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的仅是一小部分。
一些由小企业用以加工再生塑料。
大量白色垃圾的处理还是一大难题。
来源:中国塑料行业网 时间:2006-9-1 “这里散发的臭味都让人无法忍受,别说窗户,连门都不敢开啊。”近日,大连市甘井子工商分局大连湾工商所在大连湾村一废旧库房附近巡查时,接到了群众的投诉,称附近民房内有一塑料加工点,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执法人员一举将这个利用废旧塑料袋再加工黑塑料颗粒的黑加工点端掉,并查封其生产原料及工具。
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几百平方米的房子内到处都是堆得高高的垃圾塑料袋,这些垃圾袋经过简单地冲洗之后,传送到粉碎机里,经过高温冷却之后,形成塑料颗粒。地面上几个水槽内黑色的液体里飘着塑料碎片,满地的污垢,屋内根本无法进人,热气、臭气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经查,当事人低价收购废旧塑料,加工成聚乙烯颗粒后,再卖给黑加工点制成塑料袋,有些塑料袋甚至被出售用来装散装食品。他们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执法人员依法对其进行了取缔。
塑料袋如何跨过反倾销道槛
作者 WSMARKET 于 2006-08-15 08:49:15 (91 次阅读)
塑料袋因为成本低廉,性能良好,被广泛应用于包装的各个领域。我国生产的塑料袋产品优价廉,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在我国塑料袋出口取得了快速增长同时,也引起了进口国的关注,接连受到主要出口市场的反倾销调查和裁决。
目前,各方关注的欧盟对华塑料袋反倾销案已经接近“大限之期”,9月底前欧盟将正式公布的终裁结果。从现在欧盟披露的终裁草案了解,中国企业将获得15.2%的平均税率。业界普遍认为,最终的终裁结果与应该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按此税率,此前被美国反倾销大伤“筋骨”的中国企业,将再次深陷困境。
随着我国塑料袋出口量的不断增大,中国已成为欧盟最大的塑料袋进口来源地。大量低于欧洲当地均价的塑料袋进入欧洲市场对欧洲的原有的塑料袋生产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2005年6月30日,欧盟开始对产自中国的塑料袋进行了反倾销立案调查,共有107家中国塑料袋企业应诉此案,其中欧方抽取出口数量靠前的10家应诉企业为实地核查对象,并给予其中9家“市场经济地位”。10家实地核查企业分别获得0%-15.2%的反倾销税,其余应诉企业获15.2%的平均税率。据中方统计,此次中方企业的涉案金额在3.1亿美元,虽然这次欧盟公布的针对中国塑料袋反倾销税率并不是很高,但国内行业人士表示,15.2%的反倾销税率,将使企业利润空间起码减少了两成。
目前国内的塑料袋生产企业一般使用回收的废旧袋子作原料,低廉的价格使得利润已经很少。加上近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成本的提高,情况更加恶化,每个普通袋除部分能获利1分以上外,大部分获利都只在0.3~0.5分左右,毛利仅在10%左右。但是一些国内企业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只有忍受“微利”甚至“无利”的局面。此次一旦最终的终裁结果生效,那么一部分出口企业因为税率的提高而不得不放弃海外市场,转而在国内强占市场份额,到时国内的塑料袋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惨烈,市场的整体格局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长期以来,欧盟一直称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直到1998年才将中国改称为“转型期市场经济国家”。在我国进入世贸之后,欧盟和美国这两大贸易巨头也始终没有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这造成我国在遭受反倾销调查中,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即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当局在判定中国商品是否以低于成本价在其境内倾销时,不是以该产品在中国国内的价格为参照,将引用一个被承认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替代国的成本数据计算所谓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因此,欧盟及美国对中国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中便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公平性。这大大影响了中国公司在应付反倾销指控时的自卫能力。现在我国塑料袋这一商品被美国和欧盟接连扣上“反倾销”的帽子,我们的企业是否只能坐以待毙呢?
