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都师范大学是985还211 首都师范大学 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该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京港大学联盟成员。
二、首都师范大学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 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0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41个,专业学位类别14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语委科研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实验室,1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实验室,1个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4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
学校下设文学院、历史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心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示范学院、良乡校区基础学部、继续教育学院、京疆学院、国际文化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燕都学院、中国国学教育学院、美育研究中心、文化研究院、交叉科学研究院等31个院系(中心)以及大学英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共有专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54个。各类学生总数 31,559人。其中,全日制贯通培养生195人,专科生40人,本科生11,245人,硕士研究生6,691人,博士研究生851人,成人教育学生10,382人,外国留学生2,155人,已形成从专科生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5人,在1,642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356人,副高职称人数663人,博士1,050人,硕士489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4%。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7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领军人才10人,“*”青年拔尖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12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6人,入选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2人,入选“北京学者计划”5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人,入选北京市特聘教授支持计划30人,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计划16人,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20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9人,入选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109人,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划18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学校另有64名教师荣获曾宪梓高师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
学校在200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北京高等教育经典教材1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57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6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25人;2008年我校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含合作项目),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17项。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电子竞赛、英语演讲等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比赛中均获得了多项奖励。高层次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8项,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9项。
学校设有100个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十二五”以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5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子课题30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11项, “863”计划项目及子课题9项,“973”计划合作项目1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5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2项,省部级以上奖励86项。2016至2017学年度科研项目总经费6,544余万元。编辑出版有《 首都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语文导报》、《中学语文教学》等。
学校占地约8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75.7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资产148,163余万元。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文献1,291.8万册(件),馆藏基础雄厚,是全国文献资料骨干馆之一。学校建有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此外,还建有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体育运动场地。
首都师范大学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首都师范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首都师范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教务处电话
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电话
首都师范大学有几个校区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电话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
2020年首都师范大学新生开学入学须知指南和报到时间
总则
