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艺人而言,对于你的问题,我的答案是Yes。
张国荣在乐坛国际影响力:
2010年8月2日,美国CNN评选了“过去五十年里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张国荣和邓丽君作为仅有的两位华人歌手入选其中。
2010年8月,美国CNN举办“过去五十年闻名全球的五大指标音乐人”评选,张国荣排名第三, 视为香港粤语流行乐的开国元勋之一, 是唯一上榜的亚洲歌手;其他上榜的歌手或乐团还有:迈克尔杰克逊,披头士,猫王和鲍勃马利。
他是首位享誉韩国海外乐坛的华人歌手,亦是华语唱片在韩国销量纪录保持者。 1987年,他的专辑《爱慕》在韩国空前大卖30万张,创造了华语唱片在韩国的销量记录。 1989年,他发行的粤语专辑《The Greatest Hits of Leslie Cheung》在韩国空前大卖三十万张,创造了华语唱片在韩国的销量纪录, 1989年他在韩国汉城举办演唱会,是首位在韩国举办个人演唱会的香港歌手
1995年他发行的专辑《宠爱》再度打破华语唱片在韩国的销量纪录,《宠爱》中的歌曲《A Thousand Dreams Of You 》在韩国大受欢迎,并一度攀升至韩国流行歌曲排行榜榜首位置。
2012年韩国最大的流行音乐颁奖礼Mnet亚洲音乐大奖在颁奖礼开场播放张国荣的告别演唱会片段,并由韩国艺人宋仲基演唱张国荣的经典歌曲《当年情》致敬
张国荣在日本共举行了20场演唱会,他是在日本开演唱会场次最多的华人男歌手, 目前还没有任何中国人能破此纪录。 并且两度刷新香港歌手在日本开演唱会的场次纪录:1997年他在日本连开六场演唱会,打破了香港歌手在日本开演唱会的场次纪录。2000--2001年他在日本举办十场巡回演唱会,场场爆满,并再次打破香港歌手在日本开演唱会的场次纪录。
在马来西亚,张国荣先生于2000年在可容纳三万人的吉隆坡默迪卡体育场举办大型演唱会,并且全场爆满。
在新加坡,张国荣先生曾经多次举办演唱会,1995他发行的专辑《宠爱》在新加坡销量排行榜上位居第一。2005年,新加坡《联合早报》举办“亚洲明星人气50强”评选,他位居第四位,这是香港艺人历年来最佳名次。
★★影坛国际影响力:
(凭借《霸王别姬》扬威国际影坛)
2010年,美国CNN评选“史上最伟大的二十五位亚洲演员”,张国荣位列其中。
?
2010年3月,美国CNN评选「香港影坛19位最美男星」,张国荣以性感优雅的气质荣登榜首,获封香港最美男艺人。 此榜单由美国有线电视网CNN网络根据网友点击率得出,极具权威性。(美国CNN称:他性感而优雅,从此以后香港荧幕上再也不会有张国荣这样的演员了。)
2005年,《霸王别姬》入选国际权威杂志《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仅有4部华语片入选)
2005年张国荣先生荣获美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时代杂志评选“我最喜爱的男演员”
张国荣是第一位获得“日本影评人协会最佳男主角”的华人演员,(日本影评家协会是由日本著名**评论家水野晴男创立的,成员全部由最具声望的一流影评家组成。《霸王别姬》同时还获得了最佳外国影片奖及最佳导演奖。)
张国荣于1993年受邀担任日本东京国际**节评委
1994年,张国荣主演的**《霸王别姬》在日本公映时反响强烈,曾在东京创下连续放映43周的奇迹。
2001年,他获得日本拥有最多会员的亚洲**影迷会“Cine City”票选的“最佳男演员奖”,该奖项举办11年,张国荣就有十年夺冠。
2006年,日本国营电视台NHK通过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张国荣被选为“国际十佳男演员” (唯一上榜的华人男演员) 。
2007年,张国荣主演的《霸王别姬》在日本横滨的艺术展被列入中日交流年官方活动。
张国荣首先以影片《倩女幽魂》打入韩国市场,而后来的一部国际大片《霸王别姬》则令他当选1994年韩国最受欢迎外国影星第一位。2003年,韩国**频道OCN联同21家**专业调查公司合作举办“百大影星”选举,张国荣排海外影星第一位。2009年,韩国更是举办以“张国荣”名字命名的**节以示纪念。
1998年张国荣受邀担任柏林国际影展评委,是第一位担任该影展评委的华人男演员
(PS,一部影片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导演摄影师等等的努力,但正如导演陈凯歌所说没有张国荣就没有《霸王别姬》)
1993年,张国荣主演的**《霸王别姬》曾在美国79家艺术影院同时放映,于1994年初创下522万美元的高票房,并且一直保持着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最高票房纪录,这也标志着中国**在美国达到了一个高潮。《霸王别姬》除了在美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德国 、韩国等国家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外,该片在内地的观影人次也突破一千万人次(按当时平均4元的**票价计算)。
