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广一种商品时,你需要了解有哪些方法,哪些方法更重要?通常是按照这样的顺序。首先要确定的是淘宝直通车,然后淘宝钻展说话之前能排第二,现在看来超级推荐能排第二,淘宝钻展第三,淘客推广能排第四。
适合淘宝客推广的商品?建议做什么?
哪种商品适合淘客营销推广?为什麽有些淘客品质很差?
首先就淘客来说,如果你的商品是非标品,那么就不建议你去做,因为你做这个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它对你的总流量没有实际帮助,不要相信那些人告诉你一天能跑多少单,这个不太具体,还有一些旅长的主题活动,我觉得这种主题活动没必要去报名。
自然而然如果你想要做一个平销,那就是每天每天都带一些总流量,这样你每天每天都带点还是可以的,假如你不愿意做平销,每天每天都带点总流量,那你就是不需要开车了,可以把你的淘客全部带走。
因为淘客并不说得话,还有一个含蓄点就是刷销量的人会走淘客刷,这就是很多人会出现阿里巴巴的app淘宝客的app,他们会用这个东西去刷销量然后再去赚你的提成,所以说淘客这个东西也有那么一个缺点。
哪种商品适合淘客?
假设您的商品是应季商品,随后时间周期较短的商品适合做淘客,比如某一类商品很可能只有一个月的时间,那么您想要占据较高的销量排行榜,那就可以去做。又有一便是标准品,标准品中的标准品,这东西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要不要做AB单,要不要做基本淘客。
何谓AB单,就是加一张sku或给一张超大数额的票子,然后发一些厕纸之类的东西。比如防晒喷雾,这也是走淘客很狠的量,也有做食品行业的目地,就像柳州螺蛳粉,他又吃了著名的品牌词又吃了食品类,所以说这个能这么做,就把你的基础销量怼高了一点,因为你一样是标准产品,生产厂家又控制价格,你又无法获得较好的前期基础,那么你就可以走淘客了。当一名淘客有两点,一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好销量,二是为了让自己的月销看起来更好看。
但是在你做了淘客之后,你的实际转化率肯定会很低,除非你能把你的转化率排在销量第一,排在第二,那么你的转化率就很可能会更高,如果你把销量排在了第十,那你和没把淘客排在一起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假设你需要做个淘客,那么你的目标是前三名,实际意义就更大了,你也要计算一下,前三名和你赚到的钱的比例,和你在初期的亏损有多少,做完之后也要用你的淘宝直通车去洗标识,这种洗标识是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你的点击量还可以,但是转化率很低,你又得有足够多的奇数去洗标识。
这次淘客做了之后,转化率会比所有正常的淘客都要低很多,但是你又要为更好的洗牌做准备,你要支付的总流量将会非常的多,这不是说你做了淘客就能跑完一个基本的淘客或AB单,你要支付的总流量将会非常的高,这叫活着有一些东西早晚要还,整体的数据信息将会非常的差,那么你就要花大笔的钱去把这个总流量给怼回来。
为什么淘客的质量这么差呢?
因为淘客一般都是比较便宜的群体,然后你就会用一大笔券得话,假如你有一件商品,售价100元,你觉得要9.9免邮费,即跑AB单5.9免邮费,你需要把销售额达到5000笔,那么这个商品的标识就和你的特定标识一样被禁止了,而且淘客没有检索权重值,大伙儿要注意一下,如果你的钱不是很多,建议你不用去淘客那里。
说说淘宝和拼多多
威化饼干是很便宜的,一大包,一斤的可能才四五块钱,加上邮费什么的,你要是买的多可能更便宜,能够起到饱腹的作用,而且又不会太发胖,因为它不是油炸的,它就是类似于我们小时候吃的玉米崩的那种爆米花。味道也还可以,价格很合适,而且你要是不开封的话,它可以放好久,比我们平常买的些面包什么的,保质期要久的多。
拼多多的售后是所有平台里面最好的。当有一天听到这样的声音的时候,那很可怕。对于买家卖家都不是好事情,买家和卖家都值得听一听。
先说卖家。
多多的售后,他和淘系是不一样的,淘系更多的是公正性。出现纠纷,按规则办事,相互举证。大众评审和官方判定其实没有明显的偏护哪一方,甚至官方每年会拿出一部分的资金弥补纠纷。什么意思呢?
