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一处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大峡谷全长446公里,平均宽度16公里,最大深度1740米,平均谷深1600米,总面积2724平方公里。由于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又名科罗拉多大峡谷,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
科罗拉多大峡谷(Colorado,the Grand Canyon,Grand Canvon,Colorado Grand Canyon,Grand Canyon Colorado) 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这条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泻,经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亚州的加利福尼亚湾入海。全长2320公里。“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红河”,这是由于河中夹带大量泥沙,河水常显红色,故有此名。 科罗拉多河的长期冲刷,不舍昼夜地向前奔流,有时开山劈道,有时让路回流,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就已刻凿出黑峡谷、峡谷地、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峡谷,而最后流经亚利桑那州多岩的凯巴布高原时,更出现惊人之笔,形成了这个大峡谷奇观,而成为这条水系所有峡谷中的“峡谷之王”。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蜿蜒曲折,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蟒,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峡谷两岸北高南低,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科罗拉多河在谷底汹涌向前,形成两山壁立,一水中流的壮观,其雄伟的地貌,浩瀚的气魄,慑人的神态,奇突的景色,世无其匹。1903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来此游览时,曾感叹地说:“大峡谷使我充满了敬畏,它无可比拟,无法形容,在这辽阔的世界上,绝无仅有。”有人说,在太空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自然景观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谷底宽度在200~29000米之间。早在5000年前,就有土著美洲印第安人在这里居住。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反映了不同的地质时期,它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幻着不同的颜色,魔幻般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无数旅游者的目光。由于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科罗拉多高原为典型的“桌状高地”,也称“桌子山”,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这种地形是由于侵蚀作用(下切和剥离)形成的。在侵蚀期间,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的保护帽,而河谷里侵蚀作用活跃。这种结果就造成了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 科罗拉多高原是北美古陆台伸入科迪勒拉区的稳定地块,由于相对稳定,地表起伏变化极小,而且在前寒武纪结晶岩的基底上覆盖了厚厚的各地质时期的沉积,其水平层次清晰,岩层色调各异,并含有各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岩性、颜色不同的岩石层,被外力作用雕琢成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 桌子山
和峭壁石柱。伴随着天气变化,水光山色变幻多端,天然奇景蔚为壮观。 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壁干暖,植物稀少;北壁高于南壁,气候寒湿,林木苍翠;谷底则干热,呈一派荒漠景观。蜿蜒于谷底的科罗拉多河曲折幽深,整个大峡谷地段的河床比降为每千米150厘米,是密西西比河的25倍。其中百分之50的比降还很集中,这就造成了峡谷中部分地段河水激流奔腾的景观。因为如此,沿峡谷航行漂流成为引人入胜的探险活动。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据称大峡谷1869年被美国独擘炮兵少校约翰·卫斯莱·鲍威尔带领的一支探险小分队发现。1903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来此游览时,曾感叹地说:“大峡谷使我充满了敬畏,它无可比拟,无法形容,在这辽阔的世界上,绝无仅有。”1919年,威尔逊总统将大峡谷地区辟为“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峡谷山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又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大峡谷以小科罗拉多河为起点,是全长2190千米的科罗拉多河强烈的侵蚀切割形成的19个主要峡谷中最长最宽最深的一个,也是最著名的一个, 科罗拉多大峡谷
