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勋
1903-1931,原名李开灼,字叔薰,又名李陶,四川高县人(今属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中共早期青年、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卓越的军事指挥家。1924年加入中国***。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省委代理书记/江苏省委军委书记、江南省委军委书记.1918年考入县立中学,后插班到成都省立第一中学,并成为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1922年底到北京读书,1923年进入国民党和***合办的上海大学学习,在那里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开始参与上海街头的反帝爱国斗争,被选为上海学生联合会代表和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1926年冬受党派遣来到武汉,担任过中共武昌地委组织部长、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1927年春率一主力军北伐,7月参加东下讨蒋,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1929年春再回到上海,任中共沪西区区委书记,同年秋改任中共江苏省军委书记,和省委书记李维汉一起领导江苏的武装斗争,发动和领导了苏北的农民起义.1931年,由于南方革命斗争的需要,党中央派李硕勋到粤赣边区担任7军政委。1931年8月,根据党的指示,李硕勋来到海南岛.由于原中共海口市委书记严鸿蛟叛变投敌.李硕勋不幸被捕,押至海口府城监狱.李硕勋被捕后,敌人称“抓到共党要犯”,对他施尽了皮鞭抽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等各种酷刑,妄图从他的嘴里得到党的机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李硕勋意志坚强,坚贞不屈,他除了“我是***员”的回答外没有吐露半点党的秘密.敌人打断了他的腿骨,打烂了他的皮肉,仍无法让铁骨铮铮的李硕勋屈服。狱中的同志们看到李硕勋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非常难过,而他总是说:“要革命就不能怕死。请转告党组织,我顶得住”.1931年9月5日,海口府城监狱铁门大开,大批反动军警拥进牢房,将李硕勋押向海口东校场刑场。当时,李硕勋的双腿已经被敌人打断,血肉模糊,不能行走,敌人只能用竹筐把他抬出牢房.李硕勋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同志们,继续努力吧!”一路上,他不断地支撑起身体,昂着头,高呼:“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万岁!李硕勋牺牲时,年仅28岁.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李硕勋烈士题跋写道:“硕勋同志临危不屈,从容就义,是人民的坚强战士,党的优秀党员。邓小平为他亲笔写下“李硕勋烈士永垂不朽”出卖李硕勋的叛徒严鸿蛟后成为军统海口站头目,在李硕勋就义8年之后的1939年,在东营新市墟与伪军大队长林芳梧部争夺枪支时,被当场打死,结束了沾满鲜血的罪恶一生.
首重15元,续重5元。
江西到四川快递费用首重15元,续重5元。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发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