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青藏铁路建设期间,确立了以生态环境的评价结果指导设计、施工和环境管理的原则,并首次设立环保监理制度。
为了切实保护施工区的高原植被,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参建单位在施工中合理规划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取弃土场和施工营地,对临时用地的选址进行严格优化,控制占地面积,尽量减少在有植被的地方盖房修路;
并限制施工人员、机械车辆的活动范围;进行植被移植和表土保存,也就是在施工中把草皮或表土先铲下来存放在一个地方,待工程完工后铺回原处,促进植被恢复或为植被恢复奠定基础。
2、天地华宇
天地华宇是国家一级运输资质企业;荣获2005年国家第一批"5A"级物流企业资质认证;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评定的全国道路运输资质企业100强排名中位列前三甲;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举办的“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评选中,名列第四;
“中国民营物流企业30强”评选中,名列第二;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物流企业”;荣获“中国物流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诚信单位”、 “中国物流市场用户十大满意品牌”等光荣称号。
3、远成集团
通过29年的拼搏,经历了崛起、发展和转型三个阶段。集团逐渐发展成为以铁路运输(行邮专列、行包特快、五定班列、集装箱等)、公路快运、航空海运、城际配送、仓储货贷及物流方案策划等为主导,集实业投资和国际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
具备“以铁路干线运输为基础,公路快运为延伸,区域配送为深度渗透”的多层次、广覆盖的物流网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输服务网络体系。
集团已经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是中国首批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和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之一。
4、顺丰
顺丰是国内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建立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不仅提供配送端的物流服务,还延伸至价值链前端的产、供、销、配等环节;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以数据为牵引,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为客户提供仓储管理、销售预测、大数据分析、金融管理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顺丰还是一家具有网络规模优势的智能物流运营商。经过多年的潜心经营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顺丰已形成拥有“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可覆盖国内外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其直营网络是国内同行中网络控制力强、稳定性高,也是独特稀缺的综合性物流网络体系。
5、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邮政集团于2010年6月联合各省邮政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国有股份制公司,是中国经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网络覆盖范围最广、业务品种最丰富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拥有邮政货运航空公司、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等子公司。
截止2010年底,公司注册资本80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210亿元,员工近10万人,业务范围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所有市县乡(镇),通达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营业网点超过4.5万个。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主要经营国内速递、国际速递、合同物流、快货等业务,国内、国际速递服务涵盖卓越、标准和经济不同时限水平和代收货款等增值服务,合同物流涵盖仓储、运输等供应链全过程。拥有享誉全球的“EMS”特快专递品牌和国内知名的“CNPL”物流品牌。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天地华宇
-远成集团
-顺丰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物流成本中包含巨大的环境污染成本。关于物流成本,日本物流成本计算的权威西泽修先生曾提出了“物流成本冰山”说,其含义是说人们对物流费用的总体内容并不掌握,提起物流费用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费的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科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库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实际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确实犹如冰山的一角。因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费和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等费用都没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一般来说,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大头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物流成本冰山说”之所以成立,主要因为: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包括原材料物流、工厂内物流、从工厂到仓库和配送中心的物流、从配送中心到商店的物流等,这么大的范围,涉及的单位非常多,牵涉的面也很广,很容易漏掉其中的某一部分。二是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各物流环节中,以哪几种环节作为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问题不容易确定。三是选择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中的问题。比如,向外部支付的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等费用一般都容易列入物流成本,可是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如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物流设施建设费、设备购置费等却容易被忽视。
如果说物流成本“冰山”理论揭示的是企业对巨额物流成本的忽视,引导企业经营者加强对物流成本的管理的话,那么,该理论同样也说明了企业物流的社会成本受到了忽视,企业在审视企业内部物流成本的同时,也同样应审视企业物流结构的不合理对社会造成的成本,这个成本就是环境污染。任何形式的环境污染都根源于物质的不适当流动,且流动的量达到了一定规模超过了环境的负载能力。比如,大气、土壤和水体所受到的污染,就是因为有太多物质的流入,尤其是有毒物质的流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引起的渗入常常有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居民消费作为企业产品的物流末段,意味着消费后的残渣(生活垃圾)已彻底离开了企业物流渠道,流向自然生态系统,这种残渣的流入逐步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区域。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不能不考虑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而形成的巨大的社会成本。
2、企业物流活动中的非环保因素。现代物流活动是由实现物质、商品空间移动的输送、时间移动的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等元素构成。现代物流活动中的各个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因存在非绿色因素而对环境造成污染。输送过程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交通工具本身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比如公路运输网络的发达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几乎影响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铁路及水运线作为一种移动点污染源,随着运输工具频率的增加,已经逐步转化为线状噪声源;飞机起降时的噪声对机场附近的居民更是有害至深。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毒害众所皆知,尤其是在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的城市区域,汽车尾气经太阳照射后形成的光合烟雾,使城市空气长期处于污染状态。汽车的废旧轮胎大量堆积将是环境污染的潜在隐患;废弃的机油、柴油经常渗入到土壤和水体中,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物流空中运输,特别是货物的装载和卸载、航空器的运行、设备维修、燃料加注、解冻和清洗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输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如石油在海运过程中发生泄漏而造成大片海域污染,这样的污染常常是致命的,并且在很长时期内都无法恢复常态。保管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保管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如喷洒杀虫、菌剂,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一些商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流通加工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包装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材料的环境污染。如白色塑料污染,这类材料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滞留时间很长。另一方面是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商品体的损坏,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废弃物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如酸液、有毒类药品、油类、放射性物品等有毒有害物质在物流过程中如果因储存和运输不当而发生泄漏,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比如,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水携带各种重金属和有机质,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并影响底下水质;废弃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则污染大气。可见,现代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威胁到我们的日常生活。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三大危机,环保物流将倍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