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果有去年的不穿的衣服别扔,寄给需要的人好吗? 我想我们现在生活得都衣食无忧的,忘了我们国家还有一些小孩吃不饱饭,没有暖和的衣服穿,其实我们只要尽点绵薄的力量就能让他们过的很好...大家有的也有小孩,家里的小孩晚上躺在暖和的被窝里,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可是远方却有和我们一样血脉的小孩在冷风中梭梭发抖,希望大家能献出一点爱心,为他们做点什么。
你想扔掉的旧衣服,是他们需要的新衣服
城市里的你,每年都在为怎么处理旧衣服而烦恼,留着占地方,扔了又可惜,送亲戚朋友送不出手。
山里的他们,每年都在为生计而烦恼,年均收入不过千,孩子上不起学,老人看不起病,衣服残旧不堪。
我们也许没有很高的收入,我们也许没有多余的存款,我们也许捐不起一座希望小学,但我们可以把我们不需要的旧物转给那些需要它们的人,这只需要我们的爱心。
请需要处理旧衣服的人们来这里寻找旧衣服的去处,用我们的爱心给这些旧衣服增添新的光彩。
请原意接受旧衣服的人们来这里留下你们的信息,让我们知道哪里能让我们尽一点绵薄之力。
谢谢大家!
关于捐衣&邮寄流程:
1)家里收拾出不再穿的旧衣包鞋书等等(内衣破洞很大的就不要捐出了吧);
2)清洗干净,能用消毒液浸泡一下最好,晒干(这一点,是对对方的尊重与负责吧,好心的朋友们能不嫌麻烦地做一下吧,他们和我们是平等的);
3)装袋——自找纸箱或不透明的布袋(米袋、面粉袋,自己用布缝一个布袋都可以,比较节约),最好先把衣物先分装进塑料袋再装进纸箱或布袋,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衣物在邮寄过程中被雨水淋湿。此时不要把纸箱或袋子封口,因为邮局要查看里面的东西;
4)扛到邮政局,接受检查;
5)购买包裹单,5毛,包裹单要绿色的,最便宜又实用(邮局人员往往会问你要寄快件还是普通包裹,寄快件不实用费用也高),用力填上地址;
6)把袋子封好(邮局会有针线提供缝袋子封口),写上地址;
7)可以选择保价,1元可保100元的东东(这个也可不用的)
8)看目的地的远近,每公斤收费是2块-4块钱。
9)可以在包裹里放上有你回邮地址的明信片并贴上邮票,这样对方收到你的包裹就会把明信片给你寄回来,你就能够知道你的包裹到达对方没有
以下地址都可接受,希望大家献献爱心
广西东兰助学点需要大量文具图书及小学生的衣物--联系人东兰县团委书记韦兴昌。
需要:文具,图书等,小学生的衣服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团委办公室
邮编:547400
联系人:韦兴昌
拉萨市林廓北路拉萨中学对面雪域幸福茶馆(德吉孤儿院)
需要:6-11岁孩子的鞋子、衣服
邮编:850000
地址:西藏拉萨市林廓北路拉萨中学对面雪域幸福茶馆(德吉孤儿院)
联系人:达珍院长
联系电话:0891-6862710 13989010358
青海省称多县老干部局 需要:7-16岁儿童秋冬衣物
地址:青海省称多县老干部局
邮政编码:815100
联系人:卓德
电话:0976—8861865
四川阿坝州阿坝县藏文中学
需要:不限大人小孩,所有旧衣物
邮编:624000
地址:四川阿坝州阿坝县藏文中学
联系人:确旦老师
EMAIL:chokdan@hotmail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中心校
需要:6-14岁孩子的衣服,鞋子,书籍,学习用品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中心校
邮政编码:617213
学校电话:0812-8120523
联系人:周在玉(校长)周勇(副校长)
云南怒江贡山县自然保护局
需要:不限大人小孩,贫困村民能用的一切衣服物品
邮编:673500
地址:云南怒江贡山县自然保护局
联系人:和正军
联系电话;0886-3513288
E--mail是:piaxy9@yahoo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降扎乡中心小学
需要:小学生衣物,书籍,文具等
邮编:624502
地址: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降扎乡中心小学
联系人:罗介主任
甘肃省民乐县的中小学生
需要:6到16岁中小学生衣物,书籍,文具等
邮编:734500
地址:甘肃省民乐县民政局
联系人:李浩学
联系电话:0936-4421349 13919741982
邮编:734500
地址:甘肃省民乐县团委“西部计划管理项目办公室”
联系人:马小强
联系电话 : 0936-4421543 13919741978
云南省凤庆县三岔河中学图书室
需要:不限大人小孩,衣物,图书,文具等,大量需要图书
联系地址:云南省凤庆县三岔河中学图书室
