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18号到清华要多长时间?

答案 公交线路:地铁4号线大兴线,全程约15.9公里 大约50分钟1、从西城区太平桥大街18号丰融国际步行约1.0公里,到达灵境胡同站2、乘坐地铁4号线大兴线,经过12站, 到达圆明园站3、步行约880米,到达清华大学驾车路线:全程约11.3公里 大约25分钟起点:西城区太平桥大街18号丰融国际1.从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18号到清华要多长时间?

公交线路:地铁4号线大兴线,全程约15.9公里 大约50分钟

1、从西城区太平桥大街18号丰融国际步行约1.0公里,到达灵境胡同站

2、乘坐地铁4号线大兴线,经过12站, 到达圆明园站

3、步行约880米,到达清华大学

驾车路线:全程约11.3公里 大约25分钟

起点:西城区太平桥大街18号丰融国际

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沿太平桥大街行驶490米,过左侧的恒奥中心B座约240米后,左后方转弯进入阜成门内大街

2.沿阜成门内大街行驶670米,朝西二环/官园桥方向,右转进入阜成门桥

3.沿阜成门桥行驶2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阜成门北大街

4.沿阜成门北大街行驶70米,直行进入阜成门北大街

5.沿阜成门北大街行驶80米,稍向右转进入二环

6.沿二环行驶1.7公里,过西直门桥,朝北三环/学院路/北京北站/西直门公交枢纽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西直门桥

7.沿西直门桥行驶50米,过西直门桥约300米后,直行进入西直门北大街

8.沿西直门北大街行驶1.5公里,过明光桥,直行进入西土城路

9.沿西土城路行驶2.0公里,过学知桥,直行进入学院路

10.沿学院路行驶50米,过学知桥,直行进入学院路

11.沿学院路行驶270米,稍向右转进入学院路

12.沿学院路行驶290米,过学院桥,左转进入北四环中路辅路

13.沿北四环中路辅路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北四环西路辅路

14.沿北四环西路辅路行驶140米,过保福寺桥,右转进入中关村东路

15.沿中关村东路行驶960米,过右侧的东升大厦C座约80米后,到达终点

终点:清华大学

4月16日 22:54 如何写诗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源、始末的。诗歌并不例外。如所周知,诗是一种可以歌咏的 韵文。诗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起源于劳动。它是为协调劳动节奏而产生的。最初的诗 歌,是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旧诗起初也是如此。

在文学史上,一般提到旧诗,都把它分为两种体裁,即"古体诗"和"近体诗"。 这所谓古体诗和近体诗,并不完全是以时代而划分的,那只是一种体裁的叫法。大家不 要在字义上引起误会。至于新诗,即白话文的自由诗,不在旧诗之列,也不要误会它是 近体诗。

所谓近体诗(又称近体诗,那是古人的叫法),这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们由齐、 梁时代的"新体诗"开始由不大讲究规律的诗格,转入极度讲究的了。诗人沈约在这一方 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论,首先就奠定了律诗的基础。初时只限于五言,七言是由唐代 人所创造的。

律诗和绝句是近体诗的两大部分。如果明了律诗的格律,绝句也可以了然;因为绝句是 随着律诗而来的。

律诗的格律也分五言、七言,是一种每首八句的诗体。它们由一定的平仄和对偶,有和 谐的音节,有整齐的章句。作者不能自由地逾越其范围和限制。

所谓平仄,就是每一个字,都有平、上、去、入四声之分。不属于平声的,就是仄声。 关于这,我们下面再作详谈。律诗、绝句每一句都受固定的平仄的限制。

所谓对偶,就是律诗中间四句,必须再字面上成为排偶一对对子,相对成为两联。首尾 四句不排。三、四两句,称为"前联"或"颔联";五、六句,称为"后联"或"颈联"。这些对 句,好比门的双扉,车的两轮,凡是虚字和实字,均须铢两悉称。有意对、事对、正对? 反对、方法很多,这里不妨先举白居易一首题为《草》的五言律诗来看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从这首诗不难看出,第三、四句是一幅对子;第五、六句又是一幅对子。但开头和结尾 两句都不用对仗。

