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在瑞士、丹麦和美国等地,出现了一种奇特的邮政新业务?邮寄?孩子。人们只要在孩子背后贴足邮票,写明所寄地址,把孩子送到邮局便可以寄走。邮局备有专车,设有专人来负责?邮寄?孩子。不管是几十里还是几千里,邮局都会按时准确地把孩子们?寄?到目的地的。
这项奇特的邮政业务,其实并非首创。在很多年以前,就有人这么做了。只不过寄的不是孩子,而是士兵;用的不是车载,而是人背。
1520年,6名身披恺甲的士兵,被当作普通包裹,从韦腊克鲁斯?寄?到32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
还是在1518年,古巴总督贝拉斯库埃斯命令科尔提斯去征服墨西哥。科尔提斯组织了大批人员进行临战训练,准备了最好的大炮和丰富的食品。两个月之后,科尔提斯率领11艘崭新的三桅战舰,浩浩荡荡地杀向墨西哥。几个月的激战后,科尔提斯的军队终于用大炮轰开了首都墨西哥城。
此时,远离古巴的胜利者科尔提斯,成天陶醉在喜悦之中,他看到墨西哥富饶的土地,看到墨西哥城辉煌的宫殿和闪亮的王冠,他有些动心了。心想:这地方是我征服的,我应当作这里的主人。干是,他召集自己的部下商量,想脱离古巴,自立为王。
正在这时候,古巴总督派快马送来一封紧急信:撤销科尔提斯所有指挥权,立即回古巴,由已经出发了的纳尔巴埃斯来接管一切!
科尔提斯肺都气炸了。他在炮火硝烟中打下的江山眼看就要送给别人了,自己回古巴凶多吉少。于是,科尔提斯造反了,拒绝执行古巴来的命令。
纳尔巴埃斯不知风云突变,还兴冲冲地想着早日赶到墨西哥城享受荣华富贵呢!有一天,他和6名全副武装的贴身护卫来到了韦腊克鲁斯城,刚一下马就被当地司令官逮捕了。这个司令官决定立刻把6名护卫送到墨西哥城,交给科尔提斯主帅发落。
司令官没有采用通常的武装押解的办法,而是作为普通邮件,在六名护卫士兵脸上画上了一个特殊图案作为邮票,然后把他们五花大绑地捆在邮差身上,给了邮差们许多钱,叫邮差们立刻送往墨西哥城。
从韦腊克鲁斯到墨西哥城,足足有320公里,二十多名邮差日夜兼程,逢山过山,遇水过水,峡谷、树林、沙漠,都由邮差将士兵?邮件?背着跋涉而过。可这些?邮件?很不听话,一会儿要拉屎、一会儿要拉尿,可把邮差们害苦了,他们都恨不得把这些?邮件?扔进山谷中喂狼算了。可是收了邮费就一定要送到目的地,要不然就要赔款的。没有办法,邮差们只有咬紧牙关,走几里路换一个人,96小时后,才把6个奄奄一息的?邮件?送到墨西哥城。
? ? ? ? 说到古时候的信息传递速度,我想我们现在的任何一个在陆地上跑的,人类头顶上飘过的,以及在水里面游来游去的生物都是不敢去想象的,因为想起来就回头疼啊。因为只要是个会将氧气吸入自己那万般重要的肺部的人都知道,现在我们想要告诉离我们在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地方的人一件重要或不重要的事,我们可以轻轻松松的坐在家里或者你那时那刻所呆在的地方,从你那不管实衣兜还是裤兜,又或者是你的皮包,布包,又或者书包里掏出一个那无所不能的神奇玩意儿,几个手指在上面左跳跳,右蹦蹦几下,要不了半秒的时间,你想要告知他事情的那个人就已经毫不意外知道你想要对他说的什么玩意儿了。然而呢,在那个所谓的车和马慢到到可以碾压光全世界的蚂蚁的程度,那那些个信息真的是一辈子只能传递一次的节奏吗?当然不是的。
? ? ? 再怎么说有我们如此发达的现代世纪的信息传递速度,能创造出这种以前我小的时候做梦也不会梦到的高科技时代的我们(当然小的时候梦不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那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先人又会笨到哪里去呢,难道会蠢到火星里面去了?不可能,实际古人还是很厉害的。不然我们怎么会觉得那五千年的历史悠久,怎么会觉得五千年的文化珍贵,高深,以及引它为毫呢。实际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商超就已经开始一种名叫驿站的东西,他的存在到底为了什么呢?
? ? ? 就是在那个时候,在异地他乡普通老百姓,也就是所谓的超低地位的困难人家为了通知自己家里面的人给自己带点钱钱和吃的来,又或者想要告诉遥远的他们不要担心自己之类的话,他们就会写好信,然后……你以为是找个地方给点小钱,做邮费寄回去吗?当然不会的呀,那个时候不可能的。他们只有叫同乡要回家去的人顺便帮他们带回去,他的同乡什么时候回到家里,他的信就什么时候到达家里,如果万一有什么不幸的,同乡还没进家门就呜呼的话,那信也就没搞头了。
? ? ? 然而,在那个等级地位非常的格外的超级严明的时代,富人,官人,贵人当然会有另一种待遇,他们的什么信件都是可以如同国家的紧急信件一样,由专门的人来一送,当然,工具就是那为人类操劳一生而又憨厚老实的马了,那时候,在一定的距离就会设置一个特定的站,名为驿站,在这里,拿信跑腿的人会在这里休息,然后换掉前面那只已经不能将速度继续提起来的马,会挑一只休息很久然后精力十足的马匹继续上路。
? ? ? 从商超到近代,这种传递信的方式一直都在被人们看好,当然,除了马和人,也有其它的方式,比如我们经常在武侠剧里面看到的一样,傻乎乎的鸽子在做正事的时候,聪明的不得了,硬是不会走错路。
? ? 最后我觉得:实际客观理性的来看古时候确实不是他们说的那样,车马慢到一生只能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