第一条 首都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本校2020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保证招生公平公正,提高生源质量、依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办学形式与收费
第二条 本校成人高等教育分高中起点本科(以下简称“高起本”)、专科起点本科(以下简称“专升本”)两个层次,办学形式均为业余,各层次现行学制为:专升本2.5年,高起本5年。
本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各本科层次专业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达到学校相关要求后,均可在本校申请获得学士学位。
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本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采取面授为主、自学与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结合的学习方式。面授时间一般为公休日;如遇重大节日或特殊情况调休,部分课程可能会安排在法定假期。学生为走读学习,学校不提供住宿。
第三条 2020年本校拟招生专业(含方向)共计31个,具体招生范围、培养层次、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详细内容以北京教育考试院成人教育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和本校招生简章为准。各专业招生人数将按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参考预报名人数和本校实际办学条件在录取前确定。
第四条 2020年本校各类专业参考学费标准如下(实收按北京市教委审核的标准执行),专升本按年度分三次收取(第三次按实际情况计费),高起本按年度分五次收取:
(1)高起本:2000-2700元/学年;
(2)专升本:2400-3200元/学年(非艺术类专业);
3800-44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
报名考试
第五条 本校成人高等教育招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身体健康,不影响本人及他人学习,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以外的在职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特别强调:“自2020年起,考生报名参加北京市成人高校招生考试,京籍考生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非京籍考生还需具有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证”。
第六条 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必须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以上(含专科)层次毕业证书,且证书信息应与教育部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备案信息对比审验合格;报考专业原则上应与第一学历所学专业或现在所从事的专业对口。
第七条 符合教育部及北京市成人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条件,享受免试入学政策的考生,应按照市成人招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资格审验和志愿填报工作。
第八条 报考本校专升本层次艺术类各专业的考生(含免试生)应按《2020年首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简章》要求来校办理专业加试报名,并按要求参加本校组织的专业课程统一考试,专业加试成绩将按有关规定作为录取的条件之一。
各专业加试科目为:
(1) 美术学(初等教育师资)专业:素描、简笔画
(2) 美术学(书法与篆刻)专业:书史书论、临摹与创作
(3) 舞蹈学专业:剧目表演、即兴表演
(4) 音乐学专业:声乐、钢琴或器乐
本校专业加试日期为2020年9月底(具体安排以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时间为准),考试地点为校内,各科目的考试时间和考场地点以本校专业加试准考证(或考前通知)为准。参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本校艺术类专业加试报名及考试费标准为:100元/人。
艺术类考生可于2020年11月15日至30日(具体安排将按北京教育考试院要求执行)通过本校声讯电话68901570查询本人的专业加试成绩。
第九条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2020年本校专科起点本科英语类专业继续试行“成人高考英语科目考试成绩与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ESE)合格证书认证替换”招生改革。即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ESE)三级(或以上)合格证书的考生,经审核确认后,其成人高考英语科目成绩可按120分计入考试总分。具体办法和要求参见本校2020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简章。
第十条 考生应自觉遵守各项招生考试纪律,诚信应考。对违反考试纪律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33号)《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条款处理。
录取办法
第十一条 本校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在北京市成人招生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具有根据上线考生人数等实际情况调整专业招生计划或合并、停办(上线考生数小于30人)部分专业的办学自主权。
第十二条 本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录取原则:在总成绩达到北京市成人招生主管部门划定的相应专业类别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范围内,根据各专业招生计划,按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或调剂)。其中,艺术类专业在统考总分上线、专业加试合格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加试成绩由高到低在招生计划数内择优录取;专升本外语类专业〔含参加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ESE)成绩认证替换的考生〕在统考总分上线、外语单科成绩合格的基础上,按照统考总分由高到低在招生计划数内择优录取。
艺术类专业加试及专升本外语类专业外语单科考试的合格成绩由本校根据实际情况划定。
第十三条 达到北京市成人招生主管部门划定的最低控制线,但未被本校志愿专业录取(志愿专业已录取满额或志愿专业被撤并等原因)且选择同意校内调剂的考生,学校将遵循北京市成人招生主管部门的相关录取规定在本校同类别其他专业中择优调剂录取或退档;选择不同意调剂录取的考生,学校将直接退档。被退档的考生,可登陆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参加有招生计划剩余名额学校的调剂录取。
第十四条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2020年本校继续推行“推荐优秀成教专科毕业生免试本校成教专升本”、“推荐优秀普通高职毕业生免试本校成教专升本”两项招生改革试点项目。具体办法和要求参见《首都师范大学2020年推荐优秀成教专科毕业生和优秀普通高职毕业生免试本校成人教育专升本工作办法》。
第十五条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2020年本校面向北京城近郊和远郊区基础教育“教非所学”教师(如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校外教育教师及其他)开展以学科能力提升为重点的专升本科层次招生改革试点项目。具体办法和要求参见《首都师范大学2020年关于面向北京基础教育教师开展成人专升本科层次招生试点办法》。