大峡谷两岸都是红色的巨岩断层,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镌刻得岩层嶙峋、层峦叠嶂,夹着一条深不见底的巨谷,卓显出无比的苍劲壮丽。更为奇特的是,这里的土壤虽然大都是褐色,但当它沐浴在阳光中时,在阳光照耀下,依太阳光线的强弱,岩石的色彩则时而是深蓝色、时而是棕色、时而又是赤色,总是扑朔迷离而变幻无穷,彰显出大自然的斑斓诡密。这时的大峡谷,宛若仙境般七彩缤纷、苍茫迷幻,迷人的景色令人留连忘返。峡谷的色彩与结构,特别是那气势磅礴的魅力,是任何雕塑家和画家都无法模拟的。 峡谷岩壁的水平岩层清晰明了,这是亿万年前的地质沉积物,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为人们认识地质变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大峡谷除去它雄伟壮观的一面,还有很多千回百转的通幽曲径;两崖壁立千仞,夹持一线青天的景色在令人惊叹之余,难免也会让你觉得前面似乎就有当关之勇夫。另外的一些由水流冲击而成的岩穴石谷,形状千奇百态,色彩通红如火,每一处岩石都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置身其中,犹如来到仙境一般。 在大峡谷国家公园的**院里,有世界最大的银幕,诠释着大峡谷的历史和变迁。亿万年前,这里也同喜马拉雅山一样,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造山运动使它崛起。然而由于石质松软,经过数百万年湍急的科罗拉多河的冲刷,两岸岩壁被摩擦切割成今天全长近400公里、宽约20公里、平均深度1500米的世界著名大峡谷。 自1869年John.Wesley.Powell首次漂流科罗拉多大峡谷开始,100多年来无数的美国探险家追随着他的足迹在大峡谷里挑战险滩,搏击急流,在这里诠释着一种美国精神。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The Grand Canyon)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也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全世界许多到过此地的人为之感叹:只有闻名遐迩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才是美国真正的象征。 科罗拉多大峡谷(The Grand Canyon)总面积接近3000平方公里,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眼看遍大峡谷的全貌。只有从高空俯瞰,才有可能完整地欣赏这条大地的裂缝。真正身临其境的人,只能从峡谷南缘或者北缘欣赏大峡谷的一部分。这倒是应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 科罗拉多大峡谷
美国作家约翰·缪尔1890年游历了大峡谷后写道:“不管你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名山大川,你都会觉得大峡谷仿佛只能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星球。”此言不虚。科罗拉多大峡谷是自然的奇迹,到了这里,你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抑或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站在峡谷边缘,你会惊异这片土地怎么就被鬼斧神工地掰开在你面前,露出里面斑斓的层层断面。峭壁下的深渊深不可测,尽管有护栏围着,但是来自那深渊的魔力仍然让人胆寒,不敢正视。你会疑心自己到了地狱门口,而冥王正笑着端详下一个猎物。或者你会觉得自己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尽头,孤单单地把整个世界抛在了身后。它带给你一种难以名状的震慑,所谓人类的历史,时间的流逝,在这道鸿沟面前似乎也只能归于一粒沙尘。 很多人难以抵挡一探究竟的诱惑,选择骑骡子或骑马去谷底闯荡一遭。如果真的下到谷底,就会发现这里又是另一片天地。在“地狱”深处,也未必就要忍受无间的痛苦。你体验的不过是当年西部牛仔驰骋荒原的生活。美国西部片里常出现的牛仔骑马挎枪,骑马飞奔在寸草不生的红土地上的情景就是当年大峡谷地区的写照。很多西部片都还在这里取景,因为这里的西部风情最纯粹。 2002年,权威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野外记者和编辑们进行了一次评选:在美国最刺激、最富有挑战性的100项探险活动中,沿科罗拉多河乘橡皮筏全程漂流大峡谷名列榜首。由于大峡谷既是最刺激最有挑战性的探险活动,又是美轮美奂的旅游享受,能够参与具有如此无与伦比的超凡脱俗魅力的活动,导致世界各地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向往,不惜以排队等候18年以后,才能领略此番享受而引以为自豪与荣耀! 亿万年来,奔腾的科罗拉多河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洲北部的堪帕布高原中,切割出这令人震撼的奇迹——科罗拉多大峡谷,只要登高远望,就可以清楚看到坦如桌面的高原上的一道大裂痕,那就是科罗拉多河在这片洪荒大地上的印记。 大峡谷为访问者提供了无以伦比的机会从陡立丛生的悬崖边欣赏壮观的远古峡谷中狭长景色。它并不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但是大峡谷凭籍其超乎寻常的体表和错综复杂、色彩丰富的地面景观而驰名。从地质角度上来看,它非常有价值因为裸露在峡谷石壁上的从远古保留下来的巨大石块因其坚硬和粗犷而美丽。这些石层无声地记载了北美大陆早期地质形成发展的过程。当然,这里也是地球上关于风蚀研究所能找到的最迷人的景点。 在大峡谷中,有75种哺乳动物、50种两栖和爬行动物、25种鱼类和超过300种的鸟类生存。整个国家公园是许多动物的乐园。驯鹿是峡谷内最普遍的一种哺乳动物,并能普遍地从悬崖边缘观察到它们的身影。沙漠大盘羊生活在峡谷深处陡峭的绝壁上,在游人通常的游览路线中不易被发觉。体型中等或较小的山猫和山狗生活范围从绝壁边缘到河边无定所,国家公园中还有少量的山狮。小型哺乳动物包括有浣熊、海狸、花栗鼠、地鼠和一些不同种类的松鼠、兔和老鼠。两栖和爬行动物有种类繁多的蜥蜴、蛇(包括当地特有的大峡谷粉红响尾蛇)、龟类、蛙类、蟾蜍和火蜥蜴。还有成百中不同的鸟类和数不清的昆虫和节肢类动物(蜘蛛)在此处定居。
大峡谷: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侵蚀地貌
