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贸发国际货运公司上级主管单位为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总公司(简称:“中贸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直属的国有企业。2002年归属深圳市政府,中贸发设在经济特区,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外向型的大型经济实体。
武汉中贸发国际货运公司设在武汉,1993年在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资本人民币500万元,是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的一级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湖北省国际代协会常务理事,荣获湖北省“十佳”贷运代理企业,
具备陆运、海运、空运、快件等经营资格,经营地域:湖北省。
公司下设海运操作部、报关部、空运部、陆运部、市场部等业务部门,并在湖北境内的宜昌、荆州、襄樊等地设有办事处、公司各部门还在江岸车站、杨泗港区、中南一级站码头、天河机场等地设有办事处机构,并在武汉海关报关大厅设有报关部,在武汉江岸监管区内设有进口及出口货物监管仓库。公司拥有一批长期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并持有专业资格证书的高素质人才。公司机于多家船公司及代理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能为客户提供高效、方便、准确的服务,是政府有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客户所认可的湖北地区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最具有实力的骨干企业之一。
武汉中贸发国际货运公司襄樊办事处位于风光如画,美丽富饶的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成立于2000年;已有多年历史。武汉中贸发国际货运公司襄樊办事处主要经营进出口货物的海、陆、空运输代理及其相应的进出口货物报关业务,运输代理及快件业务。,“交天下朋友,创行业品牌”是武汉中贸发国际货运公司襄樊办事处不变的宗旨。
主营行业:汽车/交通/物流/仓储
单位性质:其他
单位规模:50-200人
联系电话:3271955
电子邮件:xfzhanggang@hotmail
联系地址:襄樊市春园路现代城C602百度地图
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战略
“2010中国物流企业50强”名单
排名 名称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1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10462350
2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7162454
3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4460087
4 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2747231
5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 1774379
6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 1698324
7 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1408423
8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邯郸鼎峰物流有限公司 1116028
9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 1000798
10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国龙物流有限公司 881295
11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875405
12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818553
13 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 723561
14 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 644007
15 北京华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607482
16 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 533148
17 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515986
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 503757
19 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474219
20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400859
21 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 397236
22 山西太铁联合物流有限公司 383766
23 青岛福兴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364401
24 广东省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302548
25 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 264719
26 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 259192
27 天地国际运输代理(中国)有限公司 257226
28 苏州隆兴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254967
29 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254883
30 厦门建发物流有限公司 228619
31 成都中铁西南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226259
32 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23642
33 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198116
34 浙江省八达物流有限公司 195004
35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91804
36 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183305
37 国药控股江苏有限公司 180312
38 中钢国际货运公司 177399
39 青岛海尔物流有限公司 171024
40 甘肃西部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161955
41 新时代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 153086
42 上海现代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50379
43 唐山海港远大物流有限公司 148655
44 南京长江油运公司 143146
45 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 135595
46 中国货运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134666
47 五矿国际货运有限责任公司 132680
48 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 131444
49 北京宝供福田物流有限公司 125863
50 山西宝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121974
到目前为止,国内市场比较成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不多,多数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中国加入WTO承诺的逐步兑现,物流业将面临着全面开放的宏观环境,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已成为非常紧迫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SWOT分析,帮助企业清楚地认识自身的强项(Strength)、弱项(Weakness)优势(Opportunity)、劣势(Threat),从而选择出适于自身发展的战略。 1。优势
近几年在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已出现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中海物流等一批既有规模又有效益且能够有效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集团。它们熟知国内的物流市场特点,建有遍布全国的网络系统、较低的运营成本以及与政府和相关企业的良好关系,具有一些国外企业不能比拟的优势。
目前,中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它们各自具备不同的优势:第一种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型来的物流企业,如中海物流公司等。它们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拥有大量现成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专用设备、面积较大的库区园地和完善的管理机制,而且对本土的市场更加熟悉,所以发展比较快。第二种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如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远国际货运公司和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它们拥有全国性的网络、运输和仓储资产,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市场和经营网络、设施和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第三种是过去国家直接管理的垄断性的集团公司,如中铁物流、中国邮政等。它们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运输、仓储网络范围广、网点多,而且由于多年的经营,有深厚的客户基础。第四种是民营物流企业,如宝供、大通国际等。它们的主要优势是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为特定的行业提供可行的物流解决方案等,所以发展迅速,是中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当然,这些优势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发挥作用,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果想在国际物流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还需要不断地提高管理、服务和信息化水平,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2。劣势
⑴服务项目单一。目前,中国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和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⑵信息技术水平落后。信息技术落后主要表现为:缺乏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机械化程度不高,GPS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自动化仓储系统(自动化库存定位及货品分拣等)、计算机辅助运输线路设计和车辆配载等现代科技手段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信息技术水平落后导致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多样性等方面都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得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严重制约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⑶缺乏现代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尽管国内已有一些专家在对第三方物流进行研究,一些大专院校也开设了某些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但物流知识,尤其是现代综合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许多人只是知道物流能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不知道它是对这些传统业务进行新的整合。此外,一些物流企业对人才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专业性的物流管理人才,没有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培训,使企业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
3。机会
⑴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从市场需求看,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富有经济活力的国家之一,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许多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物流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如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沈阳、武汉等中心城市,IBM、联想、三星等众多跨国企业已经进入了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此外,由于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预计其物流市场的需求将超过400亿元人民币。这无疑会给中国物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丰厚的利润。
⑵政府的重视。
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最新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也已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内容;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2003年9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后开始全面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科技部已把“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列为“十五”科技重点之一。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的30多个中心城市正在制定或已出台了各省市的物流发展规划,各级政府的重视为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⑶入世后的机遇。入世后,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企业在降低成本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压力下,将加大对物流外包的需求;国外物流公司的涌入,也将激发本土企业借鉴和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4。威胁
⑴来自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入世后,国外物流企业纷纷看好中国物流市场,不仅已有部分世界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先期进入了中国市场,更多的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将陆续进军中国物流市场。中国的物流企业面临着国外物流企业的巨大挑战。
⑵第四方物流企业初现端倪。当人们在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解上还懵懵懂懂的时候,第四方物流已经迫不及待地跃出水面,成为物流产业又一关注的焦点。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势必在经营理念上带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冲击,是保持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不变,还是寻求新的体制创新,或者是在两者间寻求协调发展,将是企业管理者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SWOT分析,企业应该在成本控制、业务拓展、理性竞争等方面进行战略选择和策略调整。
⑴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是指当企业和竞争对手提供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时,只有设法使产品和服务的成本长期低于竞争对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最终取胜。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必须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物流操作平台来分摊管理和信息系统成本。在一个高效的物流操作平台上,当加入一个相同需求的客户时,其对固定成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自然具有成本竞争优势。一般来讲,物流操作平台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相当规模的客户群体形成的稳定的业务量、稳定实用的物流信息系统、广泛覆盖业务区域的网络。
⑵集中化战略。
依据自身的优势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确定一个或几个重点领域,集中企业资源,打开业务突破口。集中化战略不仅仅指企业业务拓展方向的集中,更需要企业在人力资源的招募和培训、组织架构的建立、相关运作资本的取得等方面都要集中。充分把握市场机会,有效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
⑶企业联盟战略
企业联盟一方面是指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联盟;另一方面是指与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间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有专家认为“小”、“少”、“弱”、“散”是中国大多数传统物流企业的通病。因此,通过建立物流联盟、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企业的核心能力、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是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求得多赢的理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