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中简介 合肥一中的前身是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利用科举时代的庐阳书院遗址于1902年创办的庐州中学堂(世称:小书院,现合肥九中所在地).1908年至1934年,先后六易校名为:庐州府官立中学堂、庐州中学校、省立三中、省立庐州中学等。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师生辗迁往后方。抗日胜利后,在霍山诸佛庵的省立第六中学部分师生奉命返回合肥,组建省立合肥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曾名皖北区合肥高级中学。1952年秋,正式改名为合肥市第一中学。1955年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56年秋,新校舍建成,迁至现址。 合肥一中,现在是绿草如茵,树木葱茏,园廊秀丽,环境优美.学校占地面积54144平方米,新近投入使用的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总面积9500平方米。三馆设备齐全,先进的校园网和闭路电视可满足各科教学需要。学校藏书6万册,订阅报纸70余种,期刊杂志300多份,保证了全校师生课余学习和教学科研之用。 合肥一中,现有高中37个班级,在校学生2295人,在职在编教职工129人,其中专职教师90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56人),整体力量雄厚、教学成果卓著。教职工中(含离退休)全国劳模1人,省级劳模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市级优秀教师8人;省级教坛新星3人,市级教坛新星1人;享受国家津贴2人,省府津贴2人。学校历年高考成绩均在全省前茅。近年,本科文理达线率均在95%以上,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占80%。1990年林傲获22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金奖,张大维,田力获小发明,小创造国家专利,顾凌洁等195名优秀学生被保送全国重点大学;王庆等18名初中毕业生被保送到新加坡立化中学留学,鲁勇等18名高二学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历届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学科竞赛成绩也十分突出,1997-2000年间数、理、化、计算机、生物在省级以上资历达394人(其中国家级13人,省级一等奖68人) 合肥一中,一贯坚持"全面施教,广育英才",面向全体学子,全面提高素质,一心一德,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新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四有"新人. 合肥一中,一贯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省市各级领导特别关爱和支持,因此才有辉煌的今天. 合肥一中,一贯重视开展校际交流,自199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以来,进一步加强了与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交往与联系,加深了友谊,扩大了视野,增长了学识,学到了经验,对一中今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附]: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西藏路2356号 / 邮编: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网址: hfyz
合肥一中的历史
答案 合肥一中简介 合肥一中的前身是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利用科举时代的庐阳书院遗址于1902年创办的庐州中学堂(世称:小书院,现合肥九中所在地).1908年至1934年,先后六易校名为:庐州府官立中学堂、庐州中学校、省立三中、省立庐州中学等。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师生辗迁往后方。抗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国外stocksnap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外贸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