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坝乡位于城区东南8公里处,因地处杂木河第六坝而得名。乡域面积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840亩。辖柏树、阳春、小七坝、楼庄、六坝、严家、蔡家、十三里、刘畦、蜻蜒10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121人。乡政府驻六坝村。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115万元,财政收入1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7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2元。有中学1所,小学11所,在校学生3139人;有卫生院1处。乡内十三里堡汉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凉寺、东造竺寺为凉州名刹,历史悠久,香火旺盛。
高坝镇日光温室发展迅速,已逐步形成支柱产业优势。种植品种有辣椒、西葫芦、西瓜、茄子、西红柿、食用菌等多个品种,全乡日光温室面积达320亩,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大白葱、西瓜种植面积达600亩。六坝乡的大白葱不仅畅销本地,而且远销青海、兰州等地。规模养殖稳步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建立了刘畦二组、蔡庄四组、十三里村二组3个规模养猪示范点和严庄村三组、四组肉牛养殖示范组及小七坝村养鸡示范组。
进入新世纪,六坝乡提出壮大支柱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经济的路子,不断扩大以大葱为主的特色农业,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提高禽畜规模化养殖水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全乡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2004年8月,六坝乡并入高坝镇。
将六坝乡撤并于高坝镇、武南镇,该乡原辖柏树庄村民委员会及其所属的4个村民小组,684人划归武南镇管辖,合并后的武南镇辖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7个村民委员会,1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8443人,区域面积83平方公里。原六坝乡所辖小七坝、严家、六坝、十三里堡、楼庄、阳春、刘畦、蔡家、蜻蜓等9个村民委员会及其所属的86个村民小组,15475人划归高坝镇管辖,合并后的高坝镇辖26个村民委员会,25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5223人,区域面积约9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