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古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境内,是一处充满了人文情怀的千年古镇,这里不仅保留了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更是承袭了千年的泼水节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石泉古镇游玩攻略提到“泼水节”,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无论是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或者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泼水节都是一项悠久且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当傣族泼水节来临时,很多游客甚至为了专门体验这项民俗活动而专程前往一探究竟。
或许很多老陕西都不知道,在陕南汉江边的一座千年古城里,竟然也有过“泼水节”的传统,并且已经流传有千年之久。
这里就是——陕西石泉县。
石泉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是一座藏在秦巴汉水之间的小城。去年冬天我来这里玩过,被小城的安逸、秀美所吸引,总想着趁着夏天再来一次,毕竟青山秀水的韵致,在夏日才能显现出最美的一面。
去年来时,我对石泉有了初步了解。知道这座小城的历史十分悠久,“石泉”从西魏年间(公元552年)得名至今,历经近1500年从未改名,也留下了众多人文遗迹和有趣故事。时至今日,石泉古城中的明清老街,仍然是陕西目前保存最完整的。
这次再来,本打算过一次休闲避暑两日游,逛逛古城老街、吃吃汉江石锅鱼,没想到意外遇到了石泉的泼水祈福节。这才知道,原来石泉竟然也有“泼水节”,而且这项民俗活动还和大禹有关!
石泉是大禹治水时曾经的驻跸之地,如今石泉老街上还有一座纪念大禹的禹王宫。大禹死后,石泉当地百姓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生日当天,以舞草龙、泼水祈福等方式来纪念大禹、祈求丰收,渐渐形成了一项民俗传统,延续了千年之久。
老乡告诉我们,解放后因为“人定胜天”等思想,泼水祈福的习俗才中断了。不过祈福中的“舞草龙”和“烧狮子”等民俗,却被列入了非遗保护名录,成为石泉特有的文化积淀。
这次偶遇到了石泉的“泼水祈福节”,算是旅行的意外收获。我们相当于感受了一场传统民俗表演+舞草龙非遗+泼水互动体验,好玩又有趣。
整个表演仪式从古城东门开始,声势浩大的非遗舞草龙,绕城一周后再从西门进入,沿着老街走到禹王宫前的广场,沿途的队伍也越来越壮观,不断有新的游客和老乡加入。
如果说前面的表演环节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份文化底蕴,那么最后的泼水环节则是大朋友、小朋友的狂欢了。当天刚好艳阳高照,一群游客奔到广场中间玩的不亦乐乎。现场的尖叫声更是此起彼伏,还有什么比在炎炎夏日来一次透心凉更爽的事儿呢?何况其中还蕴含着祈福的美好寓意!
一场酣畅淋漓的狂欢之后,我们一行人都感觉到精疲力尽,赶紧找到地方去填饱肚子。来石泉古城,最不能错过的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石锅鱼了。古城老街周边到处都是石锅鱼店家,随便一家味道都不差,或许是当天玩的太high了,这顿石锅鱼更是格外够味。
吃完石锅鱼后,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沿着汉江边儿上的栈道走一走、吹吹风,感受到了这座千年古城的安逸与休闲。
石泉古城算是一个十分适合全家休闲游的地方,能逛能吃更能玩水!七八月份暑假期间,因为举办泼水节,更是特别适合带着孩子来玩。
石泉古镇旅游指南1、石泉县城距离西安大约4小时车程,如果来玩的话,建议住上一晚。县城周边各类档次的住宿都有,大家可以实际情况选择。
2、石泉古城就在县城中心,古城没有门票。
3、石泉“泼水节”的具体时间为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大禹生日)~8月26日。参与仪式活动没有门票,如果想要参与泼水环节,因为人数限制需要提前在预约购票。
4、来石泉旅游,当地特色的石锅鱼不要错过了。石泉周边好玩的地方不少,除了古城老街,还有流水古镇、中坝大峡谷、熨斗古镇、燕翔洞等。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提前做好线路规划。
