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中国雅芳的商流物流分离中国雅芳在经历了10年的以分公司仓库为中心的物流运作模式后,于2001年初开始了物流系统的重新整合,将商流物流分离,并进行配套变革。2003年雅芳的营运成本比2002年初降低了2个百分点,库存水平下降,供货周期由原来的5-10天降低为2-3天。这个简单的数字,对于竞争白热化、利润微薄而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又难以压缩的日化行业来说并不简单。雅芳是全美500强企业之一,已有110多年历史,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美容化妆品公司之一。雅芳中国有限公司,1990年成立,总部广州,经营护肤品、化妆品、个人护理品、香品、流行饰品、内衣、健康食品等。目前中国雅芳在大中城市设有75个分公司,拥有5000家雅芳产品专卖店,开设在各大商场的近2000个雅芳专柜,100多个仓储式的雅芳专柜,并已开通网上购物服务。2002年雅芳中国的销售额是12亿元,2003年24亿元。1.商流物流分离前的运作方式2001年之前,雅芳的物流运作是商流物流合一的。除总部工厂仓库外,75个分公司各有一个仓库,物流运作是由工厂仓库―――分公司仓库―――经销商自提,即雅芳通过长途陆运或空运的方式,将货物从广州工厂仓库运到全国75个分公司的仓库,然后由经销商到所属区域的各个分公司提取货物,并在专卖店或专柜向顾客出售。然而,随着销售额的增长,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一方面,随着销售品种、销售额的增加,库存额高居不下,库存周转天数越来越高,而分散在各地的75个仓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从事仓储、打单等工作;另一方面,物流不畅导致经销商满意度低,流失率高。从1999年到 2002年初,雅芳的经销商流失率高达20%。在十字路口的雅芳感到必须要对物流进行重新整合,构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才能有效支撑业务,达到提高满意度、降低成本的目标。2.商流物流分离后的运作方式经过近1年的考察和研究,雅芳拿出了一套叫做“直达配送”的物流解决方案。其实质是商流物流的分离,即取消75个大大小小的分公司仓库,成立区域物流中心,经销商的订货直接由总部安排区域物流中心向其配送。雅芳重新进行了的物流网络规划,并借助IT来支撑。2.1 物流网络重新规划雅芳公司从其战略角度考虑,取消了分公司仓库,在广州、北京、上海、重庆、武汉、郑州、沈阳、西安、乌鲁木齐建立九大物流中心,并将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服务外包,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中国邮政物流、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共速达和心盟物流运输)将雅芳产品直接配送至专卖店。物流运作方式改变为“总部工厂―――区域物流中心―――送达经销商”。雅芳生产出的货物由工厂运送到各物流中心,订货方式转变为经销商在网上向总部订货,总部将订货信息处理后传给区域物流中心,区域物流中心根据订货信息拣货、包装,并由第三方物流在48小时内进行“门到门”的送货服务。在将物流外包到物流公司以后,雅芳开始专注于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业务,各分公司也从过去的繁琐事务当中摆脱了出来,专注于市场开拓,一年间产品销售量平均提高了45%,北京地区达到70%,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2 IT系统支撑雅芳自行开发了CIA(综合信息系统)和DRM(经销商关系管理系统)等系统来支撑业务管理和“直达配送”物流模式。其中DRM作为中国雅芳业务支持的核心系统是基于互联网运作的,它作为一个公用的平台,将中国雅芳总部、厂部、分公司、销售网点和顾客服务中心及3PL企业有效地整合在了一起。有了基于WEB的DRM系统,经销商只需要在网上下订单,在线通过银联、招商银行或者邮政付款,就可以坐等3PL公司将货物送到店里,最后在网上签收就可以了。更为重要的是雅芳总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客户库存,做出及时的预测和执行指令,保证物流服务的时效、准确性,也有效控制库存成本、运输成本。2.3组织结构变化物流模式转变后,以前75个分公司共有600个员工负责收费、仓库、管理、打单等营运工作,现在分公司只专注于市场开发和销售业务,营运工作由八个区域服务中心负责,原有负责物流工作的员工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不再属于分公司,而是划归区域服务中心管理,员工数量也锐减至182个人。2.4流程再造雅芳对物流运营流程进行了再造,客户订货流程、内部管理流程、运输配送流程等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客户订货上,由原来的分公司处理转为总部统一处理,下订单的方式转为网上订货;仓储运输被剥离出来由第三方物流来做,自己则专注于研发和销售。雅芳通过以上几项变革的配套进行,顺利完成了商流物流的分离,成功的实现了其物流重构。.dglc56/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重庆凭借连接欧亚大陆桥和东亚-太平洋和南亚-印度洋的枢纽和门户以及长江黄金水域等的交通区位优势,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从而促进重庆市进一步发挥西部门户枢纽优势,推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但重庆市整体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无法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需求,与重庆市作为西南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不相配套。因此,立足重庆城市经济和交通发展现状,研究重庆现代物流发展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物流枢纽作为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支撑,合理规划布局物流枢纽是促进城市现代物流发展,带动城市和辐射腹地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从基于重庆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物流枢纽必要性研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理论研究;重庆建设物流枢纽基础条件分析;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研究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是基于重庆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物流枢纽必要性研究。首先对文章研究涉及的两个重要概念“国家中心城市”、“物流枢纽”进行研究,并从国家中心城市应是物流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对“物流中心”提出更高要求,物流枢纽在物流中心城市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分析国家中心城市与物流枢纽的关系,为下文研究重庆市在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下,规划布局物流枢纽做铺垫。其次,具体分析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条件以及对比其他国家中心城市存在的优势和差距,从而提出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合理规划布局物流枢纽,为下文进行重庆市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提供铺垫。
第二部分是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理论研究。主要对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所涉及的物流预测、物流枢纽选址、物流枢纽布局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选择适合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的一元线性回归与弹性系数法相结合的物流需求预测方法,“区位+交通+产业布局快速定位法”物流枢纽选址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为下文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是重庆建设物流枢纽基础条件分析。基于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理论方法分析,对重庆建设物流枢纽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重庆物流枢纽的规划环境分析,重庆的综合交通条件,重庆主城区物流节点布局现状,重庆主城区的主要产业园和市场分布,以及重庆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为下文重庆市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提供现实依据,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
第四部分是重庆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研究。基于物流枢纽布局理论方法和重庆市建设物流枢纽的基础条件,对重庆市物流枢纽提出目标定位并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提出以“八大综合货运枢纽”、“九大物流园区”为核心,多个专业物流中心为辅的主城区物流枢纽规划空间布局,城市对外“八大物流通道”和物流枢纽内部衔接通道布局,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物流枢纽布局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