1993年 第46届法国戛纳国际**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1993年 第46届法国戛纳国际**节 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费比西奖)
1993年 第19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1993年 第27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1993年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外语片
1994年 第51届美国全美记者协会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1994年 第66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4年 美国政论**学会奖
1994年 第04届日本影评人协会 最佳外语片、最佳外语片男主角(张国荣)
1994年 第47届英国**学院奖(BAFTA)最佳外语片
1994年 第04届中国**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贡献奖(张国荣)
1994年 第04届上海影评人奖 十佳**
1994年 第19届法国**凯撒奖 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5年 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外语片
1995年 东京**评论家大奖(纪念世界**诞生100周年特设)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陈凯歌)、 最佳男主角(张国荣)
日本Mainichi**大赛 最佳外语片
日本新闻界**评奖“东京每日新闻**大奖” 最佳影片奖
英文权威杂志《视与听》评出的“1981年以来41部世界最佳**之一 ”
2005年 国际权威杂志《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之一”
2005年 《霸王别姬》入选“影响中国**进程的22部**”
2010年 英国权威**杂志《帝国》评选出的“100部最伟大的非英语片之一”
附《霸王别姬》的评价, 关于张国荣先生
宾京士利 (英国演员,曾获得奥斯卡影帝):“张国荣在《霸王别姬》里的演出让我见识到什么是完美表演!”
BBC(英国广播公司) :《霸王别姬》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使他扬名国际。
美国CNN:“张国荣是80及90年代的重要演员,他在《霸王别姬》中的出色演技最令人怀念。”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天才横溢的张国荣一生艺术成就深远,除了以他音乐造诣吸引万千歌迷外,更会在六十余部**中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他在《霸王别姬》中的演出让他的精湛演技获得国际认同。”
美国《新闻周刊》:“张国荣是一位出色的华语歌手,而他在**《霸王别姬》中诠释感情的态度,更给西方人士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亚洲**在澳大利亚导读:非常感人和美丽的**,有极为出色的表演,从头至尾充满艺术性。这部**给了张国荣一个机会来展示他炉火纯青的演艺天分 -- Alison Jobling,Heroic Cinema
张国荣是怎么死的
“他会帮演技生疏的演员对戏,讲笑话让心情不好的同事开心,为患病的工作人员安排医生,给生活困窘的小龙套找活干”——黄百鸣
“张国荣真的对我蛮好的,尤其是我还是新人的时候。香港演艺圈里,每个人都是超现实的,很难得看到他这样的‘绝类’,有这样的胸襟去对待别人。我会把他当作是一个模范,我会知道以后怎么去对待晚辈。”——王杰
“我们拍《烟飞烟灭》,他第一次做导演,就教了我很多。他对我说,你一个人从美国回来,你谁都不认识,也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在这里,以后你来香港,我就是你的家人,你不要住酒店,你就住我家,他这样对晚辈,我非常感动。”——王力宏
“其实我不比他年轻很多,只是比他少几岁,但是他觉得我是他的弟弟,便真的把我当作一个弟弟一样的去照顾。无论在起居饮食上,还是对我有什么意见、提点,他都是这样。”——张学友
