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在40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出游吴越,长途跋涉中怀念广陵友人时所作。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1)
山暝听猿愁(2),沧江急夜流(3)。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4),维扬忆旧游(5)。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6)。
作品注释
(1)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旧游:指故交。
(2)暝:指黄昏。
(3)沧江:指桐庐江。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
(4)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5)维扬:即扬州。《洞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6)遥寄:远寄。海西头:指扬州。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
作品译文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游历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落榜。他在太学赋诗的时候,名动公卿,满座为之倾倒。后因写诗引起唐玄宗不悦而被放归襄阳,于是漫游吴越一带,游览名山胜水。734年(开元二十二年),襄州刺史韩朝宗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准备向朝廷举荐他,但他不慕名利,到期竟然失约不赴,终究还是没有成就功名。孟浩然生活在盛唐时期,早年曾有远大的抱负,但在政治上困顿失意,终生过着隐士的生活。他洁身自好,不乐于趋附权贵,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当时和后世所倾慕。
总共路程约415公里,包括市区道路,但两地之间走的全是高速公路。
宁杭高速-杭州绕城高速-杭新景高速
你可以通过谷歌地图查询相关道路信息,内容非常详细基本准确,与GPS导航提供的效果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