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编码意义 1.为什么要推行邮政编码? 推行邮政编码是我国邮政业务、技术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而信息的价值则取决于它的传递速度。没有速度的信息就会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和应有的效益。因此,为了适应广大用户对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需求,加快邮件的处理速度,同时,也为提高我国邮政的现代化水平,邮电部决定推行邮政编码制度。 2.实行邮政编码有什么好处呢? (1) 有利于加快信件的处理速度。信件在传递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两次分拣处理。若用机器分拣,可比人工分拣的效率提高10倍。因此推行邮政编码是实现邮政机械化、自动化的基础条件,也就是说,推行邮政编码是为了实现信件分拣的自动化,而实现信件分拣的自动化,是为了加快信件的传递速度。 (2)有利于提高通信质量。我国幅员辽阔,地名复杂,不仅有相近、相似的地名,还有不少重名,极易搞错。加之一些用户信封上地址书写不规范或给机关单位寄信,只写单位名称,不写详细地址等,这些都给邮政分拣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而使信件不能及时准确寄递。如果信封上全部书写邮政编码,邮局根据邮政编码进行内部的分拣处理,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可以减少无着邮件。多年来,由于信函的收件人、寄件人地址书写不清造成邮局多次批转、试投以及投不出去又无法退回的邮件有增无减。这种情况的出现,对邮局来说,增加了劳动量,对用户来说,花了钱,没有办成事或是误了要办的事。如果寄信人在信封上写上邮政编码,即使地址写得不清楚,邮局也可以根据编码,把信件的投递范围缩到最小限度,使用户少受损失或不受损失。
为了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字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先后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各国邮政编码规则并不统一。
我国是采用四级六码的编码方式。前两位数字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数字表示邮区;第四位数字表示县和市的邮电局;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或投递所。各个地区有各自的编码,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方便大众。邮政编码信封是统一印制的专用信封。
邮政编码源于英国,是邮电部门为实现邮政现代化而采取的一项措施,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并于1959年试行,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西德于1961年正式公布4位数的邮政编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
紧接着,美、英、法、澳、瑞士等国陆续在全国推行。1965年后,随着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邮政编码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地显示出来,故日、意、加、荷、瑞典等国也相继实行了邮政编码。至1988年初,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邮政编码制度。
我国于1974年开始研制我国的邮政编码,后来制定了“全国邮政编码试行方案”,于1978年在辽宁、上海、江苏等省市进行试点,1980年7月1日正式在全国宣传推行。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推行工作全面停止,直至1986年才重新在全国推行邮政编码。
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