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次举牌,撬动现金240亿元
截至8月26日,宝能系已连续三次举牌。从宝能系举牌的7月初到8月底,万科市值在1600亿(现在是1460亿元,影响并不大,之前买入时基本都是1600亿元。)左右浮动。这意味着,每购进万科5%的股份,需用资80亿元,宝能系累计举牌三次,动用资金约240亿元。
目前,宝能系累计持股15.04%,取代央企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打破了万科近15年的股权平衡。
这里需要说一说所谓“宝能系”的背景。
代表宝能系举牌的,有两个账号:前海人寿、钜盛华。
宝能系的实际控制人是潮汕籍老板姚振华,他通过宝能投资(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钜盛华99%的股份,再通过钜盛华持股前海人寿20%的股份。
宝能系旗下有6大板块--综合物业开发、现代物流、商业运营、金融业、文化旅游业、民生产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地产和金融。前海人寿是宝能系在金融板块的重要桩脚,钜盛华是姚振华在资本市场操作时的“常用马甲”。
2、加杠杆,实际耗资约130亿元
即便宝能系腰缠万贯,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凑足240亿元巨资,也并非易事,更何况它还在资本市场多线作战,同时买进南玻、华侨城等。
加杠杆是关键。在运用融资融券、收益互换等工具后,实际现金支出可能只有130亿元。
也许你要问,这笔账是怎么算的?以下是计算全过程:
7月11日,第一次举牌,前海人寿集中竞价买入万科5%的股份。若以当时披露的中间价14.375元/股粗略估算,动用资金约80亿元。(成交均价13.28~15.47元/股,成交股数552,716,065。)
7月25日,第二次举牌,前海人寿集中竞价买入万科0.93%的股份,若以当时披露的中间价14.375元/股粗略估算,动用资金约15亿元。
钜盛华集中竞价交易买入万科0.26%的股份。另外,钜盛华还以收益互换的形式持有3.81%的股份。若以当时披露的中间价14.635元/股计,直接买入耗资约4亿元,收益互换部分杠杆以1:4计,收益互换部分耗资12亿元。
(前海人寿买入成本13.28~15.47元/股,钜盛华买入成本13.28-15.99元/股。前海人寿买入102,945,738股,占比0.93%。钜盛华买入28,040,510股,占比0.26%;以收益互换持有421,574,550股,占比3.81%。)
8月26日,第三次举牌,前海人寿竞价交易买入万科0.73%股份,钜盛华通过杠杆工具买入4.31%。若以8月26日13.25的收盘价计算,前海人寿直接耗资约10.6亿元,钜盛华融资融券部分耗资0.6亿元,收益互换部分耗资12亿元。
(公告没有披露买入成本。前海人寿竞价交易买入万科0.73%的股份,钜盛华通过融资融券的方式买入0.08%的股份,以收益互换的形式持有4.23%的股份。)
此处简单介绍一下宝能系所使用的杠杆工具。
一是收益互换,类似于此前热炒的配资业务。
某券商人士介绍,在使用收益互换工具时,机构只能使用现金来撬动杠杆,目前行业内很少使用股权、资产等。这意味着,宝能系目前动用的很可能仍是真金白银,手中的股权、房产等并未派上用场。
能撬动多大的杠杆,主要由标的物和市场情况决定,一般为1:3。(以万科为例,标的较好,杠杆可以适当加大,上述计算成本时,假设是1:4。)
使用时,券商会做一定对冲来平衡风险,双方约定时限,期满,券商收取固定收益,一般是8%左右的利息,机构收取浮动收益,即价差。后两次举牌,宝能系均动用了收益互换工具,公告称,“在收益互换合约中,钜盛华将现金形式的合格履约保障品转入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按比例给予配资后买入股票,该股份收益权归钜盛华所有,钜盛华按期支付利息,合同到期后,钜盛华回购证券公司所持有股票或卖出股票获得现金。”
二是融资融券,利息一般为8%,配资比例是1:1。
3、资金来源,宝能系“叩门”成本不低
从上述计算我们可清楚看到,前海人寿持股比例为6.66%,现金支出约105.6亿元;钜盛华持股比例8.38%,现金支出约28.6亿元。
前海人寿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海利年年、聚富产品两款万能险。万科公布的8月21日股东名录显示,前海人寿通过上述两款保险产品持股4.75%。另外,自有资金持股1.38%,0.53%股份的资金来源暂时不明。
前海人寿的“子弹”虽然多来自险资,但成本并不低。最近两月前海人寿披露的产品利率在5%~6%左右,除此之外,还需算上推广、管理等费用。
钜盛华的部分资金或来源于股票套现以及股权质押。去年,该公司在宝诚股份上套现约3亿元。今年7月,该公司又将公司股权分别质押给华润(深圳)有限公司、江苏银行深圳分行。
