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山村基本情况
坡山村委紧靠西江河畔,辖区有方屋、唐屋、邓边等14条自然村,户籍人口3100人。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厂房面积3000平方米,商铺面积4000平方米。拥有耕地面积300亩,村委内鱼塘遍布,鱼塘面积达700亩,村民以渔业养殖为生。
坡山村委内有东坡亭、胡蝶故居、易氏宗祠、唐朝古窑遗址、威龙庙、太尉庙等历史文物,特色的民间重大节日有四月二二东头庆神,九月九老人节。坡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是篮球名人易建联、一代影后胡蝶,方奕智烈士的故乡。
坡山村与杰洲村、黄宝坑村、汇源村、中东西村、赤坎村、楼冲村、越塘村、文边村、小范村、镇南村、仓边村、莺朗村、玉桥村、桥_村相邻。
2019年9月24日,坡山村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2017年10月17日,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坡山村第一批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坡山村附近有古劳水乡、大雁山、鹤山市博物馆、梁赞故居、仙鹤湖等旅游景点,有鹤山红茶、龙口狗肉、马头农家盆菜、古劳银针、鹤山茶叶等特产。
太白银针属于哪儿的特产
政和县铁山镇半洋村位于政和县北部,地处政和、松溪、庆元三县交界处,半洋村部畲头距政和城关为30公里,距松溪茶平高洋5公里,距庆元县张地村3公里。平均海拔750米,下辖畲头、半元、张岭三个自然村,四个村民小组,畲头自然村为村部所在地,全村146户,723人,2009年人均收入4180元。
全村土地面积21480亩,其中水田1050亩,人工造林面积5000亩,多为松木和马尾松,茶山300亩,大多是“福云六号”茶,锥栗300亩,毛竹林8000亩。
半洋村原与高林村为同一行政村,为了方便管理,1971年划分半元村,村部设在半元自然村,后因与镇前镇半元行政村同名,于1987年改名为半洋村,半元自然村人口少,为方便管理,1991年将村部迁到畲头。
畲头自然村有一奇特现象,晴天夜间无露水,冬天晾晒谷物,因无朝露而无需收存,据说是古有仙家路过此地,夜间露宿而得,故有“无露村”之称。距畲头村二公里处有一泉水碗亭,据传是仙家路过此地时因口渴,用手在石头处劈一石缝,清甜的泉水从此长流不息。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各自然村的基础设施、通讯、文化等生产生活条件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半洋村附近有张谨墓、倪进墓、范公辅墓、高林宝福寺、卢亮墓、凤林朱氏墓等旅游景点,有政和白茶、政和工夫、政和茉莉花、政和银针白毫、政和锥栗等特产。
太白银针产于世界著名风景区——长江三峡一带,早春三月采摘高山幼嫩茶芽,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精制而成。该茶润绿显毫,条索紧秀,匀直若针,香高清纯,汤绿明净,味鲜醇爽,叶绿鲜亮,嫩匀成朵,乃名优绿茶之珍品。“太白银针”产品连续荣获“中绿杯”、“三峡杯”等全国及重庆市的名优茶评比大奖10余次;2008、2010年荣获“重庆十大名茶”提名奖。2010年再次获得“重庆名牌农产品”称号。
重庆市新天地高新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是以茶叶生产经营为主的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有员工165人,资产3940万元;自有高标准无公害茶叶基地3000亩,辐射带动基地30000多亩,茶树良种率达到70%以上,带动茶农1000余户;现有茶叶初、精制厂两座,总面积3200_,名优绿茶清洁化、连续化生产线2条,具有年产优质绿茶250吨、太白银针等高档名茶50吨的能力。茶叶自营门店5个,经营面积500多平方米。
公司现有中高级技术人员38人,以西南大学为技术依托,致力于高品质的茶叶系列产品的开发,主要产品有针形、卷曲形、芽形和扁片形的名优绿茶,大宗的无公害烘青绿茶、炒青绿茶和茉莉花茶。(集团)公司拳头产品万县牌“太白银针”连续荣获“中绿杯”、“三峡杯”等全国及重庆市的名优茶评比大奖10余次;2010年获“重庆名牌农产品”称号;2010年荣获“重庆十大名茶”提名奖。2009年、2011年被重庆市农委和重庆市茶叶商会等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评为“重庆市茶叶十强企业”。2011年4月3日成功举办了2011年重庆·万州“太白银针”首届茶文化节,同时,万县牌“太白银针”茶在本次名优茶评比中获得金奖。
公司以“三峡精华.中国品味”定位“太白银针”的开发理念,精心打造太白银针品牌,带动三峡库区茶农脱贫、增收致富;绿化、美化长江三峡库区环境。公司目前已成为三峡库区茶叶基地规模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加工能力最强的茶叶企业。
联系人:杨座铭
联系电话:0378-58544618
通讯地址:万州区五桥上海大道173-1号
邮编:40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