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WINDOWS文件夹加解密! 面对一成不变的Windows文件夹,大家有没有想过让其个性化些?如何让你文件夹里的信息更安全?如何让你文件夹使用起来更方便呢?本文中笔者将给大家介绍这方面的技巧,一定会让你的系统看起来更加有个性,使用更方便,信息更安全,今天我们刊登出加解密篇。 加密 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希望别人看到的东西,例如学习计划、情书等等,大家都喜欢把它们放在一个文件夹里,虽然可以采用某些工具软件给文件夹加密,但那样太麻烦了,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为自己的文件夹设定一个密码呢?答案是肯定的,利用Windows自带功能就能轻松的为文件夹设定密码。 1.在Windows 9X/Me/2000中 进入要加密的文件夹,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自定义文件夹“。接下来在向导中点击“下一步”,选择“自定义”并勾选“选择或编辑该文件夹的Html模板”。在模板类型中选择“标准”,并选中“编辑该模板”,点击下一步(在Win98中稍有不同,直接在向导中选择“创建或编辑HTML文档”即可)。此时会打开名为“Folder”的文本文件。在该文件中找到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字段,在其下方输入以下内容(中文双引号内为注释内容,不需要输入): var pass=prompt("Please Enter the Password");“prompt命令后的括号内输入进入文件夹后的提示用语,可以为中文。分号可省略。可此行必须单独一行” if(pass!="123")“密码为123,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密码” {window.location="c:"}“若密码错误,则进入C盘,也可以设为别的分区,但是只能为根目录” 保存后退出该文件设置便可以起效。folder.htt文件在创建后,下次需要更改设置我们就可以直接在文件夹中找到folder.htt文件,用记事本打开后进行修改,保存后设置即可生效。若是在WinMe操作系统,则没有<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字段,我们要找的字段是<script>,把上面的内容放在该字段后即可。 2.在Windows XP中 在Windows XP中的“自定义文件夹”中没有相应的选项对模板进行编辑,而且直接编辑其中的folder.htt文件也无效。这时候我们可以“曲线救国”:先在Windows2000中按以上方式建立一个加密的文件夹,然后把该文件夹整体复制到Windows XP中即可。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完成对私人文件夹的加密。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意窥视他人隐私的人来讲。 解密 当然,以上的加密是非常脆弱的,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对此类文件夹进行解密操作,当你在加密后却忘记了密码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当然,可不能利用这个去做坏事哦。 方法一(适用于Windows98/Me系统):进入一个未加密的文件夹,点击菜单栏上的“查看”命令,取消“按Web页查看”选项。再次点击“查看”,选择“文件夹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查看”选项卡。点击“与当前文件夹类似”,确定后即可取消本机上所有文件夹的加密。 方法二:采用方法一将会取消对所有已加密文件夹的加密属性,无法对单个文件夹进行解密操作,而且不适用于Win2000、XP系统。其实,不管是在98系统还是2000/XP系统下,破解这种类型的加密文件夹有一个通用的方法,我们甚至可以像进入自己的文件夹那样进入到加密的文件夹:假设被加密的文件夹为d:lj,那么只需要在地址栏中输入d:ljfolder settingsfolder.htt,就可以打开改设置文件(folder.htt)。我们只要在改文件中找到进行加密的几行代码,密码就毫无保留的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记下了密码,再打开加密的文件夹,我们就可以轻松进入了!
