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主要为第三方物流和信息化物流构成,这是由于阿里巴巴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策略导致的。
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控股、中国邮政、EMS、顺丰速运、天天快递、“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宅急送、汇通,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宣布,“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简称CSN)项目正式启动,合作各方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成立,阿里巴巴占51%的股份,马云提出十年后将实现全国任何地区都能“24小时送达”的目标。
尽管阿里巴巴方面透露菜鸟网络是一家创业公司,推进的是创新业务。但仍有评论认为,菜鸟网络实际上是“新品装旧酒”,其性质是国内外流传已久的第四方物流。下面结合第四方物流理论,介绍阿里巴巴物流系统的基本做法。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最早由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在1998年提出,他们对第四方物流是这样定义的:“第四方物流(4PL)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套供应链解决方案”。牛鱼龙则认为第四方物流是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整合和作业的组织者,负责传统第三方物流安排之外的功能整合。综合上述定义,第四方物流实际上是指不参与具体物流活动,只对物流方案进行系统设计、资源整合、经营管理、信息共享,并提供与此相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企业。其主要业务和在物流系统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第四方物流更多的是集成供应链中的各个主体,并为它们提供库存、分销、配送和物流规划等方面的管理咨询,这要求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具有整条供应链中的数据支持和处理分析能力。
从阿里巴巴集团的经营历史和披露的相关信息来看,阿里巴巴集团所要构筑的物流系统确实具有第四方物流的一些特征。事实上,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物流一直是阿里巴巴的短板之一。在菜鸟网络成立之前,阿里巴巴就已经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物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