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6月,仙桃市共有15个镇,分别是郑场镇、毛嘴镇、剅河镇、三伏潭镇、胡场镇、长埫口镇、西流河镇、彭场镇、沙湖镇、杨林尾镇、张沟镇、郭河镇、沔城回族镇、通海口镇、陈场镇。
除上述15个镇外,仙桃市还包括3个街道,分别是干河街道、龙华山街道、沙嘴街道,共计18个乡级行政区。
扩展资料:
仙桃原名沔阳,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腹地,面积2538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2°55'—113°49'、北纬30°04'—30°3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具有南北兼优的气候特点。仙桃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充满活力,是全国百强县(市)、湖北首强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市。
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
仙桃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是中国著名的大侨乡,全国高考“状元县”,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2008年北京奥运会,仙桃市创造了“一座小城,两位冠军,三枚金牌,四块奖牌”的世界体坛神话,仙桃是全国唯一的体操之乡,先后走出了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廖辉等五位世界冠军,连续四届奥运会获得7枚奥运金牌、6枚奥运银牌。?
2000年2月,国家体操训练管理中心授予仙桃市“中国体操之乡”和“世界冠军摇篮”两块“金字招牌”。
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
仙桃紧靠中国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境内河渠网络相通,公路四通八达,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汉口火车站、长江武汉港均只1小时车程。
贯穿中国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和贯穿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汇,仙桃南到广州、北到北京、东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径之内。
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
仙桃有耕地160万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粮、棉、油、鱼、猪、蛋生产基地。全市粮食面积100万亩,棉花面积40万亩,油菜面积100万亩,蔬菜面积60万亩,水产面积56万亩,淡水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出笼家禽8000多万只,禽蛋产量50万吨。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前景十分广阔。
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仙桃以轻结构、外向型为产业特色,已经形成以纺织、服装、无纺布及卫材制品、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纺织服装已具备年产1亿米中高档面料、5000万件成衣的生产能力,基本形成纺、织、染、整到服装加工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仙桃迈亚集团生产的高档服装是中国最好的西服面料,可与世界高档面料媲美。
仙桃市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台湾旺旺、福建亲亲、四川米老头、香港真巧、香港加多宝等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企业,呈现品牌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势头。机械电子产业以台湾健鼎、广东纳伟仕、北京神雾等实力企业为支撑,实现高点起跳,跨越发展,成为全市最具成长性的产业。
无纺布产业在扩张、升级、规范中加快发展,制品出口占全国45%的市场份额,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基本竞争力百强。医药化工产业集聚德国拜尔斯道夫、香港丝宝、中国宜化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正由传统的小化工、农化工向现代大化工、精细化工转变。
仙桃正大力实施双百亿产业工程,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力争“十二五”期末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仙桃即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造加工基地、华中地区最大的电子电路板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食品加工基地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食品及环保产业聚集区、现代纺织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怡人的投资居住环境
仙桃以轻纺城、生态城、休闲城为城市特色。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已成为江汉平原的信息中心、物流中心。三产业日趋繁荣,拥有一批星级酒店,一批大型购物广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区域性的物资贸易集散中心。城区建有四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配套齐全,政策环境优良,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仙桃市人民政府-走进仙桃
-仙桃
仙桃市陈场镇启德居委会
仙桃市陈场镇启元居委会
仙桃市陈场镇鲁加湖村
仙桃市陈场镇金岭村
仙桃市陈场镇仁合场村
仙桃市陈场镇姚咀村
仙桃市陈场镇王岭村
仙桃市陈场镇张滩村
仙桃市陈场镇莫沟村
仙桃市陈场镇丰实垸村
仙桃市陈场镇沟口村
仙桃市陈场镇幼松村
仙桃市陈场镇陶湾村
仙桃市陈场镇唐场村
仙桃市陈场镇蔡桥村
仙桃市陈场镇新湾村
仙桃市陈场镇芮湾村
仙桃市陈场镇沈湾村
仙桃市陈场镇高台村
仙桃市陈场镇印嘴村
仙桃市陈场镇泗河口村
仙桃市陈场镇依湾村
仙桃市陈场镇杨场村
仙桃市陈场镇富友垸村
仙桃市陈场镇沙岭村
仙桃市陈场镇黄湾村
仙桃市陈场镇左桥村
仙桃市陈场镇潘场村
仙桃市陈场镇青福村
仙桃市陈场镇徐梁岭村
仙桃市陈场镇沙埂坝村
仙桃市陈场镇太平桥村
仙桃市陈场镇楼台村
仙桃市陈场镇陈场村
仙桃市陈场镇王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