邮编:675905
联系人 :李言
电话:0883-4870187
QQ:107082696 (爱心图书室)
E-mail:107082696@163
嘎曲卡瓦爱心助学驿站
需要:课外读物、文具、体育用品、比较厚的外套、毛衣等可以御寒的衣物。
地址: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宣传部
姓名:贡波华清(收)
邮政编码:624400
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中区卫生院
需要:不限,任何适合农村生活用的一切物资
邮编:627350
地址: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中区卫生院
姓名:冯丹
四川省松潘县藏文中学
需要:适合中学生的衣服,校服、运动服、运动鞋之类(裙子之类不要了),还有就是需要课外读物和学习用品,比如学习磁带,文体用品都可以的
邮编:623300
地址:四川省松潘县藏文中学
姓名:吴穷老师
甘肃省会宁县杨集乡邢坪村石岔社柳岔小学
需要:学习用具,笔,本,课外书,小学生工具书(如新华字典),
或者乡村教师能用的汉英词典,英语学习磁带,旧电脑等等有意义的东西。
邮政编码:730713
邮政地址:甘肃省会宁县老君坡乡 柳岔小学(收)
或者:甘肃省会宁县老君坡乡中心校 刘承祥老师(收)转柳岔小学
或者:甘肃省会宁县老君坡乡中心校 王军强老师(收)转柳岔小学
四川省古蔺县石宝镇高家中心校
需要:6-12岁小学生的衣服,鞋子,文具,书籍等
邮编:646503
地址:四川省古蔺县石宝镇高家中心校
联系人:刘万海
电话:0830-7252028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
需要:对中小学生有利的益智类图书,文具,教学用品,衣服等
邮码:677504
地址: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勐简中学
姓名:成美丽
还有其他地址,一个个的来吧.呵呵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邮编是多少
四川 绵阳 邮编:621000
自己比较一下吧:
四川省 各县、市、区长途电话区号和邮政编码表
市、县、区名 长途区号 邮政编码 市、县、区名 长途区号 邮政编码
成都市 028 610000
锦江区 028 610000 青羊区 028 610000
金牛区 028 610000 武侯区 028 610000
成华区 028 610000 龙泉驿区 028 610100
青白江区 028 610300 新都区 028 610500
金堂县 028 610400 双流县 028 610200
温江县 028 611100 郫县 028 611700
大邑县 028 611300 蒲江县 028 611600
新津县 028 611400 都江堰市 028 611800
彭州市 028 610000 邛崃市 028 611500
崇州市 028 611200
自贡市 0813 643000
自流井区 0813 643000 贡井区 0813 643020
大安区 0813 643010 沿滩区 0813 643030
荣县 0813 643100 富顺县 0813 643200
攀枝花市 0812 617000
东区 0812 617000 西区 0812 617000
仁和区 0812 617000 米易县 0812 617200
盐边县 0812 617100
泸州市 0830 646000
江阳区 0830 646000 纳溪区 0830 646300
龙马潭区 0830 646000 泸县 0830 646100
合江县 0830 646200 叙永县 0830 646400
古蔺县 0830 646500
德阳市 0838 618000
旌阳区 0838 618000 中江县 0838 618300
罗江县 0838 618500 广汉市 0838 618300
什邡市 0838 618400 绵竹市 0838 618200
绵阳市 0816 621000
涪城区 0816 621000 游仙区 0816 621000
三台县 0816 621100 盐亭县 0816 621600
安县 0816 622650 梓潼县 0816 622150
平武县 0816 622550 江油市 0816 621700
广元市 0839 628000
市中区 0839 628000 元坝区 0839 628000
朝天区 0839 628000 旺苍县 0839 628200
青川县 0839 628100 剑阁县 0839 628300
苍溪县 0839 628400
遂宁市 0825 629000
船山区 0825 629000 安居区 0825 629000
蓬溪县 0825 629100 射洪县 0825 629200
大英县 0825 629300