至于平仄呢?下面我们先来弄清"四声",再谈律诗、绝句怎样运用这些平仄。

四声和平仄

我们已经说过,写旧诗,特别是格律严谨的律诗、绝句,必须遵守固有的平仄限定。 什么叫做平仄呢?对声韵有点常识的,当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完全没有留意过这一 方面的话,那就大有说明一下的必要了。所谓平、仄,那就是每一个字的平声和仄声。 怎样才叫平声,又怎样才叫仄声呢?原来中国自东晋以后,人们做诗作文,都非常讲究 声调。齐朝的周颙和梁朝的沈约,都在这一方面著有专书,把每一个字的声调,调为 平、上、去、入四声。

举一个例子来说,"方"为平声;"袄"为上声;"放"为去声;"霍"为入声。

除平声之外,上、去、入三声,都属仄声。但要知道,平声本身也有"阴平"和"阳平"之 分。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至于上、去、入三声,却是没有阴阳之分的。

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字的音调,都有阴平、阳平、上、去、入(简称阴、阳、上、去、入)之分;每一个字,要不属于平声,便属于仄声(即上、去、入)。比如:“阴”字,本身就是阴平;“阳”字是阳平,“上”字是上声;“去”字是去声;“入”字是入声。如果把这四声调熟,那么,是很人容易就能辨别出每一个字是属平属仄的。这里不妨再举几个例,以便对这方面陌生的读者,可以藉此将四声调熟一些,请看下面:

因(阴)、忍(上)、印(去)、一(入);

人(阳)、忍(上)、印(去)、日(入);

金(平)、敢(上)、禁(去)、急(入)。

把四声调熟,分出那一字是平声,那一字是仄声,这样,我们才可以谈这些平仄再旧诗中是如何被安排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这些规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长短,对偶的工整,等等。现在,先说平仄。

律诗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如写五言,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些平仄,共八句。一般学做旧诗的人,都先要把它念熟。但这并不困难。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第一,这八句中,事实上是两组。开头的四句,自成一组;后边四句,只是重复一次吧了,所以,只要记四句便够了。第二,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第三,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二、三两句,一定是仄声开始的。第四,正常的平仄定式,每组除第三句,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但是,上列一式,却有变体。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那么,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上列的一种,是用平声起头的格式;但另有一种是用仄起的,其定式如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也可用“仄仄平平仄”来开始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就只有这两种,加上首句的变化,成为四式。但是,当你熟读了第一种之后,知道第二种是变式,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念起来,都市差不多的。

至于这些平仄,怎样和诗句配合呢?

现在举一个例子来参看一下。这是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不妨把这首诗所用的平仄格式再抄一次,看看它是否完全依照这平仄的格式,便是我们前面所谈的第一种: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的平仄,当然是合乎这个格律的。但如果你逐个字地来对一对,不难会发觉第三、第七和第八这三句,有些和格律不符。例如第三句的“一”字,应为平声,现在却是仄声,整句就要变成“仄仄仄平仄”;第七句的“挥”字和“兹”字也不合,应仄而平,应平而仄,变成了“平仄仄平仄”;最后一句的“班”字也不对,应仄而平,成为“平平平仄平”了。

这些不符平仄之处,是不是诗人不小心,下笔有误呢?抑或是在遣词用字时,找不到更适宜的,因此就将就一下算数呢?

不。要知道,律诗也好,绝句也好,在谈平仄的时候,是有这么一条规律的,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每句凡第一、三、五这几个字,即使跟原有的平仄格式不对也不算错;但第二、四、六,却一定要严守格律,不能弄得应平而仄,或应仄而平的。

这首诗因为是五言,所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试看看全诗那三句不协平仄的字,不是在每句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上么?

前面所举出的李白那首《送友人》,第一句“青山横北郭”,跟以后的句子是不押韵的。这种句式,在谈平仄的开始时,我们已经提到过了。

现在,再举一首,是由第一句开始便押韵的,这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诗押的是庚韵,跟李白那首《送友人》一样。可是由第一句起,便开始押韵了,这因为它采用的是这一平仄格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如果要温习一下这些平仄格式,拿这和上面所举出的例子来参照对看,杜甫这首五言律诗,只有第三和第七句的起首一字外,全诗的平仄,都是绝对依照规格的。至于第三、七句起首这个字,当然是运用“一、三、五不论”这个原则了。

