在天禄阁校书。汉宣帝曾召集当时的著名学者在石渠阁论定“五经”。
唐朝的甲库是我国档案史上最早的人事档案库。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政权,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对官吏的职务、履历、考评都有详细记载。并根据这些档案作为选拔官吏的依据。这种人事档案称为“甲历”或“官甲”,“敕甲”收藏的地方叫甲库。
龙图阁是宋代建造的第一个皇家档案馆,分上下两层。上层藏宋太宗的御书、文集、轴卷等。下层藏图书、宝物,分史传阁、子书阁、文集阁、天文阁、瑞总阁六部分。馆内还设有专职人员。此后真宗又建天章阁,英宗建宝文阁、显谟阁,徽宗建徽猷阁。北宋建皇家档案馆五座。南宋诸帝沿袭北宋成法建敷文阁、焕章阁、华文阁、宝谟阁、宝章阁、显文阁六座档案馆,专门收藏皇帝的诗、词、赋、序、记、碑、政事、手札等档案。
敦煌莫高窟石室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罕见的档案馆。收藏着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六朝到宋初)用汉、藏、回鹘、龟滋、于阗、印度等中外多种文字书写的经卷、典籍、方志、信札、契约、户籍、账薄、变文、曲子词等几万件档案资料,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文化、宗教、艺术、交通、外交、家庭、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档案资料。
皇史宬是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皇家档案馆,为宫殿式建筑,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全部砖石结构(石室),内放152个鎏金雕龙,铜皮樟木箱(金匮),内藏诏册、实录、圣训等重要档案,是名符其实的石室金匮。
清朝除沿用皇史宬存放清宫实录、圣训、五牒外,又建方略馆存放军机处档案。军机处是雍正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密折制度和特务统治而设的政治枢纽机关,中央政权的一切政令均由此出。自雍正八年建立至宣统三年取消,历时180年,因此方略馆所藏档案涉及到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方面,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资料。
3.怎样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档案建议你去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提供以下服务项目:
1、档案咨询
提供明清档案查询、咨询业务。
2、档案缩微拍照
提供档案、专题史料缩微拍摄,并对缩微母片、多种拷贝片进行质量检测、评估服务。
3、文献复制
提供对档案及文献复印、还原、扫描和零散档案的拍摄服务;提供缩微胶片的冲洗及拷贝复制等服务;提供对档案折件、簿册、舆图、字画、印章等临摹复制服务。
4、修复装裱
提供对残破档案的修复服务;提供古旧字画(手卷、立轴、册页、镜片)修复装裱服务;提供对古籍、线装书的装订(毛装、线装、包背装、金镶玉)服务。
5、数字化加工
(1)扫描:文件扫描,缩微胶片扫描,正负底片扫描。
(2)打印:文件黑白,彩色打印及喷绘。
(3)视频采编:视频采集,编辑并可制作各种光盘。
(4)数据录入:各种类型的数据录入,修改以及数据库建立工作。
工作****:
地址:北京故宫西华门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邮编:100031
电话:63099011
传真:63096489
电子信箱:office@lsdag
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楼村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邮编
行政区域
518110
广东省
深圳市
宝安区
观澜街道水坑社区
518110
广东省
深圳市
宝安区
观澜街道水坑社区桔坑路
518110
广东省
深圳市
宝安区
观澜街道水坑村塘前村樟阁路
518110
广东省
深圳市
宝安区
观澜街道水坑二村
518110
广东省
深圳市
宝安区
观澜街道水坑村
518110
广东省
深圳市
宝安区
观澜街道水坑村新塘新景工业区
518110
广东省
深圳市
宝安区
观澜街道水坑三村
深圳市公明街道楼村社区的邮政编码是:518107
公明街道版图东部伸出一块,插入光明街道中间,将光明一分为二,这便是楼村社区。楼村社区南部与光明中心区、木墩村(东周社区)及迳口社区接壤,北部与光明圳美社区及新羌社区相连,东部山区与东莞塘厦镇,福城街道章阁社区交界,西部与公明上村社区相邻,占地37.6平方公里,是深圳第一大社区(行政村)。
扩展资料
公明街道(简称公明街、另称公明镇)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粤、深、港经济黄金走廊,隶属于光明区。东与光明街道、龙华新区观澜街道相邻,西接松岗街道和沙井街道,南连石岩街道与西乡街道,北与东莞市黄江镇接壤,是深圳市的西北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9′—113°57′,北纬22°45′—22°48′。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
2016年8月,光明新区街道分设,新设的公明街道下辖公明、李松蓢、上村、下村、西田等5个社区。
——楼村社区
——公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