内江市 0832 641000
市中区 0832 641000 东兴区 0832 641100
威远县 0832 642450 资中县 0832 641200
隆昌县 0832 642150
乐山市 0833 614000
市中区 0833 614000 沙湾区 0833 614900
五通桥区 0833 614800 金口河区 0833 614700
犍为县 0833 614400 井研县 0833 613100
夹江县 0833 614100 沐川县 0833 614500
峨边彝族自治县 0833 614300 马边彝族自治县 0833 614600
峨眉山市 0833 614200
南充市 0817 637000
顺庆区 0817 637000 高坪区 0817 637100
嘉陵区 0817 637500 南部县 0817 637300
营山县 0817 637700 蓬安县 0817 637800
仪陇县 0817 637600 西充县 0817 637200
阆中市 0817 637400
眉山市 0833 620000
东坡区 0833 620000 仁寿县 0833 620500
彭山县 0833 620800 洪雅县 0833 620300
丹棱县 0833 620200 青神县 0833 620400
宜宾市 0831 644000
翠屏区 0831 644000 宜宾县 0831 644600
南溪县 0831 644100 江安县 0831 644200
长宁县 0831 644300 高县 0831 645150
珙县 0831 644500 筠连县 0831 645250
兴文县 0831 644400 屏山县 0831 645350
广安市 0826 638500
广安区 0826 638550 岳池县 0826 638300
武胜县 0826 638400 邻水县 0826 638500
华莹市 0826 638600
达州市 0818 635000
通川区 0818 635000 达县 0818 635000
宣汉县 0818 636150 开江县 0818 636250
大竹县 0818 635100 渠县 0818 635200
万源市 0818 636350
雅安市 0835 625000
雨城区 0835 625000 名山县 0835 625100
荥经县 0835 625200 汉源县 0835 625300
石棉县 0835 625400 天全县 0835 625500
芦山县 0835 625600 宝兴县 0835 625700
巴中市 0827 636600
巴州区 0827 636600 通江县 0827 636700
南江县 0827 635600 平昌县 0827 636400
资阳市 0832 641300
雁江区 0832 641300 安岳县 0832 642350
乐至县 0832 641500 简阳市 0832 641400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0837 624000
汶川县 0837 623000 理县 0837 623100
茂县 0837 623200 松潘县 0837 623300
九寨沟县 0837 623400 金川县 0837 624100
小金县 0837 624200 黑水县 0837 623500
马尔康县 0837 624000 壤塘县 0837 624300
阿坝县 0837 624600 若尔盖县 0837 624500
红原县 0837 624400
甘孜藏族自治州 0836 626000
康定县 0836 626000 泸定县 0836 626100
丹巴县 0836 626300 九龙县 0836 616200
雅江县 0836 627450 道孚县 0836 626400
炉霍县 0836 626500 甘孜县 0836 626700
新龙县 0836 626800 德格县 0836 627250
白玉县 0836 627150 石渠县 0836 627350
色达县 0836 626600 理塘县 0836 624300
巴塘县 0836 627650 乡城县 0836 627850
稻城县 0836 627750 得荣县 0836 627950
凉山彝族自治州 0834 615000
西昌市 0834 615000 木里藏族自治县 0834 615800
盐源县 0834 615700 德昌县 0834 615500
会理县 0834 615100 会东县 0834 615200
宁南县 0834 615400 普格县 0834 615300
布拖县 0834 615350 金阳县 0834 616250
昭觉县 0834 616150 喜德县 0834 616750
冕宁县 0834 615600 越西县 0834 616650
甘洛县 0834 616850 美姑县 0834 616450
雷波县 0834 616550