人们说,杜诗格律严谨,这不仅指他的笔法、意境而言,并且和他的格律有关的。试看,这首诗的对仗是多么工整,而平仄又多么谨守不易,所以,读来声调铿锵,不同凡响。

要学好平仄,这里不妨再提供一个窍诀:多选几首平仄和原格律一字不易的好诗,熟读到能够背诵,以后写诗时,便在心里有一个范本,不怕有错;也不必老念着“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这一套了。有些旧诗的范本如《唐诗三百首》,在每一首诗的文字旁边,都标点有平仄符号的,那是平声用圈(o);仄声用点(.)。找一本这样的范本来看看,这对于初研平仄的人,是很有帮助的

七言律诗的平仄

七言律诗,跟五言律诗,都是在唐代时,才大未流行的。而且,七言在后来,树林上还比五言为多。在唐代以前,五言诗已大为普遍,而七言的古诗也甚少。这可见事物是由无到有,以及不断向前发展的。

说到七言律诗的声调、平仄,大致和五言律诗差不多。前人说,五言出于四言,现在我们也可以说,七言出于五言。试看只要在五言律句的每句上面加上两个字,便成为七言了。举个例子,比如五言是“仄仄仄平平”,若加二字,便成“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是“平平平仄仄”,若加二字,即成“仄仄平平仄仄仄”。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公式,凡是平声开始的句子,加上两个;反之,仄声开始的却加两个平声。现在将七言律诗的两种平仄公式,分举如下。

平起定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拿这定式和五言的参照一下,不是很明显地表示出,它是由五言发展而来的吗?它一样遵守着“平起平收”的规律。此外,这一式如首句不押韵,同样可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现在再拿两首唐人的七律来作实例参看。

这是刘长卿的《长沙过贾宜宅》。平仄如上面的定式,首句开始押韵: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再看元稹的《空悲怀》。平仄虽用的是上面的定式,但首句不押韵,所以,第一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七言律诗,除了上面所举出的一种“平起平收”的定式之外,一如五言律诗一样,也有另一种“仄起平收”的定式。这里且把它抄下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用这一式,首句不押韵的话,应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现在也举两首唐诗作实例,不妨以此来比对一下。这是杜甫的《蜀相》,平仄就是用上面的定式,并且一开始押韵: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但他另一首也是咏叹诸葛孔明的《咏怀古迹》,虽用同样的平仄,首句以“仄仄平平平仄仄”,这句一般是不算协韵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上面所举的各实例,如果你小心核对,发觉其中个别的字,若有不合平仄之处,那也不能算错的;因为你别忘记我们曾提到过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律。关于律诗的平仄,五言的也好,七言的也好,到此可以告一个段落。但是,这只是一般的规律和方式,此外,还有许多特殊和值得一谈之处。以后,我们谈过了绝句之后,还要回过头来,再一一作更详细的谈论和指出的。

相同字、下三连、孤平

什么又叫做相同字、下三连、孤平呢?

相同字,这比较易于解释。比如《黄鹤楼》中开头那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每句都有一个“黄鹤”重复,这不是相同字吗?

在古诗中,以相同的字,相同的词,甚至相同的句来表现,并不出奇。那不特不算不妥;而且,诗人还王往往要让某些字或词,在诗中重复几次,以求取得明确的意思,或者加强其气势哩!翻开最古的诗集《诗经》,便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比如: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诗经》如此,其他的民歌也如此。我们可以再看两首:

《沧浪之水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采莲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渔戏莲叶东,渔戏莲叶西,

渔戏莲叶南,渔戏莲叶北!

但这种写法,在唐以后的近体诗中,已经没有;就是盛唐诗人所写的古时,也没有这类句法和大量重复的字、词、句了。

在古时中,可以大量运用的字、词、句,而在律诗、绝句中,却引为禁忌,这不单是诗风的问题,主要是古人用语简单,而古诗大半又是源于民歌民谣,口语化得多。近体诗已成为文人笔下的文艺作品,自然是要字斟句酌了。

也许有人说,除了《黄鹤楼》一诗外,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不是一开始也有相同字吗?它开头的两句便是:“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一句中便有两个“凤凰”,这岂非比之《黄鹤楼》更为甚?但要知道李白此作,是刻意模仿《黄鹤楼》,而且要与它争胜的。

