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茶是一种后发酵茶,主产于陕西泾阳,茯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前期主要以边销茶为主,现如今已各地均有销售,其茶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茯茶以黑毛茶为原料,经精致工艺以及发花制成,成品茶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黄亮。?
金花是茯茶特有的一特点。茯茶制作要经过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序。? 其压制程序与黑砖基本相同,其不同之点是在砖形的厚度上。因为茯砖特有“发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条件外,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求砖体松紧适度,便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
茯茶冲泡技巧
烹煮法:选用一套玻璃煮水器,过滤网、公道杯、品茗杯,冲泡先用沸水温杯烫壶7,将预先准备好的茯砖茶投入壶中,投茶量一般与茶水的比例为1 : 20,沸水润茶后再注入冷泉水,煮至沸腾,将茶汤用过滤网沥入公道杯,再分茶入品茗杯,即可品饮,烹煮过程中茯茶的菌花香充满室内,赏心悦目。
泡饮法:即直接冲泡饮用的方法,可以是飘逸杯、瓷质三才杯,也可用紫砂壶、玻璃壶,投茶 (茶水比1 : 20或1 : 30)、润茶、冲泡12 秒左右即可 (可根据茶的老嫩及个人口感爱好缩短或延长),然后过滤,再注入品茗杯中,即可闻到茯砖茶独有的菌香,观其橙黄明亮的汤色,细品醇和甘爽的滋味了。
以上内容参考?-茯茶
陕西茯茶,道通天下。茯砖茶以优质黑毛茶为原料,经发酵和发花工艺产生冠突曲霉,俗称为金花(冠突散囊菌),金花干嗅具有黄花清香,泡饮时滋味醇厚微涩汤色橙黄明亮或橙红不混浊,香气具菌花香、清纯不粗、口感强劲。金花有效促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茯砖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味,化腻健胃、御寒提神的饮用功效为其它茶类所不及,特别是对游牧民族而言,居住在沙漠、戈壁等荒凉地带,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等,缺少蔬菜水果。长期饮用茯砖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而,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尤其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人群饮用。 天下之茶,源自中国。
国人饮茶,始于四千七百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悠悠终南,老子焚香品茗。甘苦之间,启迪深远。 自然之道,见诸于茶。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汉朝以降,中国茶由长安,经丝绸之路远传亚欧。是时,方国之间商旅往返,彼此和睦,久无征战。皇室民居,茶香冉冉。
闻道之人,皆知老子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及至唐朝,饮茶行为受到完善,成为礼制。人们于煮茶、煎茶之中,品味茶叶不言之大美。
当时,开辟了数条茶马古道,李唐天子囤天下之茶于咸阳,令中央控制,统一贩运。自此,咸阳成为一大茶叶产销中心。
中国茶之美,在明朝初年,因陕西茯茶得以升华。
六百年前,洪武年间,关中茶人以泾河之水,结合关中独有的半干燥气候,辅以茶人巧技,制成发花黑茶。因其成于伏天,故名“茯茶”。
咸阳产的第一批茯茶经由长久不衰的茶马古道运抵边疆。长年以肉类、乳类为食的边民们饮用之后,消除了积食、腹胀,奉茯茶为至宝。“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此后,茯茶还远传东洋。它以消食去腻、降脂减肥、降三高的功效,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中国台湾人称为“消食茶”。
老子认为,道者,兼收并蓄,济世利生,无所不在。茯茶,诞生于先辈对茶与道的探索与智慧,取道家兼收并蓄、彼此互补之理,以菌类与茶叶共存,得奇特之功效,能明目,能消胀,能提神,能清心。传至今日,蕴涵大道。
茶之路,道之路,茶道相生。千年茶史,千年道史。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济世的绿叶传遍世间。以茯茶为代表的茶叶,带来了贸易,沟通了世界。或可曰:天下以茶相识,以道相知,茶道,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