“那次在香港,林青霞跟我说,小川,你记住张国荣,在香港演艺圈像他这么重情义的人不多了。”—宋小川(京剧演员)
“演唱会结束后,近一百位工作人员每人都收到一份张国荣亲手挑选的名牌礼物,礼物上有他亲手写的上款和下款。而他送礼物的时候,对每位工作人员,无论其岗位是大还是小,他都唤得出他们的名字,有两位同名的,他亦分得非常清楚,完全没有弄错。这件事是一位有份收礼物的朋友忍着眼泪跟我说的,他说那件礼物很美,不过他记得这件事,不是因为那件美丽的礼物,而是因为张国荣的心。”——黄沾(音乐人)
“ 张国荣是个很有爱心的人,无论是老人、朋友、还是孩子,他都对别人很好。”——张曼玲(京剧演员)
“作为我和张国荣来讲,工作上的合作,也就一个多月,我要做的事情,已经完了,你说我一个搞京剧的,这么大年纪了,他能图我什么?…… 1998年,我爱人得了癌症,张国荣听到这个消息后,专门从香港到北京来看他。当时,我爱人在家里打吊针,国荣一进门,就抱着他叫史老师,说实在的,我爱人是那种特坚强的人,可当时一下就哭了。”——张曼玲
我很敬佩他的为人,他会视每位同事如亲人,当时有位鼓手扭伤了手,除了表示关心,他还主动约医生为他医治.。看到他,就看到了一个“真”字和一个“爱”字。——唐弈聪(音乐人)
“他这个人就是心肠好。合作二十年来,我有心事,他来倾听。我的苦恼,他来劝解。我受人欺负,他出面来挡。参加活动,人潮汹涌,他马上护住我。”——梅艳芳
我和丈夫史燕生是1993年拍《霸王别姬》时认识张国荣的,我们到片场时,他在那里压腿,我丈夫问他,“张先生,你脸怎么这么红呀?”他说,“没事,练的。”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发着38度9的高烧,可他还坚持在练。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敬业的人。——张曼玲
才华横溢
“他很有天赋,才华多到爆棚,但是他是努力的,从不会因天赋才华而疏懒。他的专业态度,凡跟他合作过的人都知道。”—— 黄沾(音乐人)
“他是个大好人,而且是歌坛和影坛的奇才。”——吴宇森(导演)
“单听张国荣的曲子,觉得他写的歌很大器,和弦很美,好听又高级,应该是学过乐理的人。后来跟才知道他并不是科班出身,这更让人对他的创作感到惊艳,他根本就是个天才。”—— 陈晓娟(音乐人)
“他是真正的艺术家,香港以后很难再出像他这样才华横溢的人了。”—— 万梓良(演员)
香港《经济日报》:除了张国荣,香港还有其他的天王巨星。但在歌艺上和演艺上都如此辉煌灿烂的巨星,舍张国荣外似未有第二人。
Jeon chenll(韩国影评协会成员):“他的才华不仅仅只局限在演技方面,他同时也是香港粤语流行歌坛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天才横溢的歌手之一 。”
南黎明(韩国KBS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近年来,张国荣的演技奠定了他在韩国人心目中「演技派」明星的地位,很多人都赞叹张国荣的演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宾京士利(英国演员,曾获得奥斯卡影帝):“他在《霸王别姬》里的演出让我见识到什么是完美表演!”
中川阳介(日本导演):“他是国际**界的瑰宝,拥有卓越的演技。 ”
贝·罗根:“张国荣的独特的地方是他几乎涉及演艺界的每个领域,而且非常成功。”
王家卫:“张国荣是一个伟大的艺人。”
陈凯歌:“没有张国荣,就没有《霸王别姬》,这部戏也是唯一在戛纳、金球奖同时赢得欧洲和好莱坞认同的中国**。”
李仁港:“演员因人而异,有的人演某种角色很成功,但是换了一种角色就不行了。不过今我吃惊的是张国荣不管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很成功。”
张学友:“哥哥是一位具备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能歌善舞,演技精湛于一身的艺人。”
吴镇宇:“我对**(《东邪西毒》)中‘鸟笼光’印象最深刻,7位演员的表演魅力让人过目不忘,尤其是张国荣的演技更是入木三分。”
葛优:“他是我认为的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黄秋生看过《枪王》之后说:“简直把我吓到了,他怎么可以演得这么好!”
彭纳德(CASH主席):“张国荣在以往的日子中为香港乐坛贡献杰出,获奖无数;而且张国荣的形象及创作都极有独特的个性。”
巩俐:“哥哥的个性很开朗,虽然他在演艺事业上很成功,但他仍旧很努力,我一直觉得他给了我们一个好榜样。”
这些都只是部分,我想说的是,他是巨星!绝对配得上这个称号。了解过他的人都爱他,因为他值得。
——人无完美,但因病而死,却断不应成为生命的污点。张国荣的一生是结束了,他 的死法,是绝对不应影响我们对他一生的评价,而只会令我们抱憾。我们可以做的,是承继他生前积极助人的作风,帮助社会认识和正视抑郁症,令不幸的事件不要重演!!!