除此之外,在唐以后的律、绝诗中,实在是很难找到了。尤其是协韵(即押韵脚)的字,更不能相同;因为一旦相同,读来便不够铿锵了。

除此之外,在唐以后的律、绝诗中,实在是很难找到了。尤其是协韵(即押韵脚)的字,更不能相同;因为一旦相同,读来便不够铿锵了。

我们已经谈过,律、绝虽受一定的平仄格律限制,但是,一般仍有一个通融的规律,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即单数的字,无论在七言、五言中,都可以变通,不必一定严守平仄,但双数的字则否。比如:“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在写诗时,诗句的平仄可以变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也行的。这样的句子很多。然而,可不可以一下子变为“仄平平仄平平平”呢?这诗把一、三、五三个字的平仄都变了。但那却是不许可的;因为这句最后三个字,却一连用平声,读来极不顺口。不过,《黄鹤楼》的第四句:“白云千载空悠悠”正是如此。那是例外的例外。应该知道:无论是平声也好,仄声也好,都不可以在句末一连三个出现的。只要多读一下前人的诗,便知道了。至于说到孤平,那就是在每一句中,单独一个平声字被夹在句子里,如:“仄平仄仄仄平平”,这也是不行的。但《黄鹤楼》却有这种句子,所以又是特别的例外。

以前,我们谈律诗、绝句的格式时,曾经指出过一些记忆那些平仄的窍诀。如果更具体地来说,这就是前人们在做诗时所常提到的“黏”“对”法。

什么叫做“黏”和“对”呢?

先举一个平仄的格式(仄起定式)为例:

仄仄(起)仄平平,平平(对)仄仄平,

平平(黏)平仄仄,仄仄(对)仄平平。

仄仄(黏)平平仄,平平(对)仄仄平,

平平(黏)平仄仄,仄仄(对)仄平平。

细看上述的平仄格式,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两个规则,即“对”和“黏”。所谓“对”,就是由第二句起,每句的第二字、第四字(如系七言,第六字也照此规律),必须和上句的第二、四字的平仄相反。比如,现在这个格式的起句第二个字是仄声,接着的第二句第二个字,便要用平声来和它“对”了。同样,同一格式的起句第四个字是平声,那么第二句的第四个字,便要用仄声来对。

所谓“黏”呢?那是每句的第二、四个字(如系七言,第六字也照此规律),必须与上句的平仄黏连相同。比如,现在这个格式的第二句第二字是平声,那么,第三句第二字,也必须是平声。四、六等字类推。

如果应黏反对,或应对反黏呢?换言之,应仄而用平,应平而用仄呢?这就叫做“拗”了。

为什么“黏”“对”之法,只以二、四、六字为标准呢?这诚如我们以前谈过,一、三、五等字,是可以通融变化的。

“失黏”和“失对”

我们既然明白了什么叫做“黏”,什么叫做“对”,这不特在做起律诗和绝句来,不会出现拗声,违反平仄格律;而且,在记忆这些平仄的格律的时候,也容易得多。为什么呢?记忆的窍诀是这样的:

当念出第一句,即起句的平仄之后,第二句便立刻用“对”,而第三句用“黏”,第四句又用“对”。这样一“对”一“黏”相间,无论是八句的律诗也好,四句的绝句也好,只要记住每句的二、四、六字,都要符合“对”和“黏”的方法,平仄自然不会错了。

在近体诗中,律诗和绝句,都必须遵守这“对”、“黏”的平仄规律。否则,违反法则,便叫“失对”和“失黏”(“失黏”也有人叫做“失严”)。特别在做律诗的时候,这规律犹应严格遵守。

不过,唐代诗人作品中,也偶有“失对”的。至于“失黏”的更多。 这里举一个“失黏”的例子: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首诗,按格律,既然起句第二字是平声,第二句第二字用仄声来“对”,这没有错;但第三句第二字就该用仄声来“黏”了,可是这里却用了平声,连第四句也随之错了。整首诗只有“对”,而没有“黏”,故叫“失黏”。

这种错失,在古人也许是有意的,但新学者做诗时,是最常犯的。所以要特别留意,不要拿古人的例外的作品,为自己辩护。

近体诗的“拗救”

我们已经谈过,在近体诗中,对于平仄的运用,是有一定格式的。如果应平而仄,或应仄而平,谓之“拗”。

本来,既有“一三五不论”的例,那么,凡在“不论”的情况下,拗了也可以不去管它。但有些作者,为了声调悦耳起见(因为句中的平仄一旦有拗,读来便不顺口。诗歌的起源和音乐有绝大关系,所有的平仄格式,都是具有音乐性的),既在一三五之处拗了,便索性在对句的一三五处再拗一下,这就叫做“拗救”。拗救之法,至少有如下数种。

