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0(假设无内销)-(5800/1.17*17%-6000*(17%-9%))-0(假设为零)=-(843-480)=-363
其中:
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6000*(17%-9%)=480
2.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6000*9%=540
3.当第1.项计算结果为正数时,不退税;
当第1.项计算结果为负数时,要将第1.2.项计算结果的绝对值进行比较,小者为当期应退税额.?|-363|<540故。就单纯该单而言,你的退税为363.
你的利润=收入-成本=(6000+363)-5800=563.
扩展资料:
出口退税主要实行两种办法:
1.对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税和退税的办法,即对出口货物销售环节免征增值税,对出口货物在前各个生产流通环节已缴纳增值税予以退税;
2.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对出口货物本道环节免征增值税,对出口货物所采购的原材料、包装物等所含的增值税允许抵减其内销货物的应缴税款,对未抵减完的部分再予以退税。
出口退税的税款实行计划管理。财政部每年在中央财政预算中安排出口退税计划,同国家税务总局分配下达给各省(区、市)执行。不允许超计划退税,当年的计划不得结转下年使用。
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全部实行计算机电子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申报、审核、审批,从2003年起启用了“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对企业申报退税的报关单、外汇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凭证,实现了与签发单证的政府机关信息对审的办法,确保了申报单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条件:
(1)必须是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括除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免税农产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税应税货物,以及烟、酒、化妆品等11类列举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
之所以必须具备这一条件,是因为出口货物退(免)税只能对已经征收过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已纳税额和应纳税额。未征收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包括国家规定免税的货物)不能退税,以充分体现"未征不退"的原则。
(2)必须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所谓出口,即输出关口,它包括自营出口和委托代理出口两种形式。区别货物是否报关离境出口,是确定货物是否属于退(免)税范围的主要标准之一。凡在国内销售、不报关离境的货物。
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出口企业是以外汇还是以人民币结算,也不论出口企业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视为出口货物予以退税。
参考资料:
如何计算出口退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
一、在我国外贸出口退税怎么算
??(1)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
??(2)以上出口退税计算公式的有关说明:
??1当期进项税额包括当期全部国内购料、水电费、允许抵扣的运输费、当期海关代征增值税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2外汇人民币牌价应按财务制度规定的两种办法确定,即国家公布的当日牌价或月初、月末牌价的平均价。计算方法一旦确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更改。
??3企业实际销售收入与出口货物报送但、外汇核销单上记载的金额不一致时,税务机关按金额大的征税,按出口货物报关单上记载的金额退税。
??4应纳税额小于零的,结转下期抵减应交税额。
二、外贸出口退税账务处理怎样进行?
??1、购入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时,按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原材料/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2、出口货物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当期应退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主营业务成本(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当期免抵退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4、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综上所述,外贸出口退税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关于在我国外贸出口退税怎么算的问题,我在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出口退税的计算公式以及对于公式的详细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需要进行外贸出口退税的,依据此退税公式来进行计算,若有疑问可以咨询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出口退税计算公式如下:
(1)一般贸易、加工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适用退税率;
(2)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应退税额=原材料金额×退税率+工缴费金额×14%;
(3)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计税依据×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
出口退税的定义:
出口退税分为三种方式:免税、免退税、免抵退税。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计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也就是我们简称为出口退税的出口货物退(免)税。
出口退税基本概念:
1、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交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2、出口退税,实际是出口免、退税。由于增值税实行的间接计税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应纳税额=销项-进项,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销项是免的,进项是退的,取得退税款。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退税的退税款和其他类型的退税不一样,出口退税,退的是进项税额;其他退税,退的是应纳税额。所以在申报表中,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和进项转出一样为可抵扣税额的负数,原因就是,该笔进项已经退还给你了,自然不可以再抵扣,应该从可抵扣税额中减除。
出口退税相关账务处理
一、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涉及的会计分录
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劳务(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除外)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是出口货物劳务的实际离岸价(FOB)。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二、外贸公司出口退税涉及的会计分录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是指外贸企业以及实行外贸企业财务制度的工贸企业收购货物出口,其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免征。
1.购进出口货物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2.确认外销货物的销售收入,根据外币金额和选定汇率确定销售额: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根据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率,将不可退的进项税计入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征退税差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5.货物出口后,根据退税率,计算应收出口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法律依据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
第八条 出口商应在规定期限内,收齐出口货物退(免)税所需的有关单证,使用国家税务总局认可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电子申报系统生成电子申报数据,如实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逾期申报的,除另有规定者外,税务机关不再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报,该补税的应按有关规定补征税款。
第九条 出口商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时,税务机关应及时予以接受并进行初审。经初步审核,出口商报送的申报资料、电子申报数据及纸质凭证齐全的,税务机关受理该笔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出口商报送的申报资料或纸质凭证不齐全的,除另有规定者外,税务机关不予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报,并要当即向出口商提出改正、补充资料、凭证的要求。税务机关受理出口商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后,应为出口商出具回执,并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情况进行登记。
第十条 出口商报送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资料及纸质凭证齐全的,除另有规定者外,在规定申报期限结束前,税务机关不得以无相关电子信息或电子信息核对不符等原因,拒不受理出口商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