大峡谷全长约446公里,宽度从6公里到数十公里不等,最深处可达1824米,将近2公里,谷地河面海拔1740米,而谷岸最高海拔可达3000多米。 亿万年来,奔腾的科罗拉多河从KAIBAB高原中切割出这令人震撼的奇迹。无论是在南岸还是北岸,居高远望,都可以清楚看到坦如桌面的高原上的一道大裂痕,那便是科罗拉多河刻在这片洪荒大地上的印迹。它并不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但以其规模巨大的丰富多彩而著称。它令世人注目也是它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最重要原因,还在于其地质学意义:保存完好并充分暴露的岩层,记录了北美大陆早期几乎全部地质历史。这里记录了550-250万年前古生代的岩石,在那之后的要么没有沉积,要么就已经风化了。 峡谷的形成比其岩石则晚得多(约5-6万年前)且复杂得多,主要是科河的侵蚀,降雨和冰雪融化等的流蚀作用也几乎同样重要。奇特的造型主要是由于流蚀对质地不同的岩石作用的快慢不同,峡谷丰富的色彩则是由所含的少量的各种矿物造成的,富含铁的岩石呈红或红褐色。 直至美国内战时期,大峡谷还鲜为人知。1869年,内战老兵,热爱科学和探险的JohnWesleyPowell进行第一次漂流。1880年起大峡谷地区开始发展畜牧业,到1890年,当时这里尚是高山草原,有15万头牛,25万头羊在这里放牧。但到1906年成立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时,大多数牧场主被迫改行,因为过度放牧,使生态环境本来就脆弱的半干旱草原变成了灌丛和荒漠,畜牧业难以为继,业渐占主导地位。至1901年,铁路修到南岸,更使之迅速发展。1919年成为国家公园(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于1916年成立)。
岩拱国家公园
接近了岩拱公园位于高原上的莫博(Moab)镇。 进门后转弯上坡,第一组怪石闯到车前,随之规模浩大的一群!它们一色是红岩风化而成的,颠连不绝,赤裸通红地煽起视觉冲击力,像城堡、巨兽、阿诗玛姑娘、教堂、航帆……。这个公园是因为天然石拱集中而得名的,园内跨度1米以上的岩拱有2000多个,还到处散布着怪异的石柱、石墩群落。公路把几个景区串起来,密集的地段一弯一景,目不暇接。 顶着酷日走在巨大的岩拱旁,穿过干燥的树丛,听风声鼓荡,有种真切的踏实感。窗口区是大型岩拱集中处,几个名牌拱都在明信片上频频亮相。其中的双拱(DoubleArch)由两个漂亮的拱洞叠邻构成,从前方透视象连环套,优雅之至。游人在下面蚁动,才比照出它有那么高!数哩外的纤拱(DelicateArch)玲珑地独立岩坡,可谓名声大矣,犹他州车牌上的图象就是用的它。步行一英里去看风景线拱(LandscapeArch),它是世界最大的岩拱之一,飞跨100米,高三、四十米,顶部只有几尺薄了,随时可能坍塌。资料上写:“你见证着一个岩拱的垂暮,下次来访时它也许就不存在了。”抬头再看一眼,觉得不是夸张。岩拱的生命是由风霜雨雪在山体上造成小坑洼而开始的,接着透穿成洞,扩大,最后崩落化为尘土。新岩拱诞生,老岩拱消亡,时光就在眼前流动着。 科普知识做得生动有趣是北美自然景区的一个特点,岩拱公园也不例外。有的说明牌让游客面对某个景观,很大胆地绘形绘色,说这儿原是个山体,后来变成巨大的岩拱,自然母亲又把它夷为平地。故事配着示意图,虚线实线描出上亿年的历史,而眼前地貌的确支持着那故事。这大山厚地,竟都一层层剥蚀掉了! 岩拱公园的面积只有200多平方公里,一向有家庭公园(familypark)之名,是指交通和观景便利,适宜合家同游。公园很注重保养自然生态,不建任何商业设施,连饮食也没有。广阔的戈壁上长着寥寥山艾,也是公园的心尖肉。好莱坞曾经来借一块宝地,说投入五百匹马拍摄印地安人和联邦骑兵鏖战,被公园崩回去俩字:“没门”。其实国家公园系统囊中羞涩尽人皆知,可死脑筋的公园主任还是说:“简直没法想象让他们放五百马进来搅和!”此公的气节令人不由得对美国人刮目相看。
印第安遗址公园
1. 襄汾地理常识题
2. 小学地理常识
襄汾地理常识题 1.山西地理常识
山西省概况
山西省位于华北平原以西,黄土高原的东部,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邻。全省面积15万多平方千米,人口3268万(2003年)。2004年末总人口3335.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21.65万人。简称晋,省会太原市。
山西省以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因春秋时省内大部分地方属晋国而简称晋。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位于省境中央,太原盆地北端,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l°30′-113°09′、北纬37°27′-38°25′。总面积6959平方千米。
2003年,总人口339.8万人,常住人口327.4万人。
市人民 *** 驻杏花岭区新建路。邮编:030082。行政区划代码:140100。区号:0351。拼音:Taiyuan Shi。
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太原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9.5℃,一月零下6.4℃,七月23.5℃。年降雨量500毫米。
2.地理知识 急需答案
一、(1)1.纬度较低,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
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降水充沛
3.西、南两面为山地,利于水汽抬升形成降水
4.亚马逊平原为雨林提供了广阔的分布腹地
5.土壤肥沃
(2)1.土壤肥力减弱,水土流失甚至荒漠化
2.大气碳氧平衡被破坏,加剧温室效应
3.涵养水源能力削弱,有洪水威胁
4.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
5.对全球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3)气候湿热,雨林密布,不利于人类生存;历史上缺少开发;交通不便,开发困难。
二、额尔齐斯河为我国唯一北冰洋水系河流,位于新疆。
(1)1.补给类型为冰川补给和雨水补给并存
2.汛期为春夏两季,有凌汛,冬季结冰