先看第一种。比如,七言出句(即起句)第一字,该仄而用平;则对句(接着的一句)第一字该平反而用仄:

闲遣青琴飞小雪;自看碧玉破甘瓜

“闲”字应仄而平;因此“自”字应平反而用仄。这种“救”法,叫对句相救。

再看第二种。比如,第三字应仄而拗为平;那么,本句的第一字便将该平而拗为仄了。如不救,就会出现三个平声,读来不悦耳,试看:

夕阳城外角偏愁,

原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现改为“仄平平仄仄平平

更吹羌笛关山月。

原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现改为“仄平平仄平平仄”。

至于五言出句第三字或七言出句第五字拗了,就常用对句相救。如: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上句“仄仄平平仄”,现改为“仄仄仄平仄”;下句“平平仄仄平”,现改为“平平平仄平”。

雨中草色绿勘染;江上桃花红欲燃。

上句“平平仄仄平平仄”,现改为“仄平仄仄仄平仄”;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现改为“平仄平平平仄平”。

上次,我们所谈道的近体诗“拗救”法,那些已谈过的例子,一般是可救可不救的;因为在整个句子中,只有一个字拗了的时候,而且是在一三五之列,即使不救,那影响也不大,这不算违格律。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之下,如果拗了一个字,那怕它是在一三五之列,也必须救。那救法,一为本句自救,例如:

欲归翻旅愁,

本为“平平仄仄平”,现改为“仄平平仄平”。

酌酒与君君自宽,

本为“仄仄平平仄仄平”,现改为“仄仄仄平平仄平”。

为什么这两句必须用本句自救呢?这道理如下:我们试看第一例,如把它写作“欲归泛旅愁”,那会怎么样呢?照格律而言,虽是没有问题的;但读来不特不顺口,而且平仄就变成“仄平仄仄平”,这正犯了近体诗的一大忌--孤平。至于第二例,情形也一样。第三个字的平仄拗了(平声拗为仄声),如不在第五字也拗一拗来相救的话,其结果也是犯孤平。由此可知,在近体诗的格律中,虽有“一三五不论”的变通办法,但也不可以握着这个死教条,一成不变,那还要看这一句式是否适宜运用。

平仄与诗作

读旧诗中的近体诗,如果我们只是注意它们的平仄,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有许多作品,往往是出乎我们意表地不尽合乎格律的。

尤其是唐诗,这种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前面,我们已经谈过其中甚为著名的那首《黄鹤楼》了。但是,就在一般初学者常读的《唐诗三百首》中,《黄鹤楼》并不算得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哩。这里随手就可以举出一系列这类的例子来: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明月来相照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新嫁娘词 王建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簔笠翁 独钓寒江雪

严格地说,这些诗都是在第二、三句“失黏”或“失对”的拗体,在七言中也有同样的例子。由此可见,格律也者,并非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我们谈旧诗的平仄,也应到此为止了。正是:

平仄对黏 到此方跨一步

律诗绝句 劝君莫废半途

参考文献:新声诗社


  • 北京市

  • 北京
  •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国外stocksnap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外贸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 热门焦点
    • 南昌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南昌的邮政编码是330000。南昌市,江西省省会,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地处江西中部偏北,介于东经115°27'至116°35'、北纬28°10'至 29°11'之间。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临川、丰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与永修、都昌、鄱阳三县共鄱阳湖;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09-08
    • 韵达快递全国收费标准

      1、广东省内:首重8元/KG、续重2元/KG。2、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首重10元/KG、续重4元/KG。3、天津、重庆、安徽、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云南、首重12元/KG、续重5元每/KG。4、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宁
      08-17
    • 上海到广州快递费用多少钱呢?

      寄快递的收费标准一般都是按照体积或者重量来进行收费,不同的快递收费是不一样的,收费标准都是按照通用体积计算公式:重量(kg)=长(cm)×宽(cm)×高(cm)÷5000。以顺丰为例:顺丰快递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收费标准,寄件同城10元,省内12元,省外20元。此价格均为首件起步价,如果超重需要
      08-18
    • 顺丰寄件的时候是怎么付款的呢?

