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YiShop电商系统
一、国外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
(1)美国的物流中央化
物流中央化的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管理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包括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物流管理过程包括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2)日本的离效配送中心
物流过程是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废物的再利用及生产资料的补足和再生产)。在日本,物流是非独立领域,由多种因素制约。物流(少库存多批发)与销售(多库存少批发)相互对立,必须利用统筹来获得整体成本最小的效果。物流的前提是企业的销售政策、商业管理、交易条件。销售订货时,交货条件、订货条件、库存量条件对物流的结果影响巨大。流通中的物流问题已转向研究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问题方向。
(3)适应电子商务的全新物流模式——物流代理
物流代理(Third-PartyLogistics,缩写为TPL,即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的定义为:“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
物流代理公司承接了仓储、运输代理后,为减少费用的支出,同时又要使生产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就必须在整体上尽可能地加以统筹规划,使物流合理化。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物流解决方案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中央直属的专业性物流企业,即专营生产资料的物资储运总公司和外运总公司。仓储主要针对系统内部,因此商流与物流分离,受行政控制。
(2)地方专业性物流企业,即地方商业系统的储运公司及粮食仓储系统,完全受当地行政领导。
(3)兼营性物流企业,即集物流与商流为一体的物流企业,比重大,且数量正在不断增多。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