3.含沙量少
(2)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 原因:为西来的大西洋、北冰洋水汽,水量较少
(3)帕米尔高原为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上升形成;吐鲁番盆地是周遭小板块挤压,地壳运动陷落而成
(4)天山牧场分为冬夏两季,冬季在山脚,因为山上温度过低;夏季在山腰,那里较凉爽
(5)坎儿井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设计的。
1.引冰川融水灌溉,地尽其利
2.原因:冰川融水较丰富;水质较好;深居内陆,气候干燥,蒸发量大,不宜修明渠
3.地理基础知识
关键在于兴趣,我从小就对地理感兴趣,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又很多在于初中那个,当然了初中的那个只是个大概硬性的东西,而高中更多的是发挥,你要发挥就必须知道它怎么回事。
给你张图,上面有几条河流,还有周围的地形,要你说说这里的气候,自然资源还有人文什么的,你首先要一眼看出来这是那里,那条河,是什么地形,这样你才能下手做这道题。第一 地图很重要,我就比较爱看地图,我看到地图就有种美的享受,不知怎么回事,第二 地图掌握的差不多了,就要了解国家人民和民族还有生活习俗,习惯,学那个是很有趣的事情。
第三 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物都是相通的,地理也是一样,要学会一个地形的答法就会其他的一样的,知道一种类型的,就会其他类型的。
因为我对地理感兴趣,所以我认为地理很好学,有什么不懂的,我可以和你一起交流下,我的qq401185051。
4.有关山西省的地理知识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境界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 以上。以山西平面地图看,是一个斜长方形,由东北斜向西南,东西宽约 290公里,南北长约 550公里。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
山西,山脉很多。山脉延绵起伏,丘陵起伏,沟壑纵横,雄险巍峨。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最高峰。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长治和运城等盆地。山西境内河流很多,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注入黄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汾河。汾河纵贯全省.是省内的主要河流,它发源于宁武县,全长 761公里.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第二大支流。桑干河、滹沱河。漳河也发源于山西.汇入海河水系。母亲河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19县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在吉县壶口一带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泻,形成壮观的壶口瀑布。
山西境内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临汾、运城。长治盆地此外,东部还散布着阳泉、寿阳、襄垣、黎城、晋城等小盆地.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区,即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 山西地形复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异和垂直差异较大。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阻隔,夏季风影响不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C,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C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C。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C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C之间。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大同盆地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较多,盆地较少。山西有三个多雨区,一是晋东南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二是五台山区,三是吕梁山区。
5.山西乡土地理知识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
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境界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
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山西表里山河,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
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最高峰。
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长治和运城等盆地。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两大水系。
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