第十六条 本校将根据教育部及北京市成人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照顾政策,照顾或免试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
新生入校与复核
第十七条 学校将以快递方式向被录取考生寄发录取通知书和报到须知,学生应据此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完成交费、报到和注册等工作。逾期十个工作日未报到、未缴费且未办理请假手续或请假未获批准者,将视为自愿放弃学籍,学校将按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十八条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将按要求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复查,如发现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和学籍且不能取得相应毕(结)业证书,其后果与责任全部由学生本人承担:
(1) 不符合报名或录取条件、有弄虚作假、违纪舞弊行为者;
(2) 报名或入学时提供的本人专科以上(含专科)层次毕业证书(或毕业证明书)无法通过教育部学生学籍电子注册的专升本科学生。
第十九条 考生在报考时和被录取入校后须认真填报与核对本人的基本信息,确保姓名、身份证、出生日期等关键信息的准确无误。因信息错误导致不能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学籍电子注册或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的,其后果和责任全部由学生本人承担。
其他
第二十条 本校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接受学校、北京市成人招生主管部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考生和全社会的监督。举报电话:68901571。
第二十一条 本校没有委托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代理招生。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在本校招生简章中公布各具体办学院系的招生咨询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垂询。招生咨询人员的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校方不做任何关于招生考试或录取的承诺。
第二十二条 其他未尽事宜,一律按照国家、北京市及本校的相关政策与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招生章程由本校继续教育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校相关信息
(1) 首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6号首都师范大学北二区教学楼二层
邮编:100048
(2) 本校办学校区地址:
校本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
北一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3号
北二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6号
东一区:北京市海淀区白堆子甲23号
东二区: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5号院
(3) 暑期值班地址:首都师范大学北二区继续教育学院203室
艺术加试报名地址:继续教育学院211室
网站地址:jxjyxyu.edu
微信公众号:cnujxjyxy
电子信箱:cnucrzsb@cnu.edu
招生办公室电话:68901570
暑期值班室电话:68901568,68901570
培训办公室电话:68902806,68902810
亲爱的同学:
祝贺你被 首都师范大学 科德学院录取,为了帮助你顺利的办理入学手续,请仔细阅读本须知,并按以下要求做好入学报到准备。
一、报到要求
时间:8月15日8:30—17:00
报到地点: 首都师范大学 科德学院
二、报到需带材料
《录取通知书》、准考证、二代身份证原件及3张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印在一张A4纸上);一寸彩色免冠相片12张;公民兵役证(仅限北京籍男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调查表(仅限京外生源的困难生)。
三、军训事宜
军训于8月15日—9月1日在军训基地进行,报到当天,学校按报到顺序统一组织新生前往军训基地。
军训基地提供被褥,学生需自带床单、被罩、餐盒、水杯和洗漱用品(学校有售卖)。
军训结束后,学生统一返回学校,进入大学在校学习阶段,学校将组织进行军事理论考试、英语分班考试和入学教育。
四、公民兵役证事宜
按照北京市政府要求,18-24岁的北京籍男生,须携带“北京市公民兵役证”报到。兵役证可到户籍所在地兵役机关(区/县武装部)办理。
五、党团关系
学生自带党团组织关系。党员须持介绍信,北京市新生党员将介绍信开到“ 首都师范大学 党委组织部”,外埠新生党员将介绍信开到“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共青团员有团员证的新生直接带团员证,无团员证的新生须持团员介绍信,介绍信开到“共青团 首都师范大学 科德学院委员会”。
六、户口问题
外埠新生报到时自愿迁移户口,凡需迁移户口的要去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手续。户口迁入地址: 首都师范大学 科德学院。录取时间较晚的山西等省份,考生可8月15日先到校办理报到手续,之后由家长持录取通知书到原籍派出所代办户口迁移手续。
北京市学生一律不迁户口。
七、护照事宜
根据学校培养方案要求,所有学生均有一次免费出国实习实践的机会。为确保出国手续的办理,学生可利用暑假时间在当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护照,开学报到时将护照随身携带,入学后学校将统一收集护照信息。
八、学生档案
新生本人高中档案(凭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到所在中学或区(县)级招办提取;如果本省或地(市)、县集中邮寄,可不必自带。具体办法请询问毕业高中学校或有关档案管理部门)。自行携带档案的学生不得私自打开档案袋,否则学校不予收取,报到后将档案交予辅导员老师处。录取时间较晚的山西等省份,考生可8月15日先到校办理报到手续,之后由家长持录取通知书到毕业中学(或建档所在地)代办档案迁移手续。
九、体检
体检定于军训结束后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十、接站安排
我校于8月15日7:00—17:00在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首都机场T1、T2、T3航站楼设立新生接待站。
新生请不要提前或延后报到,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向学校提出申请。
十一、行车路线
北京南站乘943路、828路、849路榆垡路口东下车,向西1000米。
京开高速榆垡收费站出口前行1.5公里右转1公里。
十二、****
通讯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榆祥路10号,邮编:102602。
来信请务必写明院系、专业、年级、班级(例如: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榆祥路10号 首都师范大学 科德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5级**班)。
电话:010-89229201010-89229202(传真)
网址:kdcnu
十三、温馨提示
报到途中,请保管好随身携带的各种证件、物品,避免遗失影响报到。
在接站点,请认准 首都师范大学 科德学院接站牌和接站工作人员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