邮编:471000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洛阳市西部,北临黄河,与河南省济源市及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宜阳县接壤;西与渑池县及义马市为邻;东与孟津县及洛阳市毗连。地处北纬34°36′至35°05′,东经111°53′至112°19′之间。 总面积1160平方千米。总人口49万人(2003年)。邮编:471800代码:410323区号:0379拼音:Xin'an Xian。
新安历为九朝古都洛阳畿地和西方门户,地扼函关古道,东连郑汴,西通长安,自古为中原要塞,军事重地。当代,陇海铁路及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更成为连接祖国西北、华东及华北间的重要通道。
新安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河谷川地等各类地形齐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综观全貌,黄河横于北,秦岭障于南,中间四山(荆紫山、青要山、邙山、郁山)夹三川(青河川、畛河川、涧河川)。总的特征是:“山高,岭多、河谷碎,七岭、二山、一分川”。
新安山地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新安渑池交界地区,包括曹村、石井、峪里3个乡的大部分。这里群山绵亘,峰峦重叠,岩石裸露,沟谷幽深。多为石质中、低山区,一般海拔700~1000米,最高点海拔1384.7米。山地总面积222.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9.2%。
荆紫山新安丘陵为全县主要地形,分布于涧河南北二岭及畛河北岸等广大地区。这里岭坡连绵,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切割严重,多为黄土覆盖。一般海拔300~400米。面积833.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8%。
新安境内自北向南有黄河、青河、畛河、金水河、涧河等主要河流,其沿岸均有河谷川地分布。这里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为农作物主要产区。除涧河岸川平地较为宽阔外,其余河谷均比较狭窄,一般海拔200~300米,川平地面积104.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黄河、畛河川平地现大都被小浪底库区蓄水所淹没。
全县土地总面积1160.3平方公里,折合174.05万亩,人均土地3.57亩。耕地多分布在海拔200~400米的地带,总面积52.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4%,全县人均耕地1.1亩,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安县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太阳辐射、地形地势和季风影响,各种气象因素变化明显,四季分明。可以用四句话加以概括:“春季少雨天干旱,夏热雨大伏旱多,秋高气爽寒来早,冬冷风多雨雪少”。境内气候的突出特点是:光热资源充足,潜力大,降水时空分配不均,以干旱为主的灾害性天气时常出现。
由县城至周围各县、市的距离
正东:距洛阳市郊区界21.5公里,距洛阳市(老城)35公里;
正西:距渑池县及义马市界17.5公里,距渑池县城41公里,距义马市27公里;
正南:距宜阳县界12.5公里,距宜阳县城25公里;
正北:距黄河(与济源界)35公里,距济源县城72.5公里;东南:距洛阳市界20公里;
东北:距孟津县界25公里;
西南:距宜阳县界15公里;
西北:距黄河(与垣曲界)55公里,至垣曲县城约90公里。按铁路里程计:县城东距洛阳28公里,距省会郑州152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847公里。
新安历史
新安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实物为证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秦时置县推算,迄今也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华夏文化。相传黄帝、炎帝曾在这一带活动,因而人们又称新安为“表里山河”、“帝王之乡”、“华夏之祖”、“炎帝之根”。境内有多处仰韶文化遗址,有著名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大的墓志铭博物馆——千唐志斋,还有汉函谷关、王乔洞、洞真观等人文景观。“诗圣”杜甫《三吏三别》中的《新安吏》就是写于新安,也许诗人不会想到,自己饱含酸楚的一笔竟成为今日繁华的映衬和烘托。