徽州古镇是中国的三大学派发明地之一,因此这里的礼仪文化,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还是有许多以往的痕迹,这次时间有限,因此就定了两个地方。
对这次旅行的计划,我是提前就做好了的,游玩的地方就是徽州古镇的代表——西递和宏村。
其实之前也不知道具体要去哪个古镇,我的一位朋友在清明节去的呈坎和新安山水画廊,而周围的古镇也都很有名:唐模、潜口、汤口等,当然也是看了驴妈妈上的一些点评,觉得西递和宏村相对较大,知名度更高些。
火车票是提前十天左右买的硬座直达黄山,硬座20个小时,因为之前的几次旅行经验,自己坐一晚火车,基本不会影响精神状态,所以这样选择的。而且单位节假日是不会让提前走的,还要考虑到到达火车站的时间,因而选择了很保险的k45/k46,完全不影响上班。
旅馆也是提前十天订好的,因为景区的旅馆通常在小长假时是要涨价的,这也是之前的经验。
黄山火车站附近家庭开的小旅馆非常多,离火车站只需几分钟而已,方便得很。我只是在百度地图上问了几家,有的说不确定五一价格是多少,有的报价80-100元,后来我又问了一家,一个人的单间,有窗户、电视,卫生间是公用的,可以洗热水澡,价格才20元/晚。哈哈,价格真的是很实惠了,我加了老板微信,直接把钱转给她了,结果我去旅行的时候,老板对我记得清清楚楚,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也想穷游的朋友,可以在百度地图上找一下月圆旅社,在黄山火车站东边150米左右)旅社单间在小长假也是60元/晚,所以提前订还是很能节省的。
4月29日上午,k45次开动了,旅途开始了,这趟类车应该是福建铁路局管理的,列车员们都有着可爱的福建口音。
我很喜欢坐火车,看着车窗外飞速略过的景色,自己可以什么也不做,就呆呆地望着窗外,这是一生中难得的只属于自己的自在惬意的片段,同行的车厢里,有好多是到泰山旅游的乘客,我和一个年纪相仿的女孩聊起了去各地游玩的感受,偶尔对面一对母女也会插话讲讲自己的经历,这就是硬座的好处,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近,很自然地就攀谈起来,总是能感受到陌生人的亲切和友善。
列车先是向东到天津,再向南过河北、山东,到了泰山站,原来拥挤的车厢,一下子走了好多乘客,此时已到傍晚时分,看来晚上可以和衣而卧了。
在车厢里,看上午的阳光灿烂,午时的烈日骄阳,傍晚的柔和日光,夜晚的温柔月色,一天就这样在列车里度过了。
经过徐州站时,我还看到了徐州的标志——和平大桥。夜色中的和平大桥,很耀眼夺目。
收起Day2宏村西递——感受古镇,安住在内心的宁静里迷迷糊糊中,天亮了,我揉揉眼睛,一下子就看到了满眼的翠色。这真是到了南方了吧,窗外的一抹新绿给群山戴上了最温柔的面纱,我心中充满感情地看着这大自然最平淡也是最珍贵的恩赐,想把它永远印在心里。
7:20分,列车提前到达黄山火车站,虽然不比在家里休息得好,可是我的精神状态依然不错。
出站后,车站门前的广场上,就有很多辆景区汽车,到黄山景区的最多,宏村西递汤口都有一些,我原本想先去西递,因为地图上看西递离黄山市比较近,结果只有到宏村的车,于是就先去宏村,票价24元。
大约一个半小时,在九点左右,我们就到达了宏村。
下了汽车,向里走了大约十分钟的路才到达宏村,这里和中国千千万万个小城镇没有什么区别,路有点坑坑洼洼,两边就是一些旅游用品小店或者小饭馆。
售票门口,有三三两两的人在排队买票,正价104元,我在驴妈妈上面买的,加上赠送的优惠券,票价是76元。买票是要用身份证的,有的人没带,工作人员也没有通融,网上的票是可以即买即用的,和西递不太一样。不过据说是可以逃票的,但是怎么逃我就不清楚了。
宏村就是用这小桥溪流,白墙黑瓦的水乡柔美之姿来迎接远方到来的客人。
河岸边坐满了来写生的年轻人,他们专心地涂抹着调色盘里的颜色,在画布上创作着灵动的水乡世界。宏村古镇静默已千年,岸边的草木却每年都在此时焕发着新生,在古朴与生机的交替中,小镇成了一批又一批到访游客心里最珍藏的旅行记忆。
河对岸的民居屋前都挂着红灯笼,闭目就能想到,夜色降临,灯笼亮起,又是一番别致美景。
往里走,古镇的房前屋是一片花海。
再往里行进,就是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了,我一向钟爱羊肠小径,古镇的路也恰恰曲折蜿蜒。
南方与北方的农村真是大不同,就看着屋外的石狮子,北方大气南方精致,古镇人家的石狮子还有仙鹤荷花图案的细腻刻画。
这里的旅馆也依照传统徽州民居建得安谧典雅,像一幅画。
明清时的书院,多少文人雅士,也是由这里启蒙,高高的牌匾与木梁,都让孩童们心生敬畏,不由得规规矩矩坐好,跟着先生诵读起经书来。
