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镇1967年建乡,1973年改公社,1988年复乡,1999年撤乡建镇。辖墨脱、上亚东、下亚东、巴日、玛迪、米日、亚让7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东波村。人口1170人,多为门巴族、藏族。经济s以农牧业为主,有耕地304.5公顷,种植水稻、旱稻、玉米、鸡爪谷、油菜等,饲养黄牛、马、骡、猪等。产香蕉、柑橘、甘蔗、柠檬等。有小学和卫生所。通乡村马道。
墨脱镇境内卓玛拉山上的仁青崩寺,是墨脱县最大的寺庙,由甘布寺的甘布活佛修建。该寺有十二个墙角和东西南北四门,是石木结构的三层楼建筑。寺内供奉着多座镏金铜佛像和珍贵文物,是当地门巴、珞巴族人们朝拜的对象。寺庙曾毁于1950年的大地震, 1983年重建。
墨脱镇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生产水稻、红米、香蕉、柑橘。近年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有优质高产的蔬菜基地和粮食基地,丰富了县城的菜篮子和粮食供应,而且第三产业发展较快。2007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4701亩,农作物总产量232.17万斤。墨脱镇是县城驻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马行道全长14公里,简易公路全长23.5公里。
近年来,墨脱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广东、福建两省的援藏干部也筹备了大量的援藏资金投入基层农牧区建设,促进了墨脱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盗墓笔记沙海里的墨脱是啥东西
墨脱镇位于西藏墨脱县中心地带,是县城所在地,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下辖6个行政村,分别为:墨脱村、亚东村、亚让村、巴日村、米日村、马迪村。现有户数289户,总人口1472人,其中农业人口1387人,居民包括门巴、珞巴、藏、汉等民族。
提到的墨脱就是西藏的墨脱县。
墨脱县(英语:Medog County),藏文:??????? ,意为“花朵”。隶属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林芝市下辖县。
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东邻察隅县,南与印度交界(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西接米林县、隆子县、错那县,北连波密县、巴宜区,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中国实际控制1.2万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墨脱县域内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200~7787米,平均海拔1200米,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北部高达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南缘巴昔卡海拔仅155米,短距离内相对高差7000多米。
雅鲁藏布江在两座山峰的夹峙中咆哮而出,形成了世界上最深最长最险峻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墨脱县境内属雅鲁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北、东、西三面高山相环,南面由中山向低山地带过度,形似莲花,故藏语墨脱意为“花朵”。
北部山地在流水侵蚀和强劲暖湿气流剥蚀下,山势陡峭,河谷深切,相对高差达3000~4000米,南部中低山坡度较缓,地势渐次开阔,相对高差500~1000米。全境为山地。
-墨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