四楼、七搂、十二楼的文章是狗仔的报道,不是真实的原因!更不是张身边亲近的人的披露,张自杀的真正原因就是陈淑芬对朋友所说的:
1、什么杀死张国荣?-哥哥自杀真相完全揭密
资料来源:post.baidu/f?kz=809995
2003年的4月1日18时41分,绝望的张国荣从中环文华东方酒店16楼的窗口纵身一跃,无奈地结束了自己46岁的绽放生命。关于张国荣自杀当天的情况,不同媒体的不同报道有着不同的说法。在2003年的4月1日,张国荣有没有见到唐先生和英俊少年约会?张国荣最后的异常表现是什么?张国荣临终遗嘱又写了什么?这一切只有张国荣生前挚友陈淑芬女士知晓,作为陈太的好友,记者在哥哥(张国荣昵称)去世后很长时间不敢向她提及有关哥哥的任何话题。因为哥哥就是陈太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哪怕轻微地碰触都会让陈太伤心欲绝。直到哥哥离开我们之后的第5个月,记者才和陈太正式坐在一起,从其它话题渐渐过度到哥哥去世那天不忍回首的伤感往事。
张国荣最后的声音 他说要看清楚香港
记者:陈太我想问您一个肯定会让您感到非常伤感的问题--关于哥哥离世那天的很多情况,每个报纸有不同的写法,但不同的报道都不相同,我很想知道2003年4月1日那天到底发生了生么样的事情。
陈太:那天哥哥约了朋友出来吃饭,我就打电话给他,但是是唐鹤德先生接的电话。我说:“Leslie(张国荣英文名)在哪里?”他说:“他说出去走走。晚上七点钟我约了他一起打羽毛球。”那我就问唐先生哥哥在哪里了,他说他在中环一代跟朋友喝茶,我说:“那好,我给他打个电话,一会我再联络你。”
记者:你拨通哥哥的电话了吗?
陈太:因为我的写字楼在湾仔,离中环比较近了。我就给他打电话,他没有接听我的电话。我听到的是留言信箱,于是我就留了言,让哥哥有空打给我。我没有想到,他很快他就打给我了,因为我以为他在跟别人谈事会占用一段时间。
记者:哥哥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呢?
陈太:接听到他的电话后,我就问他在哪里。他说他还在中环,我说在中环干什么,他说在喝茶。我说跟谁喝茶,他说只有他自己。我还埋怨他自己喝茶也不叫我,我提出要去找他,但是他又说他要走了。我问他要去哪里,他说去Shopping。于是我就说要和他一起去shopping,他也同意了。我知道他七点钟又要和唐先生去打球,低头看看表也没有很多时间了,就要放下电话去找他。
记者:这时候您没有觉得哥哥有什么不对劲吗?
陈太:就在我要放电话的时候,他说想趁这个机会看清楚一下香港。我问他要看清楚香港干什么,这时我听出来他好象有些不对劲了。然后我说你到底走了没有啊,你没走的话我就过来找你。哥哥说那好,那你过来吧。我直接坐计程车去了中环的文华酒店,但是在前厅我没有看到他。然后我去了我们常在一起聊天的一个咖啡厅,我一进去人家就问我几位啊,我说我找Leslie。然后服务生说好像觉得他不在这里。我说我们约好了,他一定在这里,我就在那里兜了一个圈没有找到他。
张国荣并没有情敌 媒体根本就是胡写
记者:有报道说哥哥自杀当天看到唐先生和别的男人在一起很生气,看来是没有这样的情况呀?
陈太:没错。那些媒体根本就是在胡写,那天唐先生根本没有看到哥哥,哥哥在酒店等候的是我。没有看到他之后,我就再打他的电话,这次他接了电话。我说我到了你在哪里啊,他说他刚刚出去了,让我在那里先喝杯茶等一会,他很快就回来。然后后来我就一直等他,等了半个小时,还没有见到他。事后我想,这个时候他自己一个人可能在想很多东西,思想肯定在进行激烈的冲突。
记者:您后来怎么又来到酒店门前看到那伤心一幕的呢?
陈太:等了40分钟后,我接到了他的电话,“你五分钟之后在酒店门口等我,在正门,然后我就会来了。”因为我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六点半了,然后他七点钟又要去打球,肯定时间不宽裕了。我知道哥哥是开车出去的,所以我就很着急地埋单出门。因为我知道酒店门前这个地方是不可以停车的,可是我很快就出去了,一直在门口等也没有看到他。
记者:是不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陈太:等了5分钟之后吧,突然有一个很大的声音传来。我一听,就觉得好像有一些东西掉下来似的,那是一个很大的声音。然后我朝声音那个方向一看,看到有一个东西掉下来摔在地面上,酒店门口有一些护栏被坠落物砸断了。当时因为我看到一个人,人的旁边有一辆巴士,我就以为是交通意外。我就立刻转身叫那儿的人(酒店服务生)出来,我说撞伤人了,你快点去找救护车。
记者:你那时还不知道跌落在地面的是哥哥,对吗?