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
德江县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东与印江相邻,南与思南接壤,西与凤冈交界,北插沿河、务川之间。德江气候宜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滋润着广袤的高原土地。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无霜期达295天。
德江地理优越。地处黔北和黔东接合部的县辖重镇煎茶,以其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成为商品的集散地,东沿303省道出湖广,北顺326国道达巴蜀。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乌江,自南而北,流经县域五个乡镇67公里,200吨级的船舶可以直驶长江。
人口民族
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071.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5.0%。辖5个镇,15个民族乡,355个村民委员会,14个居民委员会。年末总人口44.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7.82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 民族是土家族、苗族。人口出生率14.49‰,自然增长率9.22‰。主要矿产有铁、煤、萤石 、大理石等。
经济收入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9.8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6.82亿元、1.14亿元和1.84亿元,增长5.48%、32.72%和15.37%。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6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为6.60亿元、3474万元、2.82亿元和861万元。乡镇企业持续发展 。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9691个,实现产值5.57亿元,营业收入5.18亿元,实现利润2802万元。主要农牧产品产量:粮食15.47万吨,比上年增长7.0%;油菜籽8532吨,增长3.6%;烤烟8215吨,增长2.8%;肉类2.21万吨,增长4.5%。年末大牲畜存栏9.4万头,增长7.47%。工业稳步增长。工业总产值2.02亿元,其中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产值7409万元,比上年增长12.5%。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和上交税金分别为635 5万元、119万元和313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全县公路里程1157千米,其中当年新增改造公路里程61千米。年客 运 量494万人,货运量194.1万吨。邮政业务总量186.6万元,电信业务总量810.25万元,移动 通信业务总量881.37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5万户,其中农村5303户;移动电话用户1.30万户。
城乡居民生活稳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9元,均有程度不同增长。
自然资源
德江资源富饶,是一个开发前景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的“阳光地带”。县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主要有煤、铁、硫铁、萤石、大理石、高岭土、土陶泥、石膏和特级石灰石等。已探明储量的有:煤9724万吨,铁矿石4426万吨,硫铁矿19180万吨,土陶泥540万立方米,萤石矿770万立方米。其中,德江仁发煤矿和沙溪煤厂是全区规模最大的产煤基地;优质石灰石、重晶石集中分布在乌江沿岸,为开发建材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理石分布集中,品种繁多,品位上乘,极具开发价值。
全县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除乌江外,尚有天然落差较大的大小河流78条,全长489.6公里,河网密度每100平方公里23.6公里,径流量14.8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82450千瓦,土质优良,气候环境好,具有典型农业发展优势。全县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洋芋和烤烟、油菜、柑桔、魔芋、梨、桃等,烤烟生产被列为全国优质烟商品生产基地,产品远销美国。1999年又被省列为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油菜和水稻、玉米制种基地。牧草地域广阔,饲料资源充足,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草场植被和种类有20科70属200多种,总面积近200万亩,其中200亩以上的成片草场103片,面积达27.6万亩,共可载畜13.5万头。现已建成波尔山羊及南江黄羊品种繁育场20个,为了进一步培植优势产业,全县实施了2万亩人工种草和3万亩天然草场保护项目工程,为壮大畜牧支柱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满山无闲草,遍地皆灵药。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合适的气候,德江境内大部分地区适宜于天麻的生长,且品质优于其它地区,1993年在曼谷举办的“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德江天麻就曾以其天麻素含量高达0.23%获得银奖。德江的天麻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时期,德江就以“明麻”驰名省内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县科技局将天麻的人工栽培作为一项科研项目,于九十年代初攻克了“有性繁殖”这一难关,获得了科技进步奖,更是将天麻的规模栽培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此,德江被列为全省天麻基地县,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还专程来德江拍摄了“《天麻之乡》专题片。