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19县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在吉县壶口一带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泻,形成壮观的壶口瀑布。
6.地理知识大全
秋沟景区位于---------------豫晋两省交界的河南省新乡市辉县三交口乡境内,南距辉县市区50公里、新乡市70公里、郑州140公里,距省道辉陵公路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景区三面环山,总面积14平方公里。景区内山高林密,峡谷壁垂,三步一潭、五步一瀑;怪石洞穴、古庙传说,景观奇丽,旅游景点繁多、主要有红色娘子水库、五龙峡、五龙潭、南天一柱、小南海、白龙洞、白龙潭、石缸岭、一线天、观景台、桃花湾等景点。
景区内红岩绝壁,裂纹横竖,似刀劈斧削,如仙似兽,造型奇特,山区风貌,至今仍保留着原始自然特色。常年活动着太行猕猴、金钱豹、野獾、野猪、野兔、山鸡、苍鹰等几十种野生动物和飞禽,有“天然动物园”之誉;各种花草树木上百种,中草药近千种,又有“植物王国”之称。
尤其是山桃树之多,面积之大,可谓太行山之最。故春赏桃花、秋观红叶,是景区的一大亮点。
他别是新近发现的大量古海洋动植物化石和神奇的天然石缸、冰穴等;奥秘莫测,千古之谜,无人解晓,又是景区新的亮点、人文景观有古老寺庙和迷人的传说,是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淳朴的民风民俗与太行风情兼备的景区,被誉为“世外桃源”和“人间仙境”,成为人们回归自然、向往原始山野风光的目的地。同时,这里植被良好、花果众多,气候湿润,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盛夏凉爽宜人,午休仍需盖被入寝,又是一处休闲、度假、观光、避暑、写生绘画之胜地。
齐王寨景区,位于辉县市三郊口乡境内,西邻山西陵川县,西北毗邻山西壶关县, 距辉县市区45公里,辉陵公路贯穿其境,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景区内高低错落50余座山峰,最高海拔1654米。
诸峰千姿百态,嵯峨峥嵘;奇峰兀立,绝壁万仞;峰峦叠嶂,峡幽谷深。地势高差悬殊,群山环绕形成的天然屏障,使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植被茂密, 自然环境十分优美,这里一年四季均有迷人胜景,登山俯视,北观群山起伏,南视黄河金带,东望层林染翠,西瞩秀云飘渺,风光秀美,如临人间仙境。
不仅山高岭峻,而且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老相传战国时期齐王曾隐居于此,并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传说和相关遗址,更有许多千古未解之谜以待后人考证。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我国著名艺术家张汀多次来此写生,创作多幅水墨山水。
2003年初夏,著名导演冯小宁被这里的淳朴自然风光深深感染,遂率剧组到这里成就喜剧大片《举起手来》,并欣然命笔,留下了“白龙梦水齐王寨,太行奇山天柱沟”的题词。整个齐王寨景区由齐王寨、三郊口水库、佛爷沟和天柱沟等多个景区组成。
齐王寨北毗三郊口水库,一眼望去,云雾缥缈,一望无际,如同巫山神女,安详地睡在群山怀抱之中。齐王瀑布落差达80余米,气势磅礴,谷底轰雷如黄河倒倾,远看如淑女浣纱,似白龙飞舞;近观则水气弥漫,云雾缭绕漾如青烟,绚丽壮观。
由此上山,山东南绝壁中有一爽道,为旧时关隘“齐王故道”登山的要道。
这里山势急陡,道路险要,居高临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穿过秀瀑洞,进入齐王谷,峡谷总长近千米,红岩、绝壁两侧对峙,谷内峰回路转,曲曲弯弯,四十里秀水随路而下,绕山转壁,水清石洁,清澈见底。
愈前行,三步一潭,五步一瀑,如一串绿色宝石嵌入山中;周围岩石裂纹纵横交错,凸凹分明,棱缝清晰可见,远观千姿百态,如洞孔,似流云;近视如书可读,如画可赏;仔细辨认,鬼斧神工,奥妙无穷,故此地称“岩屏谷”。沿山而上,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山尽处,豁然开朗,清幽农居依山而建,令人有误入“桃花源”之感;不远处,更有“响泉”、“梦泉”,一南一北,汩汩流出,发出咚咚响声,回荡历史足音,诉说千年夙愿。
景区正南为陡壁,半山腰有5个天然石窟,洞中有钟乳石景物。向西山中部有两个透空的山洞,谷称“天桥”。
景区西南有一沟,曰“佛爷沟”。此沟因尽头有一山头,酷似头戴花帽,手捧宝书,目视东方端坐的石佛,故此沟称佛爷沟。
沟长20余公里,两岸山峰耸立,造型奇特,随着距离和视觉的变化使人感受回异,似禽、似兽、似人、似物、惟妙惟肖,乐趣无穷。沟内山泉溪流浪花飞溅,林果遍地、空气清晰。
沉浸其中,平添反璞归真,回归自然之感。蓦然回首,右侧一山顶,有一立石,石上再横石,二石相接,似一把斧头插于山上,令人惊叹不已。
“齐王寨”西北处,另有一沟,沟内有一山柱,巍然耸立,似一柱擎天,故称“天柱”。此沟因此得名“天柱沟”。
沟内山峰林立,巍峨壮观,溪水长流,峡谷幽深,绝壁陡峭,奇形怪状,怪石嶙峋,有一山酷似人类翘起之拇指,似乎在赞叹“天柱沟”的美景,故当地人称“拇指山”。沟深处溪水潺潺,溪边芳草萋萋,四周山花争奇斗艳,两岸绝壁藤蔓盘绕,扎根石缝中的小树随风摇曳。
中段一潭绿水,因潭侧布满白玉石,故名“白玉潭”。沟中九曲十八湾,如入迷宫,当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忽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沟尽处,一坝横空出世,隔断天际,令人不可仰视。此坝为柿园水库大堤,坝高71米,宽36米,长4公里,隔断豫晋两省,为两省之界。
从山侧登高上坝,。
小学地理常识 1.小学生该了解的中国之最 地理知识
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
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围地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
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标志塔。