比如一个买家买了一个十到二十公斤的产品,收到了之后买家却拒收了。按常规小物件来说,这个拒收了就退回了,顶多卖家亏个几块钱的邮费。但是对于重货,卖家损失的运费是很高的。纠纷到最后淘宝补贴给卖家运费,虽然说不多,但是这显得很人性化。那再来个例子,一个买家签收了一个一千元的电饭煲,拆开看了一眼,不喜欢。原包装退回卖家收到货以小划痕为由,影响二次销售拒绝退款,并且提供了快递验货的红章证明,平台要求买家提供发货前的产品图,买家无法提供的,因为正常人退货前也不可能对这些细小的地方进行拍照。最后电饭煲重新返回到买家手里,买家很生气,作为安抚,平台补贴了一到两百块钱给买家,一些经常网购的买家应该深有体会。
坑兮兮的规则。先说第一点,纠纷处理时间不合理,买家出现售后问题,提交等待卖家处理。只要买家和平台多次反馈催促,立马纠纷时间缩短为二十四小时。卖家这边还在等快递内网回复,平台那边就直接来了个卖家超时仅退款了,自己追回邮件了。
那我们将心比心,卖家如果觉得平台哪些退款不合理,提交申诉,那等待的时间短的几天,多的十几天没有任何反应,一拖再拖,甚至有多少订单申诉了,自己都已经忘记掉了。很多人应该深有感受吧。
第二点,质保时间和退换货时间。听了个段子哈,一个在坑兮兮买了一个东西,过了一年之后申请仅退款系统还给他退了。有的人说这不是段子,每年我家有十月份买保暖内衣,三月份就过来退货退款的。
第三点,后台扣款不明细,甚至一些隐藏扣款,以至于有的卖家不敢去算账。一算账,发现做了个寂寞。
第四点,也就是我最想说的一点,仅退款为什么这么严重呢?真的是买家素质的问题吗?我看不全是吧?很多时候就是平台引导的,甚至平台手把手的教,有的商家还在和买家协商售后问题那边就莫名其妙出现了退款。买家还大言不惭的说平台退款了,说货不用退。卖家差点就气背过去,要不是怕态度罚款,早就开启了国粹模式。
我为什么说这种规则对买家也未必是好事情呢?越是无底线的偏差买家,时间长了,买家就习惯成自然了。大家听过郭德纲老师一句话没有,“吃亏要趁早,一帆风顺不是好事。从小大伙儿娇生惯养,没人跟他说过什么话。六十五岁走街上,谁瞪他一眼,当时就猝死。从出生就挨打,一天八个嘴巴,这到二十五岁铁罗汉活金刚一样,什么都不在乎。”
所以为什么有的外卖小哥,有的滴滴司机会和客户打起来呀?真的是因为客户所描述的那样子吗,未必吧,有可能就是他在虚拟的世界里面被宠坏了,一不痛快就对着一个月薪三千的客服一顿侮辱。对方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要保持微笑。退个货,打个车,吃了一份螺蛳粉,平台还给他报销,他都习惯了。虚拟和现实分不清楚了,走出家门吃了亏才恍然大悟。屏幕前是王者收到法院传票之后变成了青铜。对于平台的这种规则,也是在间接害了很多人,特别是一些没有太多 社会 阅历的年轻人。
卖家在这种平台做久了,看谁都像坏人,不过多好的人身上他都有亏心的地方,多坏的人,他身上都有可爱的地方。人需要在一个没有后果的网络世界里面宣泄,其实这就是人性里面有欠缺的地方。真的是实名制购物,网上一片太平,卖家多把心思放在选品和搞流量上。当你的体量上来了,从每天几十单变成了几百单几千单,你的心胸也就大了,也没有时间和这人计较了。
搞流量上,新手上来,不要动不动就打价格战,扰乱市场。你可能会说,我作为一个新手,我不扰乱市场,我何来市场,你那不叫扰乱市场,你那叫自嗨,生命周期也就几天几个星期不得了了。你要真打价格战,你能撑得住半年一年吗?就算给你销量干到第一,对手拿着前面赚的钱,跟你硬干到底继续降价,那你还能继续再降吗?
所以永远不要做价格战的发起者,特别是你的钱,还是父母亲给你的,或者是花呗借的,宁愿去做差异化,没有差异化就跳下当下类目。搞不好。你发现用同样的方法,你在其他类目就做的风生水起。为什么?
因为竞争环境变了,你发现你就行了。如果说跳下当下类目还是亏的一塌糊涂,那又是什么原因?虽然说钱没有了,可以再挣,良心没有了可以赚的更多,但是你的良心都喂狗了,都没有赚到钱,那就是你选错了平台。年少不懂文案意,听懂已经是负债人,手脚方便的,抓紧去退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