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场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钧瓷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代表,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神垕也成为世人瞩目和向往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神垕制瓷业的兴盛,大批的外地商人来到神垕购瓷,也有大量的神垕居民到全国各地销瓷。神垕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陶瓷制品和大量的民间收藏吸引了外地不同阶层人们的眼光,使得许多外地古玩爱好者来神后“淘宝”。外地人爱古玩的热情影响了神垕本地人,这时的古玩大多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通过古玩物品的交流,使神垕人认识了古陶瓷之外的许多古玩,
联合国官员接受孔家钧瓷
精明的神后人有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双巧手,开始了仿古器物的制作。在西大街、东大街、北大街率先出现了十余个家庭仿古作坊,生产古瓷器、古铜器等,做出来的物品经过“做旧”处理,称为“高仿”,高仿的物品一件达数千元,且销售极佳。一时间,神后外出经营古玩之人成倍增加,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外出从事古玩业之人达到二千人以上,古玩作坊达六十多家,神后古玩业迅速兴起,为古玩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神后古玩在以往古钧瓷的基础上,已发展成为金、银、铜、玉、石、木等数十类、上千品种的庞大生产体系,经营遍布全国各地。
1999年,由镇政府牵头,西大办事处协助,在手工作坊多、环境清净、交通便利的西大老街设立了古玩市场,每周二开市。开市之初,神后镇印制了数万份宣传材料,由神后外出人员带到全国各地古玩市场分发,西大办事处积极协助,打扫市场卫生,维护市场治安,开市第一月,所有进场交易人员由办事处免费提供早餐,二年之内不收任何管理、交易费用。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服务,使古玩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神后古玩市场每个交易日展出摊位300多个,参加客商数千人,出现了营销火爆、人气两旺的新局面。古玩市场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古玩交易的品种呈多样化。由以往比较单一的古瓷器而发展为铜器、玉器、石器、木器、首饰、字画等数十类上千个品种,人们选择的空间更大,品种更多;二是外地客商来神后交易人数成倍增加。客商中省内有郑州、洛阳、开封,省外有西安、太原、北京、武汉、合肥等。他们不仅买走了神后众多的工艺品、古玩藏品,同时带来了中原地区及南、北古老产区的各式特色工艺品,神后已经成为知名的“中原潘家园”、全国卖品集散地;三是仿古作坊也直接上市交易。以往他们是坐等客户上门,如今每到开市日,各仿古作坊都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加交易,有条件的实行进店经营,形成了“前店后坊”传统式生产销售布局,成为神后古街的一道风景,使古镇、古街、古玩融为一体,相映生辉。
神垕镇的民间风情
你听说过‘钧瓷之都’吗,你知道钧瓷吗,它没有青花瓷那么秀丽,也没有它那么脆弱。但它的颜色是变化无穷,那么今天我将带你一起去‘钧瓷之都’。
我的家在美丽的神垕,它充满活力和希望那里山清水,那迷人的山川看上去连绵不断,好像一条巨龙,它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古老的历史,它的一切都是那么迷人、怪不得能称为‘钧瓷之都’呢它是一个小镇,是我爱的家乡,我在它身边十几年从来没有讨厌过它、它不像城市那么热闹,它是清幽的,是没有污染过的,是我向往的地方。我曾在这里欢乐过,悲伤过,它就像我的朋友。当我在它肩膀上站着,让我看的更高时我是多么开心啊,在此时此刻我不在认为我是一个乡下姑娘。看那美丽的钧瓷,能名扬四海,我呢,我不
奢求能名扬四海,只要能在我生活在我爱的神垕里,我就知足了。钧瓷是代表我们神垕的,它很美,我们神垕的人更美了,只有心灵美的人才能做出很美的东西不是吗。
‘钧瓷之都’我的家——神垕。
神垕民间文艺有高跷、旱船、龙灯、舞狮、大响等,每逢节庆,则由各行业筹资聘请河南地方剧种的梆子、曲子、越调等剧团演出,其中当地各窑场自供自演的“一把泥”(窑工)剧团演艺及行头最好,也最著名。地方特色传统小吃在上坡口一带,有火烧夹牛肉、烩羊肉、油酥火烧、盛茂祥的糕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