新世纪初,德江县委、县政府将发展天麻生产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提到了新的高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天麻,决心做大做强“天麻”这一品牌文章。目前,全县天麻生产已形成规模性生产的发展格局,常年栽种天麻10万平方米,可实现产值1600万元。与此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还加大了对天麻进行深加工的力度,已开发的系列产品如天麻干片、天麻粉、天麻银杏速溶茶、天麻玉米糊等,市场前景看好,产品供不应求。除天麻外,德江的野生药材如金银花、太子参、红丹参、百合、玉竹等名贵中药材有600余种,已建成基地2000亩。
卫生教育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均呈发展态势。全县有各类学校390所,其中普通中学29所,在校学生9.11万人,有专任教师31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42%。电视覆盖率92.5%,广播覆盖率68%。有卫生机构31个,卫生技术人员705人。
民族文化
在德江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世居着土家、苗、仡佬等少数民族,他们生生不息、世代繁衍,在不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以土家风俗为代表的民族风情。
一座座土家山寨,似粒粒珍珠,镶嵌在武陵山脉、乌江两岸。这些村寨选址,或依山傍水,安卧在秀丽的溪河谷地;或雄踞高山,错落于葱翠的茂林修竹。坝区村寨,多四合庭院,石板小巷,连成乡镇街区。
土家人有两种民族饮食,风味独特,声名远播。一种是熬熬茶,另一种是麻糖水。
熬熬茶又被称为油茶,是土家人喜爱的饮食之一。其制作十分讲究,主要以茶叶、食油、芝麻、花生米、腊肉、核桃、花椒、食盐为原料,经炒制后加水煮熟而成。熬熬茶不仅清香可口,风味诱人,还能充饥解渴,醒脑提神。逢年过节,每当贵宾到来,土家人就制作熬熬茶,拿出精制的大米花、芝麻饼,泡果等盛情款待,围坐火堂,边吃边拉家常,谈古论今,别有一番风味。
麻糖水是土家人用大米、玉米或薯类等蒸煮发酵装坛精心制作而成,酒精度一般在15度左右,糖度在35度以上,土家人在农忙时署热天喝两碗麻糖水,既生津止渴,又提神充饥,土家人称麻糖水为“土茅台”。麻糖水的营养价值不低于任何厂家生产的啤酒、饮料,在土家人眼里它既是饮料,又是琼浆,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德江土家族有着技艺精湛的传统工艺,土家的能工巧匠创造了吊脚楼阁,那栩栩如生的木雕、石刻等充分体现了土家人的聪明才智。土家人的刺绣工艺,更是独树一帜,那一件件、一块块手帕、围腰、枕套、被面,在土家妇女手里,绣花针上下翻飞,五彩丝线左右牵连,于是,河流山川、飞禽走兽、草木花卉,春秋人物,便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你的眼前,成了一件件精湛的工艺品,你不能不由衷地赞叹土家妇女的巧夺天工。
德江土家民族习俗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既有热闹风趣的“打闹歌”,又有独具民族特点的“赶年”,体现崇拜祖先的“祭祀”,亦歌亦泣的“哭嫁”,神秘原始的“祭风神”,欢乐祥和的“建房礼词”等。
在德江丰富多彩的土家民族风情中,最具影响的要算远近闻名的“傩堂戏”。
德江傩堂戏
德江傩堂戏是一种典型的民间文化,1981年贵州省文化厅在思南举办民间戏剧调演时,德江傩堂戏被弓J起重视,后经专家和文艺工作者,民族工作者数年的发掘整理、宣传介绍,德江傩堂戏展出了其古老深邃的原始面貌。1986年傩堂戏赴京展出,轰动文化艺术界,受到了曹禺、冯其庸、华君武、黄永玉、曲六乙等专家的高度赞赏,被誉称为“戏剧活化石”,从而成为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世界文化遗产。自1987年以来,先后有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韩国和台湾、香港等国内外数十位专家学者来德江考察,调研。
目前,德江县内分布着160多个从事傩艺活动的艺班,特别是稳坪傩堂戏历史悠久,其教派有“茅山”、“华山”、“龙虎山”、“师娘”等,跳、唱、演、绝活颇具特色,多次被邀请到省内外作专场表演。1993年在深圳民族文化表演时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接见,1995年,稳坪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贵州傩戏之乡”。
德江傩堂戏是一种戏味浓厚的民间文化活动,是一种驱邪纳吉,酬神娱人,有其鲜明民族意识和艺术特点的傩事活动。主要是土家人为“求子、治病、消灾、保寿的求人畜平安,驱鬼逐疫,祈求五谷丰登”的原始的音乐、戏曲,傩面具全堂24个,代表24神,以“冲傩驱邪”、“还愿酬神”两种表现形式,节目繁多,通常在秋、冬两季进行。傩艺师们戴上面具进行傩祭表演,边唱边舞,经过“开坛”请神,“开调”请戏,“闭坛”送神三个阶段,时间五天甚至十天半月。傩祭表演,酬神娱人,具有音乐、人物和完整的故事情节,能做到出神入化。为了显示神力,还有一些特别表演绝活,如“上刀梯”、“下油锅”、“踩红铧”、“开红山”等神奇的傩技表演。
德江傩堂戏由面具、画案、法器、傩堂以及傩艺师们的唱跳戏等几个方面综合组成,不仅具有十分古朴的戏剧风格,保存了戏剧最古老的传统,而且傩戏面具艺术在中国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充分表现了戏剧的历史痕迹,德江保存了完整的傩戏原貌。1987年,德江在北京举办了傩面具展出,对民族、民俗、文化、艺术、宗教等学科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2020年6月,德江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
2019年3月,德江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德江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川黔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