从美国针对中国塑料袋反倾销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对于反倾销的积极应诉将有助于我国企业规避一定的倾销税。2003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开始对中国聚乙烯购物袋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4年,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零售购物袋存在倾销行为,平均税率为23.06%至41.21%。在9家被选作强制调查企业中,2家企业由于没有选择恰当的律师应诉,得到最高税率,为77.33%;而深圳恒隆公司和南通华盛有限公司因为较高的反倾销意识和应诉水平,最后分别获得0.2%和2.29%的低税率。在国内,不少企业对于反倾销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淡薄,有的企业认为,应对反倾销是政府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加上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忍为上策,认为在国内打官司尚且“缠人”,洋官司岂不更加难以应付,况且应诉费用还很高,等到真正要征收高关税时,企业最多转向,不会有太大损失。事实上,各国实施反倾销调查的目的不是追究有关当事方的责任,而是限制其今后的“倾销”行为,往往针对的是一类产品,不应诉就意味着丢失市场,应诉不力则意味着市场萎缩,积极应诉反倾销是整个行业的大事,企业应该团结起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产品在海外出口的机会。
在欧洲,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因此对于中国塑料袋的反倾销尽管主要是经济贸易上的博弈,但也存在欧洲人处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塑料袋大都是用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这两种办法都不利于环保,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欧洲环保组织一直在对各国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促使它们采取行动。目前爱尔兰和丹麦已在对塑料袋征税,法国也正在采取相关立法措施以禁止塑料袋的使用,而在波兰、德国、瑞典、芬兰、比利时和荷兰等国,许多零售商对塑料袋收取费用,现在欧盟对中国等亚洲国家塑料袋的反倾销裁决可以有效的控制非环保型塑料袋在欧洲的“蔓延”。需要看到,环保型塑料袋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欧洲有的地区已经开始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尽管成本较高,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在随着环保意识的全球化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可降解塑料袋的普及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国塑料袋生产商应紧跟世界趋势,大力开展环保研发,为我国出口的塑料袋提供一张合格的“passport”。
塑料袋的发明,真的是方便了广大消费者。多少年来,消费者已习惯了使用塑料袋,如果骤然停止了塑料袋的使用,消费者会很不适应,而且真的有些不乐意。至少,笔者就觉得限制塑料袋使用就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且有“因噎费食”之嫌。 塑料袋不好降解,有化学味道,确实有污染环境的弊端,很是成为人们的心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限制使用塑料袋是有缘由的。 但是,我们不能仅是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什么东西有弊端就抛弃它就消灭它。这样到是痛快了,一劳永逸了,可倒澡盆连孩子倒掉,把塑料袋方便消费者的优点倒掉,岂不是于心不忍、损失更大。 现在废旧塑料袋还有很多回收利用的价值,如下:
家庭中
1、作为废品卖
2、当垃圾袋使用
3、当包装袋
废塑料的再利用:
国外将废塑料用于高炉喷吹代替煤.油和焦.用于水泥回转窑代替煤烧制水泥.以及制成垃圾固形燃料(RDF)用于发电.效果理想.
焚烧炉处理含氯废塑料袋时HCI对锅炉腐蚀严重.RDF技术最初由美国开发.近年来.日本鉴于垃圾填埋场不足.而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污染环境.利用废塑料发热值高的特点混配各种可燃垃圾制成发热量20.933kJ/kg和粒度均匀的RDF后.既使氯得到稀释.同时亦便于贮存.运输和供其他锅炉.工业窑炉燃用代煤.
将废塑料作为原料制成适宜粒度喷入.高炉高炉喷吹废塑料袋技术也是利用废塑料的高热值.来取代焦炭或煤粉的一项处理废塑料袋的新方法.国外高炉喷吹废塑料应用表明.废塑料的利用率达80%.排放量为焚烧量的0.1%-1.0%.产生的有害气体少.处理费用较低.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为废塑料的综合利用和治理[白色污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冶金企业节能增效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德国.日本从1995年就已有成功的应用.
发电
垃圾固形燃料发电最早在美国应用.并已有RDF发电站37处.占垃圾发电站的21.6%.日本已经意识到废塑料发电的巨大潜力.日本结合大修已将一些小垃圾焚烧站改为RDF生产站.以便集中后进行连续高效规模发电.使垃圾发电站的蒸汽参数由30.012提高到45.012左右.发电效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20%-25%.
日本环境省正在大力支持以废塑料为主的工业垃圾发电事业.并在2003年度的预算中提出10亿日元的额度.以着手辅助对5处废塑料发电设施的整备工作.计划到2010年在日本全国共建150个废塑料发电设施.使工业垃圾发电成为新能源的重要一翼.
目前日本每年形成的废塑料总量近500万吨.2000年为489万吨.其中25%作为塑料原料回收循环再用,42%埋掉,6%白白烧掉,只有3%用来发电.当然如果能100%回收循环利用最好.但有些废塑料目前尚无法循环再利用.
用废塑料进行发电可以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日本计划到2010年将目前垃圾发电量提高5倍.使年垃圾发电量达400万千瓦以上.
油化
由于塑料是石油化工的产物.从化学结构上看.塑料为高分子碳氢化合物.而汽油.柴油则是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因此.将废塑料转化为燃油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在这方面均已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如日本的富士回收技术公司.利用塑料油化技术.从1公斤废塑料中回收0.6升汽油.0.21升柴油和0.21升煤油.他们还投入18亿日元建成再生利用废塑料油化厂.日处理10 吨废塑料.再生出1万升燃料油.美国肯塔基大学发明了一种把废塑料转化为燃油的高技术.出油率高达86%.中国北京.海南.四川等地均有关于塑料转化为燃油研究成果的报道.但尚未看到工业化的实际应用.