      寄方付,收方付,第三方付意思如下:1、寄方付:就是寄东西的一方付钱 ,一般要先交钱。2、收方付:就是收东西那个人付 ,这个一般是等货到了之后收货人付款,也就是到付。3、第三方付:就是找了一个机构或者代理付钱的,即不是寄的人又不是收的人付款的统称为第三方付款。扩展资料顺丰速运
      08-17
    • 新疆的南疆和北疆分别为哪些市县?

      1.南疆:喀什,图木舒克,阿克苏,阿拉尔,和田,铁门关,昆玉,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北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昌吉,石河子,北屯,可克达拉,伊犁,博尔塔拉。3.新疆的地理特征是“三山夹两盆”,新疆最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最南部为昆仑山系。阿尔泰山
      08-23
    • 北京朝阳区的所有外企

      朝阳区的外企,你只有一个个在工商局去查,以下是我整理的北京的一些外企资料,前面 一个是所有500强公司在北京的具体名字,但地址什么的就没了,哪些在朝阳我不确定。后面是整个北京知名外企的名单,但其中其实很多都不知名,呵呵。=====北京500强名单:制药: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拜耳(
      09-03
    • 淘宝的优缺点?

      优点:1、开店方便快捷。淘宝有着丰富的网商服务经验,这里提供了最高效的开店解决方案。只要你有一定的互联网知识,有货源,搭配一台智能手机手机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店铺。淘小铺的装修更加方便简单,店铺目前有三种装修模板供卖家使用,只需要一键设置就可以更换成自己喜欢的模板。
      08-18
    • 顺丰拒签运费谁承担

      顺丰到付件被拒签邮费由卖方承担。1.现在很多卖家为了降低买家的购物风险和容易成交,给予买家全额到付的,既然卖家同意全额货到付款,那么这个送货的运费是由卖家支付。2.如果买家拒签拒收的,快递公司会先联系卖家立刻给买家沟通,沟通不成功的,快递公司会给卖家退回商品,这时会产
      08-17
    • 新疆阿拉尔市阿拉尔市邮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拉尔市 843300阿拉尔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北起天山南麓山地,南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东临沙雅县,西抵柯坪县,傍依阿克苏河、塔里木河、台兰河、多浪河水系。地理坐标为东经80°30′至81°58′,北纬40°22′至40°57′之间。东邻沙雅县,西依阿
      09-03
    • 怎么算快递运费,多少钱一公斤?

      规则物品:长(cm)×宽(cm)×高(cm)÷6000=重量(KG)不规则物品:最长(cm)×最宽(cm)×最高(cm) ÷6000=重量(KG)普通快递都有带电子秤,1公斤以内算首重,1公斤以外算续重,一般续重比首重便宜2元,只计重量不计体积,8~12元起价。当然实在太大的东西他们也会按体积算。个别快递走空运的算体积和
      08-18
    • 偏远地区运费一般设置为多少

      12元-15元。根据查询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公告得知:偏远地区运费一般设置为12元-15元之间。偏远地区,就是超出各快递公司服务区的目的地 ,偏远地区大部分指的是新疆,西藏,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这六个省份。
      08-17
    • 对外贸易依存度怎么计算?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公式 如下: ? ? ? ? ? ? ?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进口+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出口(进口)依存度:即一国出口总额进口/其国内生产总值(关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相
      08-11
    • 顺丰收件人的付款方式寄付现结和到付分别是什么意思?

      寄付现结就是寄件人寄件时支付运费。到付就是邮件到达目的地后由收件人支付运费。扩展资料还有一种付款方式叫货到付款业务流程1、卖家:等取货的来,来了以后告诉他货到付款(有的物流不支持,但是货运可以的)然后他会告诉你钱送到你手的大概时间(有的不说,你要自己问),货到付款对卖
      08-18
    • 深圳外贸尾货批发市场在哪里

      振中三街。深圳外贸尾货批发市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振中三街,是一个以时装为主的市场。深圳外贸尾货批发市场由宏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共同投资新建的批发城。是珠江三角
      08-11
    • 顺丰从广东发到山东要多久?大约多少钱

      顺丰快递从广东(州)市到山东(济南)最快需要3天时间。山东和广东两个都是省名,不是地名,按从山东(济南)到广东(州)有1820公里左右,以经是很远了,但现在的高速路很发达,加上顺风是国内知名品牌快递单位,很快的。广东省到山东顺丰快递首重22元,续重1.1-50kg续重14元。50.1-100kg续重12元;100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