综上所述,从上述资金来源不难发现,宝能系的资金成本不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险资增持,所以它进入万科的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与生命人寿控股金地时有很大不同。
加之高风险、高利息的杠杆,以及收益互换的时间限制,宝能系能否长期持有,值得观察。
可是,宝能系此前的资本运作一向彪悍,比如抢夺深振业控股权时,将已买入股份全部质押继续增持。所以,我们认为,在姚振华还没有祭出“大招”之前,很难说他会不会继续买买买。
4、不动产,险资投资新兴趣
在业内看来,宝能系三次凶猛举牌万科,可谓孤注一掷。根据上述计算,前海人寿耗资近100多亿元。其中,约75亿是保险产品的资金,约22亿是自有资金,另有8亿资金来源暂不明。
土豪级别的保险公司到底多有钱?公开数据显示,保险行业去年全年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行业总资产已突破10万亿元。截至2014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高达9.3万亿元。
前海人寿2014年年报透露,报告期内,该公司总资产560亿元,其中涉及货币资金约43.8亿元,投资性房地产约25.5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约115.2亿元,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三者总额近百亿元。
上述年报还提及,前海人寿截至去年底时旗下作为最大一笔负债项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约315.7亿元,负债总额约501亿元。
即使举牌生猛如前海人寿,但依上述众指标而论,前海人寿彼时资产负债率也已接近89.5%。
去年5月,中国保监会开始实施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此前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险企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得以松绑,理论上,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比例提高至3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保监会所说的险资投资不动产,主要是指保险资金投资于土地、建筑物及其它附着于土地上的定着物。上述办法强调说,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不得使用各项准备金购置自用不动产或者从事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
也就是说,险资如果要控股一家企业,其资金来源中不得使用各项准备金,但并未提及使用其他资金。
上述通知也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且重大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净资产。
来看看前海人寿。截至今年7月份,前海人寿披露信息,今年4月份其通过竞价交易系统购买中炬高新7250.5万股,占中炬高新总股本的9.1%,持有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约2.49亿股,占南玻集团总股本的12.01%。
此外,前海人寿参与了华侨城今年4月份的定增,该定增方案获批后将持股华侨城6.89%,拟参与南玻集团7月份定增1.12亿股,占南玻集团定增后总股本的4.99%。
具体落实到前海人寿,按照上述通知规定,经计算可知,其可供投资的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不得高于168亿元,且重大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应不超过大约59亿元。
这对前海人寿下一步举牌万科限制不小。增持至30%将是一个敏感点,按万科当前股价测算,继续增持5%需约65亿,10%需要约130亿,15%则近200亿。这对于已配资百亿增持万科的宝能系来说,压力山大。
总之,如果宝能系想要借第一大股东的身份控制万科,那么资金成本、杠杆时间以及账面资金,都将给它的目标带来阻碍。
宝能集团被曝总部“人去楼空”,公司回应
宝能集团被曝总部“人去楼空”,公司回应,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表示,经协会多方了解,宝能集团旗下宝能汽车目前出现严重经营问题,到目前无人回应。宝能集团被曝总部“人去楼空”,公司回应。
宝能集团被曝总部“人去楼空”,公司回应1近日,市场流传出的一份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关于观致品牌汽车的消费警示》文件,再次将观致汽车和宝能拉回大众视野。
宝能总部“人去楼空”?公司回应:误读,已搬新址!