建筑应用
利用废塑料和粉煤灰制造建筑用瓦对废塑料的清洗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各种废塑料都不同程度地粘有污垢.一般须加以清洗.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有利于工业化应用中的实际操作.向塑料中加入适当的填料可降低成本.降低成型收缩率.提高强度和硬度.提高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从经济和环境角度综合考虑.选择粉煤灰.石墨和碳酸钙作填料是较好的选择.粉煤炭表面积很大.塑料与其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可保证瓦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将消泡后的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加入一定剂量的低沸点液体改性剂.发泡剂.催化剂.稳定剂等.经加热可使聚苯乙烯珠粒预发泡.然后在模具中加热制得具有微细密闭气孔的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可用作建筑物密封材料.保温性能好.
复合再生
复合再生所用的废塑料是从不同渠道收集到的.杂质较多.具多样化.混杂性.污脏等特点.由于各种塑料的物化特性差异大而且多具有互不相容性.它们的混合物不适合直接加工.在再生之前必须进行不同种类的分离.因此回收再生工艺比较繁杂.国际上已有先进的分离设备可以系统地分选出不同的材料.但设备一次性投资较高.一般来说.复合再生塑料的性质不稳定.易变脆.故常被用来制备较低档次的产品.如建筑填料.垃圾袋.微孔凉鞋.雨鞋等.目前.国内渖阳.青岛.株洲.邯郸.保定.张家口.桂林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分别由日本.德国引进20多套(台)熔融法再生加工利用废塑料的装置.主要用于生产建材.再生塑料制品.土木材料.涂料.塑料填充剂等.
合成新材料
匈牙利科学家研究出将塑料垃圾转化成为工业原料并进行再利用的新技术.从而改变了以往将这些垃圾随便丢弃或进行焚烧的做法.
实验表明.这种合成材料与沥青按比例混合后可以用来铺路.增加路面的坚硬程度.减少碾压痕迹的出现.还可以制成隔热材料而广泛用于建筑物上.据介绍.科学家们使用该项新技术能将塑料垃圾加工成一种新型合成材料.专家认为.由于该技术是塑料垃圾转化为新的工业原料.不仅在环保方面意义重大.而且还能够减少石油.天然气等初级能源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根据聚苯乙烯较容易引进离子基团的性质.通过化学反应.将离子基团引入到废旧聚苯乙烯苯环上.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科学家经多年研制而成的SPS高效减水剂系列产品.可赋予混凝土良好的保塑性能.防水性能及抗冻结性能.SPS高效减水剂主要由废旧聚苯乙烯塑料构成.使经过改性的废旧聚苯乙烯.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能使水泥丧失包裹拌合水的能力.达到减水的效果.另外.由于聚苯乙烯是分子量很高的高分子物质.在水泥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这种改性聚苯乙烯分子可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薄膜.提高水泥颗粒间粘合力.从而增强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因而成为优良的水泥防水.减水剂和增强剂.
制取基本化学原料.单体
混合废塑料经热分解可制得液体碳氢化合物.超高温气化可制得水煤气.都可用作化学原料.德国Hoechst公司.Rule公司.BASF公司.日本关西电力.三菱重工近几年均开发了利用废塑料超高温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制甲醇等化学原料的技术.并已工业化生产.
近年来.废塑料单体回收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主流方向.其工业应用正在研究中.现时研究水平已达到单体回收率聚烯烃为90%.聚丙烯酸酯为97%.氟塑料为92%.聚苯乙烯为75%.尼龙.合成橡胶为80%等.这些结果的工业应用也在研究中.它对环境及资源利用将会产生巨大效益.
美国Battelle Memorial研究所已成功开发出从LDPE.HDPE.PS.PVC等混合废塑料中回收乙烯单体技术.回收率58%(质量分数).成本为3.3美元/kg.
人造沙
2004年起.日本V-ARC公司开始将家电以及汽车等产生的废塑料粉碎制成人造沙.废塑料制成的人造沙将应用于地基改良材料以及混凝土二次制品等.将废塑料再利用为人造沙的例子非常罕见.V-ARC公司计划在2005年5月将其发展成年产值5亿日元的大事业.
资料显示.日本国内每年有500万吨左右的废塑料不能被再利用.其中大部分不得不采取掩埋以及焚烧的方法处理.V-ARC打算把这些废塑料粉碎有效利用为人造沙.人造沙的颗粒大小在1.5毫米到7.0毫米间.能够根据用途自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