水稻种植最北的地区——黑龙江呼玛县。
最著名的涌潮——钱唐江潮。
最大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
最旱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
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最高的大咸水湖—— *** 的纳木错湖。
高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最高的农业种植区—— *** 。
流动沙丘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
陆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玛峰(8844.43)与艾丁湖(一155米)。
熔岩地貌最发达之地——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
最大的黄土地貌——中国黄土高原。
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
空气最稀薄之地一珠穆朗玛峰。
最高、最大的高原湖群分布区——藏北高原。
2.关于地理小故事
话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妄图统治世界的希特勒,气焰正盛,罪恶的魔爪不断伸长。
在战争中,德军无线电通讯联络的作用日显重要,前线报告战果,下达命令,大都由报务员通过无线电台来完成。 一天,德军前线某军团司令部无线电台工作室一片嘈杂,呼叫声和机器的运转声交织在一起,显得特别忙乱,报务员波诺克也忙得不可开交。
突然,军团参谋长匆忙进来,要求波诺克立刻把一封特急电文发出去,电文的内容是命令前线师团部队迅速从阵地上撤退。 波诺克赶紧调节好电台,准备发报。
就在这时,无线电耳机里一点声音也没有了。“哎呀!耳机怎么变成哑巴了?”波诺克又反复与对方联系,可仍然毫无音讯。
他又急忙检查仪器,可仪器运行十分正常。 耳机里没有一点声音,命令无法下达。
波诺克不断声嘶力竭地呼叫着,他心急如焚,不断改变频率,但还是没有收到半点声响。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波诺克与前沿德军始终未能联系上。
再说前线德军因失去了与军团司令部的联系,不知下一步的战役布置,未能及时撤退,成了盟军的瓮中之鳖,整个师团全部被歼。 这次战役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希特勒的嚣张气焰受到了一次狠狠地打击。
报务员波诺克事后被德国军事法庭以赎职罪判处死刑,临死他还是不明白,那天到底出了什么事。 后来调查发现,这次事件并非报务员的失职,而是太阳开了一个玩笑。
原来,波诺克正要发报时,发生了猛烈的太阳色球爆发,也就是太阳出现耀斑。 耀斑是太阳的色球区域在短时间内突然增亮的现象。
活动周期是11年。耀斑爆发所发出的能量极大,惊天动地,在几分钟的短暂时间内,发出的能量相当于百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爆炸放出的能量。
耀斑射出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并把氢原子分解为高能带电粒子抛出去,使它们能逃离太阳表面,并能到达地球。 强烈的射电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似天兵天将一样,仅8分钟就经过1。
5亿千米的远征,到达地球大气层“使枪弄棒”,扰乱了地球大气电离层的安宁。这样一来,依靠电离层反射,向远距离传播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就受到骚扰,甚至中断。
这就是造成波诺克无法发出电报的真正原因。 有道是,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
有如此天兵神助,德军电报哪能发出去呢? 。
3.世界地理知识之最知多少
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
其次 *** 海和南海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其次亚速海和渤海 盐度最高的海:红海,也是最年轻的海 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 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 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 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 最小的洋:北冰洋 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为什么?) 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也是分属两国的最大岛屿 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加里曼丹岛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也是最宽的海峡 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 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其次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 轮廓最完整的火山:马荣火山,其次富士山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 ?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其次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其次大自流盆地(最大的自流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内陆盆地) 最大的三角洲: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其次长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 最低的洼地:死海,吐鲁番盆地第4,死谷第7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其次维多利亚沙漠, *** 沙漠 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干沙漠 最大的黄土地貌区:黄土高原 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其次科罗拉多大峡谷 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长6000公里)。