近日,网传一份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关于观致品牌汽车的消费警示》文件显示,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消费维权工作站接到多起济南市观致车主售后无4S店维修保养的投诉。经协会调查,济南市4家宝能观致汽车直营店已经停业,厂方服务电话也已经注销。
为此协会向观致品牌所属的宝能集团总部所在地“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北路 2088 号”邮寄发送问询函,因人去楼空信函也被退回。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表示,经协会多方了解,宝能集团旗下宝能汽车目前出现严重经营问题,到目前无人回应,为此,协会将宝能观致汽车品牌列入消费黑名单,并警示消费者谨慎购买观致品牌汽车。
不过,证券时报记者从宝能深圳总部相关人士处获悉,消息系误解,因宝能总部搬迁导致问询函未送达成功,产生了“人去楼空”的误读。据了解,宝能集团总部已由深业物流大厦搬至深圳宝能中心。记者在文件中所显示的宝能总部“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北路 2088 号”看到,该大厦名为深业物流大厦,目前已被围挡进行施工。
深圳宝能中心 吴家明摄
姚振华也曾因“下落不明”上热搜
事实上,在“人去楼空”的误读之前,宝能还曾闹出董事长姚振华“下落不明”的误会。
3月下旬,一份广州市法院系统公告送达显示,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下落不明”,“姚振华下落不明”还曾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当时,宝能集团方面就此事向证券时报记者回应称,相关信息有误,公司已与法院方面沟通协调,相关公告会撤回。
与此同时,中国宝能微信公众号当日发布一则消息亦从侧面澄清了姚振华“下落不明”一事。
该消息称,“3月21日,在深圳疫情解封的第一天,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走进宝能汽车深圳工厂进行工作检查,全面了解深圳工厂生产复工运行情况,并与在场的宝能汽车集团高管和深圳工厂的管理干部作深入交流,就宝能汽车深圳工厂2022年的重点工作做全面督导。”同时还配上了姚振华视察工厂的照片。
宝能对新能源汽车业务依旧“不离不弃”
市场资料显示,观致汽车成立于2007年,作为国内较早定位高端的自主品牌,背靠奇瑞汽车的观致汽车起点不低,但其发展道路并不平坦。2017年,宝能集团逐渐接盘,让业内认为观致汽车迎来转机。不过,随着宝能陷入流动性危机,令观致汽车的前景也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面纱。但就目前宝能方面的公开信息可以看出,宝能对新能源汽车业务依旧“不离不弃”。
去年9月举行的宝能汽车集团核心干部座谈会,针对流动性困难,姚振华重申了宝能集团对快速解决问题的信心、决心与关键举措。
他表示,宝能集团及各板块正在积极克服困难,并通过加速项目销售回款、处置部分优质资产、加快战投融资工作、提升经营性现金流等实质举措持续回笼资金,宝能有能力、有实力在两到三个月内彻底走出困境。此外,宝能也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汽车事业稳健发展。
在3月下旬侧面澄清姚振华下落不明传闻时,宝能发布的消息也是有关姚振华对宝能汽车的工作检查。
此外,3月28日,姚振华在宝能中心主持召开3月份董事长办公会,会议听取了四个经营单元一季度重点经营工作的汇报,对集团各业务板块及职能条线作出工作部署。为推进集团经营管理的体系化、现代化,打造具备一流公司治理、一流竞争能力的企业,姚振华提出要加快深化推进五项重点经营管理提升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提到进一步提升战略规划,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强化战略经营,补充资本实力,快速推进汽车、物流科技、食品科技的引战及上市工作。
宝能集团被曝总部“人去楼空”,公司回应2近日,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在《关于观致品牌汽车的'消费警示》中指出,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消费维权工作站接到多起济南市观致车主售后无4S店维修保养的投诉。
经协会调查,济南市4家宝能观致汽车直营店已经停业,厂方服务电话也已经注销。为此协会向观致品牌所属的宝能集团(即“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北路2088号”邮寄发送问询函,因人去楼空信函也被退回。
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表示,经协会多方了解,宝能集团旗下宝能汽车目前出现严重经营问题,到目前无人回应。为此,协会将宝能观致汽车品牌列入消费黑名单,并警示消费者谨慎购买观致品牌汽车。
5月11日,据证券时报报道,针对被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点名“总部所在地人去楼空”一事,宝能深圳总部相关人士回应称,消息系误解,因宝能总部搬迁导致问询函未送达成功,产生了“人去楼空”的误读。据了解,宝能集团总部已由深业物流大厦搬至深圳宝能中心。
红星资本局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宝能集团、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宝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宝能城市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宝能百货零售有限公司等的地址仍为深业物流大厦。
宝能此前还因董事长姚振华“下落不明”登上微博热搜。