陈太:是的。我当时想,哥哥那时正在生病(忧郁症),我怕他看到那个场面会受到刺激,于是就快点跑了过去,想把他的车劫停,不让他看到这里的情况。但是一跑过去之后,我就想还是不要了,要是他还没有到呢?要是他正在堵车呢?要是他还没有到最好,后来我就想跑到街口去把他的车劫下,那他就不会经过这个地方。
不敢相信那是哥哥 他是不是张国荣
记者:你又是怎么发现情况不妙的呢?
陈太:因为我一给他打电话,电话又回到刚才那段录音留言,于是开始觉得有点问题。因为他刚刚还开着电话,为什么现在没开?而且他应该是在开车呀!哥哥没有开电话让我觉得有一些奇怪,我就又跑回去去看了一看。我没有敢走近去看,我去到那边还在让服务生找救护车……
记者:那么说媒体报道的情况完全是错误的了?
陈太:对,说哥哥当时是看到唐先生了,而且还说有一个小男生跟着完全是胡说八道。哥哥根本就是约了我,没有约别人,唐先生也根本没在现场,那时唐先生正在打球。
记者: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哥哥和唐先生的感情吗?
陈太:他们两个已经是二十多年的朋友,感情一直都很好,完全没有所谓的争风吃醋。只是唐先生的助理我觉得很可怜的,比如唐先生只是请了一个人来帮他忙,现在这个人好象变成了半个公众人物,很多人非要说他是哥哥的“情敌”。你说这样有多可笑?你要是辞掉他,让他再去别的地方找工作,我觉得都是很困难了,无端端他请一个助手,就变成是他的情人了,我觉得这个说法真是无聊的不得了,而且很多人(记者)都知道根本没有这回事,可他们为了所谓的“爆炸性新闻”才非要这么写。
记者:您是到了医院之后确定跌落下来的伤者是哥哥的吗?
陈太:是,到了医院才知道。因为我一直不敢去相信,也不想去相信,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记者:您是到了医院之后确定跌落下来的伤者是哥哥的吗?
陈太:是,到了医院才知道。因为我一直不敢去相信,也不想去相信,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所以我一直都很不安,所以跟着救护车去了医院。到医院后,我问一位到场的警员,刚刚进来的那个人现在在哪里,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我说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只是怀疑他是我的一个朋友。然后那警察就看着我,问:“他是不是张国荣啊?”因为那位警察认得我,所以他才会这样说。我当时就……(泣不成声)
记者:您确认伤者是哥哥后,又做了什么事情呢?
陈太: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找我的保安,让他们保护哥哥的遗体不要让媒体给拍到,因为他是最生气这个的了。很多人找我,叫我写一本书啊、邀请我访问啊,我都没有,因为没有什么好写的了,就希望他们不要乱写。(哭)
最钟爱热情演唱会
他的遗书在律师楼 病痛让他写下遗书
记者:很多媒体都报道了哥哥遗书的不同版本,您能澄清一下吗?
陈太:他跳楼前没有写什么遗书。他的遗书很早之前就已经写好了,并且交给了一个律师。
记者:哥哥为什么提前就要写好遗书呢?
陈太:写遗书是因为他这1年被病折腾得非常得厉害。
记者:当时哥哥的病情是怎么样的呢?
陈太:他是忧郁症。他这个病呢就是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控制他自己的情绪,就好像他自己的手啊、脚啊有时候都没有办法控制,所以他很困难,他连看医生都不敢去看。他去找人家拿药都会被人家(媒体记者)写他去看一个精神病医生,那你知道他自尊心很强嘛,他怎么可以让人家这样写,而且传媒一写就乱写的,不会写的很清楚,那个时候任何这些东西对他来讲都是一个刺激。
记者:他之前写好遗书的内容是什么呢?
陈太:这个遗书好像是因为他怕有事情发生,现在人写遗书也不是一个很不正常的事了。他是写了一些文字主要是交待他身后的事情,然后还有要谢谢一些人。
记者:您能肯定哥哥在现场没有写东西吗?
陈太:他在现场只是写了一张纸,谢谢某一些人,就是说他是有病。但是那决不是遗书。
替唐先生澄清事实 不要让媒体乱写了
记者:那您后来是不是根本就没有接受过媒体的采访?