宏村的商业气息相比西递要弱很多,虽然几乎家家户户都开着客栈和饭馆,但是还只会在敞开的门前稍微一探头,略略窥得主人家厅堂饭堂的大致面貌,就赶紧离开了。
中午太阳晒起来,在村口的一家小饭馆要了一盘乌冬炒面,老板的手艺不错,就是分量不大,不一会儿,饭馆里的人多了起来。总体来说,在五一小长假这个各处景点人员爆满的时间里,古镇还是维持着安闲舒适的游览节奏。
略作休息就返回了,问过景区工作人员,在另一个出口,有直达西递的班车,票价6元,约摸二十几分钟,就来到了西递景区。
不得不说一说西递的游客中心,也是可以购买到达屯溪的汽车票的地方,工作人员忙前忙后,十分热情周到,非常负责任。在游客中心,可以坐下来休息,可以充电,有免费开水,还可以存包。
我在网上买的西递门票,可是验票时却告知须得2小时后入园,换言之,网上购买门票必须提前2小时,无奈,我就硬生生在游客中心坐了两小时,才入园。
进入西递景区,最先看到的不是古民居,而是一片青山绿水,好像来到了京郊的十渡。沈从文在边城里写到: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同样让这山水润养出了朴实达观的性格。
向村里走去,就看到西递村的标志——胡氏牌坊。牌坊高
12米多,宽近10米,为三间四柱五楼石牌坊,所用石材是本地有名的黑色大理石“黟县青”。走近细看,牌坊上雕刻着很多图案,用的是典型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手法,细腻繁复,玲珑剔透,错落有致。
西递古村的入口
西递古村的民居建筑非常集中
西递的商业化程度高些,但是并不像南锣鼓巷有各种精致的小店,西递的店铺都是在村民家里,有酿酒的,桂花酒、糯米酒、女儿红;有黄山特产,各种茶叶;有各种造型的木雕、石雕,还有歙县名产——歙砚。而这些商品都是摆在村民自己家里,游客可以随意进去参观,并且导游也是直接就带着一行游客进到村民家里而不用打招呼。
一户人家挂着祖先的画像
当地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腌制的猪腿肉,后来问了本地人,他们是把厚厚的盐洒在猪腿肉上面,所以尽管天气炎热,挂在门口都不会变质,等到食用时,拿新鲜的蔬菜一炒,连盐都不用放。
徽州古镇兴盛于明清,是个十分注重礼法的地方,村民多姓胡,胡氏祠堂保存得还很完好,族中祭祀、族中议事或惩戒族人,都在祠堂中进行。后人多可以从祠堂中探究一下古人的生活面貌。
古时候闺阁**抛绣球的地方
在西递游览了一个半小时,出村口的时候,看到有卖毛豆腐的,无奈墙上电视里放映的《舌尖上的中国》太过诱人,就买了一份,结果实在是接受不了,豆腐很碎,并且味道很涩,没吃完就扔掉了。
可爱的景区工作人员,很细致地安排我们排队坐车,并且有一趟回屯溪的车堵车了,她还主动留下来和那班车的旅客一起走。
从屯溪汽车站坐21路就可以到黄山火车站,因为身体太累,所以没有逛屯溪老街,在公交车上看到老街上有许多品牌服装店,也听其他人说里面保留了老街的原貌,看来又是古今共存的一处风景。
晚上安顿好后,出来吃饭,进到一家徽菜馆,却没见到菜谱,老板娘说饭馆没菜谱,她指着冷藏柜说,你看看想吃什么,我们就给你做。哈哈,真的没有见过这样的饭馆,我点了一个茭白炒肉,也算是这里的特色,老板手艺很好,普通的一道菜也炒得有滋有味。
收起Day3人生如旅程,初心终不改虽然只在黄山停留了一天,但我还是能感觉到三四线城市人们生活的悠闲自得。
古镇里的人们有的就干脆搬个板凳在门口一坐,什么也不干,就看着人来人往的游客和写生的学生们,消磨一天的时光。年轻人通常也是在自家的店里帮忙,生活范围始终在这片远离都市快节奏生活的村庄,也许古镇这镌刻着时间印迹的家园更让他们对人生有了别人未曾有过的观察和感受,人的一生大抵如此,比起外面的花花世界,内心的闲适和安然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黄山市,人们开饭馆,开旅店,在市区到景区之间跑运输,也都是围绕着家庭来挣得一份营生,守着这番美景,家乡的认同感是很强的,自然也就少了外出打拼的动力。
早晨八点多,我踏上了回程的火车,本来心情还有点郁闷,毕竟假期结束,又要回到小小的格子间伏案工作,可是旅途就是充满了新奇的未知,火车上我和邻座的四川阿姨还有对面的内蒙小伙聊了一路,从黄山景区、宏村古镇的游览感受到去过的其他好玩的人情风物,从此次吃过的美食看到的美景到旅游如何省钱又充满了成就感,从时下火热的电视剧综艺节目到投资理财P2P,后来对面一个黄山本地大学生也加入了我们,还请我们品尝了这次没有吃到的黄山特产——包着梅菜扣肉的黄山烧饼。
向往着美好事物的纯净内心让我抛除了旅途的劳顿,对沿途风景充满感动,未来行万里路,始终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