千唐志斋据史书记载:新安置县于秦时,取新治安宁之意。隋置谷州,因县境有谷山。1936年复新安县名。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代因之,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改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大业初省东垣入新安,唐贞观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唐宋以来长期属河南府(或路),直至清末。民国初,属河洛道,以后道撤,直属省辖。建国后属洛阳专区,现为洛阳市辖县。
2000年,新安县辖5个镇、8个乡。分别为城关镇、石寺镇、铁门镇、磁涧镇、五头镇;石井乡、仓头乡、北冶乡、曹村乡、正村乡、南李村乡、西沃乡、峪里乡。
2005年,新安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峪里乡,其行政区域划归石井乡管辖,石井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西沃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北冶乡管辖,北冶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庙头乡,其行政区域划归铁门镇管辖,铁门镇政府驻地不变。(河南省民政厅虽曾批准过新安县设立庙头乡,但实际上庙头乡并未正式成立。)
截至2007年12月1日,新安县辖5个镇、6个乡:城关镇、石寺镇、铁门镇、磁涧镇、五头镇;石井乡、仓头乡、北冶乡、曹村乡、正村乡、南李村乡。
先民们刀耕火种的顽强,黄帝铸鼎祭天的虔诚,老子骑青牛入关的超然,杨仆移取函关的豪壮,杜甫忧国忧民的长叹,化鲤讲学的谦谦风范,张钫、康有为蛰庐煮酒品茗、纵论天下的朗朗风神,更有陈谢兵团冰桥飞渡、决荡中原的雄师劲旅;黄帝密都青要山,道教圣地荆紫山、烂柯山、扼要踞险的汉函谷关、石刻唐书千唐志斋天地悠悠,风云激荡,沐紫气、披秦月、抚汉垛、谒北魏石窟、品唐风宋韵在新安大地上,掬一捧水,就能聆听到一段动人的故事;抓一把黄土,就能感触到历史脉搏的律动。新安窑,属钧窑系,烧瓷时间历经宋金元三代,所烧器皿有盘、碗、炉、瓶、罐等,以盘、碗占绝大多数。
行政区划
新安县辖5个镇、6个乡:城关镇、石寺镇、五头镇、磁涧镇、铁门镇、石井乡、仓头乡、北冶乡、曹村乡、正村乡、南李村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城关镇
2006年,辖6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东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中街居委会、城关居委会、江庄村居委会、暖泉居委会、北关村、河南村、上河村、南庄村、寨湾村、厥山村、大章村、王庄村、马沟村、陈湾村、宋村、石庙村、后峪村、塔地村、牌楼村、林庄村、古路村、杨岭村、上杨村、王沟村、西高村、东高村、尤坟咀村、赵沟村、安乐村、刘村、火虫驿村。
石寺镇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石寺村、磨五村、李村、芦家沟村、蒿子沟村、西沟村、孟庄村、谷堆村、高庄村、林岭村、窑院村、上灯村、下灯村、渠里村、贾沟村、西沙村、北岭村、胡岭村、轸河新村;~400_长城铝业公司洛阳铝矿居委会、~401_义煤集团新安煤矿居委会。
五头镇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五头村、河北村、仝沟村、蔡庄村、马头村、独树村、大洼村、尚庄村、孙家坡村、二郎庙村、寨前村、王府庄村、仓上村、庙上村、马荆扒村、梁村、亮坪村、胡沟村、包沟村、寺上村、北沟村、神堂村、小庄村、党家沟村、胡张沟村、官岭沟村、望头村。
磁涧镇
2006年,辖31个村委会:南窑村、掌礼村、柴湾村、礼河村、下元村、奎门村、赵洼村、八里村、尤彰村、杨镇村、游沟村、侯沟村、八陡山村、兰洼村、杨家洼村、东皇村、申洼村、陈古洞村、前洼村、岭东村、寺沟村、闫湾村、李子沟村、姚家岭村、石人洼村、小河口村、江沟村、五里岭村、黄洼村、龙渠村、梨园村。
铁门镇
2006年,辖31个村委会:铁门村、玉梅村、沟头村、西蔡村、芦院村、韩都村、庙头村、龙涧村、崔家庄村、董沟村、云顶村、薛村、高沟村、高平村、槐林村、东窑村、省庄村、辛庄村、盐仓村、克昌村、土古洞村、老君洞村、蔡东村、陈村、刘河村、南高庄村、晁村、杨树洼村、后刘岭村、刘杨村、郭沟村;~400_洛阳黄河水泥集团居委会、~401_洛玻集团砂岩矿居委会。