陈太:没有,我只是跟《明报周刊》说了一次。为什么会说呢,是因为其实接下来的几天很多事情要处理,我要帮他家人去处理很多事情。我还要安抚唐先生,也不知道他会发生什么事,所以一直我都没有看报纸,没有看杂志,根本没有这个心情看。然后过了几天,有一天唐先生跟我说,因为一天晚上他吃了一些药,迷迷糊糊地就以为所有人(守候在门前的狗仔队)都走了,他一开门,所有传媒还都在外面。然后传媒就问他一些事情,他也忘了自己讲了一些什么,因为当时他是吃了一些安眠药嘛。然后好像是人家(狗仔队)问他是不是现在还爱哥哥,他说不是现在爱,而是一直都很爱。但是第二天、第三天传媒写出来的东西很多都是写唐先生有第三者什么的了。唐先生跟我说,希望通过我去澄清一下,不要让其他媒体再乱写了。
记者:哥哥和唐先生以前是如何面对绯闻的呢?
陈太:以前有什么绯闻、有什么事的话,他们俩个都不去澄清、不会去回应,但是他们会用行动澄清一切。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如果唐先生不去说话,不去澄清的话,这样对唐先生来讲是非常不公平的,特别对离开我们的哥哥他来讲也是不公平的。唐先生要求我做这个事,所以我就跟传媒做了一个访问,但是我只是跟《明报周刊》的记者讲了一些情况,因为我可以信赖他们可以把这个事实写出来。
不良报道伤害了他 糟蹋了整个演唱会
记者:陈太您觉得哥哥为什么会想不开呢?是自己太累了吗?
陈太:我觉得他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人,这一年没有看过他病状的人不会知道他有多么痛苦。要是你接触一些患了忧郁症的病人的话,可能你会有所了解。但是之前我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一类的病人,后来因为他有这个病,我开始陪他一起去看医生,医生给我们看了很多资料,说一个忧郁症的病人会发生的事情是什么,所以我才开始了解,了解很多很多。你无法想象他多么希望他自己好起来,他一直在看医生,他没有办法接受他是有这个病的现实,因为他什么都有,现在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怎么这样的一个人会有忧郁症呢?不可以想象的!别人都不会相信的,怎么可能呢?
记者:您能不能讲一讲哥哥身患忧郁症的具体原因呢?
陈太: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原因,很多积累下来的东西。最大的原因就是演唱会带给他的伤害,他的演唱会用心做得那么好,然而却受到了那么大的打击。我们的最后一站演出为什么要重回香港去做呢,就是我想要给他一个支持,因为有些人之前根本不懂得看。香港以外地方的媒体都很有水平,他们会用心地去写整个演唱会的演出情况,不会狗仔队。他们(香港狗仔队)的报道中,演出当晚唱的什么歌、灯光、音响怎么样的情况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只是写了长头发,还配发了一张走光的照片,把整个的演唱会都给糟蹋了……(哭)。
记者:哥哥什么都拥有了,是什么原因让他患上了这样的病呢?
陈太:关于演唱会的报道。很多事情哥哥都很介意,却只能闷在心里,无法说出来。(哭),一闲下来的时候,他就会想,可能很多让他委屈的事情使他开始得上这个病。他得病的时候自己并不知道,直到后来这个病就开始有了一些病态反应:好像手振啊、睡不着啊、出冷汗……发生这些情况的时候,他就去看医生,所有医生都说他身体上是没有问题的,肝很好,心脏很好,什么都很好。他就觉得好奇怪——我基本上没病啊?那我为什么会流汗,为什么会睡不着,为什么会有这些状况呢?因为哥哥一直都是很注重健康的,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不大抽烟、不喝酒,也没有夜生活的一个人。那么健康的一个人会有什么病呢?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很多好像不正常的现象呢?我们也搞不清。所有检查的每个医生都说他没事,专科医生也都说他没事情。
病情发作痛不欲生 最惨时真让人心疼
记者:哥哥病情最严重的时候是什么状态?
陈太:哥哥自己从来也都没想过要看精神科医生,他最惨的时候真的很让人心疼。他发作起来时所有的筋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都撕开了一样,痛得很厉害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病情,把他折腾得非常的惨,简直让他痛不欲生。而且他还有很多工作去做,他每一件工作都不敢去答应,他很想去做,但是没有办法去答应人家去做。因为一答应了,要是他病发没有办法完成工作怎么办?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世前的一年是很痛苦的一年。
记者:我作为一个哥哥的歌迷,特别希望您能够给他做一些事情,做纪念活动、制作纪念唱片、做一个博物馆,我觉得这些事情都不过分的,您为什么不去做呢?