一份广州市法院系统公告送达显示,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下落不明”。3月22日,中国宝能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侧面澄清称姚振华3月21日还在检查宝能汽车深圳工厂复工复产工作,并配上了姚振华出镜的现场照片。
天眼查APP显示,宝能集团目前共有67条被执行信息,被执行总金额高达241亿元。
姚振华在3月份董事长办公会上称,集团当前首要任务是围绕全年工作,尽快走出流动性困境,其中提到进一步提升战略规划,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强化战略经营,补充资本实力,快速推进汽车、物流科技、食品科技的引战及上市工作。
宝能集团被曝总部“人去楼空”,公司回应3继今年3月份,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则关于“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下落不明”的公告后,近日,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一条《关于观致品牌汽车的消费警示》(下称《警示》),再度称宝能总部所在地“人去楼空”。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致电宝能,对方表示,宝能集团总部已由深业物流大厦搬至深圳宝能中心,“人去楼空”系误读。
从“失联”到“人去楼空”
上述《警示》显示:近日,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消费维权工作站接到多起济南市观致车主售后无4S店维修保养的投诉。经协会调查,目前济南市4家宝能观致汽车直营店已经停业,厂方服务电话也已经注销。
为此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消费维权工作站向观致品牌所属的宝能集团总部所在地“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北路2088号”(即深业物流大厦所在地)邮寄发送问询函,因人去楼空信函也被退回。
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表示,经协会多方了解,宝能汽车目前出现严重经营问题,到目前无人回应,致使观致品牌车主的合法消费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并受到严重损害。
为此,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协会将宝能观致汽车品牌列入消费黑名单,并警示消费者谨慎购买观致品牌汽车。
事实上,类似的误会在今年3月也曾出现过一次。
今年3月17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则关于广州宝时物流有限公司、姚振华、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的公告中称:法院受理该案件时,因姚振华下落不明,故向其公告送达(2021)粤01民初1750号民事起诉状副本、证据材料、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告知合议庭成员通知书、裁判文书上网须知、廉政监督卡。
而宝能内部人士回应,姚振华目前一切正常,正在公司上班,3月21日还去了宝能汽车深圳工厂进行工作检查。
后续,该相关公告也被撤回。
目前,宝能集团确实出现了流动性困难,2021年11月23日,宝能旗下“前海世纪私人财富”在公众号发布兑付公告,宝能集团承诺,将于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全部“理财产品”清退工作。
同时,宝能也发布了《致投资人的一封信中》,信中披露,宝能集团合并报表总资产约8300亿元,剔除并表金融资产及负债后集团总资产约4300亿元,有息负债合计为1927亿元,对外担保余额308亿元。
信中表示,在重点资产处置方面,公司已启动位于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的十余个优质项目出售,涉及商办物业、商业综合体、旧改及金融公司股权等,评估价值超1000亿元。个别项目已达成交易,正在分阶段回款;部分资产处置已进入深入推进、磋商交易阶段。资产处置款项净额优先用于理财产品兑付。
今年3月28日,姚振华在宝能中心主持召开3月份董事长办公会,会上,姚振华表示,集团当前首要任务是围绕全年工作,尽快走出流动性困境。
一是关于理财产品兑付,已如约实现前期兑付,正在积极推进后续兑付工作;二是关于诉讼和解,绝大多数金融机构看到了宝能的资产实力、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愿意与宝能相向而行、达成和解;三是关于资产处置,部分大宗资产处置已取得重大进展,正在加快推进有关进程。
造车的执念
观致汽车成立于2007年12月,由奇瑞汽车公司和以色列公司QUANTUM各自控股50%共同组建,最初定位于高端市场,但销量却一直萎靡不振,甚至出现连年亏损的状况。
2017年底,宝能集团斥资66.3亿元收购了观致汽车51%的股份,正式成为观致汽车的控股股东,后来又加价15.6亿元购入12%的股份,目前宝能集团持有观致汽车63%的股份。
但事实上,尽管在资本市场,宝能集团声名鹊起,但对于造车的认知几乎为零。在此前,宝能集团并没有涉及该产业。
但姚振华似乎铁了心要在造车上成就一番作为,即便是在流动性困境,出售资产抵债的背景下。
根据宝能公众号显示:3月21日,在深圳疫情解封的第一天,姚振华走进宝能汽车深圳工厂进行工作检查,全面了解深圳工厂生产复工运行情况。
就在今年1月22日,宝能汽车还在广州发布了宝能汽车BAO品牌和GX16、GX18、GX15等多款车型。
姚振华曾表示,宝能集团将一如既往坚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动摇,打出响亮的宝能汽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