石井乡
2006年,辖29个村委会:石井村、莲花村、潭上村、前口村、山头村、南腰村、印头村、庙上村、井沟村、元古洞村、太平庄村、黑扒村、胡庄村、沙沃村、杨家庄村、龙潭沟村、寺坡山村、五顷村、拴马村、介庄村、庄头村、安里村、郭洼村、西岭村、岱眉村、南沟村、东山底村、王家沟村、峪里村。
仓头乡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养士村、王村、东岭村、郭庄村、河西村、南街村、孙都村、黄洼村、东沟村、寨上村、张村、曲墙村、庙东村、中沟村、赵沟村、范沟村、云水村、新仓村、河窑村、陈湾村。
北冶乡
2006年,辖32个村委会:柿树岭村、滩子沟村、马行沟村、张官岭村、核桃园村、北冶村、甘泉村、岭后村、贾岭村、裴岭村、骆岭村、刘黄村、刘沟村、元门村、关址村、碾坪村、杨沟村、涧沟村、王岭村、望古垛村、仓西沟村、平王村、安桥村、东沟村、下坂峪村、石山村、西地村、崔沟村、五元沟村、高庄村、三王庄村、竹园村。
曹村乡
2006年,辖23个村委会:曹村、纸房村、下村、圪塔村、小沟村、山查村、老庄岭村、田岭村、山碧村、仓田村、田园村、岸上村、城崖地村、大扒村、前河村、黄北岭村、石板岭村、庙岭村、马尾岭村、袁山村、小寨岭村、北庄村、二玉村。
正村乡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正村、北上庄村、北岳村、中岳村、南岳村、许洼村、北王庄村、石泉村、北沟村、西沟村、后地村、古村、金溪村、东郭峪村、西郭峪村、刁嘴村、太平村、十万村、白墙村、上坡村、西白村。
南李村乡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南李村、刘邦村、懈寺村、郁山村、下坂峪村、赵峪村、晁庄村、南林庄村、南郭庄村、南张村、仙桃村、陈屯村、马沟村、王坟村、石渠村、苏屯村、韦庄村、挂沟村、李沟村、任窑村、铁李村、窑场村、江峪村、十里村、江村、孙洼村、梭罗村、东花沟村、荒坡村、花沟村。
洛新工业园
2006年,辖5个村委会:孝水村、寒鸦村、老井村、何庄村、磁涧村。
县城一角2003年全县总人口484107人,全县平均人口密度为418人/Km2。2003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其中农业人口382449人,占总人口的79.00%,非农业人口101658人,占总人口的21.00%。全县城镇人口为101658人,占总人口的21.00%。其中县城关镇镇区人口80122人、铁门镇镇区人口6043人、石寺镇镇区人口8359人、磁涧镇镇区人口4303人、五头镇镇区人口2831人。
2004年全县总人口49.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16万人,农村人口为38.82万人,城镇化率为24.4%。2004年比上年净增6657人,根据新安县计划生育部门提供的规划期末人口预测,2005—2010年综合增长率在0.84%,2011-2020年综合增长率在1.35%,预计2010年末县城镇人口为24.5万人,2020年县城镇人口为32万人;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将达到62.65万人,2020年末总人口为73万人。
2021年4月,新安县上榜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第12名。
2021年1月,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达标县(市、区)名单出炉,新安县上榜。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新安县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新安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新安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河南片区)。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新安县榜上有名。
2020年3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9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新安县位列第32名。
2019年3月,新安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冀豫片区)。
2017年12月,新安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