陈太:有很多事不是想的那么简单。他有很多家人,但家人跟他不是很亲。老实说,很多兄弟姐妹跟他很生疏,平常一年一家人只能见一两次。但是到底他是有家人的,要是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唐先生是可以做为他家人的代表,我似乎就不太合适。我也很想去做这些事情,但是如果我去做,人家会有很多误会。大家会觉得我会利用Leslie的名来做一些商业的事情,我不想让人家有什么误会。但是你提到的事情其实我也是很希望唐先生跟他的家人会给他做,我希望有一些正式的渠道让歌迷们有一个可以去看他的地方,不要到处乱搞活动。很多问题你们不理解的,唐先生在这个时候其实也是很敏感的,他其实很多事情都想做,但是他觉得这个时候来做不合适,他不想那个焦点在他这里。
他的骨灰如何安葬 合适的地方很难找
记者:哥哥的骨灰到底现在葬在哪了?
陈太:现在骨灰在很安静的一个地方,要找一个很适合的地方安葬。因为哥哥生前不要安葬在有宗教信仰的地方,你知道没有宗教信仰的地方很难找。香港差不多全都是寺院,他不要,所以这个地方就更难找了。而且香港也有一些法律上的规定,就是土葬,但是火葬之后你要土葬是没有办法的,所以很多事情不是说找到一个地方就能满意的。现在唐先生也一直在找,我也不想代表他说太多的话,我只可以代表我自己,我不能在没有经过其他人同意的情况之下代表他们说话。
记者:唐先生近来的状况怎么样呢?
陈太:我们都劝他出去多运动,多打打球啊,跟朋友吃吃饭啊,但是要是没有传媒一直跟踪最好,因为一直这样子的话他没有办法过正常人的生活。
记者:有没有传媒跟踪你们呢?
陈太:都有跟过我,只是跟着问一些很无聊的问题啦——你心情怎么样啊……
记者:您现在的状态怎么样?
陈太:其实我真的很想念哥哥的(哭)。一个人的时候,一想到他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哭)。
记者:陈太您也不要太伤心了,我觉得这样可能对哥哥来说也未尝不是好归宿,因为他太追求完美了。
陈太:我相信他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他不想变成一个……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好,医生都说不出来。他越来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况,最害怕在公众场所要是出现什么问题,被人家一写显得他怎么样,他真的是不愿意让这些事情发生在他身上,所以这个选择(哭)……我知道,其实他是非常舍不得的,他不愿意,他只是希望自己快点好,医生说他可以喝一点点红酒,没有问题,但是他一点也不喝,因为他想快点好,每一件事情一点点他都很敏感,想快点好,可是好像越来越差(哭)。
陈淑芬女士
陈淑芬的主要业绩
她曾是梅艳芳和张国荣的经纪人,现在是张学友的经纪人。1973年主管香港“华星娱乐”,是首家聘请外国音乐人来港表演的华人娱乐公司。1976年首办“华人歌手个人音乐会”,其中包括著名歌星汪明荃、邓丽君、许冠杰、罗文、徐小凤和后期的梅艳芳、张国荣等。1982年“华星”成立唱片部,发掘了新人梅艳芳、吕方、杜德伟等人,公司同时把他们推向了国际音乐市场。1987年创办“恒星娱乐”,张国荣、沈殿霞、利智等均为其签约艺员。1992年主办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魔术师大卫?柯波菲、歌星惠特尼?休斯顿、迈克尔?杰克逊等到香港的演出。1995年陈淑芬创立香港“天星”,在1年多的时间里举办了音乐家雅尼、歌手张学友、草蜢、Beyond等的音乐会及演唱会。1996年12月至1997年初,为张国荣举办告别歌坛7年之后首次个人演唱会。1997年7月1日,陈淑芬代表香港“庆祝回归委员会”邀请作曲家谭盾谱写交响曲《天?地?人》,大提琴家马友友、张学友等众多明星加盟音乐会。
2、谁都有不喜欢张国荣的权利,但请不要用他逝世的方式来诬蔑他(转)
本文资料来源:post.baidu/f?kz=3708411
今年(04年)的四月期间,香港的健康医学杂志[生命力]做了一个专辑,特别指出"谁都有不喜欢张国荣的权利,但请不要用他逝世的方式来诬蔑他",文章的撰写者根据张国荣一生的经历,他患病前后的症状表现及医学专家的意见,做了为个专辑,并对张国荣突然离世,引发了世人纷纷扰扰的五化八门的猜测,及对他离世方式的抨击,加写了编辑语:"请还张国荣一个公道".并对这些猜测和抨击,指出:"让人想起文化大革命".