最深的河流峡谷:金沙江的虎跳峡 岩溶地貌最发育的高原:喀斯特高原,其次云贵高原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面积中刚果河,密西西比其次 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也是流域面积最广的内流河,长度中锡尔河,阿姆河其次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指干流):多瑙河(9),其次尼罗河,赞比西河,莱茵河,湄公河(6)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其次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长江 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第3,基尔运河第5,巴拿马运河第6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其次坦噶尼喀湖,里海 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最宽的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1800米 最高的瀑布:南美委内瑞拉东部奥里诺科河支流上的安赫尔瀑布980米, 最高的气温记录: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中,达58℃ 最低气温记录:南极洲东方站,-88。 3℃ 风速最大的地方:南极巨大谷口地区19米/秒 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的乞拉朋齐,26461毫米 降水最少的地方: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0。
5毫米 最典型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日本,平均每天4次 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美国 最大的石油储集区:波斯湾油区,其中沙特 *** 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 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产油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 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其次俄罗斯,巴西 最大的水电站: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1260千瓦,2009年后,三峡成为第一 核能发电最多的国家:美国 核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法国 铁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其次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 铝土储量最多的国家:几内亚,其次澳大利亚,巴西,牙买加 铜矿储量最多的国家:智利,其次美国,赞比亚 锡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其次中国,马来西亚,泰国,产锡最多:马来西亚 黄金储量最多的国家:南非,1。 65万吨,其次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 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南非,年产500吨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巴西 白银储量最多的国家:加拿大,5万吨,其次俄罗斯,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秘鲁 白银产量最多的国家:墨西哥,年1000吨以上,其次俄罗斯,加拿大 金刚石储量最多国家:刚果(金),其次博茨瓦纳,澳大利亚 铀矿储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其次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 农作物产量之最: 水稻:中国 小麦:美国 玉米:美国 棉花:中国 大豆:美国 香蕉:中美 花生:印度 芝麻:印度 油菜:中国 向日葵:俄罗斯茶叶:印度 蚕丝:中国 烟草:中国 黄麻:印度 甜菜:俄罗斯 咖啡:巴西 苹果:俄罗斯竹子:中国 花卉:荷兰 葡萄:法国 椰枣:伊拉克 长绒棉:埃及 可可:加纳 剑麻:坦桑尼亚 油橄榄:西班牙或意大利 甘蔗:印度或巴西 橡胶:马来西亚 油棕:马来西亚 农作物之故乡: 水稻:中国 小麦:中国 玉米:墨西哥 马铃薯:南美洲 大豆:中国 可可:南美 花生:南美洲 茶树:中国 桑蚕:中国 烟草:南美 黄麻:东南亚 咖啡:北非 橡胶:亚马孙河口 丁香:马来群岛 柑橘:中国 葡萄:地中海沿岸 菠萝:南美 核桃:伊朗 栗树:中国 畜牧业,渔业,林业之最: 养猪:中国 养马:中国 养牛:印度 养羊:澳大利亚 羊毛出口: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