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市,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
芷江古属“五溪蛮地”,因著名诗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远在旧石器时代,舞水沿岸就有原始人类活动。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无阳县,明清时曾为川、黔、滇、湖广总督府和偏沅巡抚所在地,乾隆元年(1736年)始称芷江县,1986年改为芷江侗族自治县。总面积2098.9平方公里,辖9镇9乡,总人口34.68万,其中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5.8%。
芷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遍布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的编钟、青铜凤形器等珍品尚属罕见;宋代古城墙、护城河历历在目;明代所建的龙津风雨桥巍然横卧于舞水;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矗立于舞水之滨;文蕴丰厚的文庙和奎文阁等古建筑群分布于县城各处。另外,蜚声海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胜利的标志性建筑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坊以及盟军第二大机场芷江机场、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受降堂、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塔等一大批纪念性建筑在境内熠熠生辉。
芷江县属于湖南省怀化市。
怀化市,别称“鹤城”,古称“鹤州”“五溪”,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南,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怀化市境内山丘重叠,峰峦起伏,地形复杂。地貌轮廓自西南向北倾斜,呈一狭长地带。东南部雪峰山脉成弧形盘踞,西北部为武陵山脉所绵延,中间丘岗起伏,形成若干盆地。
芷江,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县城所在地芷江镇六度为州府治所在地。1945年8月,中国抗战胜利洽降在芷江举行,芷江因此声名远播,成为抗战历史名城。
芷江有国家4A级景点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侗乡风雨桥龙津风雨桥,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中国最大的侗族鼓楼群万和楼,还有省级自然保护区—三道坑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
地形地貌:
境内地貌可分平地、岗地、丘陵和山地四种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溪河纵横。由于北受武陵山系影响,西受云贵高原天雷山脉控制,地势由北、西向东南倾斜,中间形成凹陷的山间盆地。山地占61.7%、丘陵占28.6%、岗地占4.4%、平原占3%、水域占2.3%。山脉分南、北两干支。
南干支脉为新晃天雷山(海拔1136.6米)发脉入境,沿朝阳坳、千公牛、燕子岩、巽公坡、桅子顶入黔阳县境,平均海拔为700余米。
以上内容参考:-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