"谁都有不喜欢张国荣的权利,但请不要用他逝世的方式来诬蔑他",这不仅是[生命力]的呼吁,也应是尚存良知的人对一个逝者的尊重.
怀念张国荣积极人生遗泽人--<生命力>
好多年之前 , 他有个绰号叫「传奇」.好多年之后 , 你会发现这个传奇仍流传人间
1. 后张国荣现像
当一个人的生命己划上句号 , 他的事迹成为了历史 , 并被有心人整理,宣扬 , 我们 可以客观冷静地盖棺定论 , 从头细看 , 才会发觉 , 逝去了的人 , 在我们心中的价值 与地位可能会提高 .不只是因为「尊重死者」那麼简单 , 而是因为他的逝去成了一个 契机 , 让我们重新 ,全面地认识他 .
事实是 , 我们发觉这一年来 , 喜爱张国荣的人 , 是有增无减 , 这 , 可以称为「后 张国荣现像」.这现像 , 不是常见 , 要逝者本身有著永恒的魅力 , 作品有著永恒的 价值 , 才能在身故后 , 仍不断有新的群众被其迷住 .这现像 , 也不是罕见 , 起码 的例子 , 还有李小龙 ,占士甸 ,猫王皮礼士利等 , 他们生前发放巨大光芒 , 逝世 之后光辉不减 , 仍能感染一代又一代 , 继续加入成为他们的迷哥迷姐 .
当然 , 张国荣逝世日子尚短 , 历史地位仍有待时间考验 .但一年来 , 他却已展现了这种潜质 , 成为人间不朽偶像的潜质 .我们不禁要问 , 为何一个被这麼多人批评为 软弱 ,负面 ,妄顾他人安危 ,选择在闹市跳楼自尽的人 , 能有这样强烈的正面感染力 ? 不是很矛盾吗 ?
其实 , 没有什麼矛盾 , 一切 , 都源於很简单的事实 : 抑郁症可以侵袭任何人 , 张 国荣也没有幸免的特权 ;他积极地勇於面对病症 , 却仍不幸未能根治 , 更在病发之 时 , 跳楼身亡 .若病人因病逝世 , 也要被批评 , 未免太荒谬了吧 ? 张国荣因抑郁 症而死 , 是事实 , 谁都有不喜欢张国荣的权利 , 却请不要用他的逝世方式来诬蔑他 .
人无完美 , 但因病而死 , 却断不应成为生命的污点 .张国荣的一生是结束了 , 他 的死法 , 是绝对不应影响我们对他一生的评价 , 而只会令我们抱憾 .我们可以做 的 , 是承继他生前积极助人的作风 , 帮助社会认识和正视抑郁症 , 令不幸的事件不 要重演 .
张国荣的蜡像 , 已竖立在山顶的杜莎夫人蜡像馆 , 请注意 ,他既不是被存放在 「 **天地」展览厅 , 也不在 「乐坛至尊」展览厅 , 而是站立在 「伟人殿堂」展览 厅 .这 , 是该馆负责人的取向 , 虽然有些人认为是一件小事 , 却总也反映了我们的 社会 , 对他的一种肯定 , 正面的肯定 .《生命力》乐於见到因抑郁症而死的病人没 有被贬低 , 更乐於继续宣扬对抗抑郁症的正确资讯 .无论你是不是张国荣的fans , 都请你与我们一同努力 .
「他一个行动 , 可以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 .」—— 林建明
「那一年 , 演艺人协会为了筹募经费 , 与ATV合作了一个清谈节目 『星空下的倾情 』.我邀请他为节目的第一场嘉宾 , 他毫不考虑就一口应承 .之后他主动联络另一位 嘉宾张曼玉谈详情 , 还为了有更好的效果 , 竟额外亲自邀请梁家辉 , 又度好了节目 内容 , 完全不用我费心 .其实他只是节目嘉宾 , 但为了做好一件事 , 他就会全心投 入 .在节目录影当日 , 他自备化妆师 , 完全不想麻烦人 .最令我惊喜的是 , 他带 来了两束花 , 送给我和张曼玉 , 他对人的关怀备至 , 令我很感动 , 我从未见过有 那麼好的人 .也因为有了他为节目打响头炮 , 之后我们邀请嘉宾便容易了 , 为节目 带来了很远的积极影响 .」张国荣的离去 , 令林建明很震惊 , 很难过 , 而且带给 了她一个讯息 ,要正视情绪病 .这也促使她成立 「心晴行动慈善